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2/29
导读:

求真务实 传承创新 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为中医科学院发展作出贡献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医科学院全体干部职工并向全国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奋斗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总书记的贺信和总理的批示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阐述了中医药的科学地位和在促进人类健康福祉中的重要作用。贺信和批示充分肯定了中医科学院在60年发展历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高度评价了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为造福人类健康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中医科学院可谓“双喜临门”。十几天前,屠呦呦研究员领取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开展科学研究的成果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青蒿素是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优秀中医药人才是中国的骄傲、中医药的骄傲,也是中医科学院的骄傲。借此机会,向屠呦呦研究员表示祝贺和敬意!刚才,张伯礼同志回顾了中医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曹雪涛同志和屠呦呦、陈士林研究员作了发言,听后令人深受感动,倍感振奋。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中医科学院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决定成立的。1954年毛主席做出重要批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周恩来总理为研究院的成立亲笔题词:“发展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5年12月19日,李济深、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人出席成立大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医科学院围绕“团结、学习、求实、创新”的院训,辛勤耕耘,开拓奋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60年来,中医科学院坚持开放包容、博采众长,成为中医人才的孵化器。中华医学百花齐放、博大精深。建院以来,中医科学院秉持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理念,广泛吸纳中医名家,内科大家蒲辅周、岳美中,针灸高手叶心清,“小儿王”王朴诚,中医教育家杨树千等汇集于此,成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多年来,中医科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唐由之、程莘农、路志正等一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国医大师,陈可冀、王永炎、李连达、张伯礼、黄璐琦等一批中医药科技领军人才,在这片沃土上薪火相传、成长成才,打造了一支名医荟萃、专家汇聚的国家队。


  60年来,中医科学院坚持特色发展、锐意探索,成为中医科研的引领者。中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科学院在全面收集、整理和传承中医文化遗产的同时,努力探索,科研攻关,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服务现代社会。认真做好中医古籍特别是孤善本的整理研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中医古籍的知识挖掘。加强药物研发,成功开发出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一大批新药,开展临床安全性监测研究并制定规范。创新技术方法,初步构建了“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学框架,将卫星遥感等新技术运用到中药资源普查中,建立临床科研一体化的中医药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系统,推动了中医药学术进步。


  60年来,中医科学院坚持适应需求、扎根群众,成为中医服务的排头兵。“大医精诚”是中医价值理念的精髓。中医科学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仁心仁术行医济世,大力推进诊疗创新,形成了针拨白内障术、小夹板骨折治疗、针刺麻醉等一批临床新技术。利用中医药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疑难病症,取得显著疗效,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这些成就的取得,凝结着几代中医科学院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和辛勤汗水。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60多家科研单位的500多名科学家在“523”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聚各方优势,发挥集体智慧,最终取得突破。面对乙脑、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肆虐,以及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医科学院的医疗专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屡建奇功。60年来,大家甘于奉献、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推动中医科学院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光辉岁月,也必将在新的征程上再创辉煌!


  同志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科学院成长壮大的60年,也是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的生动缩影。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195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作为新中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还写入了1982年宪法,在国际上首次对传统医学予以法律保护。江泽民同志1991年为国际传统医药大会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他还指出,“中医药学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胡锦涛同志强调,“把生物科技发展的成果与我们民族积累的宝贵医学财富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发展中医药事业写入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宝,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造福各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可以说,几代领导人提出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举措一脉相承,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取得了可喜成绩。


  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中医药为探索医改的“中国式解决办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医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较高的收益,放大了医改惠民的效果。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诊疗人次达5.3亿,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人均费用分别比综合性医院低12%和24%。近年来,我国历次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防治中,都有中医药工作者的大力参与。通过中医药的早期全程参与、中西医结合,有效减少了重症病例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中医药为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医药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健康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2014年超过7300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三分之一。


  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中医药是我国发掘自主创新潜力的重要领域。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积极探索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建设了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病的临床科研体系,建立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十二五”以来,有36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受到认可。


  作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中医药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中药中国行”等活动深入开展,让人民群众在就医就诊的同时,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的中医合作协议达85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9个国家建立了中医药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中医药认识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


