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医学见能》四卷,蜀、天彭、唐容川着。仆得于江右之笥筐,忽忽十余载矣,辞简理周,最有功于济世。
盖容川原为初学弟子与夫不知医者说法,故理不求深,而方必录验,较之务求艰奥,而无俾实用者,未可同日语也。忆昔家君宦游豫章,幕府中人有以疾苦告者,即检方与之,新发者、覆杯即止,久者、三饮而已。因是上下皆谓家君知医,而不知实得之此书之力,洵可贵焉。容川学通今古,识超凡俦,其所着《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不舍近而求远,不趋新奇而废正道,早刊行世,已为学人奉若圭臬,惜是书独付阙如,乃为校阅,并附经验简效方于眉上,以备采用,即付手民。呜呼!古人云∶“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仆谓为人父母者,亦不可不知医。顾医籍棼如,难以遴择,圣言悠远,良匪易悟。世传《验方新编》《一盘珠》《珍珠囊》等,本源未澈,瑕瑜互见,殊憾理不足而方难效。然则是书之出,愿医者朝夕展玩,凡为人子父母者,去彼从此,而各手一编,广医学之识见,助天地之生成,获益诚匪浅,而其功又讵在作者下欤。
甲子八月上海秦之济伯未氏序。
一、他书皆标证名,是书原为不知医者而设,标出证名,转生迷眩,故见某痛苦即收入某门,分部分类,最便查阅。
一、是书虽简略,然每遇一证,必究其源,审知阴阳,分别脏腑,最为灵验,虽见病治病,比时书却高一格。
一、妇人小儿,除胎产、麻痘外,悉如男子治法,且各有专书,阅者能得此书之意,再参各书,自可辨其得失,而取用不穷,是书不多赘也。
一、是书原无歌括,苦于难记,今按各节衍成绝句,以便记诵。
一、疮伤跌打救绝等法,是备急扶危之要务也,附于卷末,方法经验,当熟记之,预备药料,以便济世。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而不虞之备,莫要于医。高堂则风竹瓦霜,膝下则新雏弱笋,外而戚友,中则己身,偶有疾苦,均资乎医,诚重矣哉。顾医之难也,非读书识字则不能医,非格物穷理则不能医,非通权达更改不能医,一旦撄非常之疾,束手无策,只得委任凡医,听其措置。为之医者,又复混乱阴阳,颠倒寒热,投剂不中,至于垂危。明哲之士,鉴前车,思补救,奋然求济于方书,而诸书率皆大海茫茫,渺无涯,深则摘要钩元,浅则捕风捉影,仓皇检阅,两俱无益。病家既穷于医,又穷于书,惟抚膺扼腕,白恨其不能医已耳。噫!医固若是之难能已乎,抑亦所见之书,有未遽能者乎?夫纪昌之射,六年方工;伯牙之琴,三年未妙;天下事安有一见而能者哉?顾事之在所缓者,不必求诸一见;而事之在所急者,要无取乎难能;况不测之来,危在顷刻,非开卷了然之书,何以供家俗急时之用?余因感此,集为是书,即不知医家,临证查对,无不了如指掌。
且是书也,虽非钩元摘要之微,亦匪捉影捕风之陋,果能洞书中之言,通言外之意,将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而吾一见能之,裨于世用也,讵有涯哉。
心火脏。主生血,主藏神,主周身脉络,主喜,主笑,开窍于舌。
肝木脏。主行血,主藏魂,主周身筋膜,主怒,主惊,开窍于目。
脾土脏。主饮食,主藏意,主周身肌肉,主思,主噫,开窍于口。
肺金脏。主行气,主藏魄,主周身皮毛,主悲,主咳,开窍于鼻。
肾水脏。主生气,主藏志,主周身精髓,主恐,主欠,开窍于耳。
外有包络,即心外衣,为阴血布化之源。
又有命门,即肾中系,为真阳生气之根。
小肠者,心之腑,属火。主化食为液,上奉心血。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
胃者,脾之腑,属土。主纳受水谷,化气化血。
大肠者,肺之腑,属金。主传送糟粕,消利滞气。
膀胱者,肾之腑,属水。主气卫皮毛,通达小便。
三焦者,胞络命门之腑,兼属水火。主行水化气,通阴达阳。
(伯未按∶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肾恶燥,脾恶湿。胃喜凉,肠喜热,胆喜温。亦不可不知。)
(足手)太阳(膀胱小肠)经,司(寒水火化)之气,手从足化,统称寒水,经行身之后。
(足手)阳明(胃大肠)经,司(燥土燥金)之气,足从手化,统称燥金,经行身之前。
(足手)少阳(胆三焦)经,司(木火相火)之气,足从手化,统称相火,经行身之侧。
(足手)太阴(脾肺)经,司(湿土清金)之气,手从足化,统称湿土,分部于大腹。
(足手)少阴(肾心)经,司(水阴君火)之气,足从手化,统称君火,分部于小腹。
(足手)厥阴(肝包络)经,司(风木相火)之气,手从足化,统称风木,分部于软胁。
(伯未按∶十二经之部位,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又有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身之后,所以督率诸阳。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身之前,所以担任诸阴。冲脉亦起于会阴,夹脐而上散胸中,当诸气之冲要。一源而三岐,统谓之奇经。)
青色属肝,风邪也,亦主脾寒。
黄色属脾,湿气也,亦主食积。
赤色属心,火热也,亦主假热。
白色属肺,虚寒也,亦主血脱。
黑色属肾,水气也,亦主肾虚。
肝志怒,其声呼,其变骂詈。
