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抓住机遇,推动中医药扬帆远航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2/11
导读:


    应对国际社会的“倒逼机制”,中医药必须走出去“受洋罪”,学会主动拥抱世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这个取自《诗经》的名字,永远铭刻在诺贝尔奖史册上,也使得全世界的目光透过青蒿素,聚焦于中医药。此时此刻,人们不能不心生期待:经诺奖背书的中医药,能否借此机会扬帆远航,提速国际化进程?

    长期以来,中医药国际化有着难言的尴尬。中医药“走出去”喊了多年,却一直在家门口打转,进入既有的西方医学体系,面临着政策、技术、法规等重重壁垒,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差异。“一抓一大把,一煮一大锅,一喝一大碗”,让老外把黑乎乎的中药吃进肚子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但生活在西方语境下的人,根本理不清“阴阳虚实、温热寒凉”,整不明白中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12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了解中医:瑞典对话中医药》活动上,瑞典针灸协会主席伊娃玛丽·雅内罗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感到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在寻找的桥梁。我们相信由此中医会在西方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诚如所言,架设桥梁,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关键。在电影《刮痧》中,国内司空见惯的刮痧,在国外却被视为身体伤害,甚至上诉到法庭。国外普通民众可能连中医药“冰山”的影子都没见到,自然无法体会中医药的神奇和奥秘。屠呦呦获诺奖,为西方架起认识中医药的桥梁,有助于提升西方医学界的兴趣和关注,助推海外接受中医药疗法。

    好多人不解,中药中国人都不够吃,为什么还要让不情愿的老外吃?实际上,中医药走出去已经不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我国的传统医药大国地位,正受到韩日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挑战。洋中药在国内不断抢滩登陆,对我国中医药产业形成双重挤压。中医药如果不走出去,不去迎接国际化的挑战,不仅会丧失广阔的市场,甚至会丧失国际话语权,最终难逃“被国际化”的命运。应对国际社会的“倒逼机制”,中医药必须走出去“受洋罪”,学会主动拥抱世界。

    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医药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在迎来更广阔的空间。长期以来,被称为“国粹”的中医药,缺少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社会上歧视中医药、否定中医药、取消中医药的现象时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尽管出台一部中医药法,并不能治疗所有的“沉疴重症”,但至少正在松开束缚中医药发展的绳索,岐黄之术发扬光大正当其时。

    不光诺奖架起了中医药联结世界的桥梁,“一带一路”也开通了中医药驶向各国的“列车”。“一带一路”沿线有65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让不同文明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中国传统医药是最好的“黏合剂”。中医药国际化问题,也有望结束长期以来的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状态,进入国家规划层面,成为各方合作新领域,指日可待。

    点亮中医药国际化的未来,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变,也离不开中医药苦练内功的努力。一个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补充发展的中医药国际化时代悄然到来。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古老的中医药必将历久弥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