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一介之士,苟存心于利物于人,必有所济,矧更择一艺以自居者,其为功于世可胜言哉!卜氏有言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论者,谓如农圃医卜之属。四者之中精其业,匀足以济世。然而农圃为圣人所弗道,卜筮之学,君平而后鲜得其传。则夫士大夫从博览之余,一分其聪明才力以寄其爱人利物之心者,要莫如医之一途为雅驯而功溥。虽然,难言之矣。盖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命于天者,既不无浓薄之殊,而其继也,或伤于寒暑,或纵于嗜欲,或苦于抑郁劳瘁,与夫一切戕生拂性之端,种种相攻,求疾病之不起也,得乎?苟非有挟岐黄之术者以调剂其间,则斯人贸贸,亦大觉可哀。故诸家之中,唯医道为难;而医道之中,惟治胎产为更难也。余同寅友阎君文侯,器宇宏深,善气迎人,且于书无所不窥,于艺无所不通,而尤留心医学。每谓妇人胎产所关非小,诚以受胎之后调养有法,临产之际保护有方,既产之时调理有术,稍一弗慎,则存亡判于俄顷,生死关乎两人。尝见庸医多误,辄为嗟叹不置,爰及诸名家所论说,而折衷之以己意,着为胎产一书,颜曰"心法"。余于共事之暇,得阅其概,因取而读之。其于药性脉理,辨析于毫芒;征验引据,融会乎古今。
诚业斯道者之津梁也。良由阎君居心仁恕,常怀利物,故即一艺之微,而亦必笔之于书,以觉世而训俗。
今方特膺圣天子简命监使西粤,固将拴是心,以措之经纶,设施行见事业烂然,有以上报圣主特达之知,下慰寮友期望之雅,则其溥利苍生,正无穷也,岂特肘后丹方徒令人向。阎君多种杏树哉!然是书亦急宜付之梨枣,以功业医者。竣后幸寄一卷示予,勿相忘也。是为序。
赐进士出身楚竟陵年家眷同寅
弟龚健扬拜书于燕台客舍。时雍正三年秋八月
予不敏,少年未尝学问,虽于医书多所涉猎,亦知其大略,而未究其精微,何敢自矜一得,以法当时而传后世耶!第念医以寄死生,其道固难,而胎产一门,宗嗣攸系,两命所关,尤为医道之最难者。缘是博采方书,日取先贤名论,而探求其奥理,考验揣摹,历三十余年,似有以得其要领,不为岐途所惑,乃敢折衷先代之书,参以鄙见,汇成一集,分为上、中、下三卷,颜曰《胎产心法》。
凡妇人受胎之始,有以固其根;临产之际,有以防其变;既产之后,有以保其生。始终常变,曲折周详,不敢自私,爰付剞劂。愿世之业医者,得是书而融会贯通,神明变化,固可以茂育群生。即不然,根据论择方,对症加减,亦可以保全子母。后之善学胎产者,当不以予言为河汉耳。爰勒其概于篇首,以为之序。
时雍正庚戌季菊月之中
浣广西左江观察使上谷阎纯玺诚斋氏书于官署
经曰∶妇人手少阴动甚者,妊子也。又曰∶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又云∶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无邪脉也。又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也。滑伯仁曰∶三部脉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妊也。按妇人带证,足少阴脉亦多滑利,颇似孕脉,然必与手少阴脉动相应,方为妊子,否则为带也。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此必然之理也。然亦有中年受胎及血气羸弱之妇,脉见细小不数者,但于微弱之中,必有隐隐滑动之象,此即阴搏阳别之谓,乃妊娠之脉也。但胎孕之脉数,劳损之脉亦数,然损脉数中兼弦涩,胎孕数必兼和滑,此几微中,邪气、胃气之异,一诊便知。再加审之以证,则显然而明见者也。凡业医者,不深究脉理,不细玩《内经》,往往误认为阴虚、劳损、经闭之证。若非妇人之夫明以告之,鲜有不误治反成半产漏下者矣。可不慎欤!