心志喜,其声笑,其变谵语。
脾志思,其声歌,其变郑声。
肺志忧,其声哭,其变失音。
肾志恐,其声呻,其变气短。
〔总诀〕太阳与肺气如天,统主诸阳背上旋。实证最多虚证少,无分虚实总驱寒。
背恶寒冷,由于外感发热者,太阳经伤寒也。宜人参败毒散。
羌活(一钱)独活(一钱)柴胡(二钱)前胡(二钱)川芎(八分)枳壳(一钱)沙参(二钱)桔梗(二钱)杏仁(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葛根(三钱)歌曰∶背冷多因外感寒,柴前羌独枳芎攒。
参苓桔杏同甘草,葛枣生姜发表安。
(伯未按∶可用刮痧法佐之。)背恶寒冷,或兼手足清冷者,太阳经阳虚也。宜原方附子汤。
附子(三钱)白术(三钱)人参(三钱)白芍(三钱)云苓(三钱)生姜(三钱)歌曰∶背兼手足冷凄凄,参术姜苓芍附齐。
要识阳虚宜补气,不妨斟酌进刀圭。
背痛连项,或兼发热恶寒者,太阳经风寒也。宜人参败毒散。
羌活(一钱)独活(一钱)柴胡(二钱)前胡(二钱)川芎(八分)枳壳(一钱)沙参(二钱)桔梗(二钱)杏仁(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葛根(三钱)歌曰∶背痛缘何与项连,人参败毒总当先。
柴前羌独枳芎草,杏桔芩姜葛枣全。
背痛连肩,或兼吐痰咳嗽者,肺经有痰饮也。宜加味苏子汤。
羌活(一钱五分)独活(一钱)柴胡(一钱)前胡(二钱)枳壳(一钱)桔梗(三钱)大枣(二枚)云苓(二钱)杏仁(三钱)苏子(二钱)黄芩(二钱)生姜(三片)竹茹(二钱)歌曰∶背痛连肩咳嗽兼,柴前羌独杏苏添。
枣茹枳桔姜芩茯,涤尽顽痰唾不粘。
[总诀〕头乃三阳所总司,药分三面按经施。若还眩运分虚实,泻实滋虚两路驰。头痛在后,或兼发热恶寒者,太阳经伤寒也。宜加味败毒散。
沙参(二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柴胡(二钱)前胡(三钱)川芎(一钱)桔梗(三钱)云苓(三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葛根(二钱)大枣(二枚)葱白(一根)生姜(三片)歌曰∶后面头疼败毒汤,柴前芎桔独参羌。
枳苓葱葛甘和枣,引用生姜入太阳。
(伯未按∶民间用生姜片贴两太阳,亦有帮助。)头痛在侧,或兼寒热往来者,少阳经伤风也。宜加味柴胡汤。
半夏(三钱)柴胡(三钱)竹茹(三钱)玉竹(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钩藤(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歌曰∶头痛在侧少阳风,祛邪专赖夏柴功。竹茹玉竹姜和枣,甘草钩藤芩芍同。
(伯未按∶蜀刻本钩藤作荆芥。)头痛在前,或兼发热口渴者,阳明经伤热也。宜加味升葛汤。
白芍(三钱)葛根(三钱)黄芩(三钱)白芷(三钱)花粉(四钱)升麻(一钱)甘草(一钱)歌曰∶头痛在前热渴加,芍芩葛根暨升麻。草偕花粉能生液,白芷祛邪力最赊。
雷头风痛,或偏在左在右者,阳虚中风寒也。宜艾灸盐摩法。
艾茸、麝香作小粒灸痛处,附子末和盐摩之(再服加味白通汤,方见下节)。
歌曰∶雷头风痛附盐摩,麝艾同烧不在多。
加味白通姜附术,葱参草与调和。
(伯未按∶清震汤亦可服,用升麻八分,苍术一钱,荷叶一角。)头痛如碎,每遇阴雨更甚者,真阳不上头也。宜加味白通汤。
白术(三钱)黄(三钱)党参(三钱)附子(三钱)干姜(二钱)甘草(一钱)葱白(三根)歌曰∶每逢阴雨痛无休,只为真阳不上头。
仍用白通加味服,但须一剂病全瘳。
头痛如破,兼见呕吐涎沫者,肝经寒饮逆也。宜加味吴萸汤。
吴萸(二钱)党参(三钱)云苓(三钱)桂尖(三钱)半夏(三钱)白芍(三钱)细辛(五分)甘草(一钱)大枣(三枚)生姜(三片)歌曰∶头痛如破吐痰涎,饮逆肝寒姜枣全。
参草吴萸辛桂用,云苓夏芍入汤煎。
头晕郁冒,其人烦渴闷满者,火挟痰上泛也。宜加味银菊汤(头重加酒军)。
白菊(一钱)银花(三钱)花粉(三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枳壳(一钱)旋复(炙,三钱)黄芩(三钱)柴胡(三钱)杏仁(三钱)薄荷(一钱)竹茹(三钱)歌曰∶头晕郁冒银菊医,柴苓花粉杏旋施。
竹茹芩枳和甘草,加入薄菏能散之。
(伯未按∶蜀刻本无白菊、银花、花粉、枳壳。)头晕飘摇,其人两颧发赤者,肾经虚火动也。宜加味地黄汤。
熟地(四钱)山茱萸(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山药(三钱)泽泻(三钱)安桂(一钱)牛膝(二钱)附子(三钱)川芎(一钱)细辛(五分)麦冬(三钱)元参(三钱)磁石研,三钱)歌曰∶飘摇头晕肾经虚,地泽丹元山药俱。
桂附芎辛磁膝引,冬苓滋养佐茱萸。
(伯未按∶倏时头眩眼花无所见者,用熟地一两,党参五钱,煎服。)
[总诀]耳虽肾窍辨声音,绕耳游行是胆经。时辈不知清木火,漫将滋肾诩高明。耳鸣耳聋,或兼口苦寒热者,少阳经风热也。宜仲景柴胡汤。
柴胡(三钱)人参(二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歌曰∶耳鸣寒热或兼聋,枣草参苓姜夏同。
风中少阳柴作引,方原仲景妙无穷。
(伯未按∶耳暴聋,木香研末,酒浸一宿,以酒滴耳中。)耳鸣耳聋,或兼胁痛善怒者,肝经之火郁也。宜加味泻肝汤。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柴胡(三钱)黄芩(三钱)栀子(三钱)泽泻(三钱)木通(二钱)胆草(三钱)车前子(三钱)牡蛎(三钱)青皮(一钱)甘草(一钱)歌曰∶耳鸣胁痛泻肝汤,龙胆车前牡蛎匡。
