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医古籍 > 清朝 > 正文

古今医彻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7/12/12

 予始识怀子抱奇时。方治帖括。自后天下苦兵革。生齿半疮痍。予愧出而为吏。未能苏疾苦。振穷厄。及退居乡曲。知怀子隐于医以自全。生活人无算。嗟乎。不为相则为医。士君子利物济民。有志者当如是矣。然而周官之于医也。岁有考。月有稽。以其治疗之多验与否。定上中下之目。非如后世之人。自以为长桑而漫无准量者也。夫古今方伎匪一。惟医则属之。修短之数。利害攸寄。有人曰。我善用兵。兵不必孙吴。而胜之数少。败之数多矣。

有人曰。我善用药。药不必卢扁。而生之徒三。死之徒七矣。轩皇涿鹿之战。

开兵法之祖。乃素问一书。实为千古万年续命之经。天道好生而恶杀。圣人以药济兵之穷。愚者乃姑妄试之。而刀圭竟为不祥之器。学医人费。可不为寒心哉。语云。习方三年。无可医之病。医病三年。无可用之方。此言良医别有慧悟。非必局于纸上陈言也。怀子则曰长沙易水诸大家。着书立言。发所未发以诏后人。皆大医王慈照软语。方不可执。法亦不可废。第其中若者从。若者违。争在丝发之间。必能直追所见。自言其所当然。庶免史公疾多道少之讥。而治者称至繁变莫伤寒若。故往往难之。怀子则出之以易。管令人约而可循。迄于杂症女科。爰悉举其平昔已试之法。剀切详尽。着为医彻。吾知其于生人之道。真可告无罪于天下。譬之为民牧者。确有治谱可传。称为众母无愧耳。


嘉庆戊辰季春青浦述庵王昶题


怀子抱奇氏。少治儒术。壮岁弃去。HT家学济世几三十年。功大溥。顷之又HT为施诸利济。不若垂之于言。功益大溥。爰着伤寒医彻一书。勒成一家言。自余杂症次举。遂贻顾子使讨论之。愿子乃言曰。嗟夫。古之君子。皆有神明之学。上穷下际。外察五运五气之感。内洞三阴三阳五会之蕴。盖有不待切脉望色听声HT至写形。莫不晓见生死。故其治人也。合表里有余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其道至于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闻病之阴。论得其阳。此至人之事。儒生学士。非所可与。仆中年来有志斯役。会人事闲之。忽忽不竟学。然窃见世人所害。莫亟于伤寒。而其变为甚。

当汉中世。有仲景氏HT神功闻。而所治多冬月犯邪。病在巨阳。率用麻黄取效。间立附子救里。不数数然也。厥后刘河间氏风行北地矣。切其大指。

亦泻伐之功百。温平之功一。是二公者略相若。窃独疑虚实嫌疑之辨。尚而未启。何也。至东垣李氏出。始发明两感。分别内伤之因。繇是释表不事。而建义补中。后之作者。方悟升阳导火。能救人于垂亡。而执例误投者。

往往不治。李氏之功。在内经岂小哉。今抱奇氏于诸家本末。详哉言之。其为书也。于所患探其受者何阳何阴。或似是而非也。必有条也。于所治策其施者何标何本。或患同而治异也。必有别也。昔贤未发者补之。今人沿谬者正之。取所当疗治多疑难而已效者。据证案末。可不谓体理灿然。博而有要哉。其勤至矣。仆因是有感焉。向尝游京师。意公卿大夫辐辏之地。

必有国工若仲氏李氏。翱翔其中。比同舍生犯疾。延某诊视。辄进大陷胸汤。越再宿结胸而逝。夫某者京师谓之良医。所以致令誉繇此道也。乃一施之南人同舍生则死。斯固误下之咎。或亦南北异禀。治北者不可移而之南乎。然不然也。抑因是又有感焉。忆儿童时。我郡多名家。所主治者荡涤而已。以人参立方什不得一。勉而少用。辄问曰。服参否也。而服者亦什不得一。今天下则毋论老幼。苟有疾必参。参不已必附。非是则言草木之汁不奏效也。计相去六十余年耳。生民脆薄日HT甚。视六十年前庞眉皓发之侣。终身不进参附者。若太古然。岂天地元气薄而不收。人生其时。虽大补而尚忧不足耶。然不然也。夫抱奇氏居中央斯量地气之刚柔。和物化斯相古今之浓薄。既升仲氏之堂。旋入东垣之室。兼而济之。各存其是。

其书具在。傥所谓参其人动静而与息相应。将在乎此。神而明之。岂伊芳异人与。仆私喜鄙言之有征矣。时

嘉庆十三年在戊辰八月朔日同邑年家眷弟顾开雍拜手撰并书


伤寒论

 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余始读而疑之。谓既伤于寒。何以反病热乎。盖寒者天之阴气也。热者人之阳气也。天以阴气侵人。则拘急而畏寒。

人以阳气被郁。则蒸冒而发热。然邪气既盛。正气不能拒之而出。须以辛温之药助之。使邪从汗解而愈。此发表之所由设也。重则麻黄。次则羌活。

又次则紫苏。皆当因其轻重而施之。中病即止。毋使过剂。过则邪气既去。

正气反虚。种种变迁。不易枚举。盖汗者身之液也。始由寒闭腠理。无从发越。故藉汗以疏通。令气和平斯已。今发之太过。则人身之津液既耗于外。

必竭于内。无论汗多亡阳。而胃腑燥竭。肾阴消亡。烦渴秘结等症。总由一汗所致。诸谓其可泛视乎。故余尝谓治伤寒法。不可不汗。不可轻汗。不可大汗。不可再汗。不可误汗。明乎此者。庶入仲景之室而免文伯之恐也。

一太阳受冬月严寒。头疼壮热。畏寒拘急。脉紧盛而无汗者。仲景用麻黄二钱。桂枝一钱。甘草五分。杏仁八粒。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名麻黄汤。

治冬月正伤寒。此不可不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感非时暴寒。不可与麻黄汤用羌活紫苏防风荆芥葛根广皮川芎甘草等。量症加减。此不可大汗也。

一前症虽具。或元气素弱。或向有杂病。及产后。痘后。失血后。兼劳倦内伤。

并犯房欲者。果又冒寒。方与荆防苏葛甘草陈皮。随症加减。微解其表。

若不因寒而发热者。只治其本。此不可轻汗也。

一前症虽具。曾经发表出汗。不可复用发散。盖邪既却矣。而又汗之。能不伤正气乎。此不可再汗也。

一凡恶寒发热。杂症皆有。即一疮一疖亦复如是。岂可不审何证所致概用发散。如余治一妇恶寒发热。脉得洪数。询之乃左乳肿痛。余竟治其乳。肿痛顿消。寒热亦止。举一可例其余。此不可误汗也。

余观近时风尚。凡病家。医士。及旁观者一发寒热。动以伤寒首戒。每必曰曾汗否。曾下否。使汗之下之而毙。纵无憾也。如不汗不下而痊。犹未惬志焉。此生民之厄运。未俗之波靡也。失哲代起而痛发之。相沿不觉。

可胜悼哉。余习见劳倦阴虚杂症。胎前产后暑病等。妄发汗而死者。不可胜计。不得不深致焉。

两感论

伤寒一经有一经之症。则有一经之治。或伤于阳。或伤于阴。固不同也。经何以言两感哉。伤寒有并病矣。如云太阳未已。复过阳明或少阳。并之已尽。则入里。未尽。犹在表。是阳与阳并也。乌知阴不与阴并耶。有合病矣。如云太阳阳明齐病。阳明少阳齐病。或三阳合病。则自下利是阳与阳合也。

乌知阴不与阴合耶。有传经矣。如云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然有始终只在一经者。有传一二经而止者。有越经而传者。有过经不解者。是由阳传入阴也。若阴出之阳则愈矣。有直中矣。三阴受邪。始终不发热。乃不从阳经传入。是阴自受病也。则与阳不相侔矣。若此者。俱不可谓之两感。而所谓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同受病也。如云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虽然。三阳之头疼身热耳聋。感于寒者。则诚有之。三阴之烦满谵语囊缩。则是传经热证。若初感于寒。则固未之或见也。且传经热证。与两感之证。既已相同。何以于传经者。曰热虽甚不死。于两感者。曰必不免于死。余不能无辨焉。盖传经者。由三阳入三阴。始终发热。乃脉与证相合者也。两感者。则一阴一阳。外受寒为表实。内受寒为里虚。必脉证不相合者也。如嗣真云太阳症得少阴脉。少阴症反发热之例。

差足以当之。故予尝谓传经之邪。感之者多实。故不即犯三阴而无虑其为甚。两感之邪。受之者必虚。故即兼及三阴而触之即不免。经虽不言虚实。而虽甚必不免之辞。不可充而见之哉。若嗣真注两感篇。则根据文配释。

求之病情。终不相符。故予以嗣真太阳少阴之例。推之于阳明太阴。少阳厥阴。当无不然。又何疑之有。

附嗣真少阴症似太阳太阳脉似少阴不同论盖太阳病。脉似少阴。少阴病。证似太阳。所以谓之反。而治当异也。今深究其旨。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有头疼。故为太阳病。脉当浮。今反脉不浮而沉者。以里虚久寒正气衰微所致。今身体疼痛。故宜救里。使正气内强。逼邪外出。而干姜生附。亦能出汗而解。假若里不虚寒。则见脉浮。而正属太阳麻黄证也。均自脉沉发热。以其无头疼。故名少阴病。当无热。

