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拨罐 > 正文

拔罐的起源与发展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4/21
导读:拔罐疗法,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把它称为“角法”。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比如牛角、羊角等,将其磨成有孔的筒状。

先秦时期—角法

拔罐疗法,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把它称为“角法”。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利用牲畜的角,比如牛角、羊角等,将其磨成有孔的筒状。在刺激痈疽后,用角吸出脓血,这便是最早的拔罐疗法。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就已经记载了以兽角治疗痔疾的方法:“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指的就是用小兽角吸拔脓液。《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16

战国时期,这就表明至少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们祖先就已经开始采用拔罐疗法对病人进行救治了。

晋唐时期—牛角法和竹罐法

东晋的葛洪,在其所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用牛角法治疗脱肿的病案。当时此法特别盛行,经常出现因应用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所以葛洪在其书中特别提到要慎重的选择适应症候:“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这些所述禁忌证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也是有道理可循的。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器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使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进行治疗。竹罐取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不但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有助于拔罐这一疗法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例如,唐代的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详细描述了用竹罐治疗疾病的方法:“遂依角法,以意用竹做作小角,留一节长三、四寸,孔径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细竹作之。才冷搭得螯处,指用大角角之,气漏不嗍,故角不厌大,大即朔急差。取五、四枚,铛内熟煮,取之角螫处,冷即换。”这就是用竹罐水煮排气法拔罐治病的记载。

宋金元时期—吸筒法

到了宋金元时代,竹罐已经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改成了“吸筒法”。而且开始出现了药罐,即将竹罐事前在配置好的药物中煮过,用的时候,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趁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竹罐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而宋代苏轼和沈括编撰的《苏沈良方》中还记载了用“火筒”治疗久嗽的方法,表明宋代的拔罐疗法已经发展到治疗内科疾病的范畴。

明清时期—投火法

拔罐法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中医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对药罐疗法有过详细的记载:“羌活、独活、紫苏、艾叶、鲜菖蒲、甘草、白芷各五钱,连须葱二两。预用径一寸二、三分新鲜嫩竹一段,长七寸,一头留节,用力划去外青,留内白一半,约厚一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栅木条塞紧。将前药放入筒内,筒口用葱塞之。将筒横放锅内以物压,勿得浮起。用清     水十大碗煮数滚,约内药浓熟为度候用。再用披针于疮顶上一寸内品字放开三孔,深入浅寸,约筒圈内,将药筒连汤用大磁钵盛贮患者榻前,将筒药倒出,急用筒口乘热对疮合上,以手捺紧其筒,自然吸住。约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塞孔木条,其筒自脱。”

针对竹罐吸收力差,久置干燥后容易燥裂漏气的缺点,清代出现了陶罐,并正式提出了“火罐”一词。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火罐,在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人大指腹大,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明清时期的拔罐方法,也有了较大进步,“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颠顶;腹痛,合在脐中。罐得火气舍于肉,即牢不可脱,须待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此类拔罐法至今仍是颇为常用的投火法,而且其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外科为主的治疗范围,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现代—创新与广泛运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仅中医内治法得到了大力发展,中医外治法中的拔罐疗法亦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现代罐具种类扩展到玻璃罐、金属罐、塑料罐、橡胶罐、抽气罐,还有近年来配合现代医疗技术研制的新型罐具,比如红外线罐、磁疗罐、激光罐等。排气方法有吸吮排气法、注射排气法、火力排气法、电动抽气泵排气法等。治疗范围也从少数病症发展到能治疗100多种临床各科疾病。

拔罐疗法不仅在我国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非洲国家至今还有不少民间医生沿用“角法”,日本的“真空净血疗法”、法国的“杯术”等都是属于我国的拔罐疗法。可见,拔罐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