通泽栀芩柴地用,青皮归草合成方。
(伯未按∶夏枯花五钱,浓煎服之,极简效。)耳鸣耳聋,并无障碍壅闭者,肾虚阴气逆也。宜加味磁朱丸。
磁石(三钱)朱砂(一钱)熟地(四钱)山药(三钱)云苓(三钱)泽泻(三钱)丹皮(三钱)山茱萸(三钱)五味子(五分)菖蒲(一钱)歌曰∶肾虚亦使耳聋鸣,磁石朱砂研要精。
苓泽山丹蒲味具,山萸熟地使阴生。
[总诀]眼皮肿痛贵分观,按经清散自然安。若还云雾晕花见,补泻随宜属肾肝。
大眼角肿,或兼头痛恶寒者,太阳经风热也。宜加减败毒散。
羌活(一钱)独活(一钱)柴胡(三钱)前胡(二钱)赤芍(二钱)黄芩(三钱)玉竹(三钱)归尾(三钱)木贼(一钱)花粉(三钱)甘草(一钱)连翘(一钱)银花(一钱)蝉蜕(七个)歌曰∶眼肿兼寒属太阳,柴前羌独芍芩详。
银蝉木贼天花粉,甘草翘归玉竹襄。
小眼角肿,或兼口苦耳鸣者,少阳经风火也。宜加减柴胡汤。
沙参(三钱)白芍(三钱)柴胡(三钱)黄芩(三钱)当归(三钱)胆草(三钱)牡蛎(三钱)木贼(一钱)青皮(一钱)蝉蜕(七个)银花(一钱)菊花(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歌曰∶眼伤风火耳兼鸣,木贼柴芩参芍清。
胆草归蝉银菊蛎,青皮姜引使肝平。
下眼皮肿,以及绕眼红锁者,阳明经风热也。宜加味银翘汤。
连翘(一钱)葛根(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黄芩(三钱)生地(三钱)枳壳(一钱)银花(一钱)白芷(三钱)花粉(三钱)蝉蜕(七个)青葙(三钱)石膏(三钱)红花(一钱)歌曰∶阳明风热眼皮伤,芩葛银翘芷芍将。
草地蝉花和枳壳,石膏花粉共青葙。
(伯未按∶蜀刻本无连翘、红花、枳壳、多大力子。)(又按∶赤眼以黄丹、白蜜调贴太阳穴,亦能止痛。)目内痒痛,以及赤白云翳者,肝经风湿热也。宜加减泻肝汤。
归尾(三钱)元参(三钱)栀子(二钱)黄芩(二钱)胆草(二钱)蝉蜕(七个)木贼(一钱)木通(一钱)银花(二钱)赤芍(二钱)泽泻(二钱)柴胡(二钱)防风(二钱)车前子(二钱)荆芥(二钱)青皮(一钱)枳壳(一钱)细辛(五分)酒军(五分)红花(一钱)甘草(一钱)歌曰∶目中痛翳芍芩栀,柴泽荆防辛枳皮。
通贼银蝉归胆草,花前参草酒军施。
目光晦涩,恍惚不能近视者,肝肾真阴虚也。宜杞菊地黄汤。
人参(三钱)白术(三钱)远志(一钱)黄(三钱)当归(三钱)磁石(,三钱)枣仁(三钱)龙眼(三枚)益智(一钱)五味(五分)甘草(一钱)朱砂(研,一钱)歌曰∶不能远视缺真阳,参术磁朱远志良。
益智枣仁龙眼并,草归味细推详。
[总诀]口内时含五脏和,偶然变味即为。须知脾窍原通胃,胃火为殃病最多。口吐酸水,或兼腹满头痛者,肝木侮脾土也。宜加味吴萸汤。
吴萸(二钱)党参(三钱)黄连(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歌曰∶吐酸只为木乘脾,姜枣吴萸治总宜。
再入参连同煮服,头疼腹满照方施。
口苦而渴,或兼咽干目眩者,少阳经相火也。宜加减柴胡汤。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花粉(三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歌曰∶口苦咽干眩渴连,柴芩参草药当先。
生津专赖天花粉,发散生姜力量全。
口甜而腻,或兼不思饮食者,脾经伤浓味也。宜加味香砂汤。
神曲(一钱)半夏(三钱)砂仁(研,一钱)云苓(三钱)藿香(三钱)楂肉(一钱)歌曰∶口中甜腻是脾伤,半夏云苓与藿香。
楂肉砂仁加入曲,六般煎服效堪彰。
(伯未按∶蜀刻本多白术、党参、甘草、老莲、生姜、槟榔、白芍。)(又按∶此即《内经》口甘证,可时泡佩兰汤饮之。)口淡无味,兼见腹满多唾者,脾虚中有寒也。宜加味理中汤。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生姜(二钱)茯苓(四钱)炙草(二钱)陈皮(三钱)歌曰∶口中无味唾偏多,参术姜苓炙草和。
漫道陈皮非补药,善调胃气莫嫌他。
(伯未按∶可时啖糖姜。)口中肿痛,兼见发渴饮水者,胃中火上冲也。宜时方甘露饮∶天冬(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熟地(三钱)黄芩(三钱)枳壳(一钱)茵陈(三钱)石斛(三钱)枇杷叶(去毛蜜炙,三钱)甘草(一钱)歌曰∶口中肿痛渴烦加,二地二冬及枇杷。
芩枳茵陈兼石斛,草梢引服效无瘥。
(伯未按∶外用芦根泡,代茶。)口燥舌干,或兼消渴引饮者,胃中阴液枯也。宜加减地黄汤。
熟地(三钱)山药(三钱)党参(三钱)麦冬(三钱)泽泻(三钱)五味(一钱)元参(三钱)花粉(三钱)山茱萸(三钱)葛根(三钱)歌曰∶口干舌燥胃阴枯,不解滋阴病不除。
萸地参冬山泽味,元参花粉葛根扶。
口中腥臭,或兼吐血衄血者,胃中血燥热也。宜清阳宁血汤。
当归(三钱)白芍(三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党参(三钱)麦冬(三钱)藕节(三钱)生地(三钱)蒲黄(二钱)酒军(八分)枳壳(一钱)甘草(一钱)歌曰∶口中腥臭血当清,归芍芩连并党参。
藕地军蒲甘草枳,麦冬清热燥斯平。
