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膳食养生 > 正文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络病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7/27
导读:

       2015年7月25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5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中西医专家汇聚一堂,就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科研、临床最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

       本次学术会议包括心血管论坛与糖尿病论坛,在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林谦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致辞,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禹震发言,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军做《关爱医师健康项目》介绍。开幕式后,吴以岭院士、杨跃进教授、黄从新教授、浦介麟教授、刘蔚教授、张翼飞教授、仝小林教授、徐春教授等分别在心血管论坛、糖尿病论坛做学术交流。陈可冀院士、陈红教授、刘红旭教授、王立教授、吕肖峰教授出席并主持分论坛。

       邓娟秘书长在致辞时指出“以络病理论指导下通络代表性方药为载体,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技术探讨临床难治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通络药物的作用机制,并借助循证医学方法客观的验证其临床疗效,从而佐证络病理论的科学价值。”

       络病理论研究是近年来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典范,以吴以岭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在近三千年络病防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先后两次承担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973研究项目。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初始干预目前高发的血管病变,阻断心脑血管发病事件链,在用中药消融斑块、稳定斑块,改善冠脉痉挛以及整合调节复杂性心律失常,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等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同时创新研究对于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脑中风、恶性肿瘤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开辟了心、脑、肾从微血管病变防治开始,进而阻断重大疾病发生的有效新途径,诞生的国家创新药物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均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显示出了络病理论创新的巨大临床价值。先后荣获国际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络病年会秉承“继承、创新、开放、融合”的办会宗旨,总结和回顾了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在临床实践中的新成果,展示络病理论创新引领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专家报告交流内容包括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等多个专题,全面展现和交流相关医疗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与新趋势。

心血管论坛

论坛主席:刘红旭

主持人:陈可冀 陈红 刘红旭

       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在报告中指出“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遵循中医自身学科规律,建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创新中医络病研究发展新模式,符合转化医学的思想。创建“络病证治”理论体系,结合主持承担的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系统构建了对血管性病变具有指导价值的脉络学说,提出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揭示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在生理、病理、治疗及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络病理论近年来最新的科研进展以及络病理论在指导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慢性心衰、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等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价值。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跃进教授指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已进入了心肌再灌注时代,而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下,长达十年的一系列通心络防治心肌无复流及再灌注损伤的研究发现,内皮损伤是心肌无再流和再灌注损伤共同启动因素。因此,重视内皮细胞保护应为防治心肌无再流及再灌注损伤的核心。而通心络可有效减小心肌无复流和坏死面积,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增强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有关。这为心梗介入后患者心功能的更好恢复带来的新的选择!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黄从新教授指出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总有效率仅为30%~60%。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医药领域所关注的焦点。循证医学对AAD的评判要求,必须同时具备“遏制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降低总死亡率”这三个条件方为理想药物。现在抗心律失常性药物治疗心律失常有其局限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处于两难窘境,其原因在于离子流异常不是心律失常的唯一原因。

       他还提出新的治疗理念:从抗律到调律;调心律快慢,调神经张力达到平衡,调离子流达到膜内外平衡,调心脏结构趋于正常。调律的终点:遏制心律失常,但无致心律失常作用;减少或不增加心律失常死亡率;减少或不增加总死亡率。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既能调节心脏多离子通道,又能调节窦房结功能、改善血供、抑制心室重构等。综合达到调律的作用,对于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北京医院心内科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刘蔚教授在解读2014心衰治疗指南时指出,心力衰竭5年的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死亡率居高不下,心衰治疗刻不容缓。心衰药物治疗需“防治结合,重在预防,早期干预.,积极探索新的治疗药物”,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研究成果喜人,有望成为未来心衰治疗推荐第五位用药。

       全国心电生理知名专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浦介麟教授从离子通道与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方面系统介绍了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整合调节心律失常的特色优势,指出参松养心胶囊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实现了从“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改善心肌微循环,改善心脏功能,改善神经重构功能均优于胺碘酮。

糖尿病论坛

论坛主席:仝小林

主持人: 仝小林 王立 吕肖峰

       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在“脉络学说指导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研究”报告中指出,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消渴)属于中医络病范畴,络病理论指导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研究,提出 “起于中焦”——胰腺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功能的组织基础,“及于上下”——脾失健运痰瘀阻络导致全身脏腑组织并发症,以及“运脾津、通脉络”新治法。以络病理论为指导“运脾津”——津力达颗粒组方,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津力达颗粒具有保护胰岛组织,促进胰岛素表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糖耐量, 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改善肝脏、骨骼肌脂质堆积的作用。以络病理论为指导“通脉络”—通心络胶囊组方,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改善胰岛微循环,减少全身血管并发症,缓解血管痉挛,逆转稳定动脉硬化斑块,保护急性心梗、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区微血管,以及保护肾微血管EC,抑制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仝小林教授针对糖尿病的中医治疗进行了精彩阐述。他指出在未来糖尿病治疗中,找到中药和西药优势,配合用药,是临床的更佳选择。另外,中药在糖尿病的预防方面可能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牵头开展的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二甲双胍稳定剂量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津力达颗粒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更好控制,同时可更多降低体重和改善患者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翼飞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影响居民健康与生活质量,已带来严峻挑战。根据中国慢病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6%,相当于1.139亿人口,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率50.1%,相当于4.934亿人口,老龄化是糖尿病的重要“推手”之一,中国糖尿病未来几十年很有可能会处于持续增长的局面。在药物干预方面,宁光教授团队开展的津力达颗粒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ENJOY-LIFE)钳夹试验部分显示出津力达颗粒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优势,具有从源头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病理生理基础的潜在作用。

       武警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春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在 T2DM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 糖毒性、脂毒性、 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 胰岛细胞淀粉样变等在该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重要作用。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参与其发生和发展。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TNF-α的影响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印证了中药津力达颗粒可降低 TNF-α水平(P<0. 05),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且无明显严重不良作用, 安全有效。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