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问道国医】张学文:江湖人称“张丹参”,如何让急症患者起死回生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2/26
导读:1935年出生,陕西汉中人。2009年被评选为首批国医大师,也是其中最“年轻”的国医大师。2012年聘为陕西中医学院名誉院长。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医疗系主任、院长。

张学文

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

1935年出生,陕西汉中人。2009年被评选为首批国医大师,也是其中最“年轻”的国医大师。2012年聘为陕西中医学院名誉院长。曾任陕西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医疗系主任、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委员,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专家,陕西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职。

从医60余年,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领域均有所研究,对“毒瘀交夹”、“水瘀交夹”、“痰瘀交夹”、“气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理论的认识颇多创新,自成体系。

摘要:许多名家以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中医抢救和治疗非典、休克、高热、出血、急性肾衰、脑血管意外等急重病证,以及肺炎、尿路感染、重型肝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良好疗效,而且安全、简便。中医治疗急症大有可为,绝不能将中医治疗急症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被淘汰、被埋没。

【院长在线获授权发表】

问道者

吕玉波(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

杨志敏(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学文弟子)

符文彬(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张学文弟子)

孙景波(广东省中医院脑病内科医生、张学文弟子)

沈鸿婷(广东省中医院青年医生、张学文弟子)

成才之道:年龄最小,个头最矮,交卷最早,成绩第一

吕玉波:张老,您出身中医世家,能讲讲您的成才之路吗?

张学文:1935年出生在陕西汉中,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从小就开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从15岁起,随父亲学习中医,临证诊病,辨认药材。

每天父亲都听我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稍有错误,马上给予纠正,并要求反复吟诵。自己也从不敢懈怠,早背诵,晚抄写,直到学会记牢。

18岁参加汉中南郑县统一考试。考官问,知道“龙虎汤”的举手,我是唯一举手的。在50名考生中,我是年龄最小的,个头最矮的,交卷最早的,成绩却是第一的。1953年,我到父亲创办的“致和堂”诊所应诊。

1956年,我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学习,重点攻读了《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1958年,又考入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参加卫生部委托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孟澍江教授。我大开眼界,特别对温病学说等学派产生浓厚兴趣。这三次进修对我提升中医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学术之道:中医治急症大有可为

符文彬: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治疗慢性病可以,对付急性发病不行。您是著名的中医急症高手,怎么看这个观点?

张学文:中医不是慢郎中,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中医都是非常重视急症。我常说,中医要“抓两头、带中间”,“带中间”指常见病证,“抓两头”指急危重证和疑难杂病,加强中医治疗急症研究,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中,临床上所出现的各种急症,都是靠中医药治疗的。在长期的治急实践中,人们不仅积累了一套丰富的行之有效的临床治急经验,而且已总结出一套较系统的可用于指导临床治急实践的理论。远在秦汉时代成熟的《内经》一书中,就对临床一些常见的急症,从病因、病机、证候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有效地指导了高热、便秘、暴泻、亡阳、气脱等急症的治疗,把中医治疗急症从理论到临床大大推进了一步。唐宋以来,中医治疗急症的经验不断丰富,特别是明清时代所兴起的温病学派,把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急症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所以,人们常常用“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等话来称誉高超的医术。

这充分说明中医治疗急症的历史是很悠久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一些制度等原因,且受近代西医的冲击,以及某些人认识上的偏见,才致这些宝贵经验埋没而未彰。

现代许多名家以令人信服的数据证明:中医抢救和治疗非典、休克、昏迷、高热、出血、急性肾衰、脑血管意外、急性微循环障碍等急重病证,以及治疗肺炎、尿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重型肝炎、胆道感染等急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不但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安全、简便;并且运用中草药制成许多不同类型的制剂。这些事实说明了中医治疗急症大有可为。绝不能将中医治疗急症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被淘汰、被埋没。

用药之道:创“绿豆甘草解毒汤”救服毒自杀者

孙景波:您创造的“绿豆甘草解毒汤”,使许多急性中毒患者起死回生。跟我们说说几个难忘的病例故事吧。

张学文:1977年,我在岐山县高店镇开门办学。晚饭后,和学生一起散步到当地医院,却发现医院抢救室外放着一口棺材。原来是一个30岁村妇喝“敌敌畏”自杀,医院全力抢救一天后,告知家人准备后事。我立即为病人诊疗。采用自创中药“绿豆甘草解毒汤”,为病人鼻饲、灌肠,并嘱咐早晚多次服药。患者属于热毒伤阴证型者,运用此方可以排泄毒素,保护阴液。在全力抢救下,这个快上黄泉路的患者,第二天病情好转。10天连续使用中西药痊愈出院。

1984年的一天,我听说一个学生在外地实习患了乙脑,不仅高热、抽风,而且昏迷不醒,危在旦夕。我赶到学生住处看望诊脉。这个学生是热极生风,理当清肝熄风。于是,开了一服中药,冲服安宫牛黄丸。可当地没有安宫牛黄丸,我立即派另一学生连夜往返咸阳取回。患者服药后3天清醒了,高烧退了。

沈鸿婷:您善用中药丹参,有“张丹参”美誉。为什么您这么喜欢用这味药呢?