今反寒邪在表。但皮肤郁闭而为热。如在里。则外必无热。故用麻黄细辛以发表间之热。附子以温少阴之经。假使寒邪惟在里。当见吐利厥逆等症。而正属少阴四逆汤证也。以此观之。表邪浮浅。发热之反尤轻。

正气衰微。脉沉之反为重。此四逆为剂。不为不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见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所谓太阳少阴脉沉发热虽同。而受病有无头疼与用药自别。故并言之耳。若误治之。其死必矣。

按嗣真云。太阳症头疼身热。是太阳感寒也。脉当浮而反沉。是少阴脉。

又非少阴感寒乎。用四逆汤。治少阴。救里为急。不虑太阳之邪不出也。

又云少阴症脉沉。是少阴感寒也。不应热而反发热。是太阳症。又非太阳感寒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兼治太阳。以发表热。不虑少阴之经不温也。虽然。太阳症而脉浮。复兼吐利。将独治太阳乎。少阴脉沉而发热。

不兼太阳。则又当专主少阴矣。不可不知。由此推之。如阳明身热潮热。

而脉微弱下利四肢厥冷。则又是太阴矣。宁独主阳明也乎。不得不参附子理中等汤。救太阴之里也。少阳寒热往来。而脉细蛔厥烦躁腹疼。

则又是厥阴矣。宁独主少阳也乎。不得不参吴茱萸等汤。救厥阴之逆也。盖阳症阳脉。易辨也。阳症阴脉。症假脉真也。又有症假而脉亦假者。

如阴极发躁。欲投水中。脉来鼓指。重按全无。内真寒而外假热也。更有脉涩肢冷。呕逆便秘。伏热于中。水极似火。火极亦似水也。凡此者又岂可与两感同论哉。要之治其本者。百不一失。治其标者。百不一得。临症者慎旃。

四逆汤附子(二钱)甘草干姜(各一钱五分)水煎服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各二钱)附子(一钱)水煎服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各一钱)甘草(八分)水煎服。腹痛甚。加附子。寒而吐者。加生姜。小便不利。加茯苓。肾气动者。去术。

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三钱)人参(一钱)水钟半。枣一枚。煎七分服。


太阳论

经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又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头项痛。腰脊强。以其经从头项下肩膊挟脊抵腰中。其所统者大。其所循者远。故易以犯。犯之则恶寒发热。独甚于他经。仲景以麻黄汤发之。此有是太阳症。用是太阳药也。若在阳明。则热多而寒少。无是症矣。在少阳。则寒往而热来。亦无是症矣。传入三阴。则有热而无寒。更无是症矣。故惟太阳一经。寒独甚。脉独紧。汗独无。未传阳明。则口不渴。未传少阳。则耳不聋。仲景用麻黄汤为太阳之正治。固非易老九味羌活汤之所能代也。若苟非太阳而阳明。则用葛根汤。非太阳而少阳。则用柴胡汤。均非麻黄汤之可假借也。虽然太阳一经。非独冬时严寒。能触犯之。而四时寒邪。皆能犯之。如犯之而身果寒。脉果紧。其症具在。即四时皆用麻黄可也。如犯之而寒不甚。紧不盛。其症虽具。即冬时不用麻黄可也。况作劳辛苦之人。及本元亏损之后。而偶冒寒邪。脉紧少力者。又当从权以治。不必执用麻黄可也。盖以麻黄骁悍之性。攻邪固易。损正不难。一误投之。为变不测。可不慎乎。

按麻黄汤。为太阳经正药。余所以谆谆慎之者。盖非其时。非其经。非其人之质足以当之。鲜不为害。请勿轻试。为天下幸甚。


治验

一友积劳后。感寒发热。医者不审。以麻黄汤进。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继以小柴胡汤。舌干乏津。余诊之。脉来虚数无力。乃劳倦而兼阴虚候也。误投热药。能不动血而竭其液耶。连进地黄汤三剂。血止而神尚未清。用生脉散及归脾汤去术投之。神虽安而舌仍不生津。予曰。肾主五液。

而肺为生化之源。滋阴益气。两不见效。何也。余熟思之。乃悟麻黄性不内守。服之而竟无汗。徒伤其阴。口鼻见血。而药性终未发泄。故津液不行。予仍以生脉散固其本。用葛根陈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后以归脾汤六味丸而痊。

一医者素自矜负。秋月感寒。自以麻黄汤二剂饮之。目赤唇焦。裸体罔顾。

遂成坏症。

一药客感冒风寒。自谓知药。竟以麻黄五钱服之。吐血不止而毙。此二症虽进黄连解毒犀角地黄汤。终不挽回。大可骇也。

麻黄汤麻黄(二钱)桂枝(一钱)甘草(五分)杏仁(八粒)加姜枣水煎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各一钱)甘草白芷川芎生地黄黄芩(各一钱五分)细辛(七分)加姜枣水煎

阳明少阳论

经曰。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夫同是受寒。不日一日。独日二日三日者。盖传经之邪居多。而自感者少。自感则寒。传经则热。仲景用葛根汤小柴胡汤主二经之病。节庵一曰解肌。

一曰和解。又谓不从标本从乎中治。固知非若太阳汗之而愈也。学人其可执乎。然二经亦有自感者。如阳明为邪。首面大肿。少阳为邪。耳前后肿。

此不从太阳传入。而发热与伤寒无异。东垣用普济消毒饮子。及鼠粘子汤。治之。盖阳明主燥。少阳主火。非比太阳属寒水之司。故治各不同也。

按寒邪入里。未有不传阳明。乃阳明腑病。非阳明之经也。阳明者胃也。

胃为水谷之海。一受寒邪。则水谷不行。为热。为渴。为胀满。甚则谵语狂言。皆其邪也。治之者。不可过汗以竭其液。一也不可早下以伤其阴。二也。不可寒凉以阻其化。三也。宜以葛根平胃加减调之。若少阳一经。属木有火。为呕。为声。为寒热往来。则以小柴胡汤为主。女子临经即谓热入血室。甚则谵语。加生地丹皮。乃至正之法也。尤不可汗下。

一阳明传变至多。治之贵乎得宜。寒则凝而食不化。热则燥而液愈亡。故止渴用葛粉以鼓舞胃气。胜于花粉知母。平胃用浓朴以温中州。非比木香豆蔻。如在上用桔梗枳壳。在下用枳实青皮。而甘草调中。陈皮理气。山楂莱菔消滞之类。虽极平和。实至当不易之常理也。然有饮食伏于中。而不显于脉症者。有脉症似乎饮食。而实非饮食为患。乃中气虚所致。则又当细问其病因。察其脉色舌苔。按其胸腹有无痛处。大便曾解不解。或补或泻。出一定之见以疗之。方为得耳。

葛根汤葛根(一钱半)麻黄(一钱)桂枝芍药甘草(各六分)加姜枣水煎。此方治太阳无汗恶风。太阳阳明合病。如阳明腑病。不可概用。

小柴胡汤柴胡(二钱)黄芩人参半夏(各一钱)甘草(五分)加姜枣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即前方加生地丹皮各一钱)普济消毒饮子黄芩(酒炒)黄连(各八分焙)人参橘红玄参甘草(生用)连翘牛蒡子(炒研)桔梗柴胡僵蚕(炒)薄荷(各五分)板蓝根马屁勃升麻(各二分)水煎服。(便秘酒煨大黄一钱)鼠粘子汤牛蒡子(焙研)枳壳甘草(炙)柴胡连翘黄芩桔梗(各一钱)薄荷叶(二钱)水煎

三阴论

经言六经。而即继之曰。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此何以说也。余请以三阴概之可乎。伤寒传入三阴。已寒变为热矣。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然经既属脾。经病则脾亦病。脾主消磨。亦失其职。况布于胃则食不化。而腹满络于嗌。则热伤阴而嗌干。且但曰满。

则邪犹在中焦。未可遽下。故腹满平以浓朴陈皮。嗌干和以葛根枳桔。此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

况络于肺。则水不升而作渴。系于舌。则津益亡而口燥。此时邪热已深。仲景所谓忽下以存津液。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厥阴者肝也。其经循阴器而络于咽。故邪入之。则烦满而囊缩。厥阴者。阴之尽也。经虽属肝。

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渴。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气已极。则囊缩少泄。如果大便未下。急与下之。下后不解。即与黄连解毒之类。宣散蓄热。庶或有生。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也。不然。或谓邪入于脏。或谓邪入于腑。又为藏物之脏。纷纷不已。曷与正之。

按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始而过汗以竭其液。继而过下以损其阴。液者。气之余也。阴者。血之属也。气血既损。则烦满燥渴等症作矣。况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三阴既亏。则腐熟传道化物之司。愈失其职。仲景欲急下以存津液。岂无有窥其微者耶。

养葵先生出。直以六味补水。挽其源而治之矣。

中风论

窃尝怪凡病皆以所感名之。惟中风则以其象名之。遂启后人之惑也。试观夫中风者。恒于密室中。行住坐卧之顷。卒然仆倒。或痰涎上涌。昏不知人。或肢体痿废。足不任身。或手足瘫痪。身半不遂。或口眼僻。筋脉牵引。

