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让远程医疗造福千家万户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5/15
导读:

  题记


  在“互联网+”时代,怎样连通优质医疗资源,造福千家万户?在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在线下高门诊量、高住院量的状况下,坚持公益导向,大力发展远程医疗线上服务,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远程医疗模式。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表示,河南省人口多,但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远程医疗,可以将优质医疗资源快速输出,对推动分级诊疗、强化医疗协同、以信息化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月27日,河南省舞阳县人民医院一位102岁的骨折患者没有想到,在院方当日向郑大一附院寻求会诊协助后,参与会诊的专家不仅有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贾延劼教授,还有中国医院协会会长黄洁夫(原卫生部副部长)。


  河南县域患者能及时得到省级专家乃至国内知名专家的会诊意见,得益于郑大一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及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在全省铺建的全覆盖远程医学网络。


  如今,从早上8时开始,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131个医院成员单位,均可将急危重症病例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进行及时讨论,多学科远程会诊室还可同时邀请省内外18名专家进行会诊。而从下午3时30分开始,一堂堂由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讲授的医学课会通过远程医学网络直播。


  专业化的会诊室、现代化的录播中心、3D手术示教中心、模块化的远程医疗专用数据中心、数字化指挥监控大厅、心电—病理—影像联合诊断中心……乘上“互联网+”快车的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发生了巨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委、郑大一附院纪委书记、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赵杰表示,越来越多的疑难病例得到会诊,越来越多的实用技术得到传递,越来越多的医疗数据得到利用,远程医疗为知名医学专家服务基层患者插上了翅膀,打开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通道,为分级诊疗的形成探索了有效模式。


  公益无极限


  一条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的高速通道


  以“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53天”为代主诉转入温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2岁患者陈某,经多天治疗,精神仍然较差,大小便未解,怎么办?


  该院康复科医生郭春琴想到去求助郑大一附院。在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成员单位,每当碰到诊疗中的难题,基层医生提出会诊申请,及时向郑大一附院的专家求助,已经成为习惯。


  这次的主诊专家是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朱洪灿教授。朱洪灿给出的诊断为脑干出血,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等,建议温县人民医院医生“酌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康复针灸治疗”。之后不久,患者顺利康复。


  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神经内科、小儿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肿瘤科在基层医院求助中排名前列。这些基层常见疾病,却也有不少疑难杂症。


  2014年7月的一个上午,舞钢市人民医院来电,患者卢某脑溢血术后急需远程会诊。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紧急联系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刘献志、康复科主任何予工、重症监护室主任孙荣青、神经内科主任许予明4位知名专家开展联合会诊,就患者的术后治疗和康复进行指导。


  这是郑大一附院通过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缩影。数据显示,今年1月~4月,该中心完成远程综合会诊3600余例,共有92家县级医院享受到了郑大一附院52个临床科室、300余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临床专家的会诊指导(其中有186位临床科主任和省内外知名专家),为基层医院疑难重症的及时、正确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脑梗死、冠心病等神经内科疾病,慢阻肺、重症肺炎等呼吸内科疾病及其他基层多发的专科领域作用显著。


  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翟运开介绍,该中心综合音视频日均会诊量70例(高峰期日均120多例),专科诊断日均100余例。在高峰期,3个专科会诊室、1个多学科会诊室乃至会议室、指挥中心均超负荷运转。数据显示,2014年,该中心共会诊疑难病例1万余例,专科诊断3万余例,接受远程医疗咨询4万余次。


  值得注意的是,该中心所有会诊均对基层医院免费开放。不仅如此,该中心配备给成员单位的远程会诊设备和光纤均为免费,年运行经费由郑大一附院承担。(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这是该院践行公益责任、积极推动分级诊疗的尝试。一方面,该院鼓励院内专家积极参与会诊,并自筹资金给予适当报酬,在晋升职称、评优评先上给予倾斜;另一方面,该院制定考核标准,鼓励基层医院就地诊治病人。阚全程表示,医院希望通过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和覆盖,促进基层医务人员的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进而实现壮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常见病留在基层、疑难病诊治到该院的目标。


  帮扶无极限


  一种全方位扶持基层的综合模式


  现如今,可穿戴式医疗设备、移动医疗掀起的话题一个接一个,但距离能形成闭环的移动医疗生态圈还远。移动医疗生态圈形成难,难在不好整合患者资源和专家资源。这样的障碍,在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正逐步得到消除。


  就在今年3月9日,信阳市平桥区远程心电应用工作推进会在平桥区人民医院召开。平桥区是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大力支持的远程医疗示范区。目前,该区建成了示范性的县级远程医疗机构——平桥区人民医院远程医学分中心和覆盖所有乡镇、社区和部分村的68个远程医疗服务点。至少就心电远程会诊来说,即使是在平桥区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对患者的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时候,也能通过远程医学平台迅速找郑大一附院专家诊断。


  而4月29日在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召开的该省远程会诊建设项目推进工作会议,则是一次对全省远程数字病理诊断网络的全面部署。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基础,但我国病理学人才青黄不接,特别是基层病理人才严重缺乏。利用远程医疗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病理人才短缺的局面,提高诊断质量。


