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孤本重现 当务之急是深入挖掘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7/6/19
导读:2017年的春节前夕,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开始了民间收藏明清时期御医手稿的征集活动,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进入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的视野,多年的收藏经验告诉他此手稿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从其纸张、文字避讳与内文修改增补状况,以及初步文内…

2017年的春节前夕,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开始了民间收藏明清时期御医手稿的征集活动,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进入了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执行主任彭令的视野,多年的收藏经验告诉他此手稿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


“从其纸张、文字避讳与内文修改增补状况,以及初步文内两次出现‘汪燕亭’之名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判断,这是清代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的手稿真迹无疑。”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郑金生审阅后说。


“此稿本属于孤本,文献价值极高,从版本学上来说,珍贵得不得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先行对此稿本进行了细致的鉴定分析后介绍,该稿本所用红格稿纸明显是清代旧纸,此册稿本比较接近写样待刻稿,内文涂改的文字,明显不是抄错,而是作者的修改。


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儒医


在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古籍文献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无数先辈以亲身实践的经验为中医药的传承做出了贡献,他们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人,汪必昌就是其中一位。


汪必昌,字燕亭,号聊复,生活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嘉庆六年进入太医院,官拜御医,他由于医术高超、态度勤勉而受到嘉庆皇帝的嘉奖,其传世著作《聊复集》内容广博而精深,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汪必昌是一位儒医,他研究中医是从哲学的高度,运用《周易》的相关知识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的剖析。”在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中国古籍研究中心顾问樊正伦看来,汪必昌秉持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游历了吴越,经过齐鲁到燕赵,最后到北京,他丰富的阅历、广博的学识和在实践中积累的临证经验,都在他的著作中得以展现。


“该稿本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近代医家的思维方式,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谷世喆说。


特色鲜明颇具临床价值


经过数位古籍版本专家和中医药专家的审阅、鉴定,该稿本被认定为《聊复集·怪症汇纂》未刊稿本,其内容大致包括《怪证(症)汇纂》、批注《陶氏杀车三十七槌法》《针灸论》与《怪证(症)方法》这4部分,其中《怪症方法》篇幅最大,占整个稿本的四分之三有余,收录汪必昌整理的秘方、偏方540种(约650个),涉及各类疑难杂症,包括癌症、羊癫疯、尿血吐血等。


“‘纂’和‘集’不同,该稿本属于汇纂,不但把前人经验集合起来,还包含作者的心得体会。”陈先行提到,汪必昌是御医,在当时很有影响力,从他的视角去总结前人的经验,本身就很有价值,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了进一步解释,所以该稿本是汪必昌临证思想的体现,它具体的价值需要医界药界的专家们进一步探究。


专家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稿本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注疑难杂症;治疗方法切实可用,可操作性强;医案记载细致翔实。


“该稿本记录的秘方、验方如此之丰富,应该深入挖掘,其中很有可能存在像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这样的经典方剂。”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古籍领导小组成员余瀛鳌评价道。


“汪必昌手稿中记载的治疗方法中肯、细致、切实可用,对现代临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樊正伦在详细看过稿本内容后指出,该稿本体现了汪必昌在疑难杂病治疗上的研究;他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对古往今来治疗疑难杂病的方子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比如治疗乳癌、中风等的方法,对于现代临床仍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期待深入挖掘研究


透过中医药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医药的发展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推进的。而古籍文献正是传承的载体、创新的基础。穿越近200年的历史,清代御医汪必昌的未刊手稿得以重见天日,对于中医药界来说,这是一笔值得深入挖掘、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这样的一册稿本,一般人看来,也许是旧纸一册,但对于中医药界来说,只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必将成为无穷无尽的宝藏。”余瀛鳌表示,应该尽力搜集汪必昌的遗著,把他的学术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


“应该逐一核查这些偏方秘方,看能否从中发现仅见于此稿本中的治疗疑难杂症的新法、新方。”郑金生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谈到,文献价值的评判标准在于它是否有原创思维和实用价值;该手稿广泛收集整理了明代后期及其以前治疗疑难杂症的各种疗法及偏方秘方,应该深入挖掘,并进行总结创新,使其为服务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冯世纶说,现在第一步是肯定它的价值,并对其予以保护,然后可进行出版发行,大家共同深入研究、探讨,挖掘其中的精髓来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从而使其得到传承和弘扬。


彭令表示,汪必昌的手稿,既有学术价值,也有文化价值,它的研究和开发需要中医药界和古籍版本界专家的共同努力。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