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澹矣!利心澹则良心现,良心现斯畏心生。
平时读书必且研以小心也,临症施治不敢掉以轻心也。夫而后以局外之身引而进之局内,而痛痒相关矣!故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惧乎哉!近年以来,叠遭兵火,老成多半凋残,学医者纷纷日起,吾恐其无有师承而果于自用也。
故于拙刻《医醇剩义》中先标一“醇”字,此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谓。若仅如是,浅陋而已矣,庸劣而已矣,何足以言“醇”乎!吾之所谓"醇"者,在义理之的当,而不在药味之新奇。如仲景三承气汤颇为峻猛,而能救人于存亡危急之时,其峻也正其醇也,此吾之所谓“醇”也。夫学难躐等而法有正宗,初学人此法,成就者亦此法,先后共此一途。行远自迩,不惑于他歧,如是而已矣。第书籍散失,学人难于博观而约取之。乡曲之士,每以《医方集解》一书奉为枕秘,甫经临症辄检用之。殊不知,集中可用之方固多,而不可用者亦不少,漫无别择,草菅人命矣!兹于所集各方之后,逐加评论,盖欲为初学定范围,非敢为高明下针砭也,且欲学人澹其谋利之欲,发其救人之心,犹前志云。
同治四年十月武进费伯雄晋卿甫题于古延陵之寓斋
一、是编专为初学而设,但取《医方集解》所选之方,逐一评论,其余概不旁及。
一、是编但载一方一论,与原书对看自明,其主治与注释,一概不录,以归简便。
一、学医而不读《灵》、《素》,则不明经络,无以知致病之由;不读《伤寒》、《金匮》,则无以知立方之法而无从施治;不读金、元四大家,则无以通补泻温凉之用,而不知变化。《集解》所选之方,原以仲景及四家为宗。其余所收者,不过张、王、许、钱、严、陶数人而已,本未尝博采群书也。然于此而得其醇,化其偏,触类引伸,亦可以无大过。有志之士,欲求更上一层,则自有由博返约之法在。
一、雄以驽骀下质,何敢以管窥之见妄议古人。然欲为初学折衷一是,则僭妄之罪所不敢辞!
地黄(砂仁酒拌、九蒸九晒)八两山茱肉(酒润)山药四两茯苓(乳拌)丹皮泽泻三两蜜丸。
此方非但治肝肾不足,实三阴并治之剂。有熟地之腻补肾水,即有泽泻之宣泄肾浊以济之;有萸肉之温涩肝经,即有丹皮之清泻肝火以佐之;有山药收摄脾经,即有茯苓之淡渗脾湿以和之。药止六味,而大开大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
熟地八两山茱肉四两山药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泽泻三两附子一两肉桂一两蜜丸。
附桂八味为治命肾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然虚阳上浮,火无所附者,必于脉象细参,或脉洪大,而重按甚弱;或寸关洪大,而两尺独虚细者宜之。否则抱薪救火,必成燎原之势矣。
大熟地八两山茱肉四两山药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知母二两黄柏二两蜜丸。
知柏八味虽云壮水制火,究竟苦寒太过,徒伤胃气,水亦无以滋生,不如用介类潜阳生精益髓之法为妥。或肾有邪火,强阳不萎等症,可以暂用。
何首乌赤白各一斤(去皮、切片、黑豆拌、九蒸九晒)白茯苓(乳拌)半斤牛膝(酒浸、同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当归(酒洗)枸杞(酒蒸)菟丝子(酒浸蒸)各半斤破故纸(黑芝麻同拌炒)四两蜜丸。
此温补命肾、兼摄纳下元之剂。地黄补肾中之阴,首乌补肾中之阳,各为君药,不可合并,用各有当也。
熟地二两山药一两五钱牛膝(酒浸)一两五钱枸杞(酒浸)两半山茱肉茯苓(乳拌)杜仲(姜汁炒)远志(去心)楮实(酒蒸)五味子(炒)小茴香(炒)巴戟天(酒浸)肉苁蓉(酒浸)各一两石菖蒲五钱加枣肉,蜜丸。
此方以温补脾肾为主,参以润肺金而通山泽,用意极佳。微嫌远志、菖蒲二味开透太过,与羸乏盗汗等症不宜,不如酌用丹参、柏仁之类为妥。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用)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仲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也。所着《伤寒》、《金匮》诸书,言言典要,为后人度尽金针。
即如伤寒太阳一症,头绪最繁,有风伤卫者,有寒伤营者,有风寒两伤营卫者。不得其解,无所措手。今观其用桂枝汤治风伤卫,用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劈分三项,开三大法门,后人察脉辨症,谨守成规,庶不至于偾事。但仲景本为随受随发,冬月之正伤寒而设,非可以此法混施于春温、温疫等症。后人不明此理,一概混投,误人实多。
于是辨论者纷纷而起,遂将温症寒症纠缠不已。愈辨愈明者固多,愈辨愈晦者亦不少。予则以为春温归春温,温疫归温疫,伤寒归伤寒,各分门类划然了然,不必互相引证,反使人多所惶惑也。
桂枝芍药生姜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
此治风伤卫,解表之轻剂也,加减之法最多。细看注中之方,凡仲景所加减者,无不丝丝入扣,至后人之法,亦尽有可用,但须细心参酌,因症而施,始为得之。
麻黄六两桂枝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一块(如鸡子大)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此为风寒两伤营卫而设,即麻黄汤加石膏、姜、枣也。麻黄汤中本用桂枝,可见仲景治寒未尝不兼治风,则风寒两伤营卫者用麻黄汤亦足矣,而必加石膏等三味者盖因风寒两伤营卫,非但伤风伤寒之可比,郁热必倍加。故用石膏体重味轻,以泻郁热;姜、枣甘温,以反佐之
麻黄(去节)桂枝芍药(酒炒)细辛甘草(炙)干姜三两半夏五味子半升此方全为外有风、内蓄水而设。所以不用石膏者,因水停胃中,不得复用石膏以益胃之寒。故一变而为辛散,外去风而内行水,亦名曰青龙者,亦取发汗,天气下为雨之义也。
葛根四两麻黄生姜三两桂枝芍药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太阳症无汗宜用麻黄汤矣,乃变其法,于桂枝汤中加葛根、麻黄二味,此中奥义全在“恶风”二字。但恶风而不恶寒,则不在寒伤营之例,乃太阳表症未解,将入阳明之象。故用麻黄以发汗,桂枝以去风,参用葛根,以阻其入阳明之路。若抛荒本经之病,而预用引经之药,便为开门揖盗,仲景断不为也。
甜瓜蒂(炒黄)赤小豆共为末,热水或酸齑水调下。
“高者因而越之”,经有明训,即吐法也。后人视为畏途,久置不讲,殊不知痰涎在胸膈之间,消之匪易,因其火气上冲之势,加以吐法,使倾筐倒箧而出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瓜蒂散之类是也。且吐必有汗,故并可治风治黄。惟注中“食填太阴,欲吐不出”二语,须与申明∶盖饮食必先入胃,食填太阴者,非既出胃而入脾也,乃胃气窒塞,使脾气不通耳。
又必新入之食,尚为完谷,故可用吐,若经宿之后,将为燥粪滞于胃中,便宜攻下,岂可尚用吐法乎!