肝为血兮肺为气,血为营兮气为卫。阴阳配偶不参差,两脏通和皆以类。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嗣。妇人经脉不见行,其脉微滑带数意。身虽有病脉无邪,不涩不伏不弦劲。寸微关滑尺数形,流动往来雀啄利。两手关脉大相应,胎已有形无差异。以上胎脉指下详,数月怀身经脉闭。左疾为男右为女,带纵带横双生据。左手脉逆生三男,右手脉顺生三女。人恐左右脏气偏,不若阳男与阴女。寸滑为阳尺滑阴,两寸滑实双男取。两尺滑实二女阴,此定男女分明语。右尺左寸滑见形,证别一男又一女。
又云左寸浮大男,右寸沉细称为女。屡经诊验不差讹,说与医人为确据。小儿日足胎成聚,身热脉乱无所苦。汗出不食吐逆时,精神结备其中住。滑疾不散三月胎,但疾不散五月母。八九十月疾数无,亦有始终洪数妇。
胎脉弦牢滑利安,沉细而微归泉路。若脉沉细腹微疼,虽有形如怀抱瓮。满腹不动是为奇,独冷脐下翕翕动。更兼早暮尺不同,大小浮沉无定论。或动或止或有无,此是鬼胎脉现证。连诊数日皆如此,补气活血何须问。更有夜叉胎作名,急如风雨脉情形。少停复来如初样,否则关中雀啄成。又有指下脉弦劲,再加大小不调匀。夜叉脉候应如此,切莫安胎成话柄。编成胎证脉诀歌,熟读自能通快捷方式。
凡妇人脉无病,惟阴脉小弱,乃营气不足。若感邪而营气不足者,必恶寒发热。今无寒热,妨于食,是知妊娠矣。经水不行,至六十日,血聚气搏,始凝成胎。营气并于胎元,而胃气不足,津液少布,故其人渴不能食,宜桂枝汤和营益胃。如医以他病治之,反加吐下者,此为恶阻,当绝止医法,候其自安可耳。(桂枝和营散邪,佐芍药敛阴,甘草缓之,引以姜枣,辛甘性温,行脾津液而和营卫,则渴止。)凡妇人行经时遇冷,则余血留而为。然病妇人恒有之,或不碍子宫,则仍行经而受孕,虽得血聚成胎,胎成三月而经始断,断未三月,而病复动,遂漏下不止。在下,迫其胎,故曰痼害。所以脐上升动不安,询为正胎无疑。若是鬼胎,即属阴气结聚,断无动于阳位之理。今动于脐上,是胎已六月。知前三月经水虽利,而胎已成,后三月经断,而血积成,是以血下不止,桂心茯苓丸主之。
药俱等分为丸,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用桂心、茯苓、丹皮、桃仁(熬),以散其,芍药以护其营,则血方止而胎得安。世本作桂枝茯苓丸,乃传写之误。详桂枝气味俱薄,仅堪走表,必取肉桂之心,方有去之功。安常所谓桂不伤胎,勿疑有碍于妊。观下条子脏开用附子汤,转胞用肾气丸,俱用桂、附,《内经》所谓有故无殒是也。
妊娠六七月,脉弦为虚寒。虚阳散外,而为发热。阴寒内逆,而作胎胀腹痛。恶寒者,其内无阳。子脏不能司闭藏之令,故阴中觉寒气习习,少腹如扇也。用附子汤以温其脏,则胎自安。仲景用附子安胎,非神而明之,莫敢轻试也。方缺,可以意拟,必姜、桂之属。
行经与结胎,皆属冲任。冲任虽持乎阴阳交合,为肝肾之用事,然长养成胎,又资坤土。盖阴阳抱负则不泄,坤土堤防则不漏。若宿有瘀浊客于冲任,则阴自结,不得与阳交合,故有时漏下、半产、下血不绝也。凡妊娠胎气,阳精内成,阴血外养。今阴血自结,与胎阻隔,不得相和,独阴在内,作腹中痛、下血,皆阴阳失于抱负,坤土失于堤防,胶艾汤主之。其方,芎二两,归三两,宣通阳血;芍四两,干地黄四两,宣通阴血;阿胶二两,血肉之质,同类以养之,安胎补血,塞其漏泄;甘草二两,缓中解急,和阴阳,通血脉;艾叶二两,专理湿郁带漏之病。此方药气内入,开利阴血之结而通于阳,调经止漏、安胎养血之妙用也。然加减又必从宜,若脉迟缓,阴胜于阳,则加干姜,或见数大,阳胜于阴,则加黄芩,可不言而喻。
