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针炙 > 正文

针灸里的留针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手法?

来源:发布时间:2015/9/18
导读:针灸治疗过程中,留针是指将毫针停留在人体组织中达到一定疗效的一种手法。是毫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枢,小针解》篇载:“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 自: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针灸治疗过程中,留针是指将毫针停留在人体组织中达到一定疗效的一种手法。是毫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枢,小针解》篇载:“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 自: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针刺时,将毫针停留在人体组织中达到一定的疗效,此手法称为留针手艺法。留针为毫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留针的恰当与否,与其疗效有直接的关系。此外,留针还要因人而异,体健壮者,宜久留,老年及婴儿则留针时间要短。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行针时间及针感的敏感程度来确定留针的时间。

       留针候气法
留针候气法是指将针刺入穴立应有的深度,在不易产生较明显针感的情况下,使用寻找针感的方向,将针置穴内等候针感的出现。

       静留针法
       《素问·离合真邪论》载:“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就此观点,留针候气也是依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地进行留针。进行留针候气时,每隔30分钟可以缓慢提插或是轻轻捻转一次针,也可以试着使用各种增强针感的手法,使得针感的深度达到要求。针对完全麻痹的患者在体位以及穴位不正确的状态下,无法等候到应有的针感。
       临床多用于对针感耐受性较差的慢性、虚弱性患者。此外,病情属虚或寒需行补法时,按“寒则留之”也用本法。
       静留针法指的是在针尖从组织刺入,针感会相对敏锐,比如手指轻轻地轻压或是碰击针尾,可以使得针感的增强明显,离开手之后针感仍旧存在,在不施加任何辅助手法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留针。留针时针感虽然会逐渐减弱,但是不容易消失,最长能够保留5小时以上。

       动留针法
       《针灸大成》云:“病滞则久留针。”即将对入腧穴进行针刺时,首先行针,等到气至后,停留一定的时间,在留针的时间中反复进行运针。此类方法叫作动留针法,也叫作间歇行针法。此法的作用在于能够对针刺感应增强,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除此之外,临床用于针后经气不至者,可以一边行针一边催气,一边留针一边候气,直到等待气至。医者对留针必须要重视,首先要将不适合留针的患者排除,比如惧针者、初诊者、体质虚弱者、不能合作的儿童;其次要将不适合留针的部位排除,比如胸部、眼区、喉部等;再次要将不适宜留针的病情排除,比如尿急、尿频、腹泻、咳喘等类病症,对需要留针、能够留针者,在留针的期间,要时刻注意患者的表情以及面色的变化,以防止发生晕针等意外。

       旋针留针法
       旋针留针法指的是在停止手法操作之后,针感不容易保留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留针方法。留针时,将针往一个方向旋转,旋转时进行左右捻转实验,将针感旋到针感比较强的一侧,达到强度要求后稍微停留几秒,在针感保持卞消失的情况下,将手轻轻从针柄上离开。这种方法保留针感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在一定时间内其针感也会消失。依据病情若需将留针时间延长,可以按照原方向继续进行旋转。留针达到目的后,须将针体旋回原来的位置,才可以出针。

       间断留针法
       当针尖刺到针感组织边缘时,若针感层敏感度不够,虽可掌握针感的程度,并在短时间之内仍旧可以保留一定的针感,但是无法保留到所要求的盛针时间,所以一定要在针感减弱至一定的程度时,采用原操作方法再进行一次,使得针感达到原针感的程度。依据所要求的时间以及针感强弱程度来定具叫操作的次数。以上所述的各种留针法,均是以达到某种治疗作用为目的。但是针感的保留是有最佳时间的,太过和不及对疗效均有不良影响,所以在达到疗效后要及时将所保留的针感消除。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