人参芦(研为末)水调下一、二钱。或加竹沥和服。
化痰清火,颇为平稳,但用以涌吐,恐力尚不逮也。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白矾一两共为末,温水调下五分,或加藜芦。
治上焦用涌吐之法,此义本之《内经》,而方则出于仲景。古人体气壮实,不妨用之,后世机心日开,嗜欲日甚,元气大伤,禀受甚薄,一经涌吐,汗而且喘,百变丛生。后人不敢轻用,盖亦慎重之道。即如稀涎散,性最猛烈,用以救猝急痰症,方足以斩关夺门,然尚有醒后缓投药饵,痰不可尽攻之戒!可知虚人及寻常之症不可轻用吐法也。
烧盐热童便三饮而三吐之。
痧症至元而始着。元以前,但有霍乱之名,无所谓“痧症”也。欲吐不得,欲泻不得,阴阳颠倒,气闭血凝,症极危险,故不可进药饵谷食。烧盐、童便以吐之是也。然必须外用针刺人中、少商、委中、舌尖等处,再用手揉其穴,令血能多出,则毛窍方开,而气始得渐达。
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枳实五枚浓朴半斤先煎朴、实,将熟内大黄,煮二、三沸,倾碗内和芒硝服。
攻下之法,原因实症俱备,危在旦夕,失此不下,不可复救。故用斩关夺门之法,定难于俄顷之间,仲景所以有急下存阴之训也。乃后人不明此义,有谓于攻下药中,兼行生津润导之法,则存阴之力更强,殊不知一用生津滋润之药,则互相牵制,而荡涤之力轻矣!此譬如寇盗当前,恣其焚掠,所过为墟,一旦聚而歼之,然后人得安居,而元气可以渐复。是去实可以保阴,乃相因之理,方得“存”字真解。并非谓攻实即是补阴,并可于攻下中寓养阴法也。仲景制大承气汤,用枳实开上焦,用浓朴通中焦,芒硝理下焦,而以大黄之善走者统率之,以荡涤三焦之坚实,正聚寇尽歼之大法。而又恐药力太猛,非可轻投,故又有欲用大承气,先与小承气之训。夫以仲景之神灵,岂尚待于先试,实恐后人审症未确,借口成法,孟浪轻投,不得不谆谆告诫,此实慎重民命之婆心也。至于三阴多可下之症,三阳惟正阳明可下,少阳必不可下,而阳明中夹有太阳、少阳症者,亦断不可下。惟太阳症脉紧、恶寒、无汗、腹痛者,乃阴气凝结营分,亦可用温、用下。细看方书,宜下忌下之条,慎重斟酌,始为得之。
大黄四两浓朴二两枳实三枚(麸炒)此治邪在中、上两焦之正法也。注中但有谵语潮热、喘满等症,而无腹胀坚满之象,故减去芒硝,不使伐无病之地以劫阴。略一加减,必有精义,规矩方圆之至也。
大黄(酒浸)芒硝一两甘草(炙)五钱少少温服。
此治邪在中下焦之正法也。注中“恶热口渴、腹满,中焦燥实”数语,最宜着眼。可见病在脾胃,全与上焦无涉,若杂入枳、朴以犯上焦,则下焦之浊气必随感而上,反致喘逆者有之矣!去枳、朴,加甘草,使之专入脾胃,而又缓芒、黄善走之烈,谨慎周详,毫发无憾。
大黄二两芒硝一升甘遂一钱(为末)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
伤寒下之早,则反为结胸。盖缘邪尚未入阳明,若先下之,则邪未去而徒伤胃气,邪反得乘虚入胃,而为结胸。或热胜、寒胜、痰胜、湿胜,诸泻心汤参酌用之,最为妥善。此症仲景用泻心、承气诸法,而用大陷胸汤者,因三焦俱实,而又有水气,故不得不改用此方。
观胃至前后两条,有云∶“或重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此则津液大伤,近于阳结。又云∶“或无大热,但头微汗出,脉沉”,为水结胸,则近于阴结。此二条,似不堪此峻剂矣!丹溪亦微有不满之意,后人自当以慎重为宜。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蒌一枚小陷胸汤非但治小结胸,并可通治夹滞时邪,不重不轻,最为适用。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