斯时未尝有风。而何从中之。即令虚邪贼风偶犯。亦不过现六经之症。侵冒肌肤已耳。何至昏倒不省。若斯之甚也。然则中风究何从而名焉。盖人身譬犹树也。人之四肢。犹树之枝干也。人之七情五志。犹天之疾风豪雨也。人之饥饱劳逸。犹树之日剥月削也。人之忧愁思虑。犹树之蠹蛀侵蚀也。人之恣欲不节。犹树之斧斤砍伐也。假令一树也。而剥之削之。侵之蚀之砍之伐之。即不待夫疾风豪雨。而罔不倾仆矣。偶遇大风拔木。而咎之于风可乎。人之中风。不犹是乎。河间谓五志过极。言其因也。东垣谓本气自病。言其本也。丹溪谓湿热生痰。言其标也。而究其根。则在于肾元不足所致。盖肾元无亏。五志过极。即显五志之证。元气不足。即显虚损之证。湿热生痰。即显痰热之证。惟根本既亏。而五志乘之。劳役乘之。痰热乘之。而卒然仆倒。遂莫之支尔。斯时也。逐其痰。痰愈炽。降其气。气愈逆。惟牙关紧闭者。暂用稀涎散开之。究无当于实际。立斋用三生饮投人参一两。驱驾其邪而补助真气。真斩关夺门之将也。河间立地黄饮子。治舌喑不言。足痿不行。专固其本。已顶门下一针矣。余每临斯症。细求其故。未有不从心肾不交而得。盖心不下交于肾。则用归脾汤养育心神为主。而以八味丸为佐。肾不上交于心。则用地黄饮子补益真阴为主。而以独参汤为佐。又必令病患却七情。绝帏幕。轻者可复。重者可延。继以岁月。鲜不安痊。若以风药痰药间之。舍本求末。安望其能生哉。

按中风肥人多见之。而瘦者间有。然肥人多气虚。气虚则生痰。苟根本不实。犹树之扶疏而中空。则易于倒仆矣。治之须大进参术。佐以痰药。

后补其肾可也。瘦人多血虚。血虚则有火。苟忧愁太过。犹树之枝枯而叶萎。则无以滋养矣。治之须培益真阴。佐以开郁。后补其气可也。盖脾肺肾肝。既有阴阳气血之殊。自应分酌而治。矧心为神机开发之本。胃是谷气充大之标。苟心思不遂。则饮食少用。而无以益其血脉。胃气不充。则五脏少资。而无以灌其百骸。则是心与胃。又所宜讲求者也。噫。中风一症。大率膏粱者多出于逸乐。则宜固其肾肝。盖肾主闭藏而肝主疏泄也。藜藿者每见于萦愁。则宜助其心脾。盖心主忧而脾主思虑也。

此孰非医者之权衡。所当潜心而体会哉。不然一遇此症。不求其因。识浅技穷。辄进牛黄丸。几曾见有用之而得生者。不大可悟也夫一中风五绝之症。如口开眼合。手撒遗尿。声如睡者不治。治之无益。

一中风僻瘫痪。分左右之道路。而大补气血。佐以舒筋豁痰。十补勿一泻之。

一中风痱痿不用。宜八味十补还少等丹丸选用。佐以补中六君归脾等汤调之。慎勿误治。以夭人命。

一中气中寒中暑中食。分别以治。不可误认作中风一例而看。

稀涎散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两半)牙皂(三钱细切)明矾(一两)先将矾熔开。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

三生饮生南星(一两)生川乌(半两去皮)生附子(半两去皮)木香(二钱)每用共一两。加人参一两。水煎。

地黄饮子怀熟地巴戟(去心)山茱萸(去核)肉苁蓉(酒净)附子(制)石菖蒲五味子(杵)茯苓麦门冬(去心)远志肉(去心甘草汤净)石斛(盐水焙)紫肉桂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姜枣水煎。


虚损论

虚损之症。越人言之详矣。然有骤而损者。有渐而损者。骤而损者。如大劳大病脱气脱血之诊。其势疾暴可畏。然苟察阴阳偏胜而调之。往往易于见功。此无他。形体虽坏。而脏真未竭也。渐而损者。如劳役所伤阴虚火动之候。其始若不经意。其继犹或强持。日积月累。渐至于深入而不可救。此无他。脏真先亏。而形体徐坏也。夫然。则虚损之要。莫有过于阴阳。而治之者。有五失焉。方其始也。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发热。医者见其寒。辄思解之。

见其热。辄思清之一失也。其继也。阳虚宜补阳。而反滋阴。阴虚宜滋阴。而反补阳。则阴阳愈乖。二失也。且阳虚有火。则甘温之中。不宜燥热。阳虚无火。则甘温之中。不宜凉润。阴虚有火。则壮水之中。勿杂燥味。阴虚无火。则益火之中。切禁苦寒。治者不守大法。三失也。又有阳先病。而温之大过。阴后病者。阴先病而凉之太过。阳后病者。治者不知变计。四失也。况阳虚则阴无所统。病在阴而仍宜治其阳。阴虚则阳无所附。病在阳。而仍宜治其阴。治者不窥原本。五失也。此其间缓急进退之法。非可执一。宜深思而熟计之。不致变生而易辙。斯善尔。故治损之法。惟越人为最精。其曰损其肺者益其气。即劳役所伤。而用补中益气之类也。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即思虑过度。而用济生归脾之类也。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即饮食失节。而用四君六君人参理中之类也。损其肝者。缓其中。即七情怫郁。而用加味逍遥之类也。损其肾者益其精。即真阴失守。而用六味八味之类也。

矧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五脏盛。乃能泻脾运水谷之精而日生之。

以灌于脏腑可见先天之精。早已易竭。后天之精。生之实难而不知节者又妄用而不恤。于是精不能生气。气不能生神。而骨痿色悴。劳瘵之形成矣。虽有扁仓。能不却走哉。

按虚损之症。未有不见于咳嗽。而咳嗽之因。则有多端。如形寒饮冷则伤肺。此时而即解之易易也。然有忽视而任之者。则邪内伏而正反虚有重视而屡发者。则气益虚而嗽弥甚。于焉津液内亡。肺气不能自固。

而肾绝生化之源。更加之以不谨。而子母两亏。阴益亡而竭矣。阴竭则火动。火动则金愈伤。燎原而不可遏。求其不为怯也难矣。于是疗之者。

始议降火。议清金。不知苦寒又坏胃。胃伤则脾亦伤。更绝其肺之母而死亡迫矣。故善治者。肺虚则补其气。兼补其脾。使土得以生金。肺有火。

则补其肾。使子不盗母之气。而水足制火。火衰。则补其火。使不致金寒水冷而上泛为痰。仲景谓阴虚咳嗽者。用肾气丸补而逐之。东垣谓脾虚生痰者。六君子补中益气培而养之。如忧虑而伤心脾。归脾汤主之。

郁怒而伤肝脾。加味逍遥归脾主之。气血两虚。八珍人参养荣汤主之。

此皆治咳嗽之大法。亘古而不可易者也。奈何世之医者。一见咳嗽。不求其因。罔顾其本。嗽家药品。搜括无遗。发散不效。继之消痰。消痰不效。

继之降气。降气不效。继之清火。清火不效。待毙而已。不亦重可哀哉。

血症

凡症之可畏者。莫甚于失血。使不急有以止之。则危亡随焉。然止之而不得止。或屡止而屡发者何故。良由世之治者。执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之说。

不求阴阳原委。漫以寒凉投之。设在火症。偶尔获效。危亡者接踵矣。褚齐贤有服寒凉百不一生之叹。岂过甚哉。窃念人之一身。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而血潜行于中。岂容有发越也哉。惟伤于肺。则血缕带于痰中。伤于脾。

则血散漫于痰涎。伤于肝。则血凝结而紫黑。伤于肾。则血随咳唾而出。伤于心与肾。则血暴吐而成盂。其间脏腑。虽有气血多少之别。断未有真阴足而妄动者。亦未有元气充而不摄者。每见失血之人。非有大损于脏腑。

则血不易以至。一至焉。则症不易以复。从可识矣。端赖求其原而疗之。或补其阳。以固脾肺之气。如面色黄白。而脉虚大空软者是也。或补其阴。以固肾肝之气。如面赤口干。而脉虚细弦数者是也。然补阳无论矣。而补阴之中。又有火衰者。其症面青白而脉迟弱。或服寒凉而脉反鼓指者。皆当以导火归元。如八味丸以消阴翳是也。不见立斋治张东谷。遇劳则吐血一二口。用补中益气汤。加门冬五味山药熟地茯神远志。非补脾肺乎。丹溪每用炮姜止血。缪仲仁用四君六君加木香。谓古人治血多以胃药收功。非补中焦乎。养葵谓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三脏之药毕具。用之鲜不神效。非补心脾乎。余治一友。汪子轶干。应乡试过劳。及归。吐血。屡发屡止。遍服补阴药。逾年不效。余见之面色白。脉虚数无力。体中未尝畏热。余曰此不特脾肺虚而命门之火亦衰。遂用归脾汤加炮姜五味倍人参。而血势少衰。偶加门冬。则又如故。继以八味丸无间服之。血遂止。若八味少弛。则血又复。以后连获二子。应试如初。非补命门乎。乃知有形之血。