[总诀]寒热阴阳朕兆机,互根互换理难知。或虚或实分真假,表里能明乃可医。
发热恶寒,皮毛洒淅无汗者,风寒闭肤表也。宜原方麻黄汤。
麻黄(七分)桂枝(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歌曰∶恶寒发热汗无流,麻桂经方仔细求。
杏助麻黄甘助桂,皮毛洒淅此方投。
(伯未按∶余家遇感冒不服药,购防风五钱,紫苏五钱,荆芥五钱,薄荷三钱,洗汤蒙首熏,待背上汗出,口流冷涎,即已。)发热恶风,翕翕然而自汗者,风寒袭腠里也。宜原方桂枝汤。
桂枝(二钱)白芍(三钱)甘草(炙,二钱)大枣(四枚)生姜(三片)歌曰∶热兼汗出忌风吹,汤用生姜及桂枝。
芍枣和甘营气顺,解肌还赖粥浆随。
但热不寒,口干舌燥便黄者,阳明之燥热也。宜原方白虎汤。
石膏(三钱)知母(三钱)甘草(一钱)粳米(二钱)歌曰∶但热无寒小便黄,口干舌燥渴难当。
知膏粳草生津液,白虎原方仔细详。
但寒不热,并无燥渴等证者,少阴之阳虚也。宜长沙附子汤。
附子(二钱)白术(三钱)人参(二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歌曰∶但寒无热少阴虚,术附回阳体自舒。
甘草参苓俱补气,气和身暖病能除。
皮肤发热,夜晚潮热更甚者,阴血不濡阳也。宜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黄(二钱)人参(二钱)枯芩(三钱)合欢皮(二钱)山萸(三钱)百合(三钱)麦冬(三钱)黄柏(二钱)龟板(二钱)慈竹叶(一钱)歌曰∶皮肤发热夜来增,滋补归萸地合参。
柏龟芩冬合欢竹,黄益气液升腾。
子午发热,睡后更觉盗汗者,虚劳骨蒸热也。宜柴胡清蒸汤。
柴胡(一钱)黄芩(三钱)当归(二钱)白芍(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一钱)桃仁(二钱)蒲黄(三钱)胆草(二钱)云苓(三钱)贝母(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鳖甲(炙黄,二钱)歌曰∶盗热常居子午时,夜来更甚用丹皮。
桃蒲归芍柴芩地,胆鳖甘苓贝杏施。
寒热往来,发作有定时候者,少阳经疟疾也。宜独活黄芩汤。
独活(五分)黄芩(三钱)知母(三钱)柴胡(三钱)羌活(五分)花粉(三钱)槟榔(一钱)浓朴(一钱)枳壳(一钱)杏仁(三钱)炒栀(三钱)石膏(三钱)歌曰∶往来寒热用柴芩,二活知膏杏枳寻。
花粉槟榔栀朴草,薄荷加入疟难侵。
(伯未按∶若疟发三四次后,用柴胡、黄芩、常山、草果、生姜、大枣煎服即止。惟服时在疟发前一小时。
又三阴疟不愈者,以鹅卵于朔望日生者煮熟食,立已。)朝发寒冷,入夜则又发热者,阳气陷入阴也。宜补中益气汤。
人参(二钱)白术(三钱)甘草(二钱)陈皮(一钱)茯苓(三钱)黄(一钱)升麻(一钱)当归(三钱)柴胡(一钱)生姜(三片)大枣(四枚)歌曰∶朝寒夜热用升麻,再入参归术草偕。
陈茯黄姜共枣,补中能使气和谐。
身热面赤,下利清水完谷者,里寒而外热也。宜加味白通汤。
干姜(二钱)附子(二钱)葱白(五根)甘草(一钱)猪胆(一个)歌曰∶面红身热似阴亏,下利缘何谷未糜。
温里急需姜与附,葱和胆草作汤医。
身热面赤,烦躁欲卧泥水者,阴甚而格阳也。宜益元艾附汤。
人参(二钱)干姜(二钱)附子(二钱)艾叶(一钱)白术(二钱)茯苓(三钱)黄连(一钱)甘草(一钱)知母(三钱)五味(一钱)故纸(二钱)香附(一钱)歌曰∶热烦欲卧水泥中,阴甚需参姜附攻。
互用知连冬味草,苓葱纸艾性温通。
春月发热,气喘而口干渴者,感风热之气也。宜加减麻杏汤。
杏仁(三钱)麻黄(八分)石膏(三钱)甘草(一钱)僵蚕(三钱)知母(三钱)花粉(三钱)连翘(二钱)银花(二钱)白芍(三钱)蝉蜕(七个)菊花(一钱)牛蒡子(一钱)歌曰∶渴兼发热在春天,麻杏知膏急与煎。
花粉银翘牛蒡菊,再加芍草共蚕蝉。
夏月发热,口渴而心烦懊者,伤暑热之气也。宜加味六一散。
炒栀(三钱)麦冬(二钱)滑石(三钱)甘草(一钱)黄芩(二钱)花粉(三钱)杏仁(三钱)香薷(一钱)浓朴(二钱)木通(二钱)石膏(三钱)荆芥(一钱)知母(三钱)银花(二钱)歌曰∶夏天热渴暑为殃,滑草栀冬芩粉详。
通朴杏薷膏合芥,银花知母性清凉。
[总诀]寒热阴阳细品详,总因气逆呕斯生。降冲安胃开邪拒,气不奔腾呕自平。
呕吐不食,水饮不得入口者,火热相拒隔也。宜人参干姜汤。
人参(三钱)黄连(三钱)黄芩(三钱)干姜(五分)歌曰∶呕时拒隔水难尝,多用芩连少用姜。
惟有人参能养液,主方重使却无妨。
呕吐能食,食入实时吐出者,两热相争冲也。宜酒蒸大黄汤。
大黄(三钱)甘草(一钱)歌曰∶呕吐虽能纳水浆,实时吐出胃脾伤。
只缘两热相争竞,酒水同烹草与黄。
食久乃吐,兼见大腹胀满者,脾经乏火化也。宜姜附六君汤。
人参(二钱)白术(三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半夏(二钱)陈皮(一钱)干姜(一钱)附子(二钱)歌曰∶食饭经时呕吐频,更兼腹满病原真。
人参附片姜和术,半夏云苓甘与陈。
食久乃吐,兼见胸前胀满者,胃府之虚寒也。宜香砂养胃汤。
木香(二钱)砂仁(二钱)白术(二钱)云苓(三钱)陈皮(一钱)半夏(二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大枣(四枚)生姜(三片)歌曰∶食久胸前胀满增,香砂治呕有奇能。
参苓枣夏俱同煮,术草姜陈也共蒸。
食久乃吐,吐出多带水液者,肾部之虚寒也。宜仲景真武汤。
