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元朝 > 正文

此事难知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7/11/21

子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然读之未易洞达其趣。欲得一师指之遍国中无有能知者。寤而思寐而思。天其勤恤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就编帙。一语一言美无可状始而终之终而始之。即无端之园壁也或有人焉。厌闻而恶见者。岂公徒使之然哉。彼未尝闻未尝见耻夫后于人之过也。因目之曰此事难知。以其不因师指也人徒见是书为伤寒之法。而不知上合轩岐之经中契越人之典下符叔和之文兹又言外不传之秘具载斯文矣时至大改元秋七月二十有一日古赵王好古识。

医之可法

自伏羲神农黄帝而下。名医虽多所可学人有几人哉。至于华氏之剖腹王氏之灸针术非不神也后人安得而效之。非岐伯之圣经。雷公之炮炙伊芳贽之汤液。箕子之洪范。越人之问难仲景之伤寒。叔和之脉诀。士安之甲乙。启玄子之传注。钱仲阳之论议。皆其活法。所可学人。岂千方万论印定后人眼目者。所能比哉。其间德高行远奇才异士。与夫居缙绅隐草莽者。然有一法一节之可观。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所不取也。岂予好辩哉。欲使学人观此数圣贤。而知所可慕而已。或有人焉。徒能广览泛涉。自以为多学而用之无益者。岂其知本。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答曰。有。六腑者六阳也。五脏者五阴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是五阴也。又有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是六阴也。耳者肾也。复能听声。声为金。是耳中有肺也。鼻者肺也。复能闻臭。是鼻中有心也。舌者心也。复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目有五轮。通贯五脏。口为脾脾为坤土。主静而不动。故无所兼。言耳鼻舌各兼一目兼四。此与督脉。共计十三阴也。脑为诸体之会即海也肾主之。是为十四阴矣。

经脉终始

寅手太阴肺。始于中焦终于大指内廉出其端。

卯手阳明大肠。始于大指次指之端。终于上侠鼻孔辰足阳明胃。始于鼻交中。终于入大指间出其端。巳足太阴脾。始于大指之端。终于注心中。

午手少阴心。始于心中。终于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未手太阳小肠。始于小指之端。终于抵鼻至目内斜络于颧。

申足太阳膀胱。始于目内。终于小指外侧出其端酉足少阴肾。始于小指之下。终于注胸中。

戌手厥阴心包。始于胸中。终于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亥手少阳三焦。始于小指次指之端。终于至目锐子足少阴胆。始于目锐。终于小指次指循大指内出其端贯爪甲出三毛。

丑足厥阴肝。始于大指聚毛之上。终于注肺中。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是高能接下也。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是下能趋上也。

故上下升降而为和。易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易曰。山泽通气。故气寄于辛。用于寅平旦始从中焦注循天之纪左旋至丑而终。昼夜通行五十度。周流八百一十丈。夫倡则妇随。血随气而上行。殊不见润下之意。经云。气主煦之升也。血主濡之润也。书云。水日润下。如何说得。从气之血。有不行之体如百川右行东至于海请示。

日用

复临泰壮干。遁否观剥坤二六。

青白正分开与辟。赤黑往来通道路。

泰即居艮否居坤。干作天门巽地户。

气终于丑始于寅。血谛辛阴从下去。

丙潜壬内却从高。顺至乙穴还上注。

妇随夫唱几曾停。万派千流无暂住。

血气包含六子中。昼夜行流五十度。

食时骸理敬修行。玄府身周匀闭拒。

排山倒海毒非常。撩鼻捻髭心不怖。

天长地久太虚持。不亏八一元来数。

休说乘虚谩履空。嬴取康宁三六足。

知之非难行之难。造次颠沛宜常虑。

人肖天地

且天地之形如卯。横卧于东南西北者。自然之势也血气营运故始于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也。曰冯乎。曰大气举之也。是地如卯黄在其中矣。又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易曰。坤浓载物德。合无疆。信乎天之包地。形如卯焉。故人首之上。为天之天。足之下为地之天。人之浮于地之上。如地之浮于太虚之中也。地之西始于寅终于丑。血之东根于辛纳于乙。相随往来不息。独缺于干巽。为天地之门户也。启玄子云。戊土属干。巳土属巽。遁甲曰。六戊为天门。六巳为地户。此之谓也。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气血者父母也。父母者天地也。血气周流于十二经。总包六子于其中。六气五行是也。无形者包有形。而天总包地也。天左行而西气随之。百川并进而东血随之。

太阳证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无汗。脉尺寸俱浮而紧。是发于阳阳者卫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两半去节)桂枝(一两去皮)杏仁(二十粒汤浸去皮尖)甘草(半两炙)上锉每服五钱。水一盏煎温服。

太阳证。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自汗。脉尺寸俱浮而缓者。荣也。(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芍药甘草(各等分)上锉。每服八钱。水一盏半。姜枣同煎温服。

太阳证

太阳证。头痛发热。自汗恶风。脉当缓而反紧。伤风得伤寒脉也。

太阳证。头痛发热无汗恶寒。脉当急而反缓。伤寒得伤风脉也。

二证脉不同本经(大青龙汤)主之。易老(桂枝麻黄各半汤)。此言外之意。杨氏云。非明脉者不可用大青龙汤。以其有厥逆筋惕肉及亡阳之失也。故易老改为九味羌活汤。而不用桂枝麻黄也。羌活汤不论有汗无汗。悉宜服之。但有缓急不同矣。九味羌活汤药证加减。服饵缓急。具见于后。

