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雷君少逸,衢之名医也。余守是郡,因病邀诊,遂与之善。其人秉至性,多读书,以医世,其家着作甚富。余尝序其《时病论》一书行之。一日,复出其戚金君冶田所藏《灸法秘传》见示。云∶得自蜀僧,施治颇验。原书谫陋不文,经雷君取所列诸证分门而为之说,言简意赅,深得经旨,诚济世之良术也。检阅方书,其论穴治病,则从太乙神针神明而出,实近今所罕见之本。余恐秘本无传,因付手民,以公诸书,并附刊太乙神针诸方于后,俾阅是书者参互考证而信从焉。刊成爰缀数语于简端,以见可传者。之不能终秘,亦以嘉雷君与金君之急急于传也。是为序。
光绪九年十一月望日尽先补用道知衢州府事楚北刘国光宾臣氏撰
一用灸,先审其是何病症,取何穴道,再以病患中指节为一寸,量准寸分,以墨点其穴,候灸。
一灸法,用生姜一大片,原二分许,将灸盏之足钉在姜片之上,照灸盏之孔,将银针穿通姜片,平放应灸穴上。即将艾绒捏作一团,置于盏内,再上药料,将艾点燃。少顷,则药气即可透入。如觉热甚难禁,可将银盏提起片时,仍即放下,看盏内药将燃尽,即取起另换。每一次,换药三四回,便可收止。每日或一次,或两次弗论。
一用灸,宜天气温和,密室无风之所,焚一炉香,照法用灸。若遇人神所在,不宜灸之,切须忌避。孕妇亦不宜用。
一灸后,必须静卧片时,待其药气周流于脏腑脉络之内,自然畅快病出,切切慎风节食、保精养神,为第一着。
一灸穴,宜审轻重。上体及当骨处,灸宜少。下体及肉浓处,灸多无害。
量穴道取寸法,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取稻草心或薄篾片、量之。若用绳线,则有伸缩不准。
\r仰式图俯式图\p06-d27a4.bmp\r古圣用九针,失传久矣。今人偶用者,不但不谙针法,亦且不熟明堂。至于灸法亦然也。今用银盏隔姜灸法,万无一失。凡欲用此法者,须仿此样为式,四围银片稍浓,底宜薄,须穿数孔,下用四足,计高一分许。将盏足钉在生姜片上,姜上亦穿数孔,与盏孔相通,俾药气可以透入经络脏腑也。
艾叶(一钱五分)硫黄乳香没药麝香皂角枳壳川芎桂枝杜仲全蝎白芷细辛松香雄黄独活穿山甲(以上各五分)上药秤准分两,各为末,和丸,固藏弗泄气。
方解∶艾叶,揉捣如绵,谓之熟艾。熟艾性热,能通十二经,走三阴,以之灸火,能除百病。硫黄之性纯阳,能援阳气暴脱、命欲垂危。没药、乳香通行十二经络。麝香、皂角宣开上下窍关。枳壳破一切气滞,川芎行一切血凝。桂枝调卫和营,杜仲舒筋壮骨。定厥阴之风,全蝎有力。化痈疡之毒,白芷多功。细辛通窍散寒,松香祛风止痛,雄黄杀百毒,独活搜伏风。更以穿山甲通行经络,直达病所。方中诸品无处不行,所以主治诸,效如桴鼓。
初一(在足大指)初二(在外踝)初三(在股内)初四(在腰)初五(在口)初六(在手)初七(在内踝)初八(在腕)初九(在尻)初十(在腰背)十一(在鼻梁)十二(在发际)十三(在牙齿)十四(在胃脘)十五(在遍身)十六(在胸)十七(在气冲)十八(在股内)十九(在足)二十(在内踝)二十一(在手小指)二十二(在外踝)二十三(在肝及足)二十四(在手阳明)二十五(在足阳明)二十六(在胸)二十七(在膝)二十八(在阴)二十九(在膝胫)三十(在足趺)
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辰头巳三属,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续。
子不治头君须认,丑日腰耳寅胸应。卯日鼻脾辰膝腰,巳手午心真快捷方式。未头手足申头背,酉行膝背同其类。戌日在阴头面间,亥日游行头颈位。十二支神禁灸歌,男除女破应该会。
甲不治头乙耳喉,丙肩丁背与心求。戊己腹脾庚腰肺,辛膝壬当肾胫收。癸日不宜针手足,十干不犯则无忧。
\r尻神图\p06-d27a5.bmp\r此神农所置。一岁起坤,二岁震,逐年顺飞九宫,周而复始。行年到处则所主败,切忌针灸,慎勿犯之,否则变生他病。慎之!