妊妇有因脾土为木邪所克,谷气不举,湿淫下流以滞阴血,而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与胎阻痛者不同,故君以芍药一斤,泻肝利滞;佐以芎、归各三两,补血止痛;茯苓四两,泽泻半斤,渗湿降于小便;白术四两,益脾燥湿。要知内外六淫,皆能伤胎成痛,不独湿也。
妊妇先因脾胃虚弱,津液留停,蓄为痰饮。至妊二月之后,浊阴上冲,中焦不胜其逆,痰饮遂涌,中寒乃起,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此即世俗所谓恶阻病也。故用干姜一两止寒,人参一两补虚,制半夏二两以治痰散逆,即以生姜汁和丸,饮服十丸,日三服。
妊妇小便难者,膀胱热郁,气结成燥,病非中焦而在下焦,所以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每味药各四两,丸如小豆,饮服三丸,加至十丸。此方当归和血润燥,贝母清肺开郁,苦参长于治热,利窍逐水,佐贝母并入膀胱,以除热结,结通则水行矣。
妊妇小便不利,病在膀胱。膀胱者,内为胞室,主藏津液,气化出溺,外利经脉,上行至头,为诸阳之表。今膀胱气不化,水溺不得出,外不利经脉,所以身重洒淅恶寒,起即头眩。但利小便,则水去而经气行,表病自愈,用葵子茯苓散主之。葵子一斤,直入膀胱,以利癃闭;佐茯苓三两,以渗水道,小便利,则诸病愈。
凡妊娠之妇,精留血裹,尺搏而形于脉,动搏则生变化。若静而不动,则不生不化。是以妊血不可以静,静则凝泣,泣则不生不化而亏少,亏少则虚,皆不能与化胎之火相合。要知胎孕生化,必脉动搏,故调之者,先和阴阳,利其气血,常服养胎之药,非惟安胎易产,且免产后诸病,宜常服当归散,酒饮服。用芎、归、芍药各一斤,安胎补血。白术半斤,去腰脐间之陈瘀,而补胃养胎,其胎外之血,因寒湿滞者,皆解之。黄芩一斤,化壮火而反于少火以生气,故为常服之剂。然当以脉证迟数虚实加减,有病则服,否则不必也。药味偏而不正,不比米谷,岂宜无病久服。经曰∶味之所入,各归所喜攻,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凡妊娠血聚而后成胎,少遇邪,则所聚之血将宿而不运,反类瘀恶,必生新开陈,然后胎可养也。养胎不惟在血,而胎系于肾,养之又在于胃,所以补肾调胃,补肾以固其精,调胃以和其中,白术散主之。但白术散方药四味,本草皆云能去恶血,而养胎用之何也?盖白术三分能调胃;蜀椒三分(出汗,一本秦椒。)开痹,痹开则阳精至;牡蛎四分治崩,崩止则阴精固;川芎三分下入血海,运动胎血,破旧生新。如或阴血不利,肝木为害,在内抑屈而痛者,泻以芍药之酸寒,以通其阴。设直冲过而痛者,散以芎之辛温,以通其阳。或挟瘀恶之气上逆于胃,而胃中吐烦不能食者,用细辛温中去痰下气,半夏治心下急痛,和胃进食,止吐逆。若呕而不止者,由肝木妄动,用小麦饮养其本气以安之,且又平胃下气止烦,一举两得。大麦主消渴益气调中,故中气不足而渴者用之。
凡妇人有孕,则手足十二经脉气血周流,俱供养胎元,岂有逐月某经养某胎之理,故不具载。如孕妇有疾,必择专门名医,平日相信而无错误者,方可用之。若未试之医,有毒之药,切勿轻用,以贻后悔。
更不可轻用针灸,以致堕胎。
妇人经水不行,过二三月,疑是两身,却疑血滞,心烦、寒热、恍惚,以佛手散、艾叶汤调验之。用全当归七分,生川芎一钱,共为末,浓煎艾叶汤,空心调下,或好酒调服亦可。