  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中药材的来源离不开绿水青山,中药材的利用可以造就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的地方、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契机,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带动地方绿色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修复。目前,全国有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同志们,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五中全会还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为新时期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要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方面有更大作为。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患病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药具有绿色健康的理念,集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于一体,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能享受到中医药全方位、多环节的服务。二是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方面有更大作为。医疗卫生体制的制度选择往往基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文化,但有一个挑战是相同的,即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压力。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单复制西方国家“高投入”的医药卫生体制是走不通的。要以较低成本保障13亿人民的健康,既要“关口前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又要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而中医药具有注重“治未病”的理念,“简、便、验、廉”的特点,可以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有更大作为。中医药产业链条长,贯穿药材种植、药品研发、器械制造、健康服务等一、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开展创业空间广,拉动消费作用大,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四是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有更大作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医药就在我国人文外交中发挥了独特作用,不仅给外国友人诊疗疾病,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可中医的今天,中医药更有条件成为各国了解中华文明的一扇窗户。


  明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医药事业发展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接产业化的需求、迎接国际化的挑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先人的智慧、深厚的积淀,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脉所在;面向未来、推陈出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是中医药生生不息、发扬光大的必然选择。


  第一,增强文化自信,兼收并蓄,不断丰富中医药的思想宝库。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温热论》,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医家流派的新学说新理论,从西周时期的食医疾医等分工到后来的临床分科,其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在现代社会也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中医药讲求“天人合一”、“身心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这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内涵相通。中医药“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与现代医学“以预防为中心”的主张高度契合。中医药注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强调个性化诊疗,这与现代医疗越来越重视个体差异的趋势不谋而合。中医药“大医精诚”的价值取向,与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相辅相成。我们要不断发掘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创造性丰富和创新性阐释,使其精神实质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的思想理念有效融合。


  第二,突出能力建设,以用为本,在与时俱进中彰显中医药的魅力。中医药是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与病魔搏斗的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今天,疾病谱的变化给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带来不少挑战,也为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只有紧贴需求、找准定位,才能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这篇大文章,提高中医药服务群众需求的能力,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在中医药科研方面,青蒿素的发现就是传承创新的例证。通过努力发掘文献,从“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前人实践经验中汲取了创新的灵感,在此基础上用科学方法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无数疟疾患者。我们要继承中医药理论技术方法,集中力量在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疾病方面开展攻关,提升中医药防治水平。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既要完善中医师承制度,传承好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又要遵循中医药规律,创新院校教育和实践基地培养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在中医药服务方面,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围绕遇到的新问题、群众的新需求,积极推进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中医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生态、贸易等行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做大做强做优中医药服务,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融合,为中医药发展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于中医药发展而言,就是要坚持原创思维这一根本和灵魂,利用现代科技作为方法和手段。要建立健全适应中医药特点的研究和评价方法及标准体系,这是中医药发扬光大、全方位走向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循证医学的思想,现代西医的研究方法,大数据的分析手段,都提供了宝贵借鉴,但标准和体系建立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中国人特别是中医人自己手里。要将中医药研究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研究紧密结合,强化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加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研发与产品技术开发等不同创新领域间的衔接与转化,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创新开发一批中医药技术、设备、药品和保健品。中医药的传统智慧与实践经验蕴藏于民间,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汇集众智。要利用现代技术,加强中医古籍、传统知识和诊疗技术的保护、抢救和整理。做好中医古籍文献资源普查,加紧编撰出版《中华医藏》,全面实施中医古籍再生性保护,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和知识库。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做好传统制药炮制、鉴定技术的传承应用,推进中医药民间特色诊疗技术挖掘整理。要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和创新合作平台,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力争有新的突破。要完善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布局,形成一批代表国家水平、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创新来之不易,成果贵在应用。要加快转移转化步伐,催生优质产品和新兴产业,使中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第四,扩大国际合作,互学互鉴,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中西医作为人类文明宝库的璀璨明珠,各有优长。中医药在治疗某些新发疾病、疑难杂症、慢性非传染病及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促进中西医互学互鉴,鼓励中外双方以开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医学理念、诊疗方式的差异,促进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不仅提供诊疗服务,而且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当代中国的活力。要主动作为,加强政策对话、人员往来和科研合作,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的话语权主导权。


  同志们,中医科学院是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国家队,是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的深刻内涵,并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发扬老一辈科学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优良作风,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希望中医科学院坚持高端引领,从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短板”中聚焦重大研究战略,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紧迫需求中凝炼重大科学问题,通过牵头实施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工程、大计划、大项目,形成一批重大产品和技术成果。希望中医科学院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着眼疑难杂症,丰富发展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辐射和带动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中医医疗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希望中医科学院锐意改革创新,推倒自身围墙、联合各方力量,在中医药科研的组织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人才结构的战略调整,培养一批年轻的中医药科研领军人才,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希望中医科学院主动拓展国际视野,开辟交流合作新渠道,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标准化组织等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订,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同志们,六十载春华秋实,新征程前景广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记使命,求真务实,传承创新,为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