白术(三钱)云苓(三钱)白芍(三钱)生姜(三片)附子(三钱)歌曰∶肾寒呕吐水津多,术芍云苓姜附科。
姜附散寒为主药,术苓平胃共调和。
(伯未按∶若呕吐苦水,或酸水,或绿水,而不能饮食者,吴萸,黄连浓煎,缓咽。)食久乃吐,吐出多带酸水者,肝藏有寒热也。宜仲景乌梅丸。
乌梅(三个)人参(二钱)黄柏(二钱)黄连(二钱)当归(三钱)干姜(一钱)细辛(五分)桂枝(一钱)附子(二钱)花椒(一钱)(伯未按∶蜀刻本作“宜吴茱萸原方”,方用吴萸、生姜、人参、大枣。)歌曰∶食已经时吐带酸,梅连桂附善平肝。
姜辛椒柏当归研,再入人参裹作丸。
单吐痰涎,或兼咳嗽头痛者,胃中有痰饮也。宜加味二陈汤。
陈皮(二钱)半夏(二钱)云苓(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竹沥(一勺)黄芩(三钱)(伯未按∶蜀刻本无黄芩。)歌曰∶单吐痰涎用二陈,夏陈苓草竹姜匀。
黄芩加入兼清热,热净痰除效若神。
单吐酸水,或兼头痛如破者,肝寒气上逆也。宜加味左金丸。
吴萸(二钱)黄连(一钱)人参(二钱)云苓(三钱)细辛(五分)苡仁(三钱)歌曰∶单吐酸宜用左金,参苓细苡共连寻。
辛温独取吴萸性,肝气平时病不侵。
(伯未按∶一味吴萸浓煎服亦效,肉桂粉亦佳。)呕吐不止,兼见腹痛下利者,脾气之虚脱也。宜附子理中汤。
附子(二钱)白术(三钱)人参(二钱)甘草(一钱)干姜(一钱)歌曰∶吐兼下利责脾虚,参草和中是急需。
附术干姜仍合用,理中汤服病当除。
呕吐发热,或兼口苦胸满者,少阳之逆气也。宜原方柴胡汤。
黄芩(三钱)柴胡(一钱)人参(二钱)生姜(三片)半夏(三钱)甘草(一钱)大枣(四枚)歌曰∶吐兼发热用柴芩,只为三焦逆气侵。
夏草姜参同大枣,长沙旧法细推寻。
卒然呕吐,兼见发闷恶心者,感瘴厉异气也。宜藿香正气散。
白术(三钱)半夏(三钱)云苓(三钱)白芷(二钱)腹皮(二钱)生姜(三片)砂仁(二钱)浓朴(一钱)陈皮(一钱)桔梗(一钱)紫苏(一钱)藿香(一钱)甘草(一钱)大枣(四枚)歌曰∶卒吐还兼发恶心,瘴乡芷朴急当寻。
术苓夏腹砂陈桔,藿草姜苏枣共斟。
[总诀]肺气如钟撞则鸣,或痰或血治须分。再加和胃疏肝法,咳血之原即此寻。
外感咳嗽,吐痰清白而涎者,伤寒有水气也。宜小青龙原方。
桂枝(二钱)半夏(三钱)麻黄(七分)甘草(一钱)干姜(一钱)细辛(五分)白芍(二钱)五味(一钱)歌曰∶伤寒咳嗽吐痰清,五味姜辛一剂烹。
夏芍麻黄同桂草,长沙遗法贵研精。
外感咳嗽,吐痰黄色而粘者,伤风动火气也。宜新方麦冬汤。
麦冬(三钱)黄芩(二钱)桔梗(一钱)桑皮(二钱)栝蒌(三钱)杏仁(三钱)贝母(三钱)柴胡(二钱)云苓(三钱)紫菀(二钱)薄荷(一钱)花粉(三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歌曰∶咳嗽痰粘风火伤,冬芩桑桔与瓜霜。
枳荷贝杏同花粉,紫菀柴苓甘草详。
(伯未按∶荸荠、萝卜汁二两炖温,分二次饮,颇验。)久咳上气,痰涎多而声易者,肺肾之阳虚也。宜加味真武汤。
白术(三钱)云苓(三钱)白芍(三钱)五味(七分)附子(三分)干姜(二分)细辛(五分)歌曰∶久咳痰多肺肾亏,姜辛五味总当知。
云苓术芍还加附,真武名汤治法推。
久咳上气,声干涩而痰凝者,肺肾之阴虚也。宜加味猪苓汤。
阿胶(二钱)百合(三钱)麦冬(三钱)贝母(一钱)泽泻(二钱)滑石(二钱)猪苓(二钱)五味(七分)云苓(三钱)丹皮(二钱)海粉(一钱)生地(三钱)歌曰∶久咳声干痰亦凝,阴虚胶味二苓增。
泽丹滑地冬和母,海粉还加百合蒸。
(伯未按∶咳唾脓血,胸胀满,此属肺痈。用葶苈一钱,大枣四枚与服。或陈腌芥卤饮之甚效。)小儿咳嗽,连呛数十余声者,肝血之不和也。宜加味逍遥散。
当归(二钱)白芍(二钱)云苓(三钱)柴胡(二钱)煨姜(二钱)薄荷(一钱)丹参(二钱)香附(二钱)半夏(二钱)黄芩(二钱)五味(七分)丹皮(一钱)白术(二钱)甘草(一钱)歌曰∶小儿呛咳用逍遥,姜薄柴芩味治标。
丹芍参归香附草,术和苓夏使痰销。
妇人干咳,由于经水不行者,冲任之气逆也。宜变化柴胡汤。
柴胡(一钱)香附(三钱)元胡(二钱)当归(三钱)丹皮(三钱)云苓(三钱)贝母(三钱)黄芩(二钱)麦冬(三钱)牛膝(一钱)桃仁(二钱)法夏(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歌曰∶妇人干咳不行经,香附元胡芍共苓。
丹夏柴归甘与贝,芩冬桃膝服之灵。
\喘[总诀]喘二证本多痰,亦有虚时属肾关。开口便言中气弱,那知化气水须捐。
气紧喘促,鼻塞声音不利者,风寒闭肺窍也。宜苏子降气汤。
苏子(二钱)半夏(一钱)当归(二钱)陈皮(二钱)生姜(二钱)浓朴(一钱)沉香(一钱)前胡(三钱)柴胡(二钱)甘草(一钱)歌曰∶喘促寒凝鼻不通,姜陈苏子夏归同。
柴前朴草沉香入,顺气除痰力量洪。
气喘而促,审系呼出气短者,内有停水饮也。宜二陈五苓散。
半夏(二钱)五味(五分)甘草(一钱)陈皮(二钱)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云苓(三钱)桂尖(二钱)细辛(五分)歌曰∶喘促多缘水饮停,当从出气审情形。
甘陈夏味辛兼术,桂泽猪苓与茯苓。
气喘而促,审系吸入气短者,肾中之气虚也。宜八味肾气丸。
熟地(三钱)山药(二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肉桂(一钱)泽泻(三钱)山茱萸(二钱)附子(炮,三钱)歌曰∶吸时气短喘因虚,桂附丹萸药笼储。
山药云苓兼泽泻,地黄滋补气宽舒。
