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清朝 > 正文

古方汇精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8/4/11

弁言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神圣之精意。不可得而传矣。然医之道备乎阴阳气化。尽物性以尽人性。而显着者则在方书。慨自青囊未传。肘后未得。而古方之流播于世者。亦皆难阐其精焉。而莫谓无精之可阐也。且夫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治病之药。苟不通性命之故。则病亦安可治哉。然则病之治。治以方。而养命养性。所谓方之精也。嗟乎。灵枢素问。非不载籍极博而为人所乐称。第恐得其粗而遗其精。而古人之良法美意。不能面稽于千百载以上。则亦如广陵散之绝而不弹已。惟能得乎其精。则方之极奇辟者。固以精而得精。方之极平淡者。更以不精而得精。况由参考诸方。推求善本。是又合古人之精而得精。并精古人之精而为精。此所谓汇精也。昔孙思邈有千金翼方。陶宏景有集验五卷。皆流传后世。获济甚多。施药之功。又不若刊方流济之功为最大。是编颜之曰汇精。

嘉庆九年岁次甲子三月京江尊仁堂刊送

凡例

一古今方书。汗牛充栋。经验方本。刊刻亦多。兹于各方本择其屡效屡验者。分内外妇儿四免。

一内外诸方。妇儿通用。其有专属妇儿者。列为专门。至妇人胎产。小儿初生。尤为紧要。

一奇急一门。症非常见。仓猝奇险。迟则难救。故遍采诸方以尽周急之义。

一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是编于各方下详列形症。不及脉理。盖脉理难言。而形症易晓。

有一古今元气不同。医宗各家详言之矣。兹所辑方。总以固养元气为主。其症因客感。治宜攻视一是编所录之方。俱系参考诸书。择其善本。详加校订。以免讹错。采用者切勿妄议加减。

一编内如六味八珍补中归脾等方。习见诸书。原无庸载。兹因治症需用极多。查阅他本。

一一是编分定目录。编定号数。其有一方兼治数症。一症参用数方者。各于汤引下。注明见前一是编简册无多。俱系经验。或村居僻处。医远难求。或客旅舟车。便于携带。尤为得济。

一编内除煎剂各方。临症取用。其余各门类膏丹丸散。有一方兼治众症。费少功多者。

有药穷。

内症门

方首内症。内有自内出者七情之所伤。有由外感者。六气之所客。而不但已也。凡饮食劳郁。皆触于外而中于内。凡风痹淫湿。皆积于内而达于外。矧元气日益薄。真精日易耗。

其禀不应辑

大造丸(一)

(治肾虚腰疼。羸瘦。怯诸症。)白术苡仁沙苑子(各二两)各取净末。用杜仲四两。熬膏为丸。每服四钱。酒下。

坎离既济丹(二)

(治心肾不交。彻夜无寐。骨蒸汗泄。阴阳两亏诸症。)川连(二两)肉桂(一两)炙甘草(五钱)各取净末。蜜丸。每晚服三钱。酒下。

滋元饮(三)

(治一切风痹挛痿。腰膝酸楚。筋脉不通。周身疼痛。并遗精白浊诸症。)熟地(八两)麦冬(四两)萸肉(八钱)龙骨(一两)元参南沙参(各三两)牛膝虎骨各取末。用南枣六两。去皮核煮烂。同熟地杵膏为丸。每服三钱。酒下。


五益膏(四)

(治诸虚百损。)玉竹黄(蜜炙)白术(土炒各一斤)熟地(酒洗)枸杞子(酒洗各八两)上方。文火煎熬成膏。每早晚二钱。用酒一杯。或开水一杯。调下。

回元饮(五)

(治经年头疼。终朝眩晕。诸虚百损。火嗽潮热等症。)熟地(十两)萸肉(四两)北五味麦冬甘菊(各二两)川芎元参山药当归(各三各取末。蜜丸。每服三钱。盐汤下。

外科门

症有内。复有外。外之形症。可一望而知。而亦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大抵发于脏者阴也。

之偶多急阴。

大为应手因不其源

仙方活命饮(一)

(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恶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化脓生肌。散瘀消肿。乃圣药也。)穿山甲银花(各二钱)皂角刺归尾(各一钱五分)赤芍陈皮甘草节天花粉贝母酒水各半煎服。

六味汤(二)

(治痈疽发背疔疮。并一切无名肿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最危之症。三服全愈。)生地黄生黄生甘草白芷(炒)当归(炒)穿山甲(炒各三钱)患在头面。加川芎五钱。手足。加桂枝五钱。中部。加杜仲五钱。下部。加牛膝五钱。

上连引七味。根据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善饮者。用黄酒二碗。煎一碗。不善饮者。酒水各

万灵丹(三)

茅术(八两)全蝎明天麻石斛当归炙甘草川芎羌活荆芥防风麻黄北细共为细末。炼蜜丸。丸分三等。一两作四丸。一两作六丸。一两作九丸。朱砂六钱为衣。收凡遇恶疮痈疽发背等症。用连须葱白九枝。煎一茶杯。看患者年岁老壮。病势缓急等之丸。未成随消。已成即高肿而溃。如无须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服后避风。

忌冷物。房事。孕妇勿服。

醒消丸(四)

(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即消。)乳香没药(各一两)麝香(去油一钱五分)雄精(五钱)共研和。黄米饭一两。捣烂。入末。再捣。为丸。萝卜子大。晒干。忌烘。每服三钱。

热陈

犀黄丸(五)

(治乳岩。瘰。痰核。横。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即醒消丸内。除去雄精。加犀黄三分。如前法为丸。每服三钱。热陈酒送下。患生上部。

原标题:古方汇精
上一篇:外治寿世方下一篇:绛囊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