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外科十法》者,予归宗普陀时所作也。余自普陀生长天都,五十有三载,业医者凡三十年。爰着《医学心悟》一书,详言内证,梓行于世,而外科有未及。壬子冬,还归普陀修行。适逢圣祖仁皇帝广发帑金,修葺我菩萨行宫。前后寺僧及任务人等,不下数千人。其中病患不一,予为调治悉痊。复有患背疽者,有患广疮疥癣者,投以膏散,不半月而收功。因思予在天都时,仅着内科,而未及外科,亦一时之阙略也。乃复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约以十法,而施治之道,似无余蕴。言简而赅,方约而效,以之问世,庶几其有小补乎。将见《十法》一书,与《医学心悟》并行于天壤间也。
天都普明子程国彭钟龄着
内消者,肿毒初起,随用药消散也。凡病痈疽、发背、对口、疔毒,其初起憎寒壮热,有似伤寒,而痛偏一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当初起时,脓尚未成,不过气血乖违,逆于肉理耳。外敷以远志膏,或贴普救万全膏。内服银花甘草汤,实时消散。若系疔疮,急宜刺破。或艾灸肿处,涂上蟾蜍饼,贴以万全膏,内服菊花甘草汤,随即平伏。菊花连根带叶,皆治疔疮之圣药也。其中亦有挟风寒而发者,宜先用芎芷香苏散以散之,随服菊花、银花等药,即可内消。须及早下手,不可迟滞。
隔蒜灸法,胜用刀针。书云,不痛灸至痛,痛灸不痛时。凡治痈疽疔肿流注及一切无名肿毒,以大蒜切片,安疮顶上,用陈艾炷安蒜上,香点灸之。其艾炷大小,看疮毒大小为取裁。若痈疽之大者,以蒜捣饼,敷上灸之。不痛者灸至痛而止,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若内已有脓,即将乌金膏涂灸处,外用普救万全膏贴之。烂开大口,卸却瘀脓,易收功也。若口不收,或腐肉不脱,洗用防风汤,敷以海浮散,外贴万全膏,腐自去,新自生,计日可愈,真神药也。
凡肿在头面以上者,不宜艾灸,恐引火气上攻,宜用火照法,神乎其神。法用火照散,安纸捻中,以麻油浸点。每用火三枝,离毒半寸许照之。自外而内,俾气透入。皮色紫滞者,立转红活。若疮热平塌者,立转高耸。仍须不时照之,则毒瓦斯顷解,转阴为阳,以收全功。且此法不止施于头上,即如发背等毒,亦宜用之。其头面患毒,亦有用艾灸而愈者。因其毒纯阴,平塌顽麻,非艾灸无功。但艾炷宜小,如黍粒样式。二法乃疮疽门之宝筏,宜互用参考,以神其用。
凡毒有胀痛紧急,脓已成熟,无暇待灼艾火照者,即宜用刀法开之。但刀法,须在的确脓熟之时,又须要深浅合度。以左手按肿处,先看脓之成否。如按下软而不痛,肿随手起者,脓已成也。按下硬而痛,或凹陷不起者,脓未成也。已成脓者可刺,未成脓者宜姑待之。
若脾气虚弱者,宜托补之。又须看其脓之深浅,以手指按下,软肉深者,其脓必深;软肉浅者,其脓亦浅。若脓浅刀深,恐伤好肉。脓深刀浅,恐脓不出而肉败,最宜斟酌。更有伏骨之疽,脓腐于肉,皮色不变者,宜以刀刺入深处,放出瘀脓。或灸开大口放出之。不得姑息因循,俾毒瓦斯越烂越深也。其小刀须利刃,勿令病者见,恐惊彼耳。砭法施于头面及耳前后。因其漫肿无头,急用此法以泻其毒。取上细瓷锋,用竹箸夹住紧扎,放锋出半分,对患处,另以箸敲之,遍刺肿处,俾紫血多出为善。刺毕,以精肉切片贴,再用鸡子清调乳香末润之。此地不宜成脓,头肉中空,耳前后更多曲折,提脓拔毒,恒多未便,故砭法断宜早施。
