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拔罐是利用负压使罐具吸附在人体表面,剌激人体产生一定变化,起到治疗、保健作用的中医外治法。那么,拔罐究竟会使人体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发明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疗法,在之后的数千年里又是如何逐渐完善这种疗法的?我们可以使用的拔罐工具和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太多的问题等待我们来一探究竟。
从兽角到玻璃罐: 拔罐的前世今生
拔罐疗法,在最早的时候叫“角法”。为什么叫角法呢?因为最早的拔罐疗法是用动物的角来做罐具的。最早关于角法的记载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 二病方》,其在治疗痔疮的条目下写道:“……以小角角之……吹而张角,系以小绳,剖以刀……”这里记载的是古人用动物的角做工具,利用负压原理治疗疾病的方法。
什么叫负压原理呢?其实生活中运用到负压原理的地方真不少。例如,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里就是负压;用来挂东西的吸盘内部也是负压。负压是低于常压 的气体压力状态。我们使用吸盘的时候先把吸盘里面的空气挤出一部分,造成吸盘内的低压状态,外界正常的压力相对吸盘内的压力大,于是就把吸盘紧紧地压在了光滑的墙面或者木板表面上。而角法(即拔罐疗法)的原理跟吸盘原理也是一样的。
晋朝时期,医学家葛洪在他的著作《肘后备急方》 中提到用角法治疗脓肿,并且说明使用角法要慎重选择适应病症。
在唐代,角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唐朝的官方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将角法独立分科,规定学制三年,这说明当时角法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到了宋金元时期,竹罐已完全代替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由角法替换成了吸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罐法发展成了药罐法。元代医家萨谦斋所编写的《瑞竹堂经验方》中记载了药罐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先将竹罐放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后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热,然后吸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其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在明代,拔罐疗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代有所改进。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将竹罐放在多味中药煎熬的汁液中煮沸后直接吸拔在人体上,所以,竹罐又被称为药筒。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在他的著作《外科正宗》里面对药筒法做过详尽的记载。《外科大成》《医宗金鉴》等著作中也都有详略不等的载述。
在清代,拔罐疗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 一词,并一改以往只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的做法,采用吸拔穴位法来提高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可使“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在现代,人们除了继承传统的拔罐用具外,还创制出了很多新的器具,如玻璃罐、橡皮罐、塑料罐及穴位吸引器等。特别是玻璃罐和塑料罐应用最广,已成为主要的拔罐器具。在拔罐操作方法上,出现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法。如以吸拔的排气方式分,有利用火力排去空气的火罐法,包括闪火法、投火法、架火法、滴酒法等;有利用煮水排去空气的水罐法;有利用注射器或其他方法抽去空气的抽气罐法等。
近年来,拔罐与其他穴位刺激法结合而形成的疗法日趋增多,其中不少已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疗法,如用中草药煎煮竹罐后吸拔在人体上,或在罐内预先存放药液 然后吸拔在人体上的药罐;在针刺过的部位或留针处拔罐的针罐;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等刺破体表细小血管之后拔罐的刺络拔罐等。拔罐疗法已经在临床治疗、家庭治疗、康复治疗和保健养生等方面,成为一种普遍使用且疗效显著的方法。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