固于无形之气。无形之气。资于命门之火。所谓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生。

神者血之华也。不信然哉。及观古人治脱血。必用大剂独参汤以挽之。岂血未至于脱。而反不可用人参乎。此亦余之所不解矣。故余治失血症。上必顾其脾肺。下必滋其肾元。切禁苦寒以伐之。庶几无愧于前哲。而不遗人夭枉也。

按上治五脏法也。胃多气多血。暴吐成碗成盂。当火炽方盛时。必用四生丸。生地凉血。荷叶柏叶破血。假艾叶辛温济之。则血不复滞而归经矣。胸中气塞。血成紫块者。此必血菀于上。宜桃仁枳壳陈皮香附之属。

破而降之。则气平而血止矣。小便尿血。心移热于小肠。清心莲子加柏叶牛膝小蓟主之。大便下血。元气下陷。补中益气加槐花槐角地榆主之。审其虚实而施治可也。至鼻衄。血冲清道。四生丸为最妙。虚则生脉散加黄芍药以摄之。牙宣出血。六味丸加骨碎补。虚寒者。八味丸加骨碎补。生脉散亦效。此又岂法之所拘哉。

生地丹皮汤治脉数内热咳嗽痰血者。

怀生地牡丹皮川贝母(去心研)麦门冬(去心)广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三分)沙参(一钱)(如不止加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加焙扁柏叶一钱。水煎服。如吐血。去门冬加荷叶艾叶。或加藕节童便。

当归止血汤治脉弦胁痛气逆者。

当归(一钱)香附(一钱便制)生地(一钱)白芍药(一钱酒炒)牡丹皮(一钱)苏子(一钱)炙甘草(三分)广陈皮(一钱)加焙扁柏叶一钱。水煎服。

白芨汤治内伤吐血。

白芨茜草生地丹皮牛膝广皮归尾(各一钱)加荷叶蒂五个。水煎服。

补方见论内

咳嗽

咳嗽。微疾也。连绵不已。则又痼疾也。夫岂容渺视哉。然咳则有声无痰。虚怯者恒见之。或时咳一声。或连咳二三声。日以为常。初不经意。而羸已成矣。盖肺出气。肾纳气。升降往来。舒徐不迫。惟纵欲以竭之。以耗散之。而真气馁。于是假咳而上达。岂可久之道哉。嗽则有声有痰。其因多端。外则六淫。内则七情。咸足以致之。经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肺为之总司。然六淫之中。风寒尤易犯。以肺主皮毛。而开窍于鼻。形寒饮冷则伤之。留而不去。为寒为热。变迁不一。须审其风则解之。寒则散之。中病即止。若过于解散。则腠理疏而邪复袭。愈袭愈解。愈解愈袭。脾肺虚而元气惫。反变成他症而难疗矣。况乎暑湿七情等因。又当随感而施治者哉。窃思痰者。身之液也。外充皮肤。内滋脏腑。气为之化。血为之辅。相为灌溉而不可竭者。若久嗽不已。则腑腑精华。肌肉血脉。俱为耗引。消竭于痰。比之脱气脱血。何多逊焉。独不观久嗽者。始而色瘁。继而肉消。继而骨痿。皆津液不能敷布乃至此。夫岂容渺视哉。故疗之者。干咳。用地黄丸峻补其肾。

兼进人参以滋化源。痰嗽。风则解以辛凉。寒则散以辛温。暑则清之。湿则燥之。燥火则润之。七情则随所因而调之。而总以扶脾保肺为首务。幸毋沾沾于逐痰也。

按痰又有酒湿而生者。六君子加葛粉泽泻之类。有食积而生者。枳术加半夏曲陈皮甘草之类。有痰火而生者。二陈加栝蒌山栀黄芩之类。

有肺燥而生者。二冬加贝母栝蒌百合之类。有气逆而生者。二陈加苏子桑皮杜仲之类。此皆治标之治法。随症以投。第不可过甚耳。

呕吐

凡病皆有虚实寒热。而呕吐为尤甚。良由治之者。喜温暖而利攻伐。热者热之无遗。火症临之愈剧。攻者攻之殆尽。胃气因而转伤。于是有呕之不止。而吐之勿绝。其不至危殆者几希。盖缘寒与实易辨。而虚与热易淆也。

寒与实者。或内伤生冷。或客寒犯胃。或醉饱无度。或饮食失节。脉必沉紧弦滑。而中焦胀满不安。不有以温之。则寒不除。不有以攻之。则滞不化。宜乎藿香平胃之属。奏绩易易也。若夫寒郁为热。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人咸知之。唯是不察其因。而漫以止吐药投之。往往喜用香燥。殊不知呕属少阳。木中有火。火性炎上。肋之弥炽。甚至呕绿水或如菜叶者。则胆中之汁也。使不急与栀连降之。则呕逆何时而止耶。每见惊伤胆者。其病善呕。先哲立温胆汤。独入竹茹。降气降火。意可识矣。况乎胃属土。畏木者也。木邪凌土。胃气必伤。水谷不纳。胃中之津液。竭尽无余。而下焦之气。逆而上攻。比比胸膈痞塞。有似乎实。医者从而伐之。则一线之气立断矣。故凡遇久吐伤胃。则必于清火中加人参以扶胃气。然后徐进米饮。方能纳也。尝见古人治虚寒吐逆。用热药恐其扞格。反入黄连童便为向导。下安阴分。矧在热症。而反以火济火乎。虽其间声物俱出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呕。声浊恶而长谓之哕。或七情之拂郁。或六气之交乘。或水土之不和。或关格之不利。种种悬殊。疗非一致。然苟能于虚实寒热体勘精切。亦可无遗蕴矣。


治验

一女子积劳后。忽发寒热。呕吐不止。三日夜罔间。凡用藿香二陈伏龙肝之类。皆不效。呕至如菜叶青汁。形神俱疲。余急进山栀人参神曲茯苓一剂。其呕渐止。后以人参调理而痊。

一女子因惊后。胃脘作疼。呕逆不止。亦越三日矣。胸中时叫饥。但不能纳谷味耳。且神昏谵妄。面见疹。及余按其脉则弦。而重取则空。弦者。惊伤胆之脉也。空者。胃气虚之诊也。疹者。火炎上之象也。余以远志茯神枣仁安神养胃。木香陈皮止痛平气。山栀童便降火。稍入柴胡引经。

倍用钩藤止惊。一剂呕止退。神安思食。再剂而愈。

二陈汤半夏茯苓广皮(各一钱)甘草(三分)姜三片。水煎。如脉数烦热呕酸。加黄芩山栀钩藤。甚则入黄连。如停滞。

加浓朴莱菔子枳实。如畏寒。加藿香木香。如因惊。加竹茹。如中气虚。加人参石斛。虚寒入炮姜熟附。


头风

凡头痛之候。感于六淫者。其发各以时。惟头风发不以时。或月计。或岁计。

虚则愈频。独可异者。素问云。当先风一日则痛甚。不可出内。至其风曰。则少愈。夫痛既以风而作。何先风反甚。风日反愈乎。盖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凡气机之动。每先形于所感。在天为风者。在人为肝。肝者风木之脏。而血藏焉。惟血虚则发热。热甚则生风。一经感召。而病机之跃跃欲动者。则从少阳之火以上头角。故头风先患左半者以此。然木邪凌土。脾胃受克。头痛甚者。必作呕。乃由少阳入阳明。则侵及于右半者以此。可见头风之疾。

乃本肝经而作。肾水不能生肝木。肝木来乘脾土。惟以补中益气。调中益气。使清阳上升。入黄柏以降阴火。土生金。金平木。水制火。东垣先生深察病机。立方神应。非后人所几及。于此见一班云。若漫作风治。去之不啻千里。希其效也得乎。

一大寒犯脑。头痛齿亦痛。用补中益气汤加麻黄附子细辛。

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用调中益气汤。

一挟热头痛。烦躁不宁。用茶调散。

一痰厥头痛。因误服疏风。脾胃虚损。头旋吐痰。身重肢冷。头苦痛如裂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一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用黑锡丹。

一眉棱骨痛。风热痰气上攻者。用选奇汤。

调中益气汤升麻柴胡黄柏(酒炒)川芎甘草(各三分炙)苍术(泔制)人参陈皮(各七分)黄(蜜炙)当归蔓荆子(各一钱焙研)水煎。畏寒甚。加细辛三分。

茶调散黄芩(酒浸炒,二两)川芎(一两)白芷(五钱)荆芥(四钱)薄荷细茶(各三钱)为细未。每服三钱。茶送下。巅顶及脑痛。加细辛本蔓荆子各三钱。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麦芽(各钱半)干姜(三分)白术(土炒)神曲(各一钱炒)黄柏(二分酒炒)人参苍术(米泔制)天麻(煨)黄(蜜炙)陈皮泽泻茯苓(各五分)水煎黑锡丹沉香附子(制)葫芦巴肉桂(各五分)茴香(焙)补骨脂木香金铃子肉豆蔻黑锡硫黄(与黑锡结砂各一两)为末。研匀酒煮。面和丸。梧子大。阴干。每服五钱。空心姜盐汤送下。一方有阳起石五钱。巴戟一两。

