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原机启微》一书,敕山老人所着也。敕山吴人,生胜国时,卒于洪武初,少受书碧山汤公,得其疏通知远之旨,好积坟素,多至五千卷,为重屋栖之。恣其探讨,以才博闻,或劝之仕,则曰富贵有命,不可强也。时元季崩剥,意不欲仕乱世,故谩应云,晚置别墅于敕山,逍遥物外,自称敕山老人,人亦随称之。敕山尝读《黄帝内经》,慨然叹曰∶穷而在下,可以济人利物者,其惟医乎。乃益发古今方书,研究而会通之。不数年,尽能工其术。其治人,无问贵贱男女,内外大小,凡所治咸效,专以慈仁为意,未尝邀报谢,故施惠博而道益尊。浙河之西,其声然震也。是书载治眼一科,书凡二卷。上卷论病疾之原,下卷论方剂之宜,以及君臣佐使、从逆反正之义。其说甚明,使人可按疾而治。治罔不奇效者,敕山之用心如此,可谓仁矣。他所着方书,并行于世,不特专是科也。今之为医者,大抵守师说,如伤寒、内伤、带下、小儿,各专门自高,殊不能相通,此岂可与论玄命之奥哉。治眼绝无古传方,虽张仲景、李明之诸公,论医之详,庶几神妙,而于是犹略略也。后之学人无所师,故目疾为最难治。夫医者,意也,非其心明乎天人之际,察乎古今之变,卓然有所见焉,乌可以易言哉。是书析理精明,法制具备,文词尔雅,成一家言,殆有超乎方术之外者,虽达之为政可也。敕山之学,其能以涯窥乎。予旧藏写本,顾多讹谬,不敢轻以试人。南京太医院院判薛公新甫见之曰∶此书予求之久矣,今幸见之先生所,请梓焉以广其传,仍撰次己所见闻为一卷附于后。薛公亦吴人,以医显,生平着述甚富,藏之尚方,副在家集,能行其学人也。此书之传绝,且百余年,至新甫而复行,后之人日蒙利焉,新甫可谓同敕山之用心矣。敕山姓倪氏,名维德,其行事具宋太史墓铭,予但序是书之始末云。
嘉靖壬辰春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长洲王庭书
膏粱之变,滋味过也;气血俱盛,禀受浓也;亢阳上炎,阴不济也;邪入经络,内无御也。因生而化,因化而热,热为火,火性炎上。足厥阴肝为木,木生火,母妊子,子以淫胜,祸发反克,而肝开窍于目,故肝受克,而目亦受病也。其病眵多紧涩,赤脉贯睛,脏腑秘结者为重。重者,芍药清肝散主之,通气利中丸主之。眵多紧涩,赤脉贯睛,脏腑不秘结者为轻。轻者,减大黄、芒硝,芍药清肝散主之,黄连天花粉丸主之。
火盛,服通气利中丸。目眶烂者,内服上药,外以黄连炉甘石散收其烂处,兼以点眼春雪膏、龙脑黄连膏、鼻碧云散攻其淫热,此治淫热反克之法也。非膏粱之变,非气血俱盛,非亢阳上炎,非邪入经络,毋用此也。用此则寒凉伤胃,生意不上升,反为所害,病岂不治而已也。噫,审诸。
风动物而生于热,譬以烈火焰而必吹,此物类感召而不能违间者也。因热而召,是为外来,久热不散,感而自生,是为内发。内外为邪,惟病则一,淫热之祸,条已如前。益以风邪,害岂纤止,风加头痛,风加鼻塞,风加肿胀,风加涕泪,风加脑巅沉重,风加眉骨酸疼,有一于此,羌活胜风汤主之。风加痒,则以杏仁、龙胆草,泡散洗之。病者有此数证,或不服药,或误服药,翳必随之而生。翳如云雾,翳如丝缕,翳如秤星。翳如秤星者,或一点,或三四点,而至数十点。翳如螺盖者,为病久不去,治不如法,至极而至也,为服寒凉药过多,脾胃受伤,生意不能上升,渐而至也。然必要明经络,庶能应手。翳凡自内而出,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治在小肠、膀胱经,加蔓荆子、苍术,羌活胜风汤主之。自锐客主人而入者,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治在胆与三焦、小肠经,加龙胆草、本,少加人参,羌活胜风汤主之。自目系而下者,为足厥阴、手少阴受邪,治在肝经、心经,加黄连,倍加柴胡,羌活胜风汤主之。自抵过而上者,为手太阳受邪,治在小肠经,加木通、五味子,羌活胜风汤主之。热甚者,兼用治淫热之药。鼻碧云散俱治以上之证,大抵如开锅盖法,之随效,然力少而锐,宜不时用之以聚其力。虽然始者易而久者难,渐复而复,渐复而又复可也。急于复者则不治。今世医用磨翳药者有之,用手法揭翳者有之。
噫!翳犹疮也,奚斯愈乎。庸者用此,非徒无益,增害犹甚。愚者受此,欣然而不悟,可叹也哉!故置风热不制之病治法。
《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宜时,则万物俱生;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不宜时,则万物俱死。故曰∶生于四时,死于四时。又曰∶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中节,则九窍俱生;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不中节,则九窍俱死。故曰∶生于五藏,死于五脏。目,窍之一也。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泉沙之深,至于鉴无穷为有穷,而有穷又不能为穷,反而聚之。则乍张乍敛,乍动乍静,为一泓一点之微者,岂力为强致而能此乎!