鼾有声,喉中漉漉不利者,痰气为寒阻也。宜破痰射干丸。
射干(二钱)半夏(二钱)陈皮(二钱)百部(二钱)冬花(二钱)细辛(五分)五味(五分)干姜(一钱)贝母(二钱)云苓(三钱)郁李(二钱)枳壳(一钱)皂角(打,一钱)歌曰∶喘痰响总因寒,方用姜辛夏射干。
百部陈皮冬味合,贝苓皂郁枳同攒。
(伯未按∶痰哮症可用漂淡陈海蜇及海带煎汤,以生萝卜捣汁和服。)喘气逆,噫咳痰塞溺黄者,肺胃之火逆也。宜清热降逆汤。
生地(三钱)白芍(三钱)石膏(三钱)知母(三钱)花粉(三钱)射干(二钱)甘草(一钱)黄芩(二钱)枳壳(一钱)旋复(二钱)杏仁(三钱)赭石(三钱)硼砂(一钱)歌曰∶喘痰塞溺兼黄,地芍知膏花粉详。
草杏枳芩旋复赭,硼砂加入射干良。
(伯未按∶蜀刻本无黄芩。)
[总诀]血随气布要循经,气上因而血沸腾。降逆消瘀为妙诀,莫施补剂致痨蒸。
骤然吐血,兼见头痛寒热者,外感伤经脉也。宜麻黄芍药汤。
藕节(二钱)枯芩(一钱)生地(二钱)川芎(五分)白芍(三钱)当归(三钱)麻黄(八分)丹皮(二钱)香附(三钱)麦冬(三钱)杏仁(三钱)蒲黄(一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歌曰∶失血头痛外感伤,藕芩地芍与麻黄。
归芎香附丹蒲杏,枳草和冬煮与尝。
吐血口渴,脉洪数而溺赤者,火热伤阴分也。宜加味四生丸。
生地(三钱)艾叶(一钱)柏叶(三钱)荷叶(三钱)丹皮(三钱)枯芩(三钱)酒军(七分)知母(三钱)花粉(三钱)牛膝(一钱)茅根(三钱)马通(即白马屎一两泡取水)歌曰∶脉洪失血渴难当,知地丹芩与大黄。
牛膝马通花粉入,茅荷艾柏叶同尝。
吐血口和,脉弦微而溺清者,阳虚而阴脱也。宜变化理中汤。
党参(二钱)黄(二钱)黑姜(八分)甘草(一钱)白芍(二钱)白术(二钱)五味(五分)当归(三钱)木香(一钱)侧柏(二钱)醋艾(一钱)马通(即白马屎一两泡取水)歌曰∶脉微血脱溺还清,姜草参芍共烹。
术味马通归柏艾,木香加入病能轻。
吐后口渴,血带黑而腹痛者,瘀血积腹里也。宜加味四物汤。
生地(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一钱)桃仁(研,三钱)白芍(三钱)大黄(一钱)丹皮(三钱)香附(三钱)枳壳(一钱)降香(一钱)歌曰∶血方吐过口旋干,腹痛瘀停归地餐。
芎枳降香香附子,大黄加芍佐桃丹。
吐血之前,必先大发恶心者,血潮而凌心也。宜郁金丹皮汤。
郁金(二钱)生地(三钱)麦冬(三钱)牛膝(二钱)五味(七分)丹皮(二钱)炒栀(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玉竹(二钱)枣仁(二钱)知母(一钱)木香(二钱)朱砂(研冲服八分)歌曰∶吐血之前发恶心,木香知味芍归寻。
朱砂牛地冬和枣,玉竹丹栀与郁金。
(伯未按,鲜蚕豆叶、捣汁和陈皮酒炖温服。)先行咳嗽,然后得吐血证者,肺燥伤阴脉也。宜清燥和血汤。
生地(三钱)麦冬(三钱)百合(二钱)五味(五分)当归(三钱)贝母(二钱)杏仁(三钱)续断(二钱)藕节(二钱)荆芥(一钱)竹茹(二钱)蒲黄(一钱)红花(五分)降香(一钱)歌曰∶先行咳嗽血方来,地合归冬杏贝裁。
续降芥茹同五味,红花藕节与蒲灰。
(伯未按∶枇杷叶膏可时冲服。)先行吐血,然后得咳嗽证者,阴阳不相符也。宜调阴和阳汤。
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生地(二钱)阿胶(一钱)五味(七分)百合(二钱)贝母(二钱)杏仁(二钱)沉香(五分)牛膝(一钱)白薇(二钱)蒲黄(一钱)牡蛎(二钱)降香(一钱)歌曰∶先行吐血咳相随,药用阿胶地芍归。
味合降沉和贝杏,蒲黄牡蛎膝兼薇。
吐血之后,肌肉鱼鳞甲错者,腹中有干血也。宜大黄虫丸。
大黄(一钱)桃仁(一钱)甘草(一钱)虻虫(炒,一钱)蛴螬(一钱)阿胶(一钱)当归(一钱)炒荆芥(一钱)水蛭(炒,二条)虫(炒,一钱)歌曰∶血干肌肉似鱼鳞,蛭螬虻效若神。
黄与胶归分佐使,再加芥草与桃仁。
大便下血,其下在粪之前者,肠风疮痔类也。宜赤豆加味散。
当归(三钱)地榆(三钱)银花(一钱)防己(一钱)麦冬(三钱)牛蒡子(三钱)丹皮(三钱)白芍(二钱)槐角(三钱)棕灰(一钱)杏仁(三钱)黄柏(二钱)甘草(一钱)赤豆(芽,三钱)歌曰∶痔疮下血用归榆,赤豆银防冬芍俱。
牛蒡棕槐丹杏共,寸冬黄柏草梢须。
大便下血,其下在粪之后者,肝脾不统血也。宜仲景黄土汤。
白术(三钱)附子(二钱)炙草(二钱)生地(三钱)黄芩(二钱)阿胶(二钱)灶心土(三钱)歌曰∶肝脾失驭血违经,便后长流势不停。
术附地芩胶共草,汤煎黄土服之灵。
通身汗血,甚则沾衣尽赤者,火甚而血溢也。宜加味六黄汤。
当归(三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黄柏(二钱)蝉蜕(一钱)酒军(一钱)生地(三钱)黄(二钱)熟地(三钱)白芍(三钱)竹茹(二钱)杏仁(三钱)甘草(一钱)地骨皮(二钱)歌曰∶通身汗出血沾衣,两地芩连芍与归。
地骨竹茹蝉杏草,生军柏汗当稀。
鼻中流血,以及齿缝出血者,胃中之燥热也。宜清凉甘露饮。
生地(三钱)熟地(三钱)麦冬(三钱)天冬(三钱)黄芩(三钱)枳壳(一钱)石斛(三钱)茵陈(三钱)藕节(三钱)蒲黄(一钱)牛膝(二钱)甘草(一钱)枇杷叶(去毛蜜炙,二钱)歌曰∶鼻中流血要清凉,芩枳茵陈两地黄。
藕斛枇杷牛膝共,二冬和草煮成汤。
[总诀]梦中所见乃肝魂,魂不清兮梦不宁。若是阴精无梦泄,失于锁钥贵司门。
遗精有梦,或兼心烦善怒者,心肝之火邪也。宜龙胆清肝汤。
