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黄巢造变,从乱群盗,发人冢墓,掘取金宝。遇大穴焉,方丈余,中环石,十有八片,形制如椁,其盖六石,题曰∶“有齐褚澄所归。”启盖棺,骨已蛇蚁,所穴环石内向,文本晓然。盗疑兵书,移置穴外,视之弃去。先人遇见,读彻。嘱邻慎护。明年具舟载归,欲送官以广其传,遭时兵革不息,先人亦不幸。遗命异物终当化去,神书理难久藏,其以褚石为吾棺椁之实隐,则骸骨全,褚石或兴吾名,亦显渊。募能者调墨,治刻百本散之。余遵遗戒。先人讳广,字叔常。
清泰二年五月十九日古扬萧渊序
仲景曰∶人体平和,惟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脏气不平,易受外患。
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余慨其如此,聊因笔墨之暇,撰五味损益食治篇,以启童稚,庶勤而行之,有如影响耳。
河东卫汛记曰∶扁鹊云人之所根据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扶危者医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之二事,有灵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学,诚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发用乖宜,损伤处众;药之投疾,殃滥亦然。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啖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又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仿。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又鱼诸腥冷之物,多损于人,断之益善。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胆干,肌体润泽。卒多食之,亦令胪胀、泄利、渐渐自已。
黄帝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不知何以然?”少俞曰∶“酸入胃也,其气涩以收也。上走两焦,两焦之气涩,不能出入,不出即流于胃中,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阴者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走于筋也。”“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何也?”答曰∶“咸入胃也,其气走中焦,注于诸脉。脉者血之所走也,与咸相得即血凝,凝则胃中汁泣,汁泣则胃中干渴。渴则咽路焦,焦故舌干喜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胃,走于血。”“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何也?”答曰∶“辛入胃也,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使诸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重至荣卫,荣卫不时受之,却溜于心下,故愠。愠、痛也。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也。”“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何也?”答曰∶“苦入胃也,其气燥而涌泄,五谷之气皆不胜苦。
苦入下管,下管者三焦之道,皆闭则不通,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齿必黧疏。”“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何也?”答曰∶“甘入胃也,其气弱劣,不能上进于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入则柔缓,柔缓则蛔动,蛔动则令人恶心。
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则肉多粟起而胝。”黄帝问曰∶“谷之五味所主可得闻乎?”伯高对曰∶“夫食风者则有灵而轻举;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食谷者则有智而劳神;食草者则愚痴而多力;食肉者则勇猛而多嗔。是以肝木青色宜酸;心火赤色宜苦;脾土黄色宜甘;肺金白色宜辛;肾水黑色宜咸。内为五脏,外主五行,色配五方。”五脏所合法∶肝合筋,其荣爪;心合脉,其荣色;脾合肉,其荣唇;肺合皮,其荣毛;肾合骨,其荣发。
五脏不可食忌法∶多食酸则皮槁而毛夭;多食苦则筋急而爪枯;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辛则肉胝而唇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
五脏所宜食法∶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稗米、牛肉、枣、葵;肺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黄卷、豕肉、栗、藿。
五味动病法∶酸走筋,筋病勿食酸;苦走骨,骨病勿食苦;甘走肉,肉病勿食甘;辛走气,气病勿食辛;咸走血,血病勿食咸。
