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乡村医生的“中医梦”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4/9
导读:

   出生于中医世家,19岁独立行医,通过自考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年近半百依然挑灯研习传统中医理论——山东省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黄埠岭村乡医赵敬龙坚守基层医疗岗位28年,在默默奉献中追寻着自己的“中医梦”。

   赵敬龙祖父曾是胶州当地颇有名望的中医。赵敬龙自小在祖父身旁耳濡目染,深受传统中医学熏陶,对中医的望闻问切及疗效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平日里随祖父辨别、加工中药,熟读中医古籍经典。1988年高中毕业后,赵敬龙踏上了行医路。

   3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黄埠岭村第二卫生室。不大的诊室里,几位候诊村民正在跟老赵拉着家常,气氛轻松愉悦,不太像个医院。

   肖克胜家住胶北办事处,虽然距此10余里,但从2010年便一直来这看病。他告诉记者,像他一样慕名前来看病的,每天能来好几拨。“大家除了信赖赵大夫的医术,更多的是看中他的医德。”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只要病人需要,赵敬龙总是随叫随到。2010年3月,肖克胜因染发剂过敏,头肿了一大圈,眼睛也睁不开,等到深夜时,实在忍受不了,便拨通了赵敬龙的电话。

   “赵大夫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备好可能用到的药品,骑着摩托车直奔过来。”当时的情景肖克胜记忆犹新,赵敬龙为他诊断用药、妥善处理后,天已经快亮了。“随后的几天,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先后3次来家中复查。”

   肖克胜的儿子因早产体质一直很弱,三天两头吃药、打针。认识赵敬龙后,通过他的治疗,儿子一天天健壮起来。肖克胜的儿子对赵敬龙的医术格外佩服,从而萌生了学习中医的想法,并于2014年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

   “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祖国的传统医学就有了传承者。”赵敬龙无比欣慰和满足。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赵敬龙,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一直笃信“为医者以活人为先,断不可以商贾之为”,坚持做到能吃中药不打针、能打小针不输液。

   “赵大夫,快开门,快开门!”2008年3月15日深夜,赵敬龙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当地居民蒋文霞3岁的女儿突发高烧,夫妻二人一进门就拉着他的手说:“孩子烧得厉害,快给输液吧。”

   赵敬龙仔细询问孩子的症状、为孩子测完体温后解释说:“39.5℃,先降温观察一下,暂时不要输液。”

   言罢,赵敬龙立即采用物理降温法给孩子治疗,15分钟后孩子的体温降到38.2℃,30分钟后体温37.3℃,此时孩子已经睡着,发出均匀的呼吸声,胖乎乎的小手牢牢地抓着赵敬龙的食指。

   “如今不管大病小病,输液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治疗方式。”蒋文霞说,当时赵大夫仔细询问孩子病史后,只开了几副中药。“服药3天后,孩子一切正常,整个疗程才花了10元多。”赵敬龙解释说,不合理的静脉输液不仅增加医药费用,更会破坏人体免疫力、增添医疗风险。

   赵敬龙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患者,在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好,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大夫给我们看病,我们放心。”蒋文霞说。

   面对大家的赞许,赵敬龙显得很平静,“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就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乡亲们看好病,让大家不必因小病往大医院跑,这是乡村医生的职责。”

   如今,他除了关注中医的传承发展,更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中医特色门诊服务。赵敬龙告诉记者,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近几年,胶州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从业人员逐渐增加,各卫生院均建立了国医馆,他看到了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中医是祖辈们留下的丰厚‘财富’,时代在发展,咱也不能原地踏步。”赵敬龙说,为使自己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他积极参加胶州市卫生局组织的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和考试,连续多年被评为胶州市先进工作者,并在2014年青岛市乡村医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组一等奖。

   赵敬龙没有止步。他希望在中医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在自己的卫生室创建了中医特色门诊,在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圆自己的“中医梦”。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