柴胡(一钱)木通(一钱)车前子(二钱)炒栀(二钱)当归(二钱)牡蛎(二钱)远志(一钱)黄芩(二钱)泽泻(二钱)生地(二钱)胆草(二钱)丹皮(一钱)甘草(一钱)灯心(一团)歌曰∶遗精有梦火为邪,前泽通柴栀地加。
芩胆蛎丹归志草,灯心加入效堪夸。
遗精无梦,或兼阴头寒冷者,肾元之阳虚也。宜加味天雄散。
天雄(三钱)桂尖(二钱)牡蛎(四钱)龙骨(三钱)白术(四钱)甘草(二钱)歌曰∶遗精无梦肾元亏,龙蛎天雄桂术随。
甘草调和同补益,精神收敛病堪医。
(伯未按∶或就药店购金樱子膏,合金匮肾气丸服之亦效。)
[总诀]妇人经血属于肝,肝血调和病自安。热则先期寒缩后,腹疼瘀血定相干。
经水先期,其血紫黑烦怒者,血分中有热也。宜加味四物汤。
生地(三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川芎(一钱)丹皮(三钱)枯芩(三钱)香附(三钱)柴胡(二钱)全皮(三钱)竹茹(三钱)歌曰∶经水先期紫色多,地归芎芍有专科。
丹芩地骨香柴竹,热退瘀行病即和。
(伯未按∶经色不可不辨,大抵色红为正,色紫有风,色黑热甚,色淡为虚,色黄浊者湿。)经水后期,其血淡白疼痛者,血分中有寒也。宜当归和血汤。
当归(三钱)白芍(三钱)桂尖(三钱)细辛(五分)艾叶(三钱)阿胶(三钱)甘草(一钱)生地(三钱)木通(一钱)香附(三钱)大枣(三枚)法夏(三钱)云苓(三钱)生姜(一钱)歌曰∶经期缩后色微红,归芍胶辛桂艾同。
香附生姜添枣草,云苓法夏地和通。
经水过多,以及漏下不止者,冲任之虚崩也。宜千金胶姜汤。
生地(三钱)川芎(一钱)白芍(三钱)鹿角霜(二钱)当归(三钱)牡蛎(三钱)艾叶(二钱)阿胶(二钱)甘草(一钱)炮姜(一钱)附子(二钱)棕灰(一钱)歌曰∶经水嫌多冲任虚,归芎地芍药当储。
胶姜鹿牡棕和艾,草附温经暖气嘘。
(伯未按∶方中加醋炒乌骨三钱,尤佳。)经水过少,以及干枯发热者,胞宫之血虚也。宜加味四物汤。
麦冬(二钱)当归(二钱)川芎(八分)白芍(一钱五分)生地(三钱)枣仁(三钱)台乌药(一钱)远志(一钱)香附(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甘草(八分)阿胶(一钱五分)人参(一钱五分)歌曰∶经行过少或干枯,四物归芎地芍俱。
远志冬参香附与,台乌枣草获苓须。
经前腹痛,以及行经不利者,血分有瘀滞也。宜加味香苏散。
当归(三钱)白芍(三钱)陈皮(二钱)元胡索(二钱)桃仁(三钱)香附(三钱)苏梗(三钱)柴胡(二钱)丹皮(三钱)甘草(一钱)歌曰∶经前腹痛血瘀停,归芍元胡破血灵。
再入桃丹香附草,柴陈苏梗善调经。
经后腹痛,以及经水减少者,血虚而不足也。宜加味补血汤。
黄(三钱)当归(三钱)白术(三钱)人参(二钱)香附(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三钱)歌曰∶血已行时腹痛加,此非瘀痛认休差。
归芎术同香附,地共人参补血夸。
漏下白物,有如米饮不绝者,脾湿因带下也。宜茵陈四苓汤。
茵陈(三钱)云苓(三钱)猪苓(三钱)菖蒲(一钱)泽泻(三钱)萆(三钱)甘草(一钱)有寒加益智、桂技,有热加黄芩、黄柏。
歌曰∶白带脾伤萆宜,二苓菖泽草茵施。
寒加益智还兼桂,热入黄芩与柏随。
(伯未按∶豆蔻花、巴戟、芡实、赤苓、盐水炒车前、乌贼骨、山药、金樱子、苍术、柴胡、泽泻、盐水炒黄柏治一切带下神效。)
[总诀]安胎脾是大源头,万物生成土力优。肾主系胞亦宜固,肝司胞血更当求。
胎中呕吐,数次发恶不休者,脾胃气阻滞也。宜香砂六君汤。
木香(一钱)砂仁(二钱)白术(三钱)云茯苓(三钱)当归(三钱)陈皮(三钱)半夏(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歌曰∶胎中呕吐用香附,术草参苓一例加。
脾胃调和陈与夏,方知用药不相差。
胎中心烦,兼见口渴头晕者,心胃之虚火也。宜安胎清火汤。
当归(三钱)白芍(二钱)白术(三钱)黄芩(一钱五分)泽泻(三钱)知母(三钱)麦冬(一钱五分)云苓(三钱)沙参(一钱五分)竹叶(一钱五分)歌曰∶胎里心烦晕渴兼,知芩归芍术参添。
茯苓竹叶和冬泽,清热安胎火不灾。
(伯未按∶经停三月,欲知是胎非胎,可用川芎一钱,空心煎艾汤调下。如腹动者,胎也;脐下动者,瘕也;不动者,血瘀也。)胎中腰痛过甚,则恐胎堕者,带脉之懈弛也。宜加味固胎丸。
杜仲(三钱)熟地(三钱)故纸(三钱)淮山药(三钱)当归(三钱)续断(三钱)白术(三钱)人参(一钱)歌曰∶胎中腰痛恐伤胎,山药当归地纸裁。
杜仲人参同续断,再加白术土能培。
胎中腹痛,痛甚亦能堕胎者,胎气之不和也。宜调气安胎饮。
当归(三钱)木香(一钱)云苓(三钱)白芍(一钱五分)香附(一钱五分)紫苏(一钱五分)苎麻根(二钱)歌曰∶胎中腹痛气当调,归芍云苓力最饶。
苏梗木香香附子,麻根加入孕难摇。
(伯未按∶胎动欲下者,急以苎麻根三钱,龙眼肉半两,二味浓煮与服,余已治多人均效。)胎前屎结,以及口干恶热者,血虚而胎燥也。宜麻仁养血汤。
火麻仁(三钱)杏仁(三钱)当归(三钱)黄芩(一钱五分)白芍(二钱)麦冬(二钱)甘草(八钱)歌曰∶胎前屎结血多亏,杏芍麻仁总润脾。
加入当归芩麦草,滋阴补血见功奇。
胎前溺黄,以及黄浊不利者,胞热而水滞也。宜龙胆清热汤。
当归(三钱)生地(四钱)泽泻(三钱)胆草(一钱五分)木通(八分)栀子(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淡竹叶(一钱五分)歌曰∶胎前细审溺来黄,龙胆栀芩煮作汤。