五味所配法∶米饭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鸡辛,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脏病五味对治法∶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泻之,禁当风。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急食咸以之;用甘泻之,禁温食浓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肺苦气上逆息者,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辛泻之;禁无寒饮食、寒衣。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润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结之,用咸泻之,无犯HT,无热衣温食。
是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
神脏有五,五五二十五种;形脏有四方、四时、四季、四肢,共为五九四十五,以此辅神,可长生久视也。
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也,故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气味温补,以存形精。
岐伯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气薄者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流;气薄则发泄,浓则秘塞。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调和,人则平安。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槟榔∶味辛、温、涩、无毒。消谷逐水;除淡;杀三虫,去伏尸;治寸白。
豆蔻∶味辛、温、涩、无毒。温中,主心腹痛,止吐呕,去口气臭。
蒲桃∶味甘、辛、平、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治肠间水,调中。可作酒,常饮益人。逐水,利小便。
覆盆子∶味甘、辛、平、无毒。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大枣∶味甘、辛、热、滑、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可和百药,补中益气,强志,除烦闷,心下悬,治肠。久服轻身,长年不饥,神仙。
生枣∶味甘、辛。多食令人热渴,气胀。若寒热羸瘦者,弥不可食,伤人。
藕实∶味苦、甘、寒、无毒。食之令人心欢,止渴,去热;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
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生根寒,止热渴,破留血。
鸡头实∶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意,耳目聪明。
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芰实∶味甘、辛、平、无毒。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一名菱。黄帝云∶七月勿食生菱芰,作蛲虫。
栗子∶味咸、温、无毒。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
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美志性。
橘柚∶味辛、温、无毒。主胸中瘕满,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破五淋,利小便;治脾不能消谷,却胸中,吐逆霍乱,止泻利,去寸白。久服去口臭,下气,通神。轻身长年。一名橘皮,陈久者良。
津符子∶味苦、平、滑。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梅实∶味酸、平、涩、无毒。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止下利;好唾口干;利筋脉。多食坏人齿。
柿∶味甘、寒、涩、无毒。通鼻、耳气,主肠不足,及火疮、金疮止痛。
木瓜实∶味酸、咸、温、涩,无毒。主湿痹气,霍乱大吐下后脚转筋不止。其生树皮无毒,亦可煮用。
榧实∶味甘、平、涩、无毒。主五痔,去三虫,杀蛊毒、鬼疰恶毒。
甘蔗∶味甘、平、涩、无毒。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
枣∶味苦、冷、涩、无毒。多食动宿病,益冷气,发咳嗽。
芋∶味辛、平、滑、有毒。宽肠胃、充肌肤,滑中。一名土芝,不可多食,动宿冷。
乌芋∶味苦、甘、微寒、滑,无毒。主消渴、瘅热;益气。一名藉姑,一名水萍,三月采。
杏核人∶味甘、苦、温、冷而利、有毒。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五月采之。其一核两人者害人,宜去之。杏实尚生,味极酸,其中核犹未硬者,采之暴干食之,甚止渴,去冷热毒。扁鹊云∶“杏人不可久服,令人目盲,眉发落,动一切宿病。”桃核人∶味苦,甘、辛、平、无毒。破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治咳逆上气,消心下硬,除卒暴声血,破瘕,通月水,止心痛。七月采,凡一切果核中有两人者并害人,不在用。其实味酸,无毒,多食令人有热。黄帝云∶“饱食桃入水浴,成淋病”。
李核人∶味苦、平、无毒。主僵仆跻,瘀血骨痛。实∶味苦、酸、微温、涩、无毒。除固热,调中,宜心,不可多食,令人虚。黄帝云∶“李子不可和白蜜食,蚀人五内”。
梨∶味甘、微酸、寒、涩、有毒。除客热气,止心烦。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勿食,令人萎困、寒中。