张学文:丹参味苦、性微温,主要功用为活血祛瘀、养血安神,是一味常用而重要的活血化瘀药物。前人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之说,尽管对其功用有所夸大,但活血化瘀功不可没。它用途广、疗效好、性平无毒、药源广而价廉易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研究和推广。

我治疗虚证眩晕,可用益肾定眩汤(杞菊地黄汤加丹参、磁石、川芎、天麻),对头晕、腰脊酸软、舌暗淡、脉沉细而涩等肾虚夹瘀者甚效。对血虚心悸失眠者,又常以丹参配炒枣仁、当归、生地、五味子等治之。活血化瘀对出血性中风有其特殊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此乃知常达变,用药之妙也。但是,脾虚便溏者、妊娠者慎用丹参。另外,丹参之用量,古今差别很大,要先从较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我还喜欢用黄芪,“益气为栋梁”,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味补气中药,而对其活血作用,尚认识不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有强心、增加心搏出量、扩张外周血管等作用。

现在我比较担心的是,中药的产地环境受到破坏,药效下降,而且随着老药工的离去,传统的泡制中药工艺日渐失传,所以现在出现“开对了药方,但药不管用”的现象。希望国家重视这个问题,从生产源头抓起,还要做好制药工艺的抢救和传承。

$:page

科研之道:以身试药,改进剂型治中风

沈鸿婷:您提出“颅脑水瘀证”的新观点,将瘀、水、热、毒四大病因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开辟了我国中医治疗多种脑病的新途径。现在中风病人越来越多,您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张学文:中风病常常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多端,而气血逆乱、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的关键。我将中风病发生发展概括为四期六证。四期为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六证为肝热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气虚血瘀、颅脑水瘀、肾虚血瘀。拟订“化瘀利水、醒脑通窍”大法进行治疗。

治疗中风病,传统的口服煎剂给药法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多有缓不济急之弊。我将临床证明的有效方药通过实验改成了中药静脉滴注剂、肌肉注射剂、肛肠灌注剂、片剂、口服液等剂型。拟订“清脑通络片”处方,曾多次获奖,由陕西中医学院转让给天津天士力药厂,现正在申报新药。

当时研制纯中药静脉滴注剂是冒很大风险的。对刚研制的制剂,我先给自己和另一位助手静脉滴注一周,亲身体会安全无毒后才给病人使用。此后多批次制剂生产出来都是这样。30多年来,这种院内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内、外、妇、肿瘤各科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逾万人。

临床之道:痰瘀同治,治疗疑难病证

杨志敏:很多中医都喜欢听您的课,觉得有干货,特别管用。您特别善治疑难病,有什么诀窍?

张学文:中医学早有“久病多瘀”之说。《素问·调经论》中说:“病久入深,营卫为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在治疗中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应掣引之”。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但提出了“蓄血、瘀血、干血”等概念,而且创制了桃核承气汤、大黄蟅虫丸、抵当汤(丸)等方,古今一直是治疗疑难杂病的常用良方。近代众多的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均认识到“久病血瘀,瘀生怪病”。

有人对30例“怪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量,发现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经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异常得到改善,病情亦好转或痊愈。由此可见,血瘀是重要的致病因子,“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在疑难病证中尤其如此。由于久病,正气日衰,气衰无力推动血行,血液最易成瘀,瘀成水湿亦停,是以酿成瘀、痰、湿交混而生,久之酿成顽病痼疾。我多年临床体会到,凡疑难病证久治不愈者,应考虑应用活血化瘀之法。大凡在疑难病中如果见到久痛或痛点不移,舌上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曲张或怒张、瘀紫、瘀点,脉涩等症者,或久病顽疾而病情变化不大者,均可视为有程度不同的瘀血存在。

活血化瘀药较多,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其药力强弱峻缓择优选择。一般依其作用强弱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性质平和的养血化瘀药,如丹参、山楂、当归、川牛膝、丹皮、赤芍、益母草、泽兰等;第二类为活血祛瘀之力较强者,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第三类为药力峻猛的破血消癥药,如水蛭、虻虫、蟅虫等。

