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脏腑养生 > 正文

脾胃功养胃法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12/7
导读: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其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因此脾胃为“后天…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是“气血生化之源”。而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其中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因此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如果脾的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便会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使人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如果饮食没有节制,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使人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由此可见,脾胃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保护脾胃。得空时练一练下面的脾胃功,健脾养胃一举两得。

第一种脾胃功:左右臂单举

(1)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左臂缓缓极力上撑,右臂缓缓极力下按。右臂屈肘,手背贴于脾俞(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也就是从低头时背部最高隆起的那块骨头算起,第11个突起下方左右各1.5),胃俞(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也就是从低头时背部最高隆起的那块骨头算起,第12个突起下方左右各1.5寸处)上,左臂随同向右侧反复拧转若干次。右臂上举动作与左臂同,只是左右相反。

(2) 注意事项:全身放松。身体向右拧转时,左臂外旋,同时肘微屈,掌心朝内。身体向左拧转时,左臂内旋,同时胸、肘展开,掌心朝外。

(3) 此法功用:刺激脾俞、胃俞,调理脾胃运化,增强脏腑功能。

第二种脾胃功:拧腰

(1)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略宽,下蹲成马步。两拳轻握,拳心向上,置于肋下。向左方拧腰,右臂内旋左伸,手臂外旋拧转抓回,复原至肋下,在抓回的同时腰微微向右拧转,同时,左臂内旋左伸,手臂外旋拧转抓回复原至肋下。向右方拧腰时的动作与向左方的动作相同,但方向相反。

(2) 注意事项:全身放松,动作灵活且富有弹性。

(3) 此法功用:肢体导引牵动内脏,疏通经络。

第三种脾胃功:俯仰吃气

(1) 动作要领:前俯吃气的动作要领:两腿下蹲成马步站立。两手叉腰,平静呼吸3次。第三次呼吸将完时,上体徐徐前俯,同时将肺中余气吐尽。然后,头引颈前伸(似小勺舀水的姿态),慢慢将身抬起,同时缓缓地自然吸气,将气吸完时正好恢复成马步之姿。如此反复屈伸呼吸36次。

侧俯吃气的动作要领:马步站立,两手叉腰,平静呼吸3次,第三次呼吸将完时,上体徐徐向右侧俯身,同时将肺中余气吐尽。在俯身状态下转身向左侧方,头引颈前伸(似小勺舀水的姿态),慢慢将身抬起,同时缓缓吸气。气吸满后恰好恢复马步站立势。同时两手如此反复,左右交替做若干次。

(2) 注意事项:双手叉腰时,拇指朝后,其他四指朝前。上体前俯时,头部要低于两膝。

(3) 此法功用:打通任、督、冲三脉。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胆与胃肠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颈椎、腰椎等部位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第四种脾胃功:叩穴

(1) 动作要领:左脚前迈一步,左膝弯曲,右腿伸直,呈左弓步。两手轻握拳,自然呼吸。上身先前俯,同时左拳叩击右腿足三里穴(左手食指第二关节在右腿沿胫骨上移,到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处,指尖所触及的就是足三里);上身再后仰,右拳以拳背击打脾俞、胃俞;然后,左拳叩击右肩肩井穴(肩上,前直乳中,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也就是乳头正上方落在肩膀处的那一点)。按照上面的动作反复有节奏地叩击若干次。然后再换右弓步,叩击若干次。

(2) 注意事项:饭前饭后不宜练习。

(3) 此法功用:刺激足三里、脾俞、胃俞、肩井等要穴,调理消化功能。

脾胃功春夏秋冬四季皆可练。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时节的前18天内脾主令是练脾胃功的最佳时节。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脾胃功养胃法
上一篇:捧气贯顶健胃法下一篇:五禽戏养胃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