选奇汤防风羌活(各三钱)黄芩(一钱酒炒)甘草(三钱夏生冬炙)每服三钱。水煎热服。

头眩

经言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则眩者风之所作。而肝之所主。河间则责于火。

火炎上而动摇也。丹溪则责于痰。痰流动而冲溢也。然治火并治痰。而眩如故者何耶。良缘火之有余。本于水之不足。则壮水之主。钱氏六味丸加鹿茸是也。痰之所发。由于水之上泛。则益火之原。仲景肾气丸补而逐之是也。使根本坚实。即枝叶扶苏。孰得而震撼之哉。其次则莫如培土。木克土。而实藉土以自栽。有如思虑太过。则调以归脾。劳役不节。则益以补中。

使心火宁而不盗母气。肺金旺而化源益滋。更入杜仲枸杞山茱萸之属。

上病下取。则鲜有不安者也。盖眩为中之始基。中为眩之究竟。其所以致此者。未有不戕。贼真阴而得。则又何容讳耶。

一体虚之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皆能眩晕。当以脉证别之。

一气虚者。乃清气不能上升。或汗多亡阳而致。当升阳补气。血虚者。乃亡血过多。阳无所附而然。当益阴补血。此皆不足之症也。痰涎郁遏者。宜开痰导郁。重则吐下。风火所动者。宜清上降火。外感四气。散邪为主。此皆有余之症也。刘宗浓辨之颇详。要之素无病而忽眩者。当于有余中求之。素不足而眩者。当于先后天分之。不得以气血该也。

本事川芎散治肝风眩晕。

山茱萸(一两)小川芎人参山药茯神甘菊花(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钩藤散治肝火头晕。兼有痰者。

钩藤陈皮麦门冬半夏茯神甘菊花人参防风白茯苓(各半两)甘草(一钱)石膏(一两)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

许学士二方。用意颇微。不可忽视。

鼻渊

鼻渊一名脑渊。以鼻之窍。上通脑户。脑为髓海。犹天之星宿海。奔流到底。

骨中之髓。发源于此。故髓减则骨空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李濒湖云。鼻气通于天。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然肺主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治者但见其标。不求其本。往往喜于解散。散之过。则始流清涕者。继成独涕。渐而腥秽。黄赤间杂。皆由渗开脑户。日积月累。而至羸矣。使非参益其阳。麦冬五味敛其阴。佐以辛荑透其窍。脑户何由而固耶。虚寒少入细辛。内热监以山栀。又须六味丸加鹿茸枸杞等。下填肾阴。则精足者髓自充。尚何漏卮之足云。

补中益气汤黄(一钱半蜜水炒)人参白术(炒土)当归麦冬(各一钱去心)广皮(七分)柴胡炙甘草升麻辛荑山栀(各三分炒黑)五味子(九粒杵)姜枣水煎。

补脑丸治鼻渊久不愈者。神效。

人参麦门冬(去心)茯苓杜仲(盐水炒)肉苁蓉(酒净)山药(饭上蒸切)熟地黄山茱肉(各二两)黄(蜜水炒)枸杞子菟丝子(各三两)鹿茸(酒浆微炙切片)五味子(各一两)为末。另捣苁蓉枸杞熟地麦冬。略添炼蜜和丸。如桐子。每服四钱。白滚汤下。

耳病

阴阳之用。互合成体。有如阳窍七。奇数也。而五脏开之。则主受。阴窍二。偶数也。而六腑输之。则主化。然阳窍中。心肺为阴中之阳。则口鼻之气。升降往来。无形而之有形矣。肾肝为阴中之阴。则耳目之窍。虚实交参。有形而之无形矣。故五色则目收之。五味则舌辨之。五臭则鼻吸之。五音则耳纳之。然目之光犹外发。木中有火也。耳之聪惟内受。水性润下也。恒见肾气足者。耳中之墨充塞。而听愈聪。肾气虚者。耳中空窍无碍。而听愈背。明乎此理。可见少阴之气。藏于耳中。而其外蔽者。则少阳之风火。扰乱相扇。驱其外邪斯得矣。若夫肾气不充。少阴之脉不至。惟峻补真阴。入以镇坠之品。则气不上乱。复其司听之职。则虚而能受。如空谷之音。附应立赴矣。不知者。妄以外导法。欲令气通。则阴内阳外。岂能越出而失其常经乎。或又曰。心开窍于舌。寄窍于耳。凡用心过度。火为之扰。然鸣则有之。聋则未也。

究之心肾不交。水不升故火不降耳。至痰火为患。耳如蝉鸣。降气则痰下。

益水则火息。亦不越摄气归元之旨也。

一色欲损肾。六味丸入杜仲牛膝沉香黄柏枸杞磁石。

一耳中干结。耳鸣而聋。柴胡聪耳汤。

一上焦热。耳鸣而聋。及出脓汁。蔓荆子散。耳痛生疮。黍粘子汤一停耳。耳中有脓。用桑螵蛸炒。入六味丸。

柴胡聪耳汤连翘(四钱)柴胡(三钱)炙甘草当归人参(各一钱)水蛭(五分炒)虻虫(三个去壳足炒)麝香(少许)上除后三味别研外。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渣。入三味末再煎。食远服。

蔓荆子散甘菊蔓荆子桑白皮麦门冬生地赤茯苓赤芍药前胡(各一钱)炙甘草升麻木通(各三分)姜枣水煎。

黍粘子汤昆布苏木生甘草蒲黄龙胆草(各二分)黍粘子连翘生地炙甘草当归黄芩黄连(各三分)柴胡黄(各四分)桔梗(一钱半)桃仁(三个去皮尖)红花(少许)水煎。

六味丸怀熟地(八两)山茱萸淮山药(各四两)牡丹皮泽泻茯苓(各三两)磁石(一两醋七次)沉香(五钱)牛膝杜仲(盐水炒)枸杞子(各二两)黄柏(一两盐水炒)为末。添炼蜜糊丸。每服三钱。青盐汤下。


目病

凡窍各司其一。而唯目。则五脏之精华。皆上注焉。其瞳子。则水之晶而火之用也。黑膏者。木之脂。白膏者。金之液。木火金水。合聚其彩。重重裹之。而神乃外发。故其光之所射。无远不照。无微不察。犹天之有日月也。然人但知其发之用在木火金水。而不知其藏之妙独在于土。土无光者也。而上下眼胞则主之。以司开阖。故昼则开而属阳。夜则阖而属阴。有阴之阖。正以济阳之用。木火金水。皆藏于土中。乃发露而不穷。此造化之巧。本于能藏也。试观之木膏入土。年久成珀。铜坑在土。空青乃生。井中水。则澄澈。石中火。则光焰。无在不藉土为用。东垣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

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目者血脉之宗。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苟心烦事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则百脉沸腾。复感外邪。

而诸病生焉。善治者。必理脾胃。养血安神。而驱风清火。治标之法。可暂而不可常者。若夫色欲损肾。则肾肝之阴。真水真火。不可一日而缺。尤急宜讲求者也。

一目疾感风寒。脉浮洪或紧。宜发散。后加甘菊蒺藜决明枳壳。凉血。生地丹皮。

一日疾红赤。不畏风寒。脉数疾者。用甘菊蒺藜决明山栀酒芩酒连当归枳壳。

一眼胞浮肿。防风通圣散主之。微肿而虚。用蝉壳茯苓决明山药木通麦冬或加白术。

一目疾有星翳。用蒺藜木贼决明谷精当归生地蔓荆子青葙子。

一眼目昏花。视物不明。因思虑者归脾汤。劳倦者补中益气汤。郁怒者加味逍遥散。肾水不足。滋阴肾气丸。真火不足。济阴地黄丸。或八味丸加沙苑蒺藜枸杞子。

一瞳神散大。用远志茯神枣仁人参枸杞山药五味。

一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用加减驻景丸。

一雀盲。至夜则目不见。用补中益气汤加枸杞子山茱肉山药。

一沿眶烂眼。用甘菊白芷各二钱。朴硝五钱。杏仁十七粒。胆矾三分。羌活一钱。水二钟。煎一钟。净洗神应。

一东垣治饮食劳役所伤。视物昏花。用益气聪明汤。

一娄全善治目珠疼。至夜尤甚。及点苦寒药反疼者。用夏枯草四两。香附末二两。甘草四钱。清茶调服二钱良效。

防风通圣散防风川芎当归薄荷芍药大黄(炒)麻黄连翘芒硝(各五钱)石膏黄芩桔梗(各一两)滑石(六两)山栀荆芥白术(各一两土炒)甘草(二两)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滋阴肾气丸熟地黄(三两)生地黄(四两)牡丹皮当归山茱肉山药柴胡五味子(各五钱)泽泻茯苓(各二两五钱)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济阴地黄丸五味子麦门冬当归身熟地黄肉苁蓉山茱肉干山药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为末。蜜丸。每服三钱。白汤下。

加减驻景丸菟丝子(半斤酒制)当归熟地黄(各五两)车前子(焙)五味子枸杞子(各二两)楮实子川椒(炒各一两)为末。蜜丸。每服三钱。温酒下。

益气聪明汤人参黄(蜜水炒)炙甘草(各五钱)升麻葛根(各三钱)蔓荆子(钱半焙研)芍药(酒炒)黄柏(各一钱)每服三钱。水煎。

调经论

经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灵枢曰。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