待三两时辰,觉脐腹间微动者,即孕也;否则是经滞。动罢即愈,安稳无虞。如不是胎,即不动,所滞恶物自行,经滞之病亦愈。一方验经脉不行,已经三月者,用生川芎为细末,浓煎艾汤,空心调下二钱,觉腹内微动,则有胎也;否则经滞。查古方有探胎散,用皂角(去皮)、炙草各一钱,黄连少许,共末,酒调服。
有孕则吐,无孕则不吐。但皂角探胎,未有不吐,恐胃弱之妇,即无胎亦不免于吐耳。姑录此方,用者慎之。此皆试之以药也。若尺脉搏手,与寸脉滑动者为孕脉,此试之以脉也。凡妇人受孕,四十日外,必患恶阻,有不患者,在疑似之间,方用此试法。
欲产之妇脉离经,(一息六至,一息三至,皆曰离经。又云∶脉如歇止,亦谓之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肾脉沉滑与离经同。)夜半觉痛应分娩,来朝日午定当生。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见脉黑且青,卷舌流涎腹觉冷,腹中子女已归阴。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是定断。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双双入鬼案。面青舌赤沫又频,母死子活定知真。新产妇脉缓滑吉,实大弦急死相侵。若得沉而小者昌,忽若坚牢命不长。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吉凶生死全凭脉,胗者须教指下明。
《启蒙》曰∶欲产之妇脉离经,离经之脉认分明。其来大小不调匀,或如雀啄屋漏应。腰疼腹痛眼生花,产在须臾却非病。《脉经》云∶脉匀细易产,大浮缓,气散难产。
凡妊娠之于分娩,母子性命悬于顷刻,调理失宜,安反成危。将养有方,逆可使顺。故凡胎前诸证,当随证加减,保护调理,甫及临月。若妇女初产,原未惯经,不免惊畏失错。虽惯产之妇,然气血亦伤,又安得恃为无虞也。是以保产之方,断不可废。故达生散宜用于八九月之时,而养胎、神寝等药,当用于临月之际。倘遇过月不产,则补血行气之方不可稍缓。至于居处失宜,顿扑动胎,及身居安逸,食物不节,忧乐不常,致胎气难转,或胞浆先破,恶水来多,胎干不下,则保生、千金不换、万全、保气、滑胎等剂犹宜,按证选方制服。予家传胎产金丹,不特治胎前产后为第一奇药,即临产服之,保生易产,且胜催生诸药,更无产后诸患。若制此药备用,较胜诸药万万矣。至于神煞、符咒,亦难谓尽妄。
如受胎之后,胎杀所在,不惟损胎,甚至损母,俱宜谨慎。而临月安产,产下藏衣,犹为紧要,不可不知。至所谓雷公、招摇、运鬼力士、天狗等神方向,及生气方之宜向,祸害月、绝命方、八床方之宜避,昔人填入产图,使人知所趋避,似属太琐。若拘拘于图,又不免避此触彼之疑,不若体玄子之借地法,既可以避神煞,又可以消俗疑,因并录之于后。
达生散
孕妇八九个月时,宜服数剂。
人参陈皮紫苏(各五分)白芍(酒炒)白术(土炒)当归(酒炒。各一钱)炙草(三分)大腹皮(一钱五分,用黑豆汁洗,晒)黄杨脑(三个,即黄杨树叶梢儿也)葱白(三根)水煎服。春加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夏加酒炒黄芩五分,酒炒黄连五分,五味子十粒。秋加泽泻五分。
冬加砂仁五分。或通加炒枳壳、砂仁。胎动不安,加金银箔些须,野苎根一钱,生地黄一钱。气上逼心,加柴胡、紫苏。多怒人,加炒黄芩佐之。食少者,加砂仁、炒神曲。口渴,加去心麦冬、酒炒黄芩。能食,倍加黄杨脑。(此味瘦胎,若胎瘦不用。)有痰,加姜制半夏,炒黄芩。予按达生散,即紫苏饮方去川芎,加黄杨脑、白术。又一方,无当归、白芍、白术。