林檎∶味酸、苦、平、涩、无毒。止渴、好唾。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柰子∶味酸、苦、寒、涩、无毒。耐饥、益心气。不可多食,令人胪胀。久病患食之,病尤甚。
安石榴∶味甘、酸、涩、无毒。止咽燥渴。不可多食,损人肺。
枇杷叶∶味苦、平、无毒。主不止,下气。正尔削取生树皮嚼之,少少咽汁亦可,煮汁冷服之,大佳。
胡桃∶味甘、冷、滑、无毒。不可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
枸杞叶∶味苦、平、涩、无毒。补虚羸,益精髓。谚云∶“去家千里勿食萝摩、枸杞。”此则言强阳道,资阴气速疾也。
萝摩∶味甘、平。一名苦丸。无毒。其叶浓大,作藤,生摘之,有白汁出。人家多种,亦可生啖,亦可蒸煮食之。补益与枸杞叶同。
瓜子∶味甘、平、寒、无毒。令人光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又除胸满心不乐;久食寒中。可作面脂。一名水芝,一名白瓜子,即冬瓜人也。八月采。
白冬瓜∶味甘、微寒、无毒。除少腹水胀,利小便、止消渴。
凡瓜味甘、寒、滑、无毒。去渴,多食令阴下痒湿生疮,发黄胆。黄帝云∶“九月勿食被霜瓜,向冬发寒热及温病。”初食时即令人欲吐也,食竟,心内作停水,不能自消,或为反胃。凡瓜入水沉者,食之得冷病,终身不瘥。
越瓜∶味甘、平、无毒。不可多食,益肠胃。
胡瓜∶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
早青瓜∶味甘、寒、无毒。食之去热烦。不可久食,令人多忘。
冬葵子∶味甘、寒、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羸瘦,破五淋,利小便;妇人乳难,血闭。久服坚骨,长肌肉,轻身延年。十二月采叶,甘、寒、滑、无毒。宜脾,久食利胃气;其心伤人,百药忌食心,心有毒。黄帝云∶“霜葵陈者生食之,动五种流饮,饮盛则吐水。”凡葵菜和鲤鱼食之害人。四季之月土王时,勿食生葵菜,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
苋菜实∶味甘、寒、涩、无毒。主青盲,白HT、明目;除邪气;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蛔虫。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一名马苋,一名莫实,即马齿苋菜也。治反花疮。
小苋菜∶味甘、大寒、滑、无毒。可久食,益气力,除热。不可共鳖肉食,成鳖瘕;蕨菜亦成鳖瘕。
邪蒿∶味辛、温、涩、无毒。主胸膈中臭恶气,利肠胃。
苦菜∶味苦、大寒、滑、无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瘅,肠;大渴热中;暴疾∶恶疮。久食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耐饥寒。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冬不死。四月上旬采。
荠菜∶味甘、温、涩、无毒。利肝气,和中;杀诸毒。其子∶主明目、目痛,泪出。其根∶主目涩痛。
芜菁及芦菔菜∶味苦、冷、涩、无毒。利五脏,轻身益气,宜久食。芜菁子∶明目,九蒸暴,疗黄胆,利小便。
久服神仙。根∶主消风热毒肿。不可多食,令人气胀。
菘菜∶味甘、温、涩、无毒。久食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本是蔓菁也,种之江南即化为菘,亦如枳橘,所生土地随变。
芥菜∶味辛、温、无毒。归鼻。除肾邪;大破咳逆,下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食温中。又云∶寒中。其子;味辛,辛亦归鼻,有毒。主喉痹,去一切风毒肿。黄帝云∶“芥菜不可共兔肉食,成恶邪病”。
苜蓿∶味苦、平、涩、无毒。安中,利人四体,可久食。
荏子∶味辛、温、无毒。主咳逆,下气,温中,补髓。其叶∶主调中,去臭气。九月采,阴干用之。油亦可作油衣。
蓼实∶味辛、温、无毒。明目、温中;解肌,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却痈疽。其叶∶辛,归舌。治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黄帝云∶“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阴核疼痛求死。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二月勿食蓼,伤人肾。”扁鹊云∶“蓼,久食令人寒热,损骨髓,杀丈夫阴气,少精”。
葱实∶味辛、温、无毒。宜肺。辛,归头。明目,补中不足。其茎白∶平、滑、可作汤,主伤寒寒热,骨肉碎痛。能出汗;治中风,面目浮肿,喉痹不通。安胎。杀桂。其青叶∶温、辛、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发黄胆,杀百药毒。其根须∶平。主伤寒头痛。葱中涕及生葱汁∶平、滑。止尿血,解藜芦及桂毒。黄帝云∶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食烧葱并啖蜜,拥气而死。正月不得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格葱∶味辛、微温、无毒。除瘴气恶毒。久食益胆气,强志。其子∶主泄精。
薤∶味苦、辛、温、滑、无毒。宜心,辛归骨。主金疮疮败,能生肌肉。轻身不饥,耐老。
菜芝也。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气;利产妇病患。诸疮中风寒水肿,生捣敷之。KT骨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黄帝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疾。韭亦然。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勿食生薤,令人多涕唾”。