任冲并伤。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为息贲者。不治。由是观之。天癸者。天一所生之水也。月事者。月属阴。其盈亏应潮汐。犹女子之月信也。任冲二脉。皆起于会阴。为经脉之海。故女子月事。以三经主之。经何以言二阳之病发心脾。则女子不月。盖二阳者。乃指足阳明而非手阳明。足阳明者。胃也。心为之母。脾为之助。胃乃水谷之海。

病则饮食少衰。而水谷不荣。以女子心思偏执。心不生血。而月事衰少。心火偏盛。而月事暴下。脾不统血。而月事过多。脾阴不足。而月事早绝。皆谓之不月。先期过期。血崩经闭。不以时下也。其传为风消者。风属肝木。病善怒。木有余。则脾益不足。故肌肉消瘦。其传为息贲者。土不生金。心火乘之。

故肺气喘促。而为不治之候也。明乎此而知天癸者。先天所禀之血脉。而冲任为之蓄泄。心脾者。后天所生之血脉。而阳明为之灌溉。故先天不足者。滋其肾阴。后天不足者。调其心脾。其理虽殊。而实一致。治法有能外之者哉。

一妇人多思虑。损伤于脾。月水过多。归脾汤主之。兼郁火。先期而至。加柴胡山栀牡丹皮。

一妇人多怒伤肝。经水或前或后。或发寒热。或内热口苦。脉弦数。小柴胡汤加当归香附。如月水衰少。四物汤加香附续断。月水过多。四物汤加香附阿胶白术茯苓。

一妇人劳役所伤。面黄唇白。四肢乏力。经水过多。或暴下不止。补中益气汤。加阿胶珠炮姜炭。五味子。经水衰少。十全大补汤。八珍汤。人参养荣汤。

一妇人阴虚火动。禀赋素弱。或骨蒸烦热。用加味逍遥散。间进六味丸。或八珍汤加秦艽条芩香附阿胶之属。

一妇人气滞血凝。经水过期。至则腹痛。乃下焦有寒也。四物汤加吴茱萸桃仁肉桂牛膝泽兰香附。

一妇人肥盛多痰。经行过多。六君子汤加归芍阿胶。或腰痛。八珍汤加杜仲山茱肉。

一妇人虚寒。脾不统血。补中益气汤加姜附山茱肉。兼进八味丸加五味子。或八珍汤加阿胶蕲艾。

一妇人心火炽甚。烦热脉数。经水过多。加味归脾汤加麦门冬。或清心莲子饮加山栀。

一妇人临经。感冒风寒。参苏饮加减。寒热往来。名热入血室。小柴胡汤加丹皮生地。脉不数。加当归香附。兼停食仍与内消。

一妇人临经感气。经反凝滞。逍遥散加木香广皮香附。去白术。或入抚芎。

一妇人临经。因饮冷水。凝结不行。平胃散加芎归。如久而不行。少腹胀痛。

四物汤加肉桂牛膝茯苓广皮。

一妇人受暑热。经水过多。清暑益气汤。虚者生脉散。实者香薷饮。

一妇人饮食不运。或失饥伤饱。血暴下崩。先理中气。使食转化。后与补脾。

一妇人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日渐羸瘦。而生潮热。慎毋以毒药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泽兰汤。

一妇人去血过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用人参二两。枣十枚。水煎服。

一师尼寡妇室女。乍寒乍热。肝脉弦长而出鱼际。用生地黄丸。

附时珍月经辨李时珍曰。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复有变常。而古人并未言及者。不可不知。有行期只吐血衄血。或眼耳出血者。是谓逆行。有三月一行者。是谓居经。俗名按季。有一年一行者。是谓避年。有一生不行而受胎者。是谓暗经。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盛胎。俗名垢胎。有受胎数月。血忽大下。而胎不陨者。是谓漏胎。此虽以气血有余不足言。而亦异于常矣。女子二七天癸至。七七天癸绝。其常也。有女年十二十三而产子。如楮记室所载平江苏达卿女。

十二受孕者。有妇年五十六十而产子。如辽史所载亟普妻。生二男一女者。此又异常之尤者也。业医者之于此类。恐亦宜留心焉。

归脾汤人参白术(土炒)茯神黄(蜜炙)枣仁(炒研各二钱)远志(甘草汤净焙)当归(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龙眼肉(七枚)姜枣水煎。加柴胡山栀牡丹皮。名加味归脾汤。

逍遥散白术(土炒)茯苓当归白芍药(酒炒)柴胡(各一钱)炙甘草(三分)姜水煎。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逍遥散。

八珍汤人参白术(土炒)熟地黄当归茯苓(各一钱)白芍药(酒炒一钱)川芎(五分)炙甘草(三分)姜枣水煎。

四物汤当归(一钱)熟地黄(一钱)白芍药(酒炒一钱)川芎(五分)水煎。

六君子汤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半夏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三分)姜枣水煎。

清心莲子饮黄芩人参麦门冬莲肉柴胡地骨皮车前子(焙各一钱)水煎。

柏子仁丸柏子仁(焙研)牛膝(酒拌)卷柏(各半两)泽兰续断(酒炒各二两)熟地黄(三两)为末。入地黄膏。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泽兰汤泽兰(三两)当归(酒拌一两)白芍药(酒炒一两)甘草(五钱)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

生地黄丸生地黄(一两酒拌杵膏)秦艽黄芩柴胡(各五钱)赤芍药(一两)上为细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糊丸。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日进二服。


带症论

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资生经载一妇。患带下。有为灸气海未效。次灸带脉穴。

在两胁季肋下一寸八分。有鬼附耳云。昨日灸亦好。只灸我不着。今灸着我。我去矣。遂愈。

刘宗浓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营气不升。经脉凝涩。卫气下陷。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蕴酿而成。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属气。赤者属血。多因醉饱房劳。服食燥热所至。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者。肾肝阴淫湿胜者。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少腹之下。或下元虚冷。子宫湿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类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

或温补。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带下一症。素问归于任脉。明堂归于带脉二穴。子和扩而充之。以带为约束诸脉。而会合冲任督诸经。郁热淫溢。皆由带脉渗漏而下。可谓原委灿然矣。而宗浓则本阴虚阳竭。及诸病机治法。至详且悉。比之丹溪专重湿痰。子和单主湿热。则悬绝也。然男子遗精之外。有赤白浊。女子崩漏之外。

有赤白带。而带独重于浊者。以女子七情偏胜。抑郁为多。绵绵而下。无休止也。须察其五脏之偏甚。所感之虚实。或清或补。或升提下陷。大抵虚多而实少。热多而寒者。亦不乏也。故子和所论者寻其原。而宗浓所列者尽其变。至立斋以带分五色。则又推展言之耳。

一崩带向以崩为肝虚有火。而血不能藏。带为脾虚有湿。而气不能摄。然带症而面青脉弦。多郁怒者。能不调其肝乎。崩症而面黄脉弱。多倦怠者。能不补其脾乎。则又在于临病变通矣。

一带症元气虚者。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加酒炒椿根皮最妙。真阴亏者。六味地黄汤加酥炙鹿茸。兼肝火。加味逍遥散入椿皮。或八珍汤加椿皮。

作丸亦胜。内热者加黄芩香附。半产者入杜仲阿胶。

一带证肥人多因气虚有痰。瘦人多因血虚有火。未有不从调补而愈者。

若专主痰火。则失之矣。每见久而不止。去之过多。必致少腹重坠而痛。

肌肉消瘦。虚症毕见。骨脉为枯矣。以是知带之为物。精血所摄。所云湿热者。乃言现症之标。而实本冲任带所至。焉可不求其原而治之哉。


治验

一儒者内室。素患带下。时作时止。后因过劳。带遂不止。腹重坠。疼痛异常。

余以补中益气汤。加肉苁蓉山茱肉杜仲牡蛎粉。数剂得减。后以八珍丸加苁蓉杜仲椿根皮。调理而愈。

一女子带下半载。肌肉憔瘦。余以补中益气汤加酒炒椿根皮。三四十剂。

以六味地黄丸相间服之。带遂止而肌肉亦长。乃愈。

补中益气汤人参(一钱半)黄(蜜炙一钱)白术(土炒一钱半)甘草(炙三分)当归(一钱)陈皮(八分)柴胡(三分)升麻(三分)姜枣水煎。加椿根皮一钱半。酒炒。腰痛。加杜仲山茱肉肉苁蓉。头风。加本白芷各三分。湿热。加苍术黄柏各五分。泽泻七分。

妊娠论

女子之有娠也。构精于肾。受先天之气以成。资养于脾。根据后天之气以长。

则是肾与脾者。为始终生成之本也。而治之者。独不专重二经。必始于清火而终于理气。则胎气得安而母气得健者。此何以故。殊不知天非此火。

不能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盖男女构精。俱藉此命门之火。种于无形之先。而精血聚合。结于有形之后。此虽肾阴为主。而冲任厥阴之脉。皆资养于胞。而其火独上冲而逆。所以女子重身。呕恶阻味。月事不以下。盖冲脉之血海衰。而胞络之火炽。任脉之宗气弱。而阳明亦不能独旺。素问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故当百日之内。亟亟补土而食反不下。往往清火平逆而反得安也。迨四五月来。饮食渐入。母气日衰。母气既衰。则不能约束于胎而胎气寝大。必需白术健母之气。条芩益子之阴。加以陈皮利其气。而胎始得安。又如子烦者。心火也。子嗽者。