秘传达生散
孕至八九个月服之易产。奇效。
大腹皮(三钱,黑豆水洗净)人参紫苏(连茎叶)陈皮炙草砂仁(各五分)白术(土炒)白芍(酒炒)当归(酒炒。各二钱)枳壳(七分,麸炒)青葱五根,水煎,食前服。至十余剂,甚得力。予谓前达生散不及此方稳妥有效,但大腹皮体轻,此方用三钱似乎太过,不若根据前方一钱五分,或加至二钱,则此方更觉全美矣。
养胎散
宜与神寝丸兼用。
当归(酒洗)川芎黄芩陈皮白术(土炒)制香附(各一钱)白芷甘草(各三分)人参(七分,人虚者倍之)水煎,去渣,调益元散服。临产小便多者,不宜加益元散。
神寝丸
临月服之易产。气盛者可服,素虚者忌用。
乳香(一两,透明者,另研)枳壳(二两,麸炒)为末,炼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早温酒送下三十丸。
保生无忧散
临产服之,补其血顺其气,自然易产。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枳壳(麸炒)乳香木香血余上等分,每服二三钱,水煎,日二服,神效。为末,服三钱亦可。或胞肥浓,根蒂坚牢者,服之使其易产。又治小产瘀血腹痛。如临产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气困惫,非此药可治,急用八珍汤斤许,水数碗,煎熟,时饮救之,亦有得生。
千金不换方
(一名保产无忧散。)当归(酒浸)川芎菟丝子(各一钱五分)黄(八分,蜜炙)白芍(一钱二分,冬季用一钱)川贝母(一钱,去心)枳壳(六分,麸炒)浓朴(七分,姜汁炒)蕲艾羌活(各五分)荆芥穗(八分)生草(五分)加生姜二片,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临产不拘时服,制度分两不可加减。如临产一二日前,觉动履不安,服一剂可保无忧。此方屡经试效。
保气丸
治孕妇居处失宜,顿扑动胎,服此宽气进食,瘦胎易产。
制香附木香(各四分)山药(二两)益智仁(五分)砂仁粉草(各一两)紫苏叶(五分)为末,炼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钱,滚水送下。
滑胎煎
胎气临月,宜常服数剂,以便易生。
当归(三五钱)熟地(三钱)杜仲(盐水炒断丝)山药(炒。各二钱)川芎枳壳(麸炒。各七分)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温服。如气体虚弱者,加人参、土炒白术,随宜用之。如便实多滞者,加牛膝一二钱。
滑胎散
临月服之易产。
人参(八分,如壮实不用)陈皮(七分)川芎制香附黄芩紫苏大腹皮(各八分。黑豆水洗净)白芍(炒)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一钱)砂仁(五分)炙草(三分)加姜三片,葱头一个,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冬月,加麸炒枳壳一钱。《尊生》书云∶孕妇月足临产,八珍汤预服十数剂,最易生育,再无难产之患。
家传胎产金丹
治妇人经水不调,诸虚百损,种子安胎,及胎前产后诸证,应效如神。
