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方剂学简史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20/6/29
导读: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治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知识组成之一。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广大中医学习者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中医师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进行中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治法和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知识组成之一。方剂学的任务是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广大中医学习者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中医师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分析、运用方剂及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进行中医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药物并用以治疗疾病。最初,只是使用单味药,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运用多味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具有更好的效果,于是逐渐产生了方剂。1973年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帛书医籍,经整理后定名为《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该书至少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虽然其内容还很粗糙,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以后《汉书•艺文志》所列“经方十一家”,不仅有按病归类方剂的专著,而且有了方剂理论的专著《汤液经法》32卷。这些古籍虽已亡佚,但标志着方剂的基本理论在这一时期已经建立了。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虽书中载方仅13首,但剂型已有汤、丸、散、酒、膏之分,并有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用药组方、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的理论阐述。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该书 共收载方剂314首,其中绝大部分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至今仍被视为中医处方用药的基础,对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后世尊其方为“经方”,尊其书为“方书之祖”,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晋唐时代出现了许多方书。其中如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选方简、便、廉、效,反映了晋以前民间疗法的成就,为研究我国古代民间方药,特别是急救方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北齐徐之才著《药对》,将药物按功效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宋代赵佶在《圣济经》里将十种演化为十剂,为后人以治法归类方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盛唐时代,方剂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前书载方5300余首,后书载方2000余首,系统地搜集了汉、晋、南北朝及隋代的医方和海外传来的方剂。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所选医方均著有书名、出处,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宝贵资料。宋代方剂学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一批由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前者载方16834首,后者则近20000首,是方剂学资料的又一次总结。《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方虽不足800首,但其所选方剂,都经太医局验证有效的,并以之作为修制成药的依据,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药典。二是一批较有影响的专科方书的诞生,如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标志着中医专科方剂学的迅速发展。此外,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许多来自实践、切合实用的方书,如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严用和的《济生方》等,都各自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当时的临床医学成就,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方剂理论研究方面,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首倡以《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意义和组方方法,开后世方论之先河,把方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继宋以后,金元四大家的兴起,明清温病学的发展,以及王清任对活血化瘀方法的运用等,都对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间如明代吴崑的《医方考》,选方700余首,对方剂的命名、组成、功效、适应证、方义、加减应用、禁忌等均有比较深刻的论述,是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论的专著。明代朱橚编纂的《普济方》,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书。其他诸如明代张景岳的《新方八阵》、张路玉的《祖方》、徐洄溪的《伤寒论类方》、罗美的《古今名医方论》等都是学习和研究方剂学的重要资料,尤其应当提出的是清•汪昂的《医方集解》和《汤头歌诀》,对后世方剂学的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医方集解》是一本比较完备,又切合实用的方剂学专著,是学习方剂学的重要参考书之一。汪昂以治法与病因相结合的分类方法,不但为以后多数方书所效仿,也成为现代历版方剂学教材分类所遵循的蓝本。《汤头歌诀》以七言方歌的形式,扼要概括了方名、药物、主治或功用,言简意赅,音韵协调,易读易记,成为初学者启蒙必读之书,流传甚广。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展,中医方剂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众多医家编写出版了一批方剂学教材和专著;点校、重印了许多古代方书;临床研究中创制了众多疗效可靠的新方;对古今方剂的实验研究不断扩展,并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对一些方剂做了临床与实验研究,为方剂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方剂的剂型改革也迈出了新的步伐。所有这些,为方剂学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基础。


综上可见,方剂这门学科是在历代医药学家广泛实践及理论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熟的。不仅积累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而且已经形成了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体系,成为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遣药组方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剂型和用法的基本知识,还应掌握一定数量的、经反复验证的历代有效方剂,这既是今后学习临床各科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好方剂学,对于整个中医学的专业学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深刻理解每首方剂的组方原理,掌握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配伍变化,熟悉其功用、主治及临床应用等。在理解贯通的基础上,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临床常用而有代表性的方剂歌诀。理解和背诵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这样才能记忆牢固,应用自如。由于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基础课程与临床各科的桥梁,因此在学习中,既要善于联系其他中医基础知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的有关内容,又应充分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以适应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方剂学简史
上一篇:方剂与治法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