韭∶味辛、酸、温、涩、无毒。辛归心,宜肝。可久食。安五脏,除胃中热。不利病患,其心腹有固冷者食之必加剧。其子∶主梦泄精,尿色白,根∶煮汁以养发。黄帝云∶“霜韭冻不可生食,动宿饮,饮盛必吐水。五月勿食韭,损人滋味,令人乏气力。二月、三月宜食韭,大益人心。”白荷∶味辛、微温、涩、无毒。主中蛊及疟病。捣汁服,二合日二。生根∶主诸疮。
菜∶味甘、苦、大寒、无毒。主时行壮热,解风热恶毒。
紫苏∶味辛、微温、无毒。下气,除寒中。其子尤善。
鸡苏∶味辛、微温、涩、无毒。主吐血、下气。一名水苏。
罗勒∶味苦、辛、温、平、涩,无毒。消停水,散毒瓦斯。不可久食,涩荣卫诸气。
芜荑∶味辛、平、热、滑,无毒。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能化宿食不消,逐寸白,散腹中温温喘息。一名无姑,一名。盛器物中甚辟水蛭,其气甚臭,此即山榆子作之。凡榆叶∶味甘、平、滑,无毒。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暑热困闷,煮汁冷服。生榆白皮∶味甘、冷、无毒。利小便,破五淋。花∶主小儿头疮。
胡荽子∶味酸、平,无毒。消谷,能复食味。叶不可久食,令人多忘。华佗云∶“胡荽菜,患胡臭人,患口气臭,齿人食之加剧;腹内患邪气者弥不得食,食之发宿病,金疮尤忌”。
海藻∶咸、寒、滑、无毒。主瘿瘤结气,散颈下鞭核痛者,肠内上下雷鸣,下十二水肿,利小便,起男子阴气。
昆布∶味咸、寒、滑、无毒。下十二水肿,瘿瘤结气,疮,破积聚。
茼蒿∶味辛、平,无毒。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
白蒿∶味苦、辛、平,无毒。养五脏,补中益气,长毛发。久食不死,白兔食之仙。
吴葵∶一名蜀葵。味甘、微寒、滑、无毒。花∶定心气;叶∶除客热,利肠胃。不可久食,钝人志性。若食之,被狗啮者,疮永不瘥。
藿∶味咸、寒、涩,无毒。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
香薷∶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烦心,去热。
甜瓠∶味甘、平、滑,无毒。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其叶∶味甘、平,主耐饥。扁鹊云∶“患香港脚虚胀者,不得食之,其患永不除。”∶味甘、寒、滑,无毒。主消渴、热痹。多食动痔病。
落葵∶味酸、寒、无毒。滑中、散热实,悦泽人面。一名天葵,一名蘩露。
蘩蒌∶味酸、平、无毒。主积年恶疮、痔不愈者。五月五日日中采之,即名滋草,一名鸡肠草,干之烧作焦灰用。扁鹊云∶“丈夫患恶疮,阴头及茎作疮脓烂,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瘥者,以灰一分,蚯蚓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缓如煎饼面,以泥疮上,干则易之。禁酒、面、五辛并热食等。”黄帝云∶“蘩蒌合食之,发消渴病,令人多忘。”别有一种近水渠中温湿处,冬生,其状类胡荽,亦名鸡肠菜,可以疗痔病,一名天胡荽。
蕺∶味辛、微温、有小毒。主蠼尿疮。多食令人气喘,不利人脚,多食脚痛。
葫∶味辛、温,有毒。辛归五脏,散瘫疽,治疮,除风邪,杀蛊毒瓦斯,独子者最良。黄帝云∶“生葫合青鱼食之,令人腹内生疮,肠中肿,又成疝瘕。多食生葫,行房伤肝气,令人面无色。四月、八月勿食葫,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口味多爽。”小蒜∶味辛、温,无毒。辛归脾、肾。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气,温中,除邪痹毒瓦斯。五月五日采,曝干。叶∶主心烦痛,解诸毒,小儿丹。不可久食,损人心力。黄帝云∶“食小蒜啖生鱼,令人夺气,阴核疼求死。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黄帝云∶“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蕃荷叶∶味苦、辛、温、无毒。可久食,却肾气,令人口气香。主辟邪毒,除劳弊。形瘦疲倦者不可久食,动消渴病。
苍耳子∶味苦,甘、温。叶∶味苦、辛,微寒、涩,有小毒。主风寒头痛,风湿痹、四肢拘急挛痛;去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一名胡、一名地葵、一名、一名常思。蜀人名羊负来,秦名苍耳,魏人名只刺。黄帝云∶“戴甲苍耳,不可共猪肉食,害人;食甜粥,复以苍耳甲下之,成走注,又患两胁。
立秋后忌食之。”食茱萸∶味辛、苦、大温、无毒。九月采,停陈久者良。其子闭口者有毒,不任用。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其生白皮∶主中恶,腹痛,止齿疼。其根细者∶去三虫,寸白。黄帝云∶“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令人起伏气。”咽喉不通彻,贼风中人,口僻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去黑子及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和煮四、五沸,取汁,冷,服半升,日三,得小汗瘥。虿螫人,嚼茱萸封上止。
蜀椒∶味辛,大热,有毒。主邪气,温中下气,留饮宿食;能使痛者痒,痒者痛。久食令人乏气,失明。主咳逆;逐皮肤中寒冷;去死肌∶湿痹痛;心下冷气;除五脏六腑寒,百骨节中积冷,温疟;大风汗自出者,止下利,散风邪。合口者害人,其中黑子有小毒,下水。仲景云∶“熬用之。”黄帝云∶“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血脉。”干姜∶味辛、热、无毒。主胸中满,咳逆上气,温中;止漏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利,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生者尤良。