书云,用膏贴顶上,敷药四边围。凡肿毒之大者,将以成脓,用乌金膏贴疮头上,然后用万全膏贴之,四旁用芙蓉膏敷之。贴膏处取其出脓,敷药处取其消散。并能箍住根脚,不令展开。其作三层敷围法。第一层用乌金膏贴疮头。若漫肿无头,以湿纸粘贴,先干处是疮头也。第二层万全膏贴之。第三层芙蓉膏围之。然予尝用万全膏遍覆肿处,连根脚一齐箍住,其中消处自消,溃处自溃,竟收全功。可见膏药之妙矣。
(对心发肾俞发搭肩手发足发)生于背,名曰发背。肺经火毒也。生于背下,与心相对,名曰对心发。心经火毒也。生于腰,名曰肾俞发。肾经相火之毒。若生于肩脊,名曰搭肩。右为肺火,左为肝火也。生于手背,名曰手发。生于足背,名曰足发。脾经湿热之毒也。有如莲子形者,头多突起。有如蜂窠形者,孔多内陷。外结螺靥,此二种,须防毒陷。大率此症皆由膏粱浓味,或六淫外客,七情内郁所致。积聚不散,以致荣气不从,逆于肉理耳。初觉肿痛,即宜用药消散之。散而不去,则用艾灸提脓等法。痈疽之症,始为热中,末为寒中,不可不察也。
凡一切痈疽肿毒初起之时,随用远志肉二三两,去心,清酒煮烂,捣为泥,敷患处,用油纸隔布扎定。越一宿,其毒立消,屡试屡验,其效如神。
治肿毒初起时,皆可立消。内服此药,外敷远志膏,一切恶毒无不消散。但宜早服为妙。倘疮已成脓,无从消散也,必须外溃。
金银花(二两)甘草(二钱)水煎,清酒冲服。若毒在下焦,加牛膝(二钱)
每岁端午日,蓄蕲艾一二斤,愈久愈良。用时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木香、雄黄末,搓成团,安蒜上灸之,名陈艾丸。
治疔毒脑疽、乳痈、附骨疽,臀痈。一切患症,或不痛而大痛,或麻木,用此敷贴疮头。
蟾蜍(一钱,酒化)轻粉(五分)乳香没药雄黄巴豆(各二钱)麝香(三分)朱砂(一钱)朝脑(一钱)以上各为细末,于五月五日午时,在净室中用蟾蜍酒和药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口涎调涂,贴疔疮上以膏盖之。
治疔之仙药也。
白菊花(四两)甘草(四两)水煎顿服,渣随即再煎。重者不过二剂即消,至稳至效,一切消疔之剂皆不及此。
(对口偏对口)生于脑,名曰脑疽。生于颈后,名曰对口。生于颈旁,名曰偏对口。正对口易治,偏对口难治。因其软肉与喉相近也。多因膏粱醇酒,风寒壅遏所致。宜用神火照法,次用乌金膏搽之。外贴万全膏,取其易溃。腐后则用防风汤洗之,掺以海浮散,仍贴万全膏,频换数次。即愈矣。
(发颐时毒大头天行)生于耳前后,名曰鬓疽。生于两颐,名曰发颐。初起宜用银花甘草汤加柴胡、荆芥、薄荷、蒡子以清散之。若肿势甚极,须用砭法。若已成脓而未溃者,以乌金膏涂疮头,贴以万全膏,自然腐溃。溃后则用海浮散,并贴万全膏,自应寻愈。颜下漫肿无头,名曰时毒,俗名蛤蟆瘟是也。头面尽肿,名曰大头天行,俗名大头瘟是也。此皆风火郁热所致。初起宜用加味甘桔汤以消散之。散而不去,则用普济消毒饮以清之。若肿势极盛,兼用砭法。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