当归(酒洗)丹皮(水洗,晒干,勿见火)蕲艾(醋煮)延胡索(酒拌,炒干)川芎益母草(取上头半截,童便浸,晒干)青蒿(人多内热者更宜,不用亦可)白薇(洗净,人乳拌)人参赤石脂(火,水飞亦可)白茯苓川本(洗净)白术(土炒。各二两)生地(酒洗,煮不犯铁器)鳖甲(醋炙。各四两)香附(共四两、醋、酒、盐、童便各浸一两)桂心没药(去油)粉草(酒炒。各一两二钱)北五味(一两,去梗,焙)沉香(六钱)以上共为细末,再用新鲜头次男胎紫河车一具,长流水浸半日,洗净。黑铅打成大铅罐一个,将河车放在铅罐内,再将黄柏四两,放在河车下,加白酒酿二斤,清水二碗,灌满铅罐,仍以铅化封口。再以铁锅盛水,将铅罐悬在锅内,煮两日夜为度,取出捣烂,和入药内,拌匀晒干。再研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三钱五分,水飞朱砂为衣,再以黄蜡为皮,如蜡丸式收贮。治证开后。
一、妇人临产,米汤化服一丸,助精神气力,分娩顺利。
一、产下,童便好酒服一丸,神清体健,再无崩晕之患。
一、产后,每日服一丸,服过五日,气血完固,自无他病。
一、行经后,川芎当归汤服一丸,服之三日,必然有孕。
一、苦于小产者,胎动欲产,白滚汤服一丸,睡半日其胎自安。每月常服二三丸,保全足月,分娩无忧。
一、产后血崩,童便好酒服一丸,即止。
一、产后血晕者,当归川芎汤服一丸,即醒。
一、产后惊风,防风汤服一丸,即解。
一、儿枕痛者,山楂黑砂糖汤服一丸,即止。
一、胞衣不下,干姜炒黑煎汤服一丸,即下。
一、产后虚怯者,川芎当归汤每日服一丸,十丸全愈。
一、凡产后诸证,俱加好酒、童便服,皆保命护身,回生起死,其功不能尽述。家有孕妇者,宜早备之。
催生万全汤
(见本卷催生门。)
益元散
(见下卷淋证门。)
八珍汤
(见上卷诸痛门。)
正月在房床。二月在窗户。三月在门堂。四月在灶。五月在身床。六月在床仓。
七月在磨碓。八月在侧户。九月在门房。十月在床房。十一月在炉灶。十二月在房床。子丑日在中堂。
寅卯辰酉日在灶。巳午日在门。戌亥日在房。未申日在篱下。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日,在房内东。庚子、辛丑、壬寅日,在房内南。六戊、六己日,在房内北。
子午卯酉日,宜西南。寅申巳亥日,宜西北。辰戌丑未日,宜东南。
《脉经》云∶产后之脉,寸口洪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又曰∶沉小缓滑者吉,实大坚弦疾者凶,牢革结代及涩滞不调者不治。丹溪曰∶胎前脉当洪数,既产而脉仍洪数者死。又曰∶胎前脉细小,产后脉洪大者多死。予见产后多有洪数而生者,要知血虚之脉浮洪而数者居多,产后血虚,故现此脉。若不明以告医,俗医多误认为外感,虚虚之祸在于顷刻。然此洪数之中,自有和滑之象,非如牢疾而少胃气之谓,故多死也。《产经》曰∶胎前之病,其脉贵实,产后之病,其脉贵虚。胎前则顺气安胎,产后则补虚消瘀,此其要也。大凡孕妇临产,气血动荡,胞胎迸裂,与常经离异,必有水先下,俗谓之胞浆,即养胎之液也。水下则胞裂而产,既产则气血两虚,脉宜缓滑。缓则舒徐,不因气夺而急促,滑则流利,不因血去而枯涩,均吉兆也。若实大弦牢,非产后气血两虚所宜。实则邪实,大为邪进,弦为阴敛宣布不能,牢为坚着近乎无胃,皆相逆之脉,故凶。