生姜∶味辛、微温、无毒。辛归五脏,主伤寒头痛,去淡下气,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胸膈上臭气,通神明。黄帝云∶“八月、九月匆食姜,伤人神,损寿。”胡居士云∶“姜杀腹内长虫,久服令人少志少智,伤心性。”堇葵∶味苦、平,无毒。久服除人心烦急,动痰冷,身重,多懈惰。
芸台。味辛、寒、无毒。主腰脚痹。若旧患腰脚痛者,不可食,必加剧。又治油肿丹毒。益胡臭解禁之辈出五明经。其子主梦中泄精。与鬼交者。胡居士云∶“世人呼为寒菜甚辣”。胡臭人食之,病加剧。陇西氐羌中多种食之。
竹笋。味甘、微寒、无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患冷人食之心痛。
野苣。味苦、平、无毒。久服轻身少睡。黄帝云∶不可共蜜食之,作痔。白苣,味苦平,无毒,益筋力。黄帝云∶不可共酪食,必作虫。
茴香菜∶味苦,辛微、寒涩、无毒。主霍乱,辟热除口气。臭肉和水煮,下少许,即无臭气。
故曰∶“茴香。”酱臭末中亦香。其子∶主蛇咬疮久不瘥,捣傅之。又治九种。
蕈菜,味苦、寒、无毒。主小儿火丹诸毒肿,去暴热。
蓝菜∶味甘、平、无毒。久食大益肾,填髓脑,利五脏,调六腑。胡居士云∶“河东陇西羌胡多种食之,汉地鲜有。”其叶∶长大浓,煮食甘美,经冬不死,春亦有英。其花黄,生角结子。子∶甚治人多睡。
竹叶∶味苦、平、涩、无毒。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女人阴蚀。扁鹊云∶“煮汁与小儿冷服,治蛔虫”。
芹菜∶味苦、酸、冷涩,无毒。益筋力,去伏热。治五种黄病,生捣绞汁冷服一升,日二。
黄帝云∶“五月五日勿食一切菜,发百病。凡一切菜,熟煮热食时病瘥;后食一切肉并蒜,食竟行房,病发必死;时病瘥后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肿;时病瘥未健,食青菜竟行房,病更发必死。十月勿食被霜菜,令人面上无光泽,目涩痛,又疟发心痛、腰疼、或致心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痿。”
薏苡人∶味甘、温、无毒。主筋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力。其生根,下三虫。《名医》云∶“薏苡人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一名HT,一名感米,蜀人多种食之。
胡麻,味甘、平、无毒。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下后虚热困乏。久服轻身不老,明耳目,耐寒暑,延年。作油微寒,主利大肠,产妇胞衣不落生者;摩疮肿;生秃发、去头面游风。一名巨胜,一名狗虱,一名方茎、一名鸿芷。叶∶名青,主伤暑热。花∶主生秃发。七日采最上头者,阴干用之。
白麻子∶味甘、平、无毒。宜肝,解中益气,肥健不老。治中风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积血,风毒肿,复血脉;产后乳余疾;能长发、可为沐药。久服神仙。
∶味甘、微温、无毒。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卒嗽。
大豆黄卷∶味甘、平、无毒。主久风湿痹筋挛,膝痛;除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痣、面,润泽皮毛。宜肾。生大豆∶味甘、平、冷、无毒。生捣淳酢和涂之,治一切毒肿,并止痛。煮汁冷服之,杀鬼毒,逐水胀、除胃中热,却风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三建,解百药毒;不可久服,令人身重。其熬屑∶味甘、温、平、无毒。主胃中热,去身肿,除痹;消谷、止腹胀。
九月采。黄帝云∶“服大豆屑忌食猪肉,炒豆不得与一岁已上,十岁已下小儿食,食竟啖猪肉,必拥气死。”赤小豆∶味甘、咸、平、冷、无毒。下水肿,排脓血。一名赤豆。不可久服,令人枯燥。
青小豆∶味甘、咸、温、平、涩、无毒。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利小便;除吐逆,卒,下腹胀满。一名麻累,一名胡豆。黄帝云∶“青小豆合鲤鱼食之,令人肝至五年成干,病。
大豆豉∶味苦、甘、寒、涩、无毒。主伤寒头痛,寒热,辟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杀六畜胎子诸毒。
大麦∶味咸、微寒、滑、无毒。宜心。主消渴,除热。久食令人多力,健行。作、温,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
小麦∶味甘、微寒、无毒。养肝气;去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止漏血,唾血;令女人孕必得。易作曲,六月作者温、无毒,主小儿痫食不消,下五痔虫,平胃气,消谷,止利。作面∶温,无毒,不能消热止烦。不可多食,长宿癖,加客气,难治。
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热中;除消渴,止泄利,利小便;益气力,补中,轻身长年。
黄粱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和中,止泄利。人呼为竹根米,又却当风卧,湿寒中者。
白粱米∶味甘、微寒、无毒。除热,益气。
粟米∶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骨痹,热中,益气。
陈粟米∶味苦。寒、无毒。主胃中热,消渴,利小便。
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上气,霍乱,止泄利,除热,去烦渴。
白黍米∶味甘、辛、温、无毒。宜肺、补中益气。不可久食,多热,令人烦。黄帝云∶“五种黍米、合葵食之,令人成痼疾”。又以脯腊着五种黍米中藏储食之。云∶“令人闭气”。
