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时事资讯 > 正文

突破观念,中医学子就业走向多元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5/6/19
导读:

突破观念,中医学子就业走向多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参与调查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

突破观念,中医学子就业走向多元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医疗机构就业毕业生分布

 

   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生小武,今年面临着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困扰着小武,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小武参加了在学校开设的国医堂就业实践基地,选择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业项目进行实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轻松获得了健康服务业相关的工作。


   记者走访数家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校方表示,面对就业的压力,除了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以优惠政策吸引学生下基层外,还应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探索创业教育等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以此改变学生就业难、人才分布不均衡等现状。


   创业铺就中医学子理想之路


   医养结合的养老院、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技术服务等是中医学子创业的好选择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大学生创业园里,有一家专门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肿瘤患者服务的朗格尼健康中心。


   这里拥有来自美国和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的知名专家会诊平台,通过书面会诊、专家现场会诊和美国远程视频会诊等方式,为每一位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科学的个体化诊疗方案。


   而该中心的创始人,正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年轻的毕业生柴卉。


   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毕业后,柴卉就开始物色创业项目。柴卉说,她创建朗格尼公司的理念就是为了服务偏远地区的癌症患者,解决他们的就诊困难,“我的目标是在互联网+时代,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都能连接到这个会诊平台。”在这个创新与创业成为关键词的时代,中医学子柴卉闯出创业路。


   毫无疑问,中医院校学生如果能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创业项目,例如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中心,或者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技术服务等,不仅有助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创业解决更多的就业。


   然而,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更偏重创业教育的理论授课,缺乏实践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刘云龙表示,针对这种弊病,该校调整了创业教育方式,增加了实践教育的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活动。自2010年以来,该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市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


   除了创业外,从事人力资源、媒体编辑、公务员、教师,甚至保险代理人、律师等和医疗相关的岗位,也逐渐受到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欢迎,就业呈多元化形态。


   到基层去逐渐被毕业生接受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能更快融入到基层医疗机构中去


   当前,基层人才缺乏、高校毕业生“下不去”一直是县级和乡镇医疗机构面临的共同“困境”。


   在全国众多的普通高等中医院校中,有一所大学提供的一组数据让人刮目相看: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去医疗机构就业的1666个毕业生中,到省市级医疗机构的有726人,占43.58%,到区县级医疗机构的有731人,占43.88%,到乡镇医疗机构的有209人,占12.54%,合计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流向基层。该校的毕业生源地主要集中在川、渝、滇、黔西南地区,这是因为该校招生计划投放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尤以四川生源为主,占生源总数82.99%。


   成都中医药大学将毕业生就业定位为以返乡、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如今,该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确保了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高层次人才。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相比,高等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更多地与社会、企业相接触,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更快地融入工作中去。


   就读于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小张,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订购”,这还要得益于小张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的中药炮制项目中获奖,其精湛的技艺被用人单位看重。


   该学院院长张炳烛表示,“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的时候,会放低姿态,更愿意接受去基层,他们在校期间会更注重提高自身技能,基层用人单位也喜欢这样上手就能用的毕业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当前基层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走下去的现状,该局将基层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采取开设农村订单培养、全科医师特岗、毕业后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院校与社会对接不相匹配的问题。


   公立医院仍是毕业生的主要选择


   接受住院医师规培,是医学生成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


   公立医院作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作为医学人才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必然成为医学生的首选。但是,高校为医疗机构输送的人才是否与临床医疗需求相匹配?


   “大多来医院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丰富,但临床实践经验非常缺乏,医院高薪吸引的高校人才,还得花大量时间培养其临床能力,这给医院带来很大压力。”某三甲医院中医科主任如是说。


   数据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2014年的毕业生中,主要就业单位为公立医院,2014年本、专科医学类毕业生中,七年制中医学学生选择到公立医院的占85.71%,此外,该校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专业,总体超八成学生愿意选择去公立医院。


   该校学工部部长陶思亮表示,学校将发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先试点的优势,培养“精品”人才,医教协同的大方向不能变。“我们全面实施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以‘5+3’为核心、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有机衔接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


   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康廷国表示,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必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而定。该校采取了“南药北医中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三个校区分别按照当地环境优势个性化制定培养中医药传承、中西医临床和中药研发的方向,在国际交流型中医药人才、实验创新型人才、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能真正适应社会需求,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从招生、学制等方面改革,开设中医学专业实验班、中医高中预科“杏林班”和岐黄国医实验班、中药学专业“订单式”培养等特色班,采用“院校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逐渐形成分阶段、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改革体系。数据显示,2014年,该校共有毕业生1855名,确定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人数为1792人,去向落实率达96.60%。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