尻神所在有根由,坤内外踝圣人留。震宫牙口宜记,巽位还居乳口头,中宫肩骨连尻骨,背面目从干上游。手膊兑宫难砭灸,艮宫腰顶也须休。离膝肋胁针难下,坎肘还连肚脚求。为医精晓尻神诀,万病无干禁忌忧。
以上避忌,以逐日人神所在为主。如遇急病,其余不必避也。
中风者,卒然中倒,人事无知,口眼斜是也。方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医之乏效者,必须用灸。或未经疗治者,急灸无妨。当其国中之时,先灸百会,或灸尺泽。如口噤者,灸风池。左瘫右痪者,灸风市。如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环跳穴可也。
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令,旋毛陷中,可容指处。《医宗金鉴》云∶直上耳尖顶陷中是也。)尺泽穴(肘中动脉处,即肘弯内横纹当中,屈肘纹见,《金鉴》云∶屈肘横纹筋骨罅中。)风市穴(端立,垂手于股外,中指尖到处。)客主人(两耳前骨工宛中间,开口即穴处。)环跳穴(在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环跳穴处。)风池穴(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内。)
《金鉴》云∶尸厥者,类中风之称也。谓其形厥而气不厥,口鼻无气,状类死尸,而脉自动也。延医不及,急宜灸大敦穴。倘有四肢厥冷,宜灸内庭,又灸行间,不可误也。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韭菜许毛中《金鉴》云∶外侧聚毛中。)内庭穴(足大指内,次指本节前歧骨外间陷中。)行间(足大指次指歧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
偏风者,或左肢不遂,或右肢不遂。在左者为瘫,血虚也。右者为痪,气虚也。左瘫右痪者,气血两虚也。总宜先灸百会,次灸合谷。如一偏疼痛,手臂不仁,拘挛难伸,灸手之里,兼灸腕骨。倘痛甚不能提物,灸肩。两手挛痛,臂细无力,灸曲池。半身不遂,灸环跳。按穴灸之,自然却病。
百会穴(见中风。)合谷(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即虎口,两叉骨缝中。)手三里(曲池下二寸锐骨端,按之肉起。)腕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即小指直上处。)肩(肩端两骨间。)曲池(屈手按胸,肘弯横纹尖尽处)环跳(见中风。)
眩,目花也。晕,头昏也。其病之因有五∶一曰无痰不眩,一曰无火不晕,一曰木动生风,一曰水不涵木,一曰土虚木摇是也。医者莫分,药多罔效,灸神庭穴,自获安全。若未中机,再灸肝俞必验。
神庭(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即眉心上三寸五分。)肝俞(八节下,各开二寸。)
经曰∶肺热叶焦发为痿,痿者,足软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盖痿属肺,脉痿属心,筋痿属肝,肉痿属脾,骨痿属肾也。总当先灸足三里,甚则灸三阴。灸法得宜,较汤散为胜也。
足三里(膝下三寸,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到处,股外旁也。膝盖骨下三寸,在骨外廉两筋肉分宛宛中,平坐垂足,取之在背,《金鉴》作大筋肉。)三阴(足内踝上三寸,大骨下陷中。)
艾绒(三两)硫黄麝香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芎独活雄黄炮甲(以上各一钱)上药各秤足为末,与艾绒揉和,用绵夹绒一张,约长五寸、宽方尺,将绒药铺掺于纸上,用力实卷,如大指粗,即为一条。如绒药尚多,即多作几条,外再加纸三四层裹之,以鸡子清通刷外层三次,阴干收藏,勿使泄气。
一用针先审病证,取何穴道,用墨涂记其上,以红布七层盖穴上,候针。
一将针向灯烛上烧透,对准穴道放于红布上,若觉大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以七记数,小则一七,多则七七亦可。
一用过药针,以极干竹筒封藏,犹可后用。
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第二节,相去为一寸(图见前。)
(图见前)百会穴(从鼻直上入发际五寸,旋毛陷中,可容指处。督脉)。凡中风、头风,风癫、角弓反张、忘前失后、气绝、脱肛、目泪、耳聋,针此穴。
上星穴(从发际直上一寸,宜上可容豆处。督脉)。凡脑冷、鼻塞、脑漏、汗不出、目睛痛,针此穴。
神庭穴(从鼻上直入发际五分。督脉)。凡头疼、目眩、出泪、流涕,针此穴。
天突穴(结喉下二寸陷中,低首取之。任脉)。凡喉疮、喉风、哮喘、气噎、肺痈、咯血、喉中有声,针此穴。
上脘穴(脐上五寸,任脉。)凡心腹疼痛,惊悸,痰疾、伏梁、气蛊状如覆盆、风痫等征,针此穴。
中脘穴(脐上四寸,任脉。)凡反胃、吐食、心下胀满状如伏梁、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寒癖,针此穴。
下脘穴(脐上二寸。任脉)。凡腹胀坚硬、癖气块、小便赤涩、身体羸瘦,针此穴。