陈廪米∶味咸,酸、微寒、无毒。除烦热,下气,调胃,止泄利。黄帝云∶“久芷脯腊安米中,满三月,人不知,食之害人。”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寒中,下气,除热。
秫米∶味甘、微寒、无毒。主寒热,利大肠,治漆疮。
酒∶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气。黄帝云∶“暴下后饮酒者,膈上变为伏热;食生菜饮酒,莫灸腹,令人肠结。”扁鹊云∶“久饮酒者腐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损寿;醉当风卧,以扇自扇,成恶风;醉以冷水洗浴,成疼痹。大醉汗出,当以粉粉身,令其自干,发成风痹。
常日未没食讫,即莫饮酒,终身不干呕。饱食讫,多饮水及酒,成痞僻。”豆∶味甘、微温、无毒。和中下气。其叶∶平,主霍乱,吐下不止。
稷米∶味甘、平、无毒。益气安中,补虚、和胃、宜脾。
粳米,味辛、苦、平、无毒。主心烦、断下利,平胃气,长肌肉。温,又云∶生者冷,燔者热。
糯米∶味苦、温、无毒。温中,令人能食,多热,大便硬。
酢∶味酸、温、涩、无毒。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血运。扁鹊云∶多食酢,损人骨。能理诸药消毒。
乔麦∶味酸,微寒、无毒。食之难消,动大热风。其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黄帝云∶“作面和猪、羊肉热食之,不过八、九顿,作热风,令人眉须落,又还生,仍希少。泾已北,多患此疾”。
盐∶味咸、温、无毒。杀鬼蛊邪,注毒瓦斯,下部疮;伤寒寒热,能吐胸中痰,止心腹卒痛;坚肌骨。不可多食,伤肺喜咳,令人色肤黑,损筋力。扁鹊云∶“盐能除一切大风疾痛者,炒熨之”。
黄帝云∶“食甜粥竟,食盐即吐,或成霍乱”。
(附虫、鱼)人乳汁∶味甘、平、无毒。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马乳汁∶味辛、温、无毒。止渴。
牛乳汁∶味甘、微寒、无毒。补虚羸、止渴。入生姜、葱白,止小儿吐乳。补劳。
羊乳汁∶味甘、微温、无毒。补寒冷,虚乏,少血色。令人热中。
驴乳∶味酸、寒。一云大寒,无毒。主大热,黄胆,止渴。
母猪乳∶平、无毒。主小儿惊痫,以饮之神妙。
马、牛、羊酪∶味甘、酸、微寒、无毒。补肺脏,利大肠。黄帝云∶“食甜酪竟,即食大酢者,变作血瘕及尿血。”华佗云∶“马、牛、羊、酪,蚰蜒入耳者,灌之即出。”沙牛及白羊酥∶味甘、微寒、无毒。除胸中客气,利大、小肠,治口疮。
牛酥∶味甘、平、无毒。去诸风湿痹,除热,利大便,去宿食。
醍醐∶味甘、平、无毒。补虚,去诸风痹,百练乃佳。
甚去月蚀疮。添髓补中填骨,久服增年。
熊肉∶味甘、微寒、微温、无毒。主风痹不仁,筋急五缓。若腹中有积聚,寒热羸瘦者,食熊肉病永不除。其脂∶味甘、微寒。治法与肉同。又去头疡白秃,面,食饮呕吐。久服强志不饥,轻身长年。黄帝云∶“一切诸肉煮不熟,生不敛者,食之成瘕。熊及猪二种脂,不可作灯,其烟气入人目失明,不能远视。”羊角∶味酸、苦、温、微寒、无毒。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心畏惊悸。除百节中结气,及风伤蛊毒;吐血;妇人产后余痛;烧之,杀鬼魅,辟虎野狼。久服安心、益气、轻身;勿令中湿有毒。髓∶味甘、温,无毒。主男子女人伤中,阴阳气不足,却风热,止毒,利血脉,益经气。以酒和服之亦可,久服不损人。
青羊胆汁∶冷、无毒。主诸疮,能生人身脉;治青盲、明目。肺,平。补肺、治嗽;止渴;多小便;伤中,止虚补不足;去风邪。肝∶补肝、明目。心∶主忧恚,膈中逆气。肾∶补肾气虚弱,益精髓。头骨∶主小儿惊痫,煮以浴之,蹄肉∶平,主丈夫五劳七伤。肉∶味苦、甘,大热、无毒。主暖中止痛,字乳余疾,及头脑中大风汗自出,虚劳寒冷,能补中益气力,安心止惊;利产妇,不利时患人。头肉∶平。主风眩瘦疾∶小儿惊痫;丈夫五劳七伤,其骨∶热、主虚劳寒中羸瘦,其宿有热者,不可食。
生脂∶止下痢脱肛,去风毒;妇人产后腹中绞痛。肚∶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黄帝云∶“羊肉共酢食之伤人心,亦不可共生鱼、酪和食之,害人。凡一切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悬筋’,食之令人癫。”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羊肚共饭饮常食,久久成反胃,作噎病。
甜粥共肚食之,令人多唾,喜吐清水。羊脑、猪脑、男子食之损精气少子,若欲食者研之如粉,和醋食之,初不如不食佳。青羊肝和小豆食之,令人目少明。一切羊肝生共椒食之,破人五脏,伤心,最损小儿。弥忌水中柳木及白杨木,不得铜器中煮羊肉,食之,丈夫损阳,女子绝阴。
暴下后不可食羊肉髓及骨汁,成烦热难解还动利。凡六畜五脏着草自动摇,及得咸酢不变色,又堕地不汗,又与犬,犬不食者,皆有毒,杀人。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沙牛髓∶味甘、温、无毒。安五脏、平胃气,通十二经脉,理三焦,约温骨髓,补中,续绝伤,益气力;止泄利,去消渴,皆以清酒和暖服之。肝∶明目。胆∶可丸百药,味苦、大寒、无毒。
除心腹热渴,止下利,去口焦燥,益目精。心∶主虚忘。肾∶去湿痹,补肾气,益精。齿∶主小儿牛痫。肉∶味甘、平、无毒。主消渴,止唾涎出,安中益气力,养脾胃气,不可常食,发宿病。自死者不任食。喉咙∶主小儿啤。
黄犍、沙牛、黑牯牛尿∶味苦、辛、微温、平、无毒。主水肿腹脚俱满者,利小便。黄帝云∶“乌牛自死北首者,食其肉害人。一切牛盛热时卒死者,总不堪食,食之作肠痈患”。甲蹄牛∶食其蹄中拒筋,令人作肉刺。独肝牛肉∶食之杀人。牛食蛇者独肝,患疥。牛、马肉食,令人身体痒。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直尔黍米、白酒、生牛肉共食,亦作寸白,大忌。人下利者食自死牛肉必剧。一切牛、马乳汁及酪,共生鱼食之,成鱼瘕。六畜脾,人一生莫食。十二月勿食牛肉,伤人神气。
