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河北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发布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10/15
导读:

阅读提示

日前,省政府公布《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省未来五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路线图”。

这是我省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而成的我省首个关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规划。

《规划》包括四部分、九大任务,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建立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服务机构等系列目标举措。

先行发展中医医疗服务,三级甲等中医院成设区市“标配”

近年来,我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番《规划》出台必将加快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那么,什么是中医药健康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段云波认为,中医药健康服务可以简单概括为医疗和非医疗服务两大类。

段云波表示,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我省深化医改、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到2020年,我省将基本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我省健康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规划》如是提出,并从提供能力、技术手段、产品种类、政策环境等四方面设定了具体目标。

“要达到目标,重要的是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段云波坦言,一直以来,我省中医药特色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在诸多领域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正是《规划》亟须破解的难题。

为此,《规划》提出九大任务,其中,发展中医医疗服务被列为首要任务。

《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投入,建好省、市、县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巩固公立中医医院提供基本中医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夯实中医医疗服务基础。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和传统中医诊所,发展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鼓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等。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凸显发展中医医疗服务的紧迫性,《规划》还提出指标要求,如五年内确保每个设区市至少建成一所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建立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达到诊疗总量的30%。

据了解,目前,我省已开始实施设区市公立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下一步,要加大对邢台、衡水、张家口市中医医院的支持力度,扶持其成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这体现出统筹城乡、区域中医药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的思路。”段云波说。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是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养生热”的出现既反映了百姓对养生保健的迫切需求,也说明了加快发展养生保健服务产业的重要性。对此,《规划》专门进行了细化安排。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重点放在“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上。《规划》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连锁机构,还要支持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和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治未病”是一个中医专有词汇,即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方面。

同步发展中药产业与中医事业,打造安国河北中药产业核心区

把中医药健康服务做大做强,确保五年内完成千亿目标,必须充分激活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

为此,《规划》着重提出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药产业健康服务、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等五大内容,力求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整体提升。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被看作产业链中发展最快、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环。《规划》的众多部署体现出“加速布局”的意味,如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等。其中特别提到,要总结推广曲周县中医医院养老机构建设经验,深化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工作。

据了解,曲周县中医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公立医院,2012年,该医院在新院区投资1500万元建成托老中心,“试水”医养结合的养老新模式。公立医院自建托老中心,这成为全国首创。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将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作为九大任务中的一项重点提及,体现出中药产业与中医事业同步发展的思路。

着力打造安国中药都,建成河北中药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代中药产业聚集区;将省中医药科学院建成全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规划》中的诸多举措颇为具体。

段云波解释,按照我省中药产业“一体两翼一延伸”的发展战略,《规划》在中药产业布局优化、中药优势品种培育、中药技术质量提升、中药材生产规范、中药流通体系建设、发展中药衍生品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具体项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作为医药产业大省,近年来,我省着重助推中药产业发展。今年5月,《河北省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出台,提出中药产业实施“一体两翼一延伸”发展战略,即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以中药农林业和中药商业为两翼,以中药相关衍生品为延伸方向。

“由于中药产业发达,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获得坚实支撑,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使处于上游的中药产业获得更强的牵引力。”业内人士评价,《规划》提出中药产业与中医事业同步发展,体现出河北特色。

落实保障性政策措施,“松绑”同时加强监管

在9月29日举行的全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园企对接活动上,有5家省内大型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与神威、颈复康、以岭等大型药企成功“牵手”,这得益于政府的主动服务。

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用地保障、加大投融资引导力度、完善财税价格政策等鼓励性政策,并从加强组织协调、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

“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资本,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另一方面还要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职责。”段云波说。

在市场准入方面,《规划》提出“两个开放”,即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对本地资本开放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外地资本开放。在投融资方面,《规划》则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新增项目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在财税价格方面,提出完善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为了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潜力和活力,政策“松绑”的力度也超出预期。如《规划》提到“在城镇化建设中,优先安排土地满足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发展需求。”“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或村开办只提供经核准的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的传统中医诊所。”等等。

同时,《规划》在政策监管方面的部署也很明确。针对社会上中医诊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规划》提出要指导各类机构根据规范和标准提供服务,组织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评价和管理。其中,特别提到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监管作用。

为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规划》特别提到,要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引导行业自律。与此同时,我省将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行业自律”的中医健康养生市场监管制度。

相关

借力京津实现产业协同

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专门提出,要“推进中医药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中医药大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我省与京津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作交流提供了良好机制。”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

充分利用京津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的优势资源,这种借力的思维在《规划》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规划》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京津优质中医药资源在我省共建、新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健康管理机构、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机构。吸引京津中药名企在我省创业、投资置业。吸引‘国医大师’等高级中医专家来我省建立工作室、开设大讲堂。”

《规划》还对重点项目进行了具体安排。在中医医疗服务共建项目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廊坊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共建中医血液病诊疗中心、保定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建中医糖尿病诊疗中心,实施北京中医医院与张家口市中医医院合作项目,加强北戴河国际健康城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承接京津中医医疗服务优质资源转移。

“我省多地已经开始利用地缘优势,挖掘北京中医药资源。”有专家认为,未来五年,中医医疗服务机构将越来越多出现在廊坊、保定、张家口、秦皇岛等环首都地区,我省百姓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

在中医药院校交流合作方面,我省将重点放在河北中医学院的建设上。《规划》提出,认真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共建河北中医学院的协议》,以及加强河北中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教学管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我省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借此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

秉承这一理念,《规划》以主动疏解京津医疗、养老压力等为重点,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在环京津地区遴选交通快捷、生态优美、环境良好的县(市、区),建设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批中医药特色养老示范区,主动疏解京津地区的养老压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92.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9%,公办养老机构十分欠缺,养老市场缺口巨大,这使北京周边养老地产成为市场新宠。业内认为,养老产业是京冀两地产业合作的重点,在环京津地区建设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项目前景广阔。

瞄准这一巨大市场,《规划》提出将在廊坊、承德等地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产业园区。

观察人士认为,巨大的消费潜力将助推京津冀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快速增长,但能否具有发展后劲还要取决于三地能否均衡发展。着眼于此,《规划》强调推动京津冀在中医药服务领域优势互补,探索中医医师跨区域多点执业。

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实现三地均衡发展既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助推三地实现在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兼容,又要引导我省各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京津两地开展全方位中医药合作交流。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