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关注误诊(下)——面对误诊 需要更多宽容与理性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4/15
导读:
  ■让公众客观认识误诊
  “引导公众理解误诊,最好的范例是2003年的抗击非典之战。”《临床误诊误治》杂志主编陈晓红说,SARS期间,每天新闻都会报道3组数据:多少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多少疑似病例被排除,有多少新的疑似病例。SARS初期,北京市有1000多名流行性感冒患者被误诊为SARS,国内的误诊率达到40%~78%,但并没有患者因为误诊或过度诊断与医院发生纠纷。“因为当时公众都理解,SARS是新发传染病,医生也不了解。”
  陈晓红说,临床上因误诊而被追究责任的,多是服务态度恶劣、有章不循、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比如,医生图省事,该做的检查不做,导致诊断不及时;把握不准的病例未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或请会诊,主观盲目诊断造成误诊等。
  “误诊并不一定等于误治。”陈晓红特别提到,研究显示,超过70%的误诊并不产生不良后果。“在医生已经穷尽思考和可利用的技术手段仍出现误诊时,公众应该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否则医学难以发展。”
  “病人越信任,医生发挥得越好;病人越不信任,医生越容易出错。”北京医院心内科曾昭耆教授说,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顾虑重重,患者的治疗有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卫燕指出,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大量信息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加以综合判断,这是一个复杂的思考过程。如果没有良好的执业环境,判断失误的几率就可能增加。
  “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防范误诊。”陈晓红说,患者要学会准确叙述病史,不能夸大或隐瞒,否则就会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另外,临床上许多疑难疾病和新出现的疾病,其最后诊断依赖于病理诊断和尸体解剖。尸检可以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为今后减少误诊打下基础,但受传统观念束缚,我国尸检数量十分有限,这使得许多患者生前未能明确诊断的疾病,死后仍是个谜,导致诊断水平迟迟无法提高。
  ■医生需直面“犯过的错”
  前不久,一堂名为“当医生犯错的时候”的公开课在网络上悄然走红。“我觉得在当今的医学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必须开始改变,而这个改变可以从一个医生开始,那就是我。”在这堂18分钟的演讲中,加拿大著名急诊科医生布莱恩·高德曼从讲述自己在诊疗中曾经出现的失误故事开始,号召医生们开始谈论自己犯过的错误。他认为,医学界否定错误的氛围,让医生们无法诉说曾经犯过的错误,以至于无法从中学习与进步。
  而在公众眼中,误诊通常被视为是医生不负责任或技术差,所以医生常常对误诊持有敏感、回避的态度,认为谈误诊有损声誉。
  20年前,刚刚接手《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辑工作的陈晓红向北京某知名医院专家约稿时,碰了壁。专家回复说:“我们这样的医院怎么能写误诊的文章?”
  20年过去了,情况大有改观,但依然有医生认为谈经验比谈教训更光彩。“医生还缺乏对误诊进行反思的意愿,现在也缺乏鼓励医生进行误诊研究的激励机制和社会环境。”陈晓红说。
  著名医学专家裘法祖教授生前就曾多次提到:“我们老一辈的外科医生也应该多讲自己的临床经验,不但要讲成功的,更重要的是讲一些失败的教训,从而使青年外科医生不再犯我们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帮助。”
  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泗长给很多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将军拜托他给孩子作扁桃体切除术,这只是一个小手术,但孩子却大出血不幸身亡。事后得知,这个孩子患有血友病,但术前却没有做血液检查,也没有备血,最终酿成悲剧。在八十寿诞的回忆录中,姜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行医中的失误和从他人失败中汲取的教训娓娓道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希望能够“多写多说失败与挫折,让后人引以为戒”。
  “我是人类的一员,我也会犯错。我为此感到抱歉,但我会尽力从中学习,并教给他人。”布莱恩·高德曼医生在演讲最后如是说。(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大数据帮医生沙里淘金
  急性心肌梗死可误诊为89种疾病,误诊最多的是急性肠胃炎,误诊率达19.46%;其次是脑血管疾病(9.35%)、急性心力衰竭(8.62%),甚至还有牙髓炎。以急性心肌梗死为关键词,在误诊疾病数据库中收录的2005年~2012年间2万多篇误诊文献中进行检索,可以获得关于误诊疾病、确诊疾病、确诊手段、误诊原因等信息。
  据了解,我国现有1000多种医学期刊,医学文献年均生产数量为35万篇~50万篇,误诊文献年均6500篇,占年均总医学文献量的1.5%。误诊数据库只选取符合确诊疾病、误诊原因分析、确诊依据、误诊后果描述、误诊率分析等5大标准的标准误诊文献,所有误诊文献中只有50%的高质量文献能够入选。
  “这些数据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陈晓红说,从这些“教训文献”的统计分析中,单病种可能误诊的疾病范围及比例得以量化,所提供的鉴别诊断依据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少走弯路。
  “如果把临床诊断比作爬山,对误诊的研究则如同从背面翻越山岭,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疾病,提升诊疗水平。”专家指出,通过对误诊文献全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分析,就不难看出这些误诊文献中蕴藏着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由许多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教训累积得到的。“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教训在集合中碰撞而被激活,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
  据了解,误诊数据库研发团队计划年内推出数据库的App,方便临床医生使用,不断提高诊断的正确率。“误诊知识库以疾病名称为中心,误诊率最高的疾病将不断展现在医生眼前。”陈晓红说。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