另外,祛痰浊可愈怪疾。痰瘀同治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一个重要方法。如对于关节肿大疼痛、曲伸不利的痹病,在治疗时除按其属性选方用药外,既要选用川牛膝、桃仁、红花、当归、路路通、穿山甲等活血通络之品,又要选用白芥子、南星、全蝎、僵蚕等化痰剔邪之品。三者结合疗效更好。

养生之道:养生关键在动脑,尤其已退休的老人

张学文年近八旬,依然保持着硬朗的身体,敏捷的思维。谈起养生保健这个话题,他总结出20个字:“脑子应多用,肢体应多动,心胸应开阔,饮食应素盛。”

心态平衡是健康良药。中医讲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张老也将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放在养生之首。张老指出,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对人生充满乐观情绪,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会处于健康状态。反之,不良的精神状态,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脏腑功能,使得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阻滞、抗病能力下降、正气虚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产生。张老家中墙上悬挂的“恬淡”二字,就体现了他的处世思想与不懈追求。

节制饮食生活规律。中医养生理念讲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张老认为,人应什么都吃,营养才全。如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蔬菜水果搭配。而每顿饭要有节制。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其他事情,或看书、看电视,既影响食欲,又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久之可引起胃病;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才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如兴奋、愤怒等,勉强进食,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饭后不要躺卧和剧烈运动。

经常动脑延缓衰老。张老指出,养生的关键在于动脑,尤其对于已经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更要多找机会动一动脑。而现代医学也早已证明,生命在于脑运动,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脑子要多动,越用越灵,不要退休后就养老,生活过度劳累或过度休闲都是养生的大忌。他指出,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有良好的健脑作用。

$:page

大师故事

半夜隔空开方,救回病危患者

2003610日已近午夜,张学文还在灯下审阅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突然门铃响了起来。来人请张学文马上拟方抢救一个垂危女病人。原来是一位33岁的王姓妇女遭遇车祸后多脏器损伤,并严重感染,进行了脾切除,术后仍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已经50多天了,病情危重。医院请了著名西医专家会诊,病情仍不见明显好转。病人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托人深夜找到了张学文。

张学文听后十分着急,但因病人在西安,自己在咸阳,深更半夜不可能亲自见到病人,于是赶紧联系到在西安医院工作的研究生,嘱学生去详细了解病情、察舌按脉,学生将病人情况电话告诉老师后,张学文判断这个多脏器衰竭、严重感染的病人为热毒深入营血,仿犀角地黄汤、清营汤之义加减治之。因病人痰多,再用上牛黄蛇胆川贝滴丸。拟好方药后已是半夜2时许了,他打电话告诉病人家属,立即给药一剂,若次晨病有转机可再给两剂,可以用鼻饲和保留灌肠双管齐下的方法及时给药。这一夜,张学文没睡多长时间,挂念着病人安危。12日早上,病人的丈夫专程来到咸阳,一见面老远就拱手喊着:“神仙!神仙啊!”原来病人用药三剂后,体温很快从39.5摄氏度逐步降到37.9摄氏度,眼睛能睁了,神志也逐渐清醒。

随后张学文来到医院,见到病人面色发红,舌色紫黯,脉象弦数,并有手足震颤等肝风内动表现,就在原方中加重平肝熄风药,加服安宫牛黄丸。两天后病人病情稳定。随后诊病四次,随证加减共用十余剂。到了72日,病人家属来电告知,病人与以前判若两人,病情大为好转。病人因气管切开尚未缝合不能说话,但死而复生的她心怀感激,时常点头微笑。病人丈夫说:“中医太神奇了。”张学文则说:“我不是神仙,中医是神仙,这里面西医也有功劳。”

张学文从医60多年,始终坚持“对病人似亲人”的祖训。打电话的、到家中求诊的,他都热情接待,有求必应。遇到生活困难的患者,他总是用最经济实惠的方药为他们治病,甚至亲自为患者交纳费用。咸阳礼泉农村一位贫困患者饱受心脏病折磨,张学文知道后帮助解决了困难,还精心治疗使其康复。这位患者后来专程送来一份珍藏了20年的发黄药方,以表达感激之情。

张学文听说陕西中医学院不少山区来的特困学生生活困难,常常只吃馍夹辣椒,就主动将自己的国务院特殊津贴捐给了两位大学生,一直到他们毕业。近年来,他退而不休,为广东、浙江、陕西带教高级学徒。如今,很多学生已成为享誉全国的高级中医药专家。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