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频道 > 情志养生 > 正文

思的取舍

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6/9/20
导读:“喜、怒、忧、思、恐”作为人的五种情志,时刻伴随着人们,也得到中医学的认可,并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与五脏对应起来,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


“喜、怒、忧、思、恐”作为人的五种情志,时刻伴随着人们,也得到中医学的认可,并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与五脏对应起来,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也就是说喜悦的心情主要和心脏相关;愤怒的情绪和肝有关;忧虑的表现和肺有关;思虑的活动和脾有关;恐惧的反应和肾有关。这种对应大大丰富了情志理论,也为情志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这种五脏、五志和五行的辩证关系从现存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首载到21世纪的中医院校教材,两千多年来历代医家无一例外地全部延续下来,予以承认。

我自从学医业医至今已二十年余,通过学习和研究后我个人认为,“脾在志为思”值得商榷。因为“思”是大脑思维的功能,而不是心理变化,更进一步说不是人的情感情绪变化,即不是情志变化。“思”不但不能归脾所主,而且连七情也不能进入。理由有五:

第一,“思”只是大脑的思维功能,不属于情志范畴。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而被称为是高级动物,主要是劳动。而劳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力劳动,一种是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形式就是思,如学习、记忆、计算、判断、分析、归纳等等,都是思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

而情志的产生则是由于外界的事物作用于人体,使人脑发生各式各样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人在正常学习和工作中是不会发生情绪情感变化的,完全可以在没有任何情志变化中进行,比如从早晨起床开始,穿衣服、刷牙、洗脸、吃饭、上班、工作、下班回家、吃晚饭、直至睡觉,你都会非常平淡地度过一天,都可以没有任何情志变化的发生,但“思维”却始终陪伴你。只有在一定的因素影响下才会出现情志变化,如给你一定的学习压力或工作压力时,你就会感到着急上火,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志变化,是因为给你压力之后你担心自己学不好,或做不好,或是不能按时完成,是“忧”和“恐”的心理才会使你有着急上火的情志变化。

所以说“思”是大脑的思维功能,和情志有本质的区别,不应列入情志的范畴。情志变化必须有“思”的参与,而“思”的过程则不一定要有情志变化的发生。

第二,“思”并不明显影响脾胃的功能。

《黄帝内经》中说:“脾在志为思,思则伤脾。”也就是说思为脾所主,思虑过度可以明显使脾的功能受到阻碍。那么脾的功能受到阻碍会有什么症状呢?主要是不思饮食、运化功能下降,也就是不想吃饭,而且消化不好。我通过我个人的感受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单纯的过度思虑并不影响食欲,有时因工作量大,反而食欲增强。这是因为思维过多,消耗气血,急需补充水谷精微以生气血所致。那么多的脑力工作者,甚至科学家也都没有因为搞科学研究过多而不思饮食,如果真的那样的话,科研还没有搞成,科学家全都病倒了。实际上很多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科学家都是很长寿的,这就是一个例证。

思虑过度在什么时候会影响食欲呢?在有情志异常变化参与的时候。比如为某件事办不成而着急的时候;为某人某事而担忧的时候;因某人某事而恼怒的时候;因某人某事而悲伤的时候;被某人某物惊吓的时候等,这些时候都有“思”的存在,但因有着急、悲伤、担忧、恼怒、惊吓的加入,就会影响食欲,从而损伤脾胃。否则,思虑再多也不一定影响脾胃功能。

第三,《古汉语词典》中也把“思”解释为思考。

古汉语中经常会出现“相思”“思念”之语意,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等。这里的“思”是从思的本意“思维、思考、思虑”引申为相思、思念(见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799月第一版)。“思故乡”和“思君不见君”都有思念故乡的亲人,急切地想见到亲人又见不到亲人之意。显然这里的“思”伴随了急切、担忧、盼望的情志变化,并非思的本意。

第四,古代某些医学大家也有相同的观点。

如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养性》中劝导人们要想身体好,做到“十二少”,其中第一条是“少思”,第二条是“少念”。这里的“少思”指的就是少思考问题,而不是少思念亲人。而“少念”则是指少想念亲人,不是少念书、少念文章。因此我们可以确信孙思邈是非常清晰地把“思”作为思维,也就是作为人的一种劳动形式来看待的,而非按情志来论述的。

第五,《黄帝内经》本身就有自相矛盾之处。

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提到:“……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这里所指出的情志变化中就没有“思”,而有“悲”。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提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里也没有提到“思”,但在本篇中却提到“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这就充分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时,医家之间的观点就大不相同,那时候就有医家不同意将“思”列入五志之中。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黄帝内经》的确不是一个人所作。

总之,“思”作为大脑的基本功能,和体力劳动一样,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体力劳动运用的是四肢,而“思”这种脑力劳动运用的是大脑。所以“思”只能和情志同在,却不能列入其中。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原标题:思的取舍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