《全书》云∶丹溪曰,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证,以末治之。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必属大虚,故无论诸证当以大补为先,其他皆可缓也。今产科所宗,无非此法。但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此辨之不可不慎也。今予遵生化汤加减兼治之法,未尝敢大补,而置诸证于缓治。观晕厥总论中,块痛未除,未可遽加木之语,概可知矣。又云∶产后虚证,无非随人元气,必素弱之人多有之。或于产后血气既去而更弱者,亦有之。此当因人察脉,因脉察证。若脉气、形气、病气俱不足,此当以全虚治之。若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或兼火邪,或兼外感,或以饮食停滞,是亦虚中有实,不得不详审而治。今予治全虚者,后立有加参、从权生化汤等方。治虚中有实,亦立有随证加减生化汤等方,随其虚实以投之,是皆重产而兼治者也。又云∶产后不虚证,或素日无病,或年少当时,或素耐辛苦贫劳之质。此辈本无不足,及其一旦受孕,乃于腹中添入此物,故至气血壅塞,为胀为呕,是皆添设有余之病。及其既产,始见通快,所留得去,仍复故吾。常人之产,此类极多,果何虚之有。或因内伤外感,难保必无,倘有所患,去之即愈。若概行大补,果能堪否?即临盆带去血气,未免暂见耗损,然以壅滞之余,不过皆护胎随从之物,去者当去,生者旋生,不出数日必已来复。此生化自然之理,何至是产皆虚也。若执云产后必当大补,则实实之病,必所不免,致轻者甚,甚者危矣。予谓少壮妇人产后不虚,只用黑糖水汤,或少加以酒去瘀可耳。原可不必服药,即服生化汤一、二剂,亦非大补实实之药,有益无损者也。倘有内伤外感,生化汤因证加减用之。又云∶产后全实证,如外感风寒,头痛身热,便实中满,脉紧实洪大有力,此表邪之实证也。又火之盛者,必热渴躁烦,或便结腹胀,口鼻舌焦黑,酷喜冷冻饮料,眼眵,尿管痛赤,脉见洪滑,此内热之实证也。又郁怒动肝,胸胁胀痛,大便不利,脉弦而滑,此气逆之实证也。又恶露未尽,瘀血上冲,心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难而小便利,此血逆之实证也。又凡富贵之家,保护太过,或过用人参、、术以致气壅;或过用糖、酒、炭火,以致内热;或产本不虚,而妄用大补之药,以致增病。此调摄之实证也。又或因产过食,恐其劳困,固令勉强,以致停蓄不散,此内伤之实证也。以上诸证,姑举要者,以见其概。然既有表邪不得不解,既有火邪不得不清,既有内伤停滞不得不开通、消导也。今予治各证,后开生化汤中俱有随证加减。一以重产,一以兼治。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可保万全者矣。
凡产后诸病,古方多用四物汤加减,何也?以方中有芎、归之辛温,佐以地、芍之寒凉,温寒适中,可谓无虞矣。不知四物乃女科杂证诸疾妙剂,若用以产后,大非所宜。予考方书之意,以为白芍用酒重复制炒,去其酸寒之性,但存生血活血之能。或再加黑姜辛热佐之,有何不可?又谓芍药性清微酸而收,最宜于阴气散失之证,岂不为产后要药?但观其再制以酒炒,则他寒凉峻削之不宜用,概可知矣。
予思芍药,初产三五日,所当禁用。若产日已久,以酒制透,为他药之佐,犹可。惟四物汤中生地更凉,直走血分,且伤脾胃,为害愈甚。或云易以熟地补益真阴,则称为至当,独不思熟地性滞,更使血滞不快,虽有芎归反行牵制,而少行动,亦非新产者所宜。盖新产之妇,血气俱虚,但存秋冬肃杀之气,而鲜春夏生发之机,故最忌寒凉,大宜温药,以助资始资生之源也。是以丹溪先生谓芍药伐生发之气,禁而不用,良有深意矣。予叹世之概以四物治产后者,胡不思乎?