马心∶主喜忘。肺∶主寒热,茎痿。肉∶味辛、苦、平、冷、无毒。主伤中;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壮健、强志、利意,轻身不饥。黄帝云∶“白马自死,食其肉害人。白马玄头,食其脑令人癫。白马鞍下乌色彻肉里者,食之伤人五脏。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白马青蹄,肉不可食。一切马汗气及毛不可入食中,害人。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五月勿食马肉,伤人神气。”野马阴茎∶味酸、咸、温、无毒。主男子阴痿缩,少精。肉∶辛、平、无毒。主人马痫,筋脉不能自收,周痹,肌不仁。病死者不任用。
驴肉∶味酸、平、无毒。主风狂,愁忧不乐,能安心气。病死者不任用。其头烧却毛,煮取汁,以浸曲酿酒,甚治大风动摇不休者。皮胶亦治大风。
狗阴茎∶味酸、平、无毒。主伤中,丈夫阴痿不起。
狗脑∶主头风痹,下部疮,鼻中肉。肉∶味酸、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劳损,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黄帝云∶“白犬合海食之,必得恶病。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犬、春月多狂,若鼻赤起而燥者,此欲狂,其肉不任食。九月勿食犬肉,伤人神气。”卵∶味甘、温、无毒。除阴茎中痛,惊痫,鬼气,蛊毒、除寒热,贲豚、五癃、邪气挛缩。一名∶颠。阴干,勿令败。肉∶味辛、平、有小毒。不可久食,令人遍体筋肉碎痛,乏气。大猪后脚悬蹄甲∶无毒。主五痔,伏热在腹中,肠痈内蚀。取酒浸半日,灸焦用之。大猪四蹄∶小寒、无毒。主伤挞诸败疮。母猪蹄∶寒、无毒。煮汁服之,下乳汁,甚解石药毒。大猪头肉∶平、无毒。补虚乏气力,去惊痫鬼毒,寒热、五癃。脑∶主风眩。心∶平、无毒。主惊邪、忧恚,虚悸、气逆;妇人产后中风,聚血气惊恐。
肾∶平、无毒。除冷利,理肾气,通膀胱。肝∶味苦、平、无毒。主明目。猪喙微寒、无毒。主冻疮痛痒。肚∶微寒,无毒。补中益气,止渴,断暴利虚弱。肠∶微寒、无毒。主消渴,小便数,补下焦虚竭。其肉间脂肪∶平、无毒。主煎诸膏药,破冷结,散宿血,解斑蝥、元青毒。猪洞肠∶平、无毒。主洞肠挺出血多者。猪肉∶味苦、酸、冷、无毒。主狂病多日不愈。凡猪肉∶味苦、微寒,宜肾,有小毒,补肾气虚竭,不可久食,令人少子精,发宿病,弱筋骨,闭血脉,虚人。肌有金疮者,食之,疮尤甚。猪血∶平、涩、无毒。主卒下血不止,美清酒和炒服之。又主中风绝伤,头中风眩及诸淋露,贲肫暴气。黄帝云∶“凡猪肝、肺,共鱼食之,作痈疽。猪肝共鲤鱼肠,鱼子食之,伤人神。”脑∶损男子阳道,临房不能行事。八月勿食猪肺及,和食之,至冬发疽。十月勿食猪肉,损人神气。
鹿头肉∶平。主消渴,多梦妄见者。生血∶治痈肿。茎筋∶主劳损。蹄肉∶平。主脚膝骨中疼痛,不能践地。骨∶主内虚,续绝伤,补骨,可作酒。髓∶味甘、温。主丈夫妇人伤中,脉绝,筋急痛,咳逆,以酒和服。肾∶平。主补肾气。肉∶味苦、温、无毒。补中,强五脏,益气力。肉生者∶主中风口僻不正,细细锉之,以薄僻上。华佗云∶“和生椒捣薄之,使人专看之正,则急去之,不尔复牵向不僻处”。角∶错取屑一升,白蜜五升,溲之,微火熬,令小变色,暴干,更捣筛,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轻身,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黄帝云∶“鹿胆白者食其肉害人。白鹿肉不可和蒲白作羹食,发恶疮。五月勿食鹿肉,伤人神气。”胡居士云∶“鹿性惊烈,多别良草。怕食九物,余者不尝。群处必根据山岗,产归下泽。飨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净故也。”凡饵药之人,不可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所以然者,以鹿常食解毒之草,是故能制毒,散诸药故也。九草者∶葛叶花、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疮耳、荠。
獐骨∶微温、无毒。主虚损、泄精。肉∶味甘、温、无毒。补益五脏。髓∶益气力,悦泽人面。獐无胆,所以怯弱多惊恐。黄帝云∶“五月勿食獐肉,伤人神气。”麋脂∶味辛、温、无毒。主痈肿、恶疮、死肌、寒热、风寒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腠理,柔皮肤,不可近男子阴,令痿。一名宫脂。十月取。黄帝云∶“生肉共虾汁合食之,令人心痛;生肉共雉肉食之,作固疾。”虎肉∶味酸。无毒。主恶心欲呕,益气力,止多唾,不可热食,坏人齿。虎头骨∶治风邪。
虎眼睛∶主惊痫。
豹肉∶味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久食利人。
狸肉∶温、无毒。补中,轻身益气,亦治诸注。黄帝云∶“正月勿食虎、豹、狸肉,伤人神,损寿”。
兔肝∶主目喑。肉∶味辛、平、涩、无毒。补中益气,止渴。兔无脾,所以能走,盖以属二月建卯木位也,木克土,故无脾焉。马无脾,亦能走也。黄帝云∶“兔肉和獭肝食之三日必成遁尸;共白鸡肝、心食之,令人面失色。一年成瘅黄;共姜食,变成霍乱;共白鸡肉食之,令人血气不行。二月勿食兔肉,伤人神气。”生鼠∶微温、无毒。主折,续筋补骨。捣薄之,三日一易。
獭肝∶味甘、有小毒。主鬼疰、蛊毒;却鱼鲠;止久嗽,皆烧作灰,酒和服之。獭肉∶味甘、温、无毒。主时病疫气,牛马时行病,皆煮取汁,停冷服之,六畜灌之。
狐阴茎∶味甘、平、有小毒。主女子绝产,阴中痒,小儿阴,卵肿。肉并五脏及肠肚∶味苦、微寒、有毒。主蛊毒寒热、五脏固冷;小儿惊痫;大人狂病见鬼。黄帝云∶“麝肉共鹄肉食之,作瘕”。
野猪青蹄不可食;及兽赤足者不可食;野兽自死北首伏地不可食;兽有歧尾不可食。家兽自死,共汁食之,作疽疮。十一月勿食经夏臭脯,成水病,作头眩,丈夫阴痿。甲子日勿食一切兽肉,大吉。鸟飞投人不肯去者,口中必有物,开看无者,拔一毛放之,大吉。一切禽兽自死无伤处不可食。