太阳证

太阳证。发热恶寒自汗脉缓。太阳证。发热恶风无汗脉缓。此易老元将麻黄一桂枝二治上二证后复改用羌活汤。

太阳证

太阳膀胱脉浮紧直至寸口。所以头痛者。头与寸口俱高之分也。兼厥阴与督脉会于巅。

逆太阳之经上而不得下。故壅滞为头痛于上也。左手浮弦胸中痛也。沉弦背愈痛右手浮弦者亦然。

头痛者木也最高之分惟风可到风则温也。治以辛凉。秋克春之意。故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

总其体之常也。然各有三阴三阳之异焉。故太阳则宜川芎。阳明则宜白芷少阳则宜柴胡。太阴则宜苍术。少阴则宜细辛。厥阴则宜吴茱萸也。

太阳证

太阳膀胱脉浮紧直至寸口。所以头痛者。头与寸口俱高之分也。兼厥阴与督脉会于巅。

逆太阳之经上而不得下。故壅滞为头痛于上也。左手浮弦胸中痛也。沉弦背愈痛右手浮弦者亦然。

头痛者木也最高之分惟风可到风则温也。治以辛凉。秋克春之意。故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

总其体之常也。然各有三阴三阳之异焉。故太阳则宜川芎。阳明则宜白芷少阳则宜柴胡。太阴则宜苍术。少阴则宜细辛。厥阴则宜吴茱萸也。

前后虚实图

\r前后虚实图\ps11a4.bmp\r假令脾肺虚。则补其母。谓肺病而补其脾也。则肾自平矣。假令脾肺实。则泻其子。谓脾病而泻其肺也。则心自平矣。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

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令心病得脾脉。土在火之分也。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火独旺于南方。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

假令心病得肝脉。木在火之分也。土退而不敢至土退而不至则克火之水。随木而至是从后来者为虚邪也。

假令脾肺虚。脾母能令肺子虚也。用理中汤。非补脾也。脾中补肺也。故曰虚则补其母。以其脾为生肺之本也。则用人参白术之类。大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此之谓也。

假令脾肺实。

肺子能令脾母实也用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故曰实则泻其子。以其脾为生肺之上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大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

天和六脉六甲。旺脉四时。平脉合而用之则天地人三才之道备矣。

诸经皆言大则病进者何也

答曰。散而浮大者心也。心主无为。相火用事。是为相应。以五服言之。王畿中也。以王畿言之。九重中也君主无为。当静以养血。若浮大而出于外。非其所宜也。以王道言之书云。

外作禽荒。未或不忘。经云。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此散而浮大者。君主兼臣下之权而不知反。故曰大则病进。

南政甲巳所临之岁。司天在泉。但见君火在上者。上不应。在下者。下不应。

北政但见君火在上。则下不应。在下则上不应。在左则右不应。在右则左不应。当沉而浮。当浮而沉也北政以前为右。以后为左。臣也启玄子云天地阴阳视之可见。何必思诸冥昧演法推求。智极心劳。而无所得耶。


难经仲景合而为一

仲景先太阳。坎阳明后少阳。自无形传有形。从外而之内者也。仲景之所言。天令而暴至者也难经先少阳。次阳明。后太阳。自有形传无形从内而之外者也。故难经之言。言杂病而久疾者也。

仲景叔和合而为一

张仲景王叔和\r论弦涩图\ps11a5.bmp\r仲景言弦涩为阴。叔和言弦涩为阳。何意。大抵弦涩东西也。以南北分之。故有阴阳之别。

涩本燥火弦本水少。虽有南北之分。总而言之。则不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仲景叔和言本两途。非相违背。合而论之皆是也。仲景所言。言伤寒自外而入者。叔和所言。言五脏自内而出者。

伤寒从气而入。故仲景以弦脉为阴。自艮而之内从外入。先太阳也。位在东北。

杂病从血而出。故叔和以弦脉为阳。自巽而之外。从内出。先少阳也。位在东南。

北弦胸中痛寒在胃停水满丹田南目赤叫呼烦躁大肠。胃。三焦右寸肺关脾尺命门左寸心关肝尺肾寒引饮脉八九至小肠胆弦膀胱南弦(理中汤)子能令母实北固卫之阳(桂凡在右者。皆受左克。

里自右之左主从客变右(大肠庚肺辛)涩(胃戊脾巳)缓命门相火洪左(心丁小肠丙)洪(肝乙胆甲)弦(肾癸膀胱壬)沉表自左之右客从主变凡在左者。皆克诸右浮克浮沉克沉

表里所当汗下

手太阴复主表证却当汗右(行阴二十五度)肺(大肠)脾胃命门心包三焦(入里主下)左(行阳二十五度)心(小肠)肝胆肾膀胱(七表主汗)足厥阴复主血证却当下

后序

东垣先生医书一帙。予府已锓梓传于世矣今又得一书。亦东垣治疾之法。名曰此事难知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秦焚六经。而废周公孔子之道。幸而医书存世考诸经者。则知黄帝与岐伯之论辩。

反复推明五运七气之秘以立补泄之法。所以拯斯人之疾。而人之死生系焉。岐黄既远。求能推诸五运七气。而察阴阳升降之候。定脏腑虚实之所因。合经络上下之所属。而能起死回生者鲜矣。噫。克绍明之者。其惟东垣先生乎。先生是书。乃言外不传之秘。诚为人所难知。

然方剂虽载其妙理。有不可得而明言者。在乎心领而神会耳。唐许胤宗曰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此之谓欤。而孟轲氏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之巧。亦此谓也。予用寿行而与四方之士共焉。则济人利物之一端。未必无小补云成化甲辰岁仲夏既望荆南一人识。

原标题:此事难知
上一篇:金匮钩玄下一篇:饮食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