归芍地通和泽泻,甘梢淡竹共匡襄。
胎胞下压,小便不得下出者,胞系之不举也。宜八味肾气丸。
熟地(三钱)山萸(三钱)山药(三钱)麦冬(一钱五分)云苓(三钱)泽泻(三钱)安桂(二分)丹皮(一钱五分)附片(五分)玉竹(一钱五分)歌曰∶转胞下压溺难通,泽地丹萸苓药同。
玉竹麦冬和桂附,休疑毒热把胎攻。
(伯未按∶方中可加升麻八分。)胎胞上逼,心中烦闷不安者,血虚而火迫也。宜养胃清降汤。
人参(一钱)白术(三钱)淮山药(三钱)白芍(一钱五分)当归(二钱)云苓(三钱)甘草(八分)大枣(二枚)阿胶(一钱五分)生地(三钱)枣仁(三钱)麦冬(一钱五分)歌曰∶胎胞上逼甚烦心,参术胶归尽量斟。
芍地苓冬山药草,枣仁大枣助滋阴。
胎前水肿,以及腹中胀满者,胞宫水不化也。宜加味防己汤。
防己(二钱)泽泻(三钱)腹皮(二钱)姜皮(一钱五分)桔梗(八分)苓皮(三钱)杏仁(三钱)草梢(八分)桑皮(一钱五分)当归(二钱)歌曰∶胎前水肿泽防通,姜腹苓皮桑白同。
杏桔草梢归尾共,能将水气化胞宫。
胎前咳嗽,以及呛呕不安者,子咳与子呛也。宜调肺平肝汤。
桔梗(八分)枳壳(一钱五分)杏仁(三钱)云苓(三钱)百合(三钱)生地(三钱)前胡(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紫菀(一钱五分)歌曰∶胎前咳嗽呛难安,枳桔云苓百合餐。
前杏地归冬共菀,不离平肺与平肝。
[总诀]妇人新产莫言虚,恐是瘀停内阻持。若是瘀行商补剂,养阳不若养阴宜。
将产之期,预备滑胎催生者,必调和气血也。宜保产无忧散。
白芍(二钱)黄(八分)菟丝(一钱)当归(一钱五分)浓朴(七分)艾叶(七分)芥穗(八分)枳壳(六分)川芎(一钱五分)贝母(一钱)羌活(五分)甘草(五分)生姜(一片)歌曰∶预备催生药饵投,归芎芍保无忧。
再加菟朴同羌枳,姜贝甘草芥艾俦。
(伯未按∶此方极轻,功效甚大。)临产催生,交骨结而不开者,血气不活动也。宜加味佛手散。
当归(五钱)川芎(三钱)龟板(八钱)血余(三钱)歌曰∶临产催生不用忙,归芎龟板血余良。
方名佛手真奇效,生子无虞母体伤。
(伯未按∶若儿下而胞不下者,急用酒洗当归二两,川芎五钱,益母草、乳香、没药各一两,黑芥穗三钱,煎服。但有产科医院者,以送院治疗为最妥。)新产之初,腹痛晕头等症者,瘀血相攻冲也。宜加味失笑散。
当归(三钱)川芎(二钱)灵脂(二钱)蒲黄(一钱五分)童便(一杯)歌曰∶新产之初瘀要行,归芎灵脂急须烹。
蒲黄童便还加入,痛晕烦迷更莫惊。
产后瘀尽,诸虚百损并见者,气血大亏损也。宜十全大补汤。
生地(三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党参(三钱)白术(三钱)云苓(三钱)当归(二钱)甘草(八分)安桂(三分)黄(三钱)歌曰∶产后瘀行气血亏,归芎地芍术参医。
云苓甘草和桂,调理精神体不疲。
[总诀]小儿外证求太阳,三字方中明训彰。究与大人同治法,不须科别擅偏长。
小儿发热,兼见恶寒头痛者,太阳经伤寒也。宜人参败毒散。
人参(二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柴胡(二钱)前胡(三钱)川芎(一钱)桔梗(三钱)云苓(三钱)枳壳(一钱)甘草(一钱)葛根(二钱)大枣(二枚)葱白(一根)生姜(三片)歌曰∶小儿发热系伤寒,败毒人参独与羌。
再用柴前芎枳桔,苓葱甘枣葛生姜。
(伯未按∶用淡豆豉三钱、葱白五个,煎服亦好。)小儿口噤,手足抽掣痰潮者,伤风动痰火也。宜羌活息风汤。
羌活(一钱)竹沥(二钱)半夏(二钱)南星(一钱五分)生地(三钱)防风(一钱)僵蚕(三钱)姜汁(五滴)天麻(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枯芩(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犀角(二分)羚羊角(三分)歌曰∶小儿口噤又痰潮,夏沥羌星风火消。
芩地蚕麻姜枳草,羚防犀角力偏饶。
[总诀]小儿内证求太阴,修园有语特叮咛。集中所列无他证,他证皆当即此寻。初生小儿,屈腰啼叫不休者,瘀血积腹内也。宜用下瘀汤。
桃仁(三钱)灵脂(三钱)木香(一钱)浓朴(一钱)枳壳(二钱)丹皮(一钱五分)歌曰∶初生儿便哭无休,腰屈应知瘀血留。
灵脂桃仁丹枳壳,木香浓朴一方投。
小儿腹痛,以及胀满吐泻者,总责太阴经也。宜香砂六君汤。
木香(一钱)砂仁(二钱)白术(三钱)云苓(三钱)党参(三钱)陈皮(三钱)半夏(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歌曰∶小儿吐泻腹疼加,用药仍宜香与砂。
苓草参甘陈夏共,扶脾理气效堪夸。
小儿食积,手足热而腹痛者,脾胃不运化也。宜加减平胃散。
苍术(一钱)浓朴(一钱)甘草(八分)陈皮(一钱五分)神曲(三钱)麦芽(三钱)山楂(二钱)黄连(三分)生姜(二片)白芍(二钱)歌曰∶腹痛知儿饮食停,草姜楂朴效殊灵。
苍陈麦曲连同芍,脾胃调和病即宁。
(伯未按∶饭焦炒透,和砂仁研细,为消食妙品。)小儿黄瘦,以及腹大潮热者,脾胃之疳疾也。宜已疳胡连汤。
枳壳(一钱五分)山楂(一钱五分)麦芽(三钱)芜荑(一钱五分)胡黄连(二钱)白芍(一钱五分)生姜(二片)甘草(一钱)腹皮(一钱)银柴胡(二钱)歌曰∶小儿疳疾瘦兼黄,楂麦芜荑枳草详。
腹共胡连柴共芍,理脾仍要用生姜。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