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设定的深刻含意。
2015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零时12分,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的奖章和证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自2005年党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中医药医疗、科研、教育、保健、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不仅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而且也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中医药科技原始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科技的原始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想。数千年来,历代医家通过不断的深入观察和反复的临床实践,采用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全面总结了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其中“治未病”、“辨证论治”、“经络和脏腑”等理论、治则和诊疗方法体系,都具有我国特有的原创思维,蕴含着系统生物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国际前沿的科学思想,在许多方面走在西方医学的前面。如陈竺、陈赛娟院士和张亭栋教授开展的砒霜治疗白血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使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全球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获得国际高度关注;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的汉防己碱作为治疗埃博拉出血热药物的研究显示,中药常见成分“汉防己碱”可以有效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有前景的埃博拉候选药物。小鼠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立即启用“汉防己碱”治疗,存活率“显著提高”“没有发现副作用”。埃博拉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最终阶段受到一个双孔通道控制,“汉防己碱”是该通道的最强力的阻断剂;屠呦呦青蒿素抗疟疾新药的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些研究事例都说明了中医药对于发展国家科技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医药所蕴含的原创思维是中华民族科学传统中非常宝贵的部分,把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发挥好,能够对当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引领发展的突破口。
中医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它和西医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更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各个领域都在进入新常态发展,中医药也应适应新常态,中医药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社会对中医药有着更大的需求。但当前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中,我们要坚持继承创新相结合,要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成果,中西医结合,协同创新,不断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而且目前人类还面临许多棘手的医学难题,如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疾病等,都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而中医药的复方很有可能在防治方面有效突破。因此,我们更应加强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努力挖掘中医药宝库,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的建议:
1.从国家科技战略高度加强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
第一,加强科学研究的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落实好。第二,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布局,支持中医药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各种类型的中医药原始创新性研究,加大经费投入,第三,在现代科技的前沿中,包括系统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干细胞的研究等方面,中医药都有大量的研究,要打破行业和单位界限,大力加强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技的交叉融合,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第四,瞄准我国的实际需求,加强开展治疗难治性疾病、危重疾病的研究,引导疾病医学向预防医学和健康医学的转变。
2.加强中医研究技术方法学研究,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的核心技术
第一,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在坚持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借鉴包括西医在内的所有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中西医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努力实现新突破。第二,大力开展与国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拓展新思维,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的核心技术,提高原始创新水平。第三,加强对中医药深入研究,特别是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及传染疾病进行专项研究,研制出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法和新药物,建立起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研究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3.培养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建立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
第一,人才是中医药研究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建立适合发展需求的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才能发挥的工作生活环境,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科学献身精神和站在学科前沿的学术带头人。第二,建立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给予嘉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中医药基础研究人才的流失,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三,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探索建立中医药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的中医药传承性人才、中医药研究的创新性人才、中医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相结合的复合型高层次人。
4.加强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
精准医学是因人因病而异的、更加精确的个体化医疗,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相一致,而且我国传统中医药的整体观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抓住精准医学这个新的发展机遇,加强顶层设计,汇聚创新思维,推动医学科技前沿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第一,开展“中医精准医学研究计划”并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将中医精准医学研究计划作为专项进行实施。第二,前瞻性地处理好中医精准医学与已经实施的和即将实施的生物医学项目研究体系与项目的关系,促成其与创新药物国家重大专项等的衔接,促进国家医药科技整体协调发展;加强学科协作,发挥资源优势,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各医疗资源,凝练和攻克交叉性关键性难题。第三,中医药的研究应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国家需求、一带一路需求、产业化需求),研究应落到实处,切记泛化,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争取“十三五”期间能取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以利中医药的长远发展。
5.加强中医药研究成果产业化
第一,中医药原始创新性研究是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产业改造与升级的先导和支撑,要提高中医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效率,将研发出的原始创新的药物和产品成果运用到临床医疗和产业中去,深化原始性创新研究。第二,促使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与中医药产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密切结合,研发当前市场大力需求的健康服务产品,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第三,充分挖掘发挥中医药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五种资源的重要作用,重点在服务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和中药大健康产业两大板块做出创新性成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