肺火也。子悬者。肝火也。子肿者。脾火也。均宜麦冬条芩桑皮紫菀生地知母之类。随症选用。未有不从内热所致。进而七八月。母气愈弱。母血亦亏。

又必须八珍兼补气血。及阿胶条芩陈皮香附缩砂之属。且固且利。则母气健旺。而胎虽长。约束有制。盖母之气血有以运之。则不致胎气滋大。母反不得展舒也。迄九十月矣。此时气血必欲补。而胎气又必欲利。盖气血不补。无以为生育之藉。而胎气不利。未免有难产之虞。故丹溪谓八九个月内。服达生散数贴甚好。盖达生散中。用大腹皮为君。使气疏达于母腹之中。营运于胞胎之外。又以紫苏陈皮佐之。参术归芍。补而不滞。有热则加黄芩。烦躁则入生地。滋养阴血。始终不为火所销铄。而分娩之时。犹有虑其不易产者。吾未之闻。即或受胎以及弥月。间有外邪乘袭。七情所伤。

当分轻重缓急。以固胎为主。兼以解利。随症施治。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若无故而诛伐之。又岂有不殒者哉。

一妊娠恶食。客曰阻恶。经云女子重身。百日恶味。且妊娠一二月。足厥阴少阳脉养之。厥阴少阳。属木。有火。善呕。妇人性又易怒。肝木有余者多肝欲收。故喜食酸物。丹溪治一妇呕逆不止。服参术反甚。以抑青丸投之。遂平。盖此意也。一方用藿香浓朴茯苓炙甘草广皮竹茹。有热加黄芩山栀。血虚加当归芍药。气虚加人参白术。或均入半夏。俗谓碍胎。盖千金方每用之。及汤泡油焙亦可。

一妊娠三四月。手少阴太阳脉养之。少阴太阳。属火。丹溪曰。火能消物。造化自然。故有三四月而堕胎者。必于滋补中兼清火。有患子悬者。胎上抢心。用条芩香附末各二钱调服即安。

一妊娠五六月。足太阴阳明脉养之。太阴阳明。属土。胎盗脾气以自养。则土益虚。束胎丸为安胎圣药也。血虚加归芍。气虚加人参茯苓甘草。漏胎加阿胶。

一妊娠七八月。手太阴阳明脉养之。太阴阳明属金。主气。八珍汤加黄芩阿胶杜仲之类。或入紫苏陈皮以利其气。

一妊娠九十月。足少阴太阳脉养之。此时受气将足。宜预服达生散及独参汤。补助真气。胎自易产。人参补肺气。金生水而少阴益得力矣。

一妊娠子烦。用麦冬知母茯苓黄芩。子肿。用五皮饮加白术车前条芩枳壳。随症加减。子嗽。用门冬紫菀桑皮知母桔梗竹茹。有血加阿胶。其外感嗽者。仍与解利。

一妊娠外感疟痢。呕吐泄泻。俱用常法。但不可峻利。及损胎气耳。

一妊娠七情所伤。及饥饱劳役。仍用补中归脾逍遥等汤加减施治。

一妊娠转胞小便不利。用升提兼补气血。如肝经郁热。小柴胡汤加山栀生地木通。如子宫下脱。亦属肝火。兼升兼清。乃效。

一妇人素有虚寒。即怀娠不可寒凉者。仍须温补。或过服寒凉。恣啖生冷而成病者。亦须以热药挽之。不得拘于常例也。

半夏汤治妊娠阻恶不食。

半夏(一钱汤泡七次)茯苓(一钱)紫浓朴(五分姜制)炙甘草(三分)广皮(一钱)(内热)条芩(一钱)(胃寒)藿香(一钱)(或加)人参(一钱)竹茹一团。姜三片。熟砂仁末七分。水煎。

束胎丸白术条芩广皮各等分。为末。水发丸。虚者人参汤下。多怒者砂仁汤下。

知母汤治子烦。

知母(一钱)麦门冬(一钱)竹茹(一团)广皮(七分)炙甘草(三分)茯苓(一钱)灯芯二十根。姜一片。水煎。

紫菀汤治子嗽。

紫菀茸(一钱)桑白皮(一钱)桔梗(七分)麦门冬(一钱)前胡(六分)茯苓(一钱)广陈皮(七分)炙甘草(三分)阿胶珠(一钱)姜一片。水煎。

黄芩汤治子悬。

黄芩香附(便制)各等分。为末。水调二钱服。

大腹皮汤治子肿。

大腹皮(一钱五分)桑白皮(蜜炒一钱)生姜皮(五分)茯苓皮(一钱半)广陈皮(一钱)白术(土炒一钱)条芩(七分)车前子(二钱焙研)木瓜(七分)大枣二枚。水煎。

八珍汤六七八月。用此养胎。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土炒)条芩(一钱)阿胶(二钱蛤粉炒)广皮(一钱)当归(一钱)杜仲(一钱盐水炒)白芍药(一钱酒炒)茯苓(一钱)炙甘草(三分)抚芎(三分)香附(一钱酒炒)加砂仁末五分。姜一片。水煎。

达生散大腹皮(三钱)人参陈皮(各半钱)白术(土炒)当归(各一钱)白芍药(一钱酒炒)炙甘草(三分)紫苏(五分)白术(土炒)当归(各一钱)上作一服。入青葱五叶。黄杨脑七个。或加枳壳砂仁。以水煎。食后服。于八九个月内服十数帖。甚得力。夏月。加黄芩。春月。加川芎。气虚。加参术。

气实。倍香附陈皮。血虚。加当归熟地。形实。倍紫苏。性急。加黄芩。有热。加生地。有痰。加半夏。食积。加山楂。别有他症。以意消息。

抑青丸连黄(四两)为末。蒸饼糊丸。服。


小产论

妇人正产。犹瓜粟之熟脱。乃候至而气足。半产。如草木之催残。乃枝萎则实落。盖一顺而一逆也。顺则不计月之足否。总无碍于经络。逆则无问月之多寡。均有伤于经络。何以言之。如妊娠一二月。足厥阴少阳脉养之。三四月。手少阴太阳脉养之。五六月。足太阴阳明脉养之。七八月。手太阴阳明脉养之。九月。足少阴脉养之。十月。则受气足而生矣。苟女子性不善调。

动静违和。既不遵乎胎教。乃轻率而躁妄。以致半产漏下。或三四月而堕者。则伤手少阴太阳。后至二经而必复堕。五六月而堕者。则伤足太阴阳明。后至二经而必复坠。甚且三四次。五六次。而终不成孕者有之。故凡遇半产者。必需兼补气血。加阿胶香附。调养于被伤之余。预固于复孕之日。

使至其所伤之经而不堕。则不患复堕矣。且当其欲堕时。有因暴怒而伤。

有因闪挫而损。或先见红而胎未移。尚可固而安者。或腹疼甚而小腹坠。

不可挽而留者。有小产后去血过多。元气虚脱。而肢冷脉微。用大温补而愈者。有小产后去之不尽。腹尚疼痛而琳沥未止。兼破恶血而痊者。种种不一。或补或泻。尤宜斟酌而不可忽耳。

一小产有一二月而堕者。俗以为过期。腹痛凝结而下。殊不知足厥阴少阳。受伤而孕不固也。治者宜胶艾八珍之类补之。不可误认为凝经也。

一小产年壮气盛。跌扑而伤。宜先去瘀而后补之。质弱经伤。屡堕而下。即当大补气血。而兼以去瘀可也。

一小产下血不止。用补气养血汤。心腹疼痛。用补血定痛汤。

一胎气不固。时常小产。宜预服安荣汤。加人参以固胎元。


治验

一儒者内室。初秋小产。去血过多。大汗如雨。肢泠脉微。以人参理中汤倍参。加黄归芍。连进二三剂。四肢渐暖。汗止脉出。继以人参调理而安。

一女子小产。腹中大痛。治者误行温补而愈甚。用补血定痛汤。复下瘀滞。腹痛遂减。

胶艾汤阿胶(一两蛤粉炒成珠)艾叶(半两)水煎服。

补气养血汤人参黄(蜜炙)白术(土炒)当归白芍药(酒炒)阿胶珠香附(各一钱酒炒)艾叶川芎炙甘草(各五分)青皮砂仁(各七分)水煎。

补血定痛汤白芍药当归熟地川芎(各一钱)玄胡索(七分)桃仁泥红花(各三分)香附青皮泽兰牡丹皮(各五分)水煎。

安荣汤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阿胶香附白术黄芩缩砂糯米桑寄生各等分。水煎。

大产论

妇人易产。由于气血之强。则儿身之转也捷。难产。由于气血之弱。则儿身之转也滞。捷则子安而母亦安。滞则子危而母亦危。故善治者。必扶元气。

而调血次之。疏利又次之。盖女人怀娠十月。虽藉五脏之阴。六腑之阳。十二经脉养成而足。其实则元气载之举之也。且胞系于肾。肺为之母。子虚则补其母。阳生阴长。气旺则期未及者能安。期既及者能送。故当弥月。必需大进人参。而临期为尤要。抑儿之居母腹。朝夕与俱。寝食与共。入息与处。加以数月之久。譬如持重物而远行。虽有勇者。我知其力怯而气懦矣。

世或不察。辄畏人参不敢服。谓补助胎气。恐其娠大难产。不知气旺。则胎有所束而展舒便。气弱。则胎无所制而传送艰。徒用葵子滑石脱颖等取其滑而利。遇气血盛旺者亦可。气血衰弱者。有不反耗其气乎。故临盆时。

