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饮食须知》
【异名】
辽参、刺参(《药鉴》),海男子(《五杂俎》),海鼠(《中医饮食营养学)。
【基原】
为刺参科刺参属动物刺参、绿刺参、花刺参的全体。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据调查,我国有20余种海参可供食用和药用,传统以辽产的刺参为佳。
【性状】
体呈扁平圆筒形,柔软,伸缩性很大,分被、腹两面。两端稍细,长10~20cm,特大的可达30cm色暗,多肉刺。
【采收加工或制法】
每年春、秋季下水捕捞,除去内脏,洗净腔内的血污和泥沙,开水煮40分钟,自然冷却2小时后,放入冰箱冷藏。每天换一遍水,2~3天后,发好的海参柔软光滑,手捏有韧性,即可食用,为即食海参;将洗净除去内脏的海参用盐水煮一个小时左右,捞起放冷,经暴晒或烘焙至八九成干时,再放入蓬叶汁中稍煮,至颜色转黑时取出并晒干,为盐干海参;或采用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洗净的鲜海参经漂烫、真空冷冻、脱水等处理后成冻干海参,能很好地保留活海参体内的营养成分以及珍贵的活性成分,较传统盐干海参营养价值更高。
【性味】性平,味甘、咸,无毒。
《饮食须知》:“味甘咸,性寒滑。”
《食物本草》:“味甘、咸,平,无毒。”
《本草丛新》:“甘、咸,温。”
《本草纲目拾遗》:“甘温。”
《随息居饮食谱》:“咸,温。”
【归经】入肺、脾、肾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少阴经。”
《中华本草》:“归肾、肺经。”
《中医饮食营养学》:“入心、肾经。”
【功用】
补肾益精,壮阳,润燥,养血止血,利尿。适宜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引起的阳痿,早泄,梦遗,虚弱劳怯,肠燥便秘,小便频数,及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者食用。
《食物本草》:“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去三焦火热。”
《本草丛新》:“补肾益精,壮阳疗痿。”
《药性考》:“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怯症。”
《本草纲目拾遗》:“生百脉血,治休息痢。”
《本草纲目拾遗》引《食物宜忌》:“消痰涎,摄小便,杀疮虫。”
《随息居饮食谱》:“滋肾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
《现代实用中药》:“为滋养品。治肺结核,神经衰弱及血友病样的易出血患者,用作止血剂。”
《食物中药与便方》:“补虚损,理腰脚,利大小便。饮其汁止消渴,去黄痘,退水肿。”
《中医饮食营养学》:“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消炎,和胃止渴。”
【服食方法】可凉拌、煮、炖、烧、烩等食用。
【服食宜忌】
感冒未愈、脾虚腹泻便溏者慎食或忌食;不宜
与甘草、醋同食。
《饮食须知》:“患泄泻下者勿食。”
《随息居饮食谱》:“脾弱不运、痰多便滑、客邪未净者,均不可食。”
《本草省常》:“多食令人热中。”
【食疗方】
1.主劳怯虚损诸疾同鸭肉烹制食之。(《食物本草》)。
2.治虚火燥结海参、木耳(切烂)。入猪大肠煮食。(《药性考》)
3.治休息痢用海参,每日煎汤服。(《本草纲目拾遗》)
4.产虚病后、衰老、羸孱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之。(《随息居饮食谱》)
5.再生障碍性贫血海参1个,鸡蛋同服。(《中华本草》引《现代实用中药》)
6.止血凡金疮及疽毒破烂者,以海参末掺之。(《现代实用中药》)
7.治高血压病,血管硬化海参30g,冰糖适量。煮烂,每日空腹服。(《中华本草》引《食物中药与便方》)
8.治痔疮出血海参烧存性,研细粉,每次1.5g,加阿胶6g,和水半杯纯至溶化后,空腹以米汤冲服,每日2次。(《中华本草》引《食物中药与便方》)
9.治糖尿病海参2个,鸡蛋1个,猪胰1个煮服。
(《中医饮食营养学》引《杏林春满集》)
【储藏】
发好的海参不能久存,最好不超过3天,存放期间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2~3次,不要沾油,或放入不结冰的冰箱中;如是干货,贮于干燥容器内,放阴凉通风处,防潮,防霉、防蛀。
【食论】
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补益作用似人参,因而名之“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参中矾的含量居各种食物之首,并含有硫酸软骨素、精氨酸、抗霉剂、类似皂角苷的毒素及黏多糖等有效成分,因此海参可参与血液中铁的输送、增强造血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记忆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改善性功能,延缓性腺衰老,调节血糖,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脂,调节血压,抗肿瘤等作用。海参被称为“百补之首”,对于现代人养生调理、滋容美体、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