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针炙 > 正文

顿咳的艾灸疗法

来源:发布时间:2016/4/18
导读:技术一艾灸穴位:大椎、列缺(双)、肺俞(双)、风门(双)、合谷(双)。操作规程:①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3穴,艾炷如麦粒大,切片以热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②温针灸:合谷、列缺2穴用毫针施提插捻转的泻法,再以艾绒少许包裹针柄末端.点燃急吹,令其速燃速灭。大…


技术一


艾灸穴位:大椎、列缺(双)、肺俞(双)、风门(双)、合谷(双)。


操作规程:①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3穴,艾炷如麦粒大,切片以热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②温针灸:合谷、列缺2穴用毫针施提插捻转的泻法,再以艾绒少许包裹针柄末端.点燃急吹,令其速燃速灭。大椎穴以毫针刺施迎随泻法,令针感沿脊柱向下传导。


主治:鼻塞流涕,咳嗽阵作,咳声高亢,2~3天后咳嗽日渐加剧,日轻夜重,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此证见于初咳期,为时约I周。


技术二


艾灸穴位:身柱(双)、丰隆(双)、尺泽(双)、肺俞(双)、大椎。


操作规程:①艾炷灸:每穴可灸1~3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1~2次,尺泽穴注意勿伤血脉,临床可以毫针点刺出血后隔蒜片施艾炷灸疗为好。②艾条温和灸:以细枝艾条点燃后,可采用温和灸,每穴5分钟,每日2~3次均可。③温针灸:以毫针1寸,刺诸穴,提插捻转泻法,不留针,再于背部身柱穴处施以隔姜灸法。


主治: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连续,日轻夜重,咳后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吐出痰涎及食物后,痉咳得以暂时缓解.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技术三


艾灸穴位:脾俞(双)、肺俞(双)、足三里(双)、太渊(双)、太内(双)。


操作规程:①艾柱灸(补法):依方选用上穴.取艾炷如麦粒大.置穴位上施灸,待皮肤温熟红润时即取下毋使太过,每穴灸3~5壮,灸毕用手按压,每日1次。②艾条温和灸:选用上穴,即细艾条悬空灸之,每穴灸3~5分钟,每曰可灸1~2次。


主治:咳声无力,痰白清稀,神倦乏力,气短懒言,纳差食少,自汗或盗汗,大便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 顿咳
爱看 不感兴趣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