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色疗法频道 > > 推拿 > 正文

耳朵上的敏感点你知道吗

来源:岭南中药网收集发布时间:2018/7/9
导读:在耳穴诊治方面,我国古代医家积累了大量有关耳郭与整体相互关系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归纳,编入早期的文献中。运用耳郭诊断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记载:“耳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

在耳穴诊治方面,我国古代医家积累了大量有关耳郭与整体相互关系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归纳,编入早期的文献中。运用耳郭诊断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本脏篇》记载:“耳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朵大,长,厚就是长寿之相。足可证明古代医学已注意到通过观察耳朵的位置、大小、厚薄、形态及颜色来诊断脏腑的机能,尤其是肾的情况。又如,医家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指出:“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此句话告诉我们从耳朵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人的健康状况,耳朵上如果出现黑色,褐色或者蝇屎状的颜色,而且洗不掉,这些都需注意。此外1973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发现在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和以后的一些医学专著中,又详细记叙了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以及用耳诊疗疾病的理论和具体方法等。因此从上述古籍中我们得知,在疾病的诊治上,如果体内发生病理变化时,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呈现出异常反应点,在此反应点上加以刺激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如何寻找反应点(敏感点),你知道多少?下面就教大家几种简便的寻找敏感点的方法吧。


(一)变色


变色是指某耳穴部位的颜色不同于其周围的肤色。包括红色改变、白色改变、灰色改变三大类。在望诊时还需注意其范围大小、界限是否清楚及有无光泽等。


(1)红色改变


即出现点状或片状红晕、充血、红色丘疹、边缘红晕,有脂溢及光泽者,多见于急性病;淡红或暗红色则常见于疾病的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慢性病。


(2)白色改变


即出现白色、苍白色改变,多属慢性疾病;点白边缘红晕多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3)灰色改变


即出现淡灰、暗灰、灰色、如蝇屎色。多见于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变色反应占阳性物出现率的40%左右,多见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肠炎、阑尾炎、肝炎、肾炎、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肿瘤及某些妇科病等。


(二)变形


指某耳穴部位的形状改变。包括结节状、链球状、条索状及凹陷状改变等。


(1)结节状为小如芝麻、大如绿豆样硬结。三个结节状硬结连在一起,突出皮肤,则称为链球状结节。


(2)条索状呈条形突起于皮肤的异常改变。


(3)凹陷状呈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条索状凹陷等的改变。


变形反应约占阳性物出现率的20%。以慢性器质性疾病为多见,包括肝肿大、肝硬化、结核病、肿瘤、截瘫、肥大性脊柱炎、胃下垂、胆石症等。


(三)丘疹


指耳穴部位出现高于皮肤的丘疹样改变。若以形态分,可分为点状丘疹和水泡样丘疹;若以颜色分,则可分为红色丘疹、白色丘疹或白色丘疹边缘红晕,也有少数暗灰色丘疹等。


丘疹改变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15%。常见于妇科疾病、肠道疾病、慢性肾炎、心肌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及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

(四)血管变化

指耳穴部位的血管形态的改变。常见有血管充盈,扩张或呈网状、条段状、海星状、环球状、弧状、蝌蚪或鼓槌状改变等。

血管变化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15%。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及急性炎症、急性出血性疾病等。

(五)脱屑

指耳穴部位出现脱屑改变。多为白色糠皮状或鳞屑样,且不易擦去。

脱屑反应约占阳性反应物出现率的10%。多见于各种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尤以耳穴肺区多出现。

(六)压痛

指用手指指腹或探针、探棒、毫针柄、棉签等工具,在耳郭相应部位,由中央向周围、自上而下、自外而内以均匀的压力来触摸、探压耳穴,以发现形态上的改变及压痛敏感程度的改变。分触摸法、压痛法和压痕法:例如压痛法主要是指用手指、探针(棒)、棉签等来探压耳穴上的反应点,观察压痛的敏感程度。压痛一般可分为三级。一级为呼痛但能忍受;二级为呼痛同时出现眨眼、皱眉等轻微的痛觉反应;三级为不能忍受的剧痛,同时出现躲闪、拒按等反应。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健康养生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