是皆生生自然之道也。或因七情内伤,五贼外攘,饥饱不节,劳役异常。足阳明胃之脉,足太阴脾之脉,为戊己二土,生生之原也。七情五贼,总伤二脉,饥饱伤胃,劳役伤脾,戊己既病,则生生自然之体,不能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曰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其病红赤睛珠痛,痛如针刺,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生翳,皆成陷下。所陷者,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如点,或如缕,或如锥,或如凿,证有印此者,柴胡复生汤主之,黄连羊肝丸主之。痛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助阳活血汤主之,加减地黄丸主之,决明益阴丸主之,加当归、黄连羊肝丸主之,龙脑黄连膏主之。以上数方,皆群队升发阳气之药。其中有用黄连、黄芩之类者,去五贼也。
鼻碧云散,亦可见用。最忌大黄、芒硝、牵牛、石膏、栀子之剂,犯所忌,则病愈厉。
血阴物,类地之水泉,性本静。行,其势也。行为阳,是阴中之阳,乃坎中有火之象。
阴外阳内,故行也。纯阴,故不行也。不行则凝,凝则经络不通。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气多血。又曰∶足阳明胃之脉,常生气生血。手太阳小肠之脉,斜络于目。足太阳膀胱之脉,起于目内。二经皆多血少气,血病不行,血多易凝。《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五味淫则伤胃,胃伤血病,是为五味之邪,从本生也。又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遇寒则阻其化。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遇风则散其藏,一阻一散,血亦病焉。是为风寒之邪,从末生也。凡是邪胜,血病不行,不行渐滞,滞则易凝,凝则病始外见,以其斜络目耶,以其起于目内耶。故病环目青,如被物伤状,重者白睛亦,轻者或成斑点,然不痛不痒,无泪眵羞涩之证。是曰血为邪胜,凝而不行之病。此病初起之时,大抵与伤风证相似,一二日则显此病也,川芎行经散主之,消凝大丸子主之。睛痛者,更以当归养荣汤主之。如此则凝复不滞,滞复能行,不行复行,邪消病除,血复如故。志此,无所不愈也;不志于此,无所愈也。
气阳物,类天之云雾,性本动。聚,其体也。聚为阴,是阳中之阴,乃离中有水之象。
阳外阴内,故聚也。纯阳,故不聚也。不聚则散,散则经络不收。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气多血。又曰∶足阳明胃之脉,常生气生血。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怒,七情之一也。胃病脾病,气亦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足厥阴肝主目,在志为怒。怒甚伤肝,伤脾胃则气不聚,伤肝则神水散,何则?神水亦气聚也。其病无眵泪痛痒羞明紧涩之证。初但昏如雾露中行,渐空中有黑花,又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遂为废疾。盖其神水渐散而又散,终而尽散故也。初渐之次,宜以《千金》磁朱丸主之,镇坠药也;石斛夜光丸主之,羡补药也;益阴肾气丸主之,壮水药也。有热者,滋阴地黄丸主之。此病最难治,饵服上药,必要积以岁月,必要无饥饱劳役,必要驱七情五贼,必要德性纯粹,庶几易效,不然必废,废则终不复治,久病光不收者,亦不复治。一证因为暴怒,神水随散,光遂不收,都无初渐之次,此一得永不复治之证也。又一证为物所击,神水散,如暴怒之证,亦不复治。俗名为青盲者是也。世病者多不为审,概曰目昏无伤,始不经意,及成,世医亦不识,直曰热致,竟以凉药投。殊不知凉药又伤胃,况不知凉为秋为金,肝为春为木,凉药又伤肝,往往致废而然后已。病者犹不以药非,而委之曰命也,医者犹不自悟其药,而赘之曰病拙。吁!二者俱此,谁其罪乎?予累见也。故兼陈凉药之误。
君为主,臣为辅,佐为助,使为用,置方之原也。逆则攻,从则顺,反则异,正则宜,治病之法也。必热必寒,必散必收者,君之主也。不宣不明,不授不行者,臣之辅也。能受能令,能合能力者,佐之助也。或击或发,或劫或开者,使之用也。破寒必热,逐热必寒,去燥必濡,除湿必泄者,逆则攻也。治惊须平,治损须温,治留须收,治坚须溃者,从则顺也。热病用寒药,而导寒攻热者必热。阳明病发热,大便硬者,大承气汤,酒制大黄热服之类也。寒病用热药,而导热去寒者必寒。少阴病下利,服附子、干姜不止者,白通汤加人尿、猪胆之类也。塞病用通药,而导通除塞者必寒。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类也。通病用塞药,而导塞止通者必通。太阳中风下利,心下痞硬者,十枣汤之类也。