气海穴(脐下一寸五分。任脉)。凡男子阳事久惫、妇人经水不调及滞气成块状若覆盆,针此穴。
关元穴(脐下三寸。任脉)。凡男子遗精白浊、脐下冷痛、小便痛涩,妇人赤白带下、经水不调,针此穴。
中极穴(脐下四寸。任脉)。凡男子奔豚抢心、遗沥失精、五淋、七疝、小便赤涩,妇人经水不调、不受胎孕,针此穴。
临泣穴(从目中上入发际五分陷中,即临泣穴)。足少阳。凡目痛内障、赤白翳、腋肿、胁下痛,针两穴。
客主人(一名上关)穴(耳前骨上宛中间,开口即空处。足少阳)。凡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针两穴。
期门穴(乳下第二肋疼骨端。足厥阴)。凡伤寒结胁、咳嗽吐脓、腹膨、霍乱、吐泻,妇人热入血室、产后饮食不调,针两穴。
天枢穴(脐两旁,各开二寸。足阳明)。凡夹脐痛冲少腹、赤白痢疾、泄泻、饮食不化,男子血损,妇人血块,针两穴。
肩穴(肩端两骨间陷中,举臂取之)。手阳明。凡手臂酸痛、不能提物,针两穴。
曲池穴(屈手按胸,肘弯横纹尖尽处。手阳明)。凡偏风不遂、两手拘挛、臂细无力、肘内寒冷而痛,针两穴。
手三里穴(曲池下二寸,锐肉端。手阳明)。凡手臂不仁、肘挛疼痛、颊颔红肿、齿痛、瘰,针两穴。
风市穴(膝上七寸。外廉两筋间,端立垂手于股,中指尖到处。足少阳)。凡两腿麻木、左瘫右痪、一切香港脚,针两穴。
内庭穴(足次指三指歧骨陷中。足阳明)。凡水肿、厥逆、咽喉痛、久疟不食、恶闻人声、口歪、齿龋,针两穴。
行间穴(足大指次指歧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足厥阴)。凡白浊、尿难、腹胀、心疼、咳逆、吐血、烦闷、短气、手足浮肿、四肢厥冷,针两穴。
大敦穴(足大指端去爪甲韭叶许三毛中。足厥阴)。凡小肠疝气、小便频数、阳上入腹、阴痛偏大、脐腹肿胀而痛、尸厥如死、香港脚红肿、妇人血崩,针两穴。
(图见前)大椎穴(第三节颈骨下第一节上间。督脉)。凡劳疾遍身发热、诸疟、针此穴。
身柱穴(大椎穴下三节骨下间。督脉)。凡脊膂强痛、咳吐、螈、发热,针此穴。
命门穴(十四节骨下间。督脉)。凡腰腹引痛、头疼如破、里急、螈,针此穴。
肺俞穴(三椎骨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传尸骨蒸、肺痿、吐血、咳嗽、气喘,针两穴。
风池穴(耳后陷中,按之引耳内。足少阳)。凡耳聋虚鸣、脱颔、口噤、颊痛、牙疼并肿,针两穴。
膏肓穴(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三寸五分。足太阳)。凡劳伤虚损、肺痿、咯血、咳嗽吐痰、寒热、四肢无力,针两穴。
脾俞穴(十一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诸般黄胆、四肢不收、痹痛、膈疼、泄痢、翻胃、积聚、疾疟,针两穴。
肾俞穴(十四椎节下,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腰痛如折、便血、出精、阴痛、身热、耳聋、目KT、膝挛、足寒,针两穴。
环跳穴(在髀枢中,侧卧屈上足、伸下足取之。大腿曰股,股上曰髀,楗骨之下、大腿之上、两骨合缝之所曰髀枢,当环跳穴处也)。楗,健,上声。足少阳。凡中风、中痰、半身不遂、腰胯强直、股痛引肋、不得转身,针两穴。
会阳穴(尾尻骨两旁,各开二寸。足太阳)。凡痔疮、肠、两肾尖痛、久泻、久痢、阴汗湿痒、脱肛,针两穴。
足三里穴(膝下三寸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尖到处,股外旁也。足阳明)。凡翻胃、气膈、肠鸣膨胀、癖、胸胃畜血、咳嗽稠痰、足痿失屐,针两穴。
治一切闪挫、诸骨节痛及寒湿诸气而畏刺者。方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以上各三钱)麝(少许)祁艾(二两)以绵纸半尺,先铺艾、茵于上,次将各药末掺上,卷极紧,收用。
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用灯烛烧燃亦可),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去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
灸一次,念咒一遍。先燃火在手,念咒曰∶雷霆官将,火德星君,药奏奇功,方得三界六腑之神,针藏烈焰,炼成于仙都九转之门,蠲除痛患,扫荡妖氛,吾奉南斗六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咒毕,即以雷火针按穴灸之。
此乃孙真人所制,流传至今,颇为灵验。制药时,毋令妇女、鸡、犬见。其方载《针灸大全》。
又按《御纂医家金鉴》,有雷火神针方,药只三味。歌曰∶雷火神针攻寒湿,附骨疽痛针之宜,丁麝二香共祁艾,燃针痛处功效奇。
景岳新方因阵内亦有二方,注明治风寒湿毒之气留滞经络,而为痛为肿,不能散者。其一于五月五日,取东引桃枝玄皮,长一二寸,两头削如鸡子尖,向灯上燃着,随子患处隔纸数层,以针按灸。一则方法药味与太乙神针相同,惟多白芷一味。盖命名虽异,而治病则有同功焉。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