三月三日勿食鸟兽五脏及一切果菜五辛等物,大吉。
丹雄鸡肉∶味甘、微温、无毒。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能愈久伤、乏疮不肯瘥者,通神,杀恶毒。
黄雌鸡肉∶味酸、咸、平、无毒。主伤中,消渴;小便数而不禁,肠泄利;补益五脏,绝伤五劳,益气力。
鸡子黄∶微寒。主除热、火灼、烂疮、。可作琥魄神物。
卵白汁∶微寒。主目热赤痛;除心下伏热,止烦满;咳逆;小儿泄利;妇人产难,胞衣不出,生吞之。
白雄鸡肉∶味酸、微温、无毒。下气,去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
乌雄鸡肉∶味甘、温、无毒。补中,止心痛。
黑雌鸡肉∶味甘、平、无毒。除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
黄帝云∶“一切鸡肉和鱼肉汁食之,成心瘕。鸡具五色者,食其肉必狂。若有六指四距,玄鸡白头,家鸡及野鸡鸟生子有文,八字鸡及野鸟死不伸足爪,此种食之害人。鸡子白共蒜食之,令人短气。
鸡子共鳖肉蒸,食之害人。鸡肉、獭肉共食作遁尸,注药所不能治。食鸡子啖生葱,变成短气。鸡肉、犬肝、肾共食害人。生葱共鸡、犬肉食,令人谷道终身流血。乌鸡肉合鲤鱼肉食,生痈疽。鸡、兔、犬肉和食必泄利。野鸡肉共家鸡子食之,成遁尸,尸鬼缠身,四肢百节疼痛。小儿五岁已下饮乳未断者,勿食鸡肉。二月勿食鸡子,令人常恶心。丙午日食鸡、雉肉,丈夫烧死,目盲,女人血死,妄见。四月勿食暴鸡肉,作内疽在胸腋下出漏孔,丈夫少阳,女人绝孕,虚劳乏气。八月勿食鸡肉,伤人神气。”雉肉∶酸、微寒、无毒。补中益气,止泄利。久食之令人瘦觜,主蚁。黄帝云∶“八月建酉日食雉肉,令人短气。八月勿食雉肉,损人神气。”白鹅脂∶主耳卒聋,消以灌耳。毛∶主射工水毒。肉∶味辛、平、利五脏。
肪∶味甘、平、无毒。主风虚寒热。肉∶补虚乏,除客热,利脏腑,利水道。黄帝云∶“六月勿食肉,伤人神气。”鸳鸯肉∶味苦、微温、无毒。主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又治梦思慕者。
雁肪味甘、平、无毒。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肉∶味甘、平、无毒。久服长发、鬓、须、眉,益气不饥,轻身耐暑。黄帝云∶“六月勿食雁肉,伤人神气。”越燕屎∶味辛、平、有毒。主杀蛊毒,鬼注,逐不祥邪气;破五癃,利小便。熬香用之,治口疮。肉不可食之,入水为蛟龙所杀。黄帝云∶“十一月勿食鼠肉,燕肉,损人神气。”石蜜∶味甘、平、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惊痫痉,安五脏,治诸不足,益气补中;止腹痛;解诸药毒;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消心烦,食饮不下;止肠;去肌中疼痛;治口疮;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饥、耐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饴,白如膏者良,是今诸山崖处蜜也。青赤蜜∶味酸,食之令人心烦。其蜂黑色,似虻。黄帝云∶“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发霍乱。”蜜蜡∶味甘、微温、无毒。主下利脓血,补中∶续绝伤,除金疮;益气力,不饥、耐老。白蜡∶主久泄瘥后重见血者,补绝伤,利小儿,久服轻身不饥。生于蜜房或木石上。恶芫花、百合。此即今所用蜡也。
蝮蛇肉∶平、有毒。酿酒、去癞疾、诸九、心腹痛,下结气,除蛊痛。其腹中吞鼠∶平、有小毒,主鼠。
原蚕雄蛾∶味咸、温、有小毒。主益精气,强男子阳道,交接不倦,甚治泄精。不用相连者。
鱼∶味甘、无毒。主百病。
鳗鲡鱼∶味甘、大温、有毒。主五痔,杀诸虫。
鱼肉∶味甘、大温。黑者无毒。主补中养血,治沈唇。五月五日取。头骨∶平,无毒。烧服,止久利。
鱼∶平、无毒。主少气吸吸,足不能立地。黄帝云∶“四月勿食蛇肉、肉,损神害气。”乌贼鱼骨∶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瘕,无子;惊气入腹,腹痛环脐,丈夫阴中痛而肿,令人有子。肉∶味酸、平、无毒。益气强志。
鲤鱼肉∶味甘、平、无毒。主咳逆上气;瘅黄;止渴。黄帝云∶“食桂竟,食鲤鱼肉害人;腹中宿症病者,食鲤鱼肉害人”。
鲫鱼∶味甘、平、无毒。主一切疮,烧作灰,和酱汁傅之,日二;又去肠痈。
黄帝云∶“鱼白目不可食之;鱼有角,食之发心惊害人∶鱼无肠、胆、食之三年,丈夫阴痿不起,妇人绝孕;鱼身有黑点不可食;鱼目赤,作食,成瘕病,作食之害人。一切鱼共菜食之作蛔虫、蛲虫;一切鱼尾,食之不益人,多有勾骨,着人咽害人;鱼有角,白背,不可食。凡鱼赤鳞不可食;鱼无腮不可食;鱼无全腮,食之发痈疽;鱼不益人,其尾有毒,治齿痛。鱼有毒,不可食之。二月庚寅日勿食鱼,大恶;五月五日勿以鲤鱼子共猪肝食,必不消化,成恶病;下利者食一切鱼,必加剧致困难治;秽饭、肉、臭鱼不可合食之害人。三月勿食鲛龙肉及一切鱼肉,令人饮食不化,发宿病,伤人神气,失气,恍惚。”鳖肉∶味甘、平、无毒。主伤中益气,补不足,疗脚气。黄帝云∶“五月五日以鳖子共鲍鱼子食之,作瘅黄;鳖腹下成五字,不可食;鳖肉、兔肉和芥子酱食之损人;鳖三足,食之害人;鳖肉共苋、蕨菜食之,作鳖瘕害人。”蟹壳∶味酸、寒、有毒。主胸中邪热,宿结痛,僻,面肿,散漆,烧之致鼠。其黄∶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黄帝云∶“蟹目相向足斑者,食之害人。十二月勿食蟹、鳖,损人神气”。
又云∶“黾、鳖肉共猪肉食之害人。秋果菜共黾肉食之,令人短气;饮酒食黾肉,并菰白菜,令人生寒热。六甲日勿食龟、鳖之肉,害人心神。螺、蚌共菜食之,令人心痛,三日一发。虾共猪肉食之,令人常恶心多唾,损精色。虾无须,腹下通乌色者食之害人,大忌!勿轻!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虾、蚌着甲之物”。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