反则异也。治远以大,治近以小,治主以缓,治客以急,正则宜也。《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湿,或或坚。所以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故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气之浓者,为阳中之阳,气浓则热,辛甘湿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味之浓者,为阴中之阴,味浓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故置方治病如后。
芍药清肝散方
治眵多,紧涩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者。
白术川芎防风(各三分)甘草(炙)荆芥(各二分半)桔梗羌活(各三分)芍药(二分半)柴胡(二分)前胡薄荷黄芩(各二分半)山栀知母(各二分)滑石石膏(各三分)大黄(四分)芒硝(三分半)共十八味,统咀。都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后热服。
上为方,治淫热反克而作也。风热不制之病,热甚大便硬者,从权用之。盖苦寒之药也,苦寒败胃,故先以白术之甘温,甘草之甘平,主胃气为君;次以川芎、防风、荆芥、桔梗、羌活之辛温,升散清利为臣;又以芍药、前胡、柴胡之微苦,薄荷、黄芩、山栀之微苦寒,且导且攻为佐;终以知母、滑石、石膏之苦寒,大黄、芒硝之大苦寒,祛逐淫热为使。大便不硬者,减大黄、芒硝,此逆则攻之治法也。大热服者,反治也。
通气利中丸
治证上同。
白术(一两)白芷羌活(各半两)黄芩滑石(取末另入,各一两半)大黄(二两半)牵牛(取末,一两半)除滑石、牵牛,另研极细末外,余合为细末,入上药和匀,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百丸,食后临睡,茶汤送下。
上方,以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为君;白芷辛温解利,羌活苦甘平微温,通利诸节为臣;黄芩微苦寒,疗热滋化,滑石甘寒,滑利小便,以厘清浊为佐;大黄苦寒,通大便,泻诸实热,牵牛苦寒,一说味辛,利大便,除风毒为使,逆攻之法也。风热不制之病,热甚而大便硬者,亦可兼用。然牵牛有毒,非神农药,今与大黄并用者,取其性猛烈而快也。大抵不宜久用,久用伤元气,盖从权之药也,量虚实加减。
黄连天花粉丸
治同前。
黄连(一两)天花粉(四两)菊花川芎薄荷(各一两)连翘(二两)黄芩栀子(各四两)黄柏(六两)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食后临睡茶汤下。
上方,为淫热反克,脏腑不秘结者作也。风热不制之病,稍热者亦可服。以黄连、天花粉之苦寒为君;菊花之苦甘平为臣;川芎之辛温,薄荷之辛苦为佐;连翘、黄芩之苦微寒,黄柏、栀子之苦寒为使。合之则除热清利,治目赤肿痛。
黄连炉甘石散
治眼眶破烂,畏日羞明。余治上同。
炉甘石(一斤)黄连(四两)龙脑(量入)先以炉甘石置巨火中,通红为度,另以黄连用水一碗,瓷器盛贮,纳黄连于水内,却以通红炉甘石淬七次,就以所贮瓷器置日中晒干,然后同黄连研为细末。欲用时,以一二两再研极细,旋量入龙脑,每用少许,井花水调如稠糊,临睡以箸头蘸敷破烂处。不破烂者,点眼内锐尤佳。不宜使入眼内。
上方,以炉甘石收湿除烂为君;黄连苦寒为佐;龙脑去热毒为使。诸目病者俱可用。病宜者治病,不宜者无害也。奇经客邪之病,量加朴硝泡汤,滴眼瘀肉黄赤脂上。
龙脑黄连膏
治目中赤脉如火,溜热炙人。余治上同。
黄连(半斤)龙脑(一钱)先锉黄连令碎,以水三大碗,贮瓷器内,入黄连于中,用文武火慢熬成大半碗,滤去滓,入薄瓷碗内,重汤顿成膏半盏许,龙脑以一钱为率,用则旋量入之,以箸头点入眼内,不拘时。
上方,以黄连治目痛、解诸毒为君,龙脑去热毒为臣,乃君臣药也。诸目痛者,俱宜用。
蕤仁春雪膏
治红赤羞明,痒痛,沙涩。
蕤仁(去油,四钱)龙脑(五分)先以蕤仁研细,入龙脑和匀,用生好真蜜一钱二分,再研调匀,每用箸头点内锐。
上方,以龙脑除热毒为君,生蜜解毒和百药为臣,蕤仁去暴热、治目痛为使,此药与黄连炉甘石散、龙脑黄连膏子并用。
鼻碧云散
治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粘。
鹅不食草(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如米许,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
上方,以鹅不食草解毒为君;青黛去热为佐;川芎大辛,除邪破留为使,升透之药也。
大抵如开锅盖法,常欲使邪毒不闭,令有出路。然力少而锐,之随效,宜常以聚其力,诸目病俱可用。
羌活胜风汤