多服人参。佐以芎归杜仲茯苓陈皮等。则庶乎其易产矣。

一孕妇只腹痛。未产也。连腰痛甚者。将产也。盖肾候于腰。胞系于肾故也。

一分娩难产。及胞衣不下等。宜预服无忧散。

一妊娠因跌仆。子死腹中。恶露妄行。疼痛不已。口噤欲绝。用芎归汤。

一分娩交骨不开。至五七日不下垂死者。用加味芎归汤神效。妇人年长初孕。及素难产者。宜预备服。

无忧散当归川芎白芍药(各七分)木香甘草(各五分)炒枳壳乳香(各一钱)血余灰(四分)为末。分二服。水煎去渣用。

芎归汤当归(一两酒洗)川芎(七钱)分四服。水煎。将干。投酒盏半。煎五七沸温服。若子死腹中。立便逐下。若腹痛随止。子母俱安。又治临产难生。胞衣不下。及产后血晕不省。恶露不止。身热头疼。一切等症。

加味芎归汤川芎当归(各一两)血余(一握烧灰存性)龟板(一个酥炙)为末。每一两。水煎。俟人行五里许立下。盖此方觉难产。及虽产。儿不易下者。即须服之。有挽全保救之功。余曾屡试神效。幸广传之年长初产。

及久患难产者。为天下幸甚。


尝闻之有所云天心者。仰而观之。浩浩焉。邈邈焉天之大不可测也。而何从见其心。素问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则疑以离为天之心矣。心果若是之虚且明乎。子思作中庸。首揭天命之谓性。而子舆氏则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则是又以天心即人心矣。可见心之为物。存者其诚。而发者其明也。忠者其体。而怒者其用也。若易诚而妄。则心之病一。

易明而昧。则心之病二。易忠而欺。则心之病三。易恕而忍。则心之病四。试思天之所以贵乎人。与人之所殊乎物者。非此心乎。存之为君子。去之则异类。苟或不克操之。任其出入。而莫知其乡。将何以立于天坏间耶。盖天理者。人之所以为心也。惟在摄之正之。公之平之。以之立身。以之垂后。无不由于此中。人盖可忽乎哉。

喜怒者情之常。使必有喜而无怒。则矫矣。虽然。人情贵于坦适。尤贵于安和。苟乘一时之忤。执一己之偏。则未有不悔于事后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其病善怒。毋论乖违谋虑。伤于拂郁。尤可言也。愤乱机务。败于经纬。不可言也。故古来大怒必出于大忍。则有济。轻怒必出于不忍。则多暌。任情一往。不审从违者。妇寺之见也。从容不迫。按节而动者。大度之举也。是以器识宏远之流。见天下无可怒之事。见天下无可嫉之人。及其怒且嫉也。

如天之雷霆。然偶一发焉。而天下莫不慑服者。有以畏其不测也。然则人之喜怒不常者。其亦可以自反矣。

今夫块然者地耳。万物于焉资生。赖大气以举之也。所谓具坤静之德。而有干健之运耶。于人则脾应之。而其要有三。一主饮食。人一日不再食则饥。阴之五宫。生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所云伤者。非不及之足患。而太过之足患。亦不特太过之足患。而不节之足患。惟养生者慎之。至云高梁之变。饶生大疔。可畏夫。一主四肢。出作入息。人之常也。思邈谓运枢不坏。流水不腐。每见安享之人。筋骨恒柔。辛勤之人筋骨恒强。第不堪过竭耳。一主思虑。事不废思。凡经营猷业。鲜不从思中来。殆心之精华而运于脾者。使或竭于无益之乡。而不留意正大之规。虽穷神竭虑曷贵焉。嗟嗟。

吾人止此身耳。佛印有云。三十年功名富贵。过眼成空。何不猛与一刀割断。余谓三十年功名富贵。过眼成空。何不猛与垂不朽业。否则大负此心思也矣。

古人啬气。如持至宝。何若是之甚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夫是气也。善养之则塞天地。配道义。不善养之。则自馁而已矣。素问云。一息不运。

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穹坏判。浮屠之言曰。一气不至。何处安身立命。由是知气之所系大矣。而肺实主之。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而出之以节。可见相傅之度。雍容不迫。无所事于嚣张矣。及观希夷先生。收视返听。

葆神毓精。而终日。惟默运于一息之中。乃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今人纵不能师一二。奈何多言损气外。而所以暴殄之者。虑无不至。盍亦反而思诸。

凡人有切于己者。无不珍恤。而独至精至要之所。反不之恤者。色是也。男子二八精通。八八精绝。言其常也。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言其妄也。殊不知此真阴。赋于先天。则有盈怯。资于后天。则有薄浓。矧且情欲交攻。劳役并侵。益少损多。岂堪供无穷之耗哉。故无病者。嗜之而成病。有病者。犯之而致死。东坡谓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亡也。至逐声伎。干非分。败德丧简。失业亡家。为神人所诛。隐曲难问者。尤不可言。即或禀赋过度。奉养素丰。足以乐而忘倦。胡不将此精力。立德立功立言。以垂来兹。乃耗于无用之地而为快哉。则亦不思之甚矣。

疗医

医之为道。所系非偶。人之寄也以死生。我之任也以阴。天下之至重惟命。一旦委付于我。则调剂之补泻。性味之寒温。草木之良毒。投之当则仆者起。骨者肉。夭者坚。夺造化之权。而不是过。否则见不审。识不精。稍或舛误。有所害于人者。即有所害于己。人之父母妻子。与我无异。非病之必不可挽。而命数有尽。我忍听其哀号也哉。故医之临病。胜于临敌。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良将是也。存乎呼吸之间。而远退二竖之舍。良医是也。察色不可不精。审声不可不详。持脉不可不静。辨症不可不细。既责其有。又责其无。既求其始。又虑其后。既达其常。又通其变。必使有济无损。有利无害。慊于己而无怨于人。庶阴德可积。冥谴可逃矣。噫。难言哉。

   

心术

 医本仁术也。见人疾苦。则起悲悯。伊芳之属望既殷。非我救之而谁哉。臣董先生。恒谓余曰。凡疗疾。药救固迟。丹救亦缓。惟心救最灵。要非药与丹之缓也。苟中心不切。则视之易忽。而审之不精。安能得病之本末。握而擒之。使必从我算而无遁情。惟心之既挚。则危亡之际。痛痒攸关。彼父母妻子所不及忧者。而我代忧之。彼患人所不及计者。而我代计之。甚至睡思梦觉。莫非设身伊芳地。或垂亡而拯之。或虑变而防之。谋深思远。视一病而又虞一病之起。奏一效而更觉效之难凭。攻之时即为守地。守之时复为攻谋。一片婆心。无少宁息。天地可鉴。鬼神可通。而灵明生焉。每见时流。择术不精。自恃炫耀。乘人之危。取人之财。罔顾人命。惟思利己。为身计则得矣。其如冥报后报何。返而思之。有不通身汗下者非夫也。

品行

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足托。盖我之学术优。而审病确。则彼之托于我者何事。而我之受于彼者何为。而敢易易出之。故凡希媚谄容。

不邀而赴。以求悦于人者。其术固止于此也。或可治小疾。而不可治大疾。

或可疗常病。而不能疗变病。其以轻为重。以重致危者多矣。噫。天下之人。

以性命相委。而徒博此便习为哉。虽然。医亦非以是骄人也。盖我所见者。

惟此病之若而已。我所忧者。唯去此病之苦而已。将救病之未遑。奚暇为苟容之计。希幸之图哉。且医之为道。无论富贵贫贱。闺阃有疾。必借手焉。

端方者视之。纵有隐曲。必求详而始已。而患者亦直告之无惮。庶几病得其真。投治获济。故品行不可不严也。

明理

夫医理之无尽。犹之儒业。第文之不工。费其纸。医之不工。费其人。大相越也。盖古来生知者一二人。然炎帝之于百草。尝而后知。轩辕之于经络。问而始悉。所谓上窍天纪。下极地理。中知人事。使非有以穷之极之。而能知之哉。后此名流递出。无不根究理道。参物类而尽性命。而后以术鸣当时。

名垂奕祀。况下此者。智不及古人。而不穷搜博览。罕所见于中。辄以人命自司。其不偾溃者几希。故昔贤云。读十年书。无病不可疗。更读十年书。无病可疗。知言哉。

应机

凡病可以意料也。而不可以意逆。料则任彼之情形。逆则执己之臆见。有如素实者。而有一时之虚。则暂理其虚。素虚者。而有一时之实。则微解其实。此机之从缓者也。实症而攻之过甚。宜峻补以挽之。虚症而补之太骤。

宜平剂以调之。此机之从急者也。热者清之。及半即止。继以益阴。寒者热之。大半即安。继以调和。此机之从权者也。实症久而似虚。其中有实。不任受补。虚症发而似实。其原本虚。不任受克。此机之从经者也。病在上。下取之。阳根于阴。病在下。上取之。阴从于阳。此机之从本者也。表症见。本质虽虚。犹解其表。里症见。元气纵弱。犹攻其里。此机之从标者也。况乎病之来也无方。而我之应之也亦无方。千变而出之以万虑。有能遁其情者无之。


原标题:古今医彻
上一篇:药症忌宜下一篇:妇科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