生化汤论曰∶产后诸证,皆缘气血骤下,元气大亏,用药不同常法。是以有虚极不能姑待者,则当峻补之中,加入温行之药。峻补则力大而可宣通,温行则流畅而不凝滞。至于逐瘀之剂,即实证亦不可用峻厉之药。况产后大虚,恐血无主宰,一任药力,便为崩而不止,虚则易脱,势如覆水难收矣。夫人遇大病之后,血气两虚,犹当调补,况产后脾胃血气之虚衰,更有甚焉者乎?今之治产后者,亦云元气因产而亏,营运失度,不免瘀血停留,致成诸疾。必以去瘀为先,瘀消方可行补,甚有用回生丹,攻血块下胞衣,殒人性命者。此盖止知专攻旧瘀,而不知新血转伤之害,岂知块固当消,而新血犹当生也。盖专消则新血不生,专生则旧血反滞。予考新产诸方,莫若生化汤为产后第一妙方,其方芎、归、桃仁温中行血,善去旧血,骤生新血,佐以炙黑干姜、炙草,引三味入于肺肝,行中有补,化中有生,故名生化,盖因功用而立名也。又有加入益母草一钱五分,功效亦同。此实治产之良方,保全产妇之圣药也。故冯氏因此方之妙,变化用于临产,加人参、桂、牛膝、红花,又为催生之神剂矣。
生化汤方
凡孕妇临月,即预备生化汤数剂,俟临产之时,即为预先煎就,产下随服二三道,以逐瘀生新,再无产后诸证之患。无论正产半产,虽少壮产妇,俱宜服之,故此汤为产后七日内要药。倘产下之时,未及煎服,凡产后诸证,仍以此汤治之。
全当归(八钱,酒洗)川芎(四钱)干姜(四分,炙黑、存性)桃仁(十粒,去皮尖,打碎)炙草(五分)水二钟,煎七分,加酒小半钟。如素日不能饮酒者,加六七茶匙,稍热服之。其药渣留并后帖药渣合而再煎,两帖共三煎。在产下一、二时辰内,未进饮食,先相继煎服,能速化旧血而骤长新血,不特可免目前晕厥、汗、崩、恶露停滞等患,且诸病不生,精神百倍矣。如胎前素虚之人,产后又当再制两帖煎服,以防倦怠。若产下已服一、二帖,而块痛未除,仍当再进几帖,块痛自消矣。
凡孕妇产毕,血气未定,不宜睡倒,不宜侧坐。须床头浓铺褥,高倚仰靠,宜竖膝,不宜伸足,并遮围四壁,使无孔隙,免致贼风为害。倘闭目睡倒,或忿怒逆气,即令人眩晕也。
再用醋涂鼻,房中或用醋炭,更烧以漆品,轻轻以手从心按摩至脐,则恶露尽下,又何血晕血逆之有?常见人产毕即饮热童便一盏,又有三日内,以童便和酒,温服五七次。予谓酒虽能下恶露,行乳汁。产后脏气方虚,即素日善饮者,亦不可多饮,并不可产毕即饮。盖恐引血入四肢,或引上行,能令血晕。
至于童便味臊而性凉,如胃气弱者,得臊气而呕恶。里无火者,得凉性而滞血,且能伤胃气,均非所宜。
不若预煎生化汤,产毕即服为妙。或用红糖滚水冲化,频饮,以行其瘀。时食白米薄粥,煮石首鱼,甘澹食之,如此调摄自无事矣。有人先于临月时,用有毛淡菜十余个,纸包,吊风处二十余日,阴干,勿令人知,产下即煎汤一钟,热服,产后再不生病。
生化汤
(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