治眵多,紧涩羞明,赤脉贯睛,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眉骨酸疼,外翳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
白术(五分)枳壳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桔梗薄荷(各四分)荆芥甘草(各三分)柴胡(七分)黄芩(五分)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热服。
上方,为风热不制而作也。夫窍不利者,皆脾胃不足之证。故先以白术、枳壳调治胃气为君;羌活、川芎、白芷、独活、防风、前胡诸治风药,皆主升发为臣;桔梗除寒热,薄荷、荆芥清利上焦,甘草和百药为佐;柴胡解热,行少阳厥阴经,黄芩疗上热,主目中赤肿为使。又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针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则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荣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发于阴,白眼赤脉发于阳,故阴阳合传而为精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之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东垣曰∶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清阳气上散于目而为精,其气走于耳而为听。因心烦事冗,饮食失节,劳役过度,致脾胃虚弱,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空窍,失明则日月不明矣。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病,皆荣于目。既劳役运动,势乃妄行,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故诸病生焉。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
按∶此论目为脏腑血脉精气之宗,至为详悉。岂但世俗拘之于五轮八廓而已也。
《原病式》曰∶目昧不明,目赤肿痛,翳膜疡,皆为热也。及目膜,俗谓之眼黑,亦为热也。或平白目无所见者,热气郁之甚也。或言目昧为肝肾虚冷者,误也。是以妄谓肝生于目,肾主瞳子,故妄言目昧为虚而冷也。然肾水,冬阴也,虚则当热;肝木,春阳也,虚则当冷。肾阴肝阳,岂能同虚而为冷者欤。或通言肝肾之中,阴实阳虚,而无由目昧也。俗妄谓肝肾之气衰少,而不能至于目也。不知经言热甚目瞑,眼黑也,岂由寒尔。又考仲景言伤寒病,热极则不识人,乃目盲也。《正理论》曰∶由热甚怫郁于目而致之然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郁结微甚而见病之轻重也。故知热郁于目,无所见也。故目微昏者,至近则转难辨物,由目之玄府闭小也,隔缣视物之象也。或视如蝇翼者,玄府有所闭合者也。或目昏而见黑花者,由热气甚而发之于目。亢则害,承乃制,而反出其泣,气液昧之,以其至近,故虽微而亦见如黑花也。及冲风泣而目暗者,由热甚而水化制之也。故经言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气并于下则足阴,足阴则胀也。夫一水不能胜五火,故目而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于目也,阳气内守于睛,是火气燔目,故见风泣下。
按∶此论热甚怫郁,阴阳并厥,玄府闭密,致目病之由为详,盖一主于火热之化也。若由饮食辛热,七情所动,六气淫郁,气血虚实,则东垣、子和、陈无择辈,论亦已详,然亦有痰热湿热,与夫服食金石燥热之药致者。或久病后,荣卫虚弱,肝气肾阴不足,或元气精气虚衰,及脱营为病,皆有虚热实热之殊,并宜分治。
《机要》曰∶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宜养血安神。暴发者,为表而易治;久病者,在里而难愈。