  郑大一附院至今已投入3.2亿元推进信息化进程,院内实现了HIS、EMRS、PACS、LIS、移动医疗的全面应用,改造、新建了99间数字化手术室,全部实现了医院内部病理、心电、影像、移动查房、手术录播(直播)等功能与手术室的互联互通。其中,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采用了业界领先的端到端1080P60帧智真系统,同时采取光纤、卫星、3G、4G、微波等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建成了集通讯、应急指挥、远程会诊、影像数据传输、视频会议、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教育培训、数字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区域协同医疗综合服务平台。借助郑大一附院先进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及优质的专家资源,该中心建立的心电—病理—影像联合诊断中心,正是破解基层心电、病理、影像诊断难题的积极尝试。


  该中心对成员单位的帮扶是全方位的,这其中不仅包括常态化的远程会诊,还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图书资源共享等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的远程图书资源共享业务,即所有成员单位医务人员都可以免费使用郑大一附院高价装备的数字化图书馆。该中心还开通了远程手术指导、直播演示和视频教学,并能对各协作医院医务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开通了预约挂号和远程咨询功能;具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远程应急指挥、远程急救、远程办理住院手续等功能;开展了远程教育培训。


  仅在远程医学教育方面,今年1月~4月该中心就邀请郑大一附院感染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护理等临床科室开展了62次远程授课,有9.5万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学习(不含通过互联网听课)。同时,该中心开展疑难病例多学科讨论8次,89家基层医院的3500余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参与;开展了医疗机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等课程,受到广泛欢迎。数据还显示,2014年,通过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平台,远程图书馆资源下载达到30余万次,远程教育基层医生30余万人次,已覆盖到山西、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新疆等省(区)。


  创新无极限


  一支不断释放激情的创业团队


  如今,“互联网+”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成立于1996年,依托国内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领导层全力支持信息化发展,这支年轻的创业团队在寻求专业、创新和整体思维上,发力明显。


  这样的团队,坚持以人才的集聚和培养为先导:在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杰的带领下,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优秀人才不断汇聚,形成了以赵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团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等知名企业和行业组织联合开展软硬件的协同创新;高度重视学习与创新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这样的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形成突出优势。河南省数字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河南省工程实验室、郑大一附院—华为公司远程医疗与医疗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建立;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不断立项。该中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自主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一批重要的远程医疗学术著作、教材、发明专利等也即将面世。


  这样的团队,坚持服务基层、服务患者、服务医生,推动远程医疗最大程度地造福于民。有多少次,郑大一附院领导与中心负责人深入基层成员单位,宣讲远程医疗的价值和方法;有多少次,中心从会诊安排、时间提醒、现场调试、会诊记录、诊后沟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会诊专家能在充分的医疗信息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下完成复杂的会诊工作;又有多少次,中心坚持调研确定基层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并迅速反映到远程教育课堂中……


  在郑大一附院,远程医疗被视为基础性的公益性工程,只要是对患者有益、对医院长远发展有益的决策,院领导总是无条件给予支持。在该中心,年轻专业团队在主任赵杰的带领下,为寻求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总是夜以继日地研讨、切磋;为服务医学临床中一个个紧要问题,总是积极立项、破题、改进、上线,促进了一项项创新性成果的诞生。


  发展无极限


  一个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的大数据交互平台


  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建成全国领先、区别其他省市的基于数据交互平台的远程医学服务系统,实现了医院间的无缝数据集成和交换,将传统的基于视频会议的远程医疗活动转化为基于数据交换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该中心设有远程医疗专用数据中心,也是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简单来说,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该中心实现了对成员单位诊疗信息的实时抓取和调阅。在此意义上,通过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省辖市分中心等数据交换平台,医疗云平台得以建立,一个形成闭环的医疗生态圈真正实现。


  该院还在推进远程医疗与物价、医保系统的对接,探索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用药支持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用药服务模式。预计到今年6月,在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远程医疗的各项操作。


  目前,该中心在该省108个县(市)部署了128套远程会诊设备,还联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中心医院、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等省外医疗机构;与10多家国内外优势医疗信息化企业完成了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及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协同医疗管理平台、远程综合会诊系统、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等15个子系统,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远程会诊的平台化运行,是对传统点对点远程会诊的重大突破。


  2014年,由郑大一附院、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主导的远程医疗科技惠民工程列入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项目,18个省辖市远程医学分中心建设列入省政府工作安排。最近,国家医疗数据中心河南分中心又设在了该中心,这也是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的第一个区域性的分中心。通过省、市远程医学平台的连通与交互,一个“省、市、县、乡、村”五级互动的远程医疗平台化运行模式将逐步呈现。


  公益化的导向,专业化的思维,不设上限的创新发展,赢得了尊重:郑大一附院成为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远程医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郑大一附院纪委书记、该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赵杰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首批省政府特贴专家,其牵头申报的远程医疗技术团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该中心常务副主任翟运开博士因业绩突出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而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远程医疗信息标准的制定中,由该中心主导的标准有2项,参与制定的标准有3项……


  阚全程表示,远程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智能网络医院的建设。该院将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务实推动远程医疗业务应用,深化远程医疗应用的广度,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和覆盖面,不断造福群众健康。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