子和曰∶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太过则目壅塞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故年少之人多太过,年老之人多不及。但年少之人,则无不及;年老之人,其间犹有太过者,不可不察也。夫目之内,太阳经之所起,血多气少;目之锐,少阳经也,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目之下纲,阳明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之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养血目而已。凡血之为物,太多则滥,太少则枯。人热则血行疾而多,寒则血行迟而少,此常理也。目者,肝之外候也。肝主目,在五行属木,虽木之为物,太茂则蔽密,太衰则枯瘁矣。夫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轮属肺金,肉轮属脾土,赤脉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及有目疾,则不知病之理,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何以言之?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故《内经》曰∶热胜则肿。凡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目瞒,皆太热之所为也。治火之法,在药则咸寒,吐之下之;在针则神廷、上星、囟会、前顶、百会,血之翳者可使立退,痛者可使立已,昧者可使立明,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囟会,为肉分浅薄,恐伤其骨。然小儿水在上,火在下,故目明;老人火在上,水不足,故目昏。《内经》曰∶血实者宜决之。又经曰∶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如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暴怒,大忧之所致也。皆肝主目,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肾。至于暴赤肿痛,皆宜以针刺前五穴出血而已,次调盐油以涂发根。甚者,虽至于再,至于三,可也。量其病势,以平为期。
按∶此谓目疾出血最急,于初起热痛暴发,或久病郁甚,非三棱针宣泄不可。然年高之人,及久病虚损,并气郁者,宜从毫针补泻之则可。故知子和亦大略言尔。于少阳一经,不宜出血,无使太过不及,以养血目而已。斯意可见。
《龙木论》曰∶眼疾有七十二般内障,二十三候外障,四十九候病状,一一不同。据其疾状,认识既不差错,治疗少有所凭。
谨按∶诸候详见本论。然内障为黑水神光昏翳,外障则有翳膜者是。今论中虽见诸候,而所用药多本风热,故并略云。然内障有因于痰热气郁、血热阳陷、阴虚脱营所致,种种病因,皆略之不议。况外障之翳,有起于内、外、睛上、睛下、睛中,当视其翳色从何络而来。如东垣治例∶魏邦彦夫人目翳,从下而上,病自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肾合而为病也。乃就画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谛视之,与翳色同矣。肺肾为病者无疑,乃泻肺肾之邪,而以入阳明之药为之使。既效,而他日复病作者三。其所从来之经,与翳色各异。因询此必经络不调,目病未已,问之果然。如所论治之,疾遂不作。若此凭其色,究其所兼所本之因,处治而不愈者,盖邪蕴日久而实,元气阴气不足所致也。当以王道论治庶可。但世俗不能守此理,遂致失明者矣。悲夫!
局方密蒙花散
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并暴赤肿。
羌活白蒺藜(炒)木贼密蒙花石决明(各一两)菊花(二两)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食后调下。
三因羌活散
治风毒上攻,眼目昏涩,翳膜生疮,及偏正头疼,目小,黑花累累者。
羌活川芎天麻旋复花青皮南星(炮)本(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入姜三片,薄荷七叶。
按∶以上并足太阳、厥阴药也。
东垣明目细辛汤
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眼睫成纽,眵糊多,隐涩而难开,眉攒肿闷,鼻塞,涕唾稠粘,大便秘涩。
麻黄羌活(各三钱)防风(二钱)本(一钱)白茯苓(一钱)当归尾(一钱)川芎细辛蔓荆子(各五分)荆芥穗(一钱五分)生地黄(一钱,酒制)椒(八个)桃仁(二十个)红花(少许)上咀。分作四服,每服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足太阳、厥阴、手少阴药也。
机要四物龙胆汤
治目赤,暴发云翳,疼痛不可忍。
四物汤(各半两)羌活防风(各三钱)草龙胆(酒拌炒,煎)防己(各二钱)上咀。作数服,水煎。
按∶此足厥阴、太阴、太阳药也。
防风饮子
治拳毛倒睫。
黄甘草人参(各一钱)葛根(五分)细辛叶蔓荆子防风(各五分)当归(七分半)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后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手足太阴药也。
局方洗心散
治风壅壮热,头目昏痛,热气上冲,口苦唇焦,咽喉肿痛,心神烦躁,多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大便秘滞。
大黄(煨)甘草当归芍药麻黄荆芥穗(各六钱)白术(半两)上为末。每服二三钱,生姜薄荷汤煎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厥阴、手足太阴经药也。今人多用之,故收入。然以白术合大黄入心,故名洗心。而从以麻黄、荆芥,亦是表里药。
济生羊肝丸
治肝经有热,目赤睛疼,视物昏涩。
羊肝(一具,生用,《局方》用白羊肝)黄连(去须,为末)上先将羊肝去筋膜,于沙盆内捣烂,入黄连末,杵和,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用熟水送下。
按∶此手少阴、足太阴、厥阴药也。
东垣泻热黄连汤
治眼暴发,赤肿疼痛。
黄芩(酒制,炒)黄连(同上制)草龙胆生地黄(各一两)升麻(半两)柴胡(一两)上咀。每服四钱,水煎去渣,于日午前饭后热服。
按∶此手少阴、太阴、足阳明、少阳、少阴药也。
局方明目流气饮
治风热上攻眼目,视物不明,常见黑花,当风多泪,隐涩难开。
大黄(煨)牛蒡子(炒)川芎菊花白蒺藜(炒)细辛防风玄参山栀黄芩甘草(炙)蔓荆子荆芥木贼(各一两)草决明(一两半)苍术(泔汁炒,二两)上为末。每二钱,临卧用温酒调下。
按∶此手足三阴、足阳明、太阴药也。
洗肝散
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
薄荷叶当归羌活防风山栀仁甘草大黄川芎(各二两)上为末。每二钱,食后煎水调下。
按∶此足太阳、厥阴、手足太阴药也。
钱氏泻青丸
治目暴发,赤肿疼痛。
当归川芎山栀龙胆草(酒拌炒焦)大黄羌活防风上为末,蜜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
按∶此足太阳、少阳、太阴、厥阴药也。
东垣连翘饮子
治目中溜火,恶日与火,隐涩,小角紧,久视昏花,迎风有泪。
蔓荆子生甘草连翘(各三分)柴胡(二分)黄芩(酒制,五分)生地黄当归人参红葵花(各三分)黄防风羌活(各五分)升麻(一钱)上咀。作一服,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足三阳、少阴、厥阴药也。
神芎丸
治湿热内甚,目赤肿,或白睛黄色。
大黄黄芩(各二两)牵牛滑石(各四两)黄连薄荷川芎(各半两)上为末,水丸,如小豆大。温水下十丸,至十五、二十丸。
按∶此足阳明、厥阴药也。
东垣龙胆饮子
治肝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
麻黄(一钱半)黄芩(炒)青蛤粉羌活草龙胆(酒拌,炒焦,各三钱)蛇蜕皮谷精草川郁金炙甘草(各五分)升麻(二钱)上为细末。每二钱,食后茶调服。
按∶此足太阳、阳明、手足太阴药也。
以上六方,宜随表里而轻重之,亦不可例用。
局方明目地黄丸
治男女肝肾俱虚,风邪所乘,热气上攻,目翳遮睛,目涩多泪。
牛膝(酒浸,三两)石斛枳壳(炒)杏仁(去皮尖,炒)防风(各四两)生熟地黄(各一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盐汤下。
按∶此出太阳例,又气药也。
简易加减驻景丸
治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
熟地黄当归(各五两)楮实子川椒(炒,各一两)五味子枸杞子(各二两)菟丝子(酒制,半斤)车前子(炒,二两)上为末,蜜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谨按∶肝为相火,有泻无补,况阴水虚而阳火实病目者多。故此二方,盖补肝之阴虚也。颇有理,故收入。
地芝丸
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或亦妨近视。
生地黄(焙干)天门冬(去心,各四两)枳壳(二两,炒)甘菊花(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茶清送下百丸,食后。
局方定志丸
治眼不能近视,反能远视者。
白茯苓人参(各三两)远志(去心)菖蒲(各二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七丸,至二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后,日三服。
按∶以上二方,手太阴、少阴药也。
济生桑白皮散
治肺气壅塞,毒瓦斯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
玄参桑白皮枳壳(炒)升麻杏仁(炒)旋复花防风赤芍黄芩甘菊花甘草(炙)甜葶苈(炒,各一两)上为末。每四钱水煎,食后热服。
按∶此又治风热之剂也,出太阳例。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