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鄂温克族传统民居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鄂温克族创造了与其游牧或游猎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文化。鄂温克人将房子称之为“柱”,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各地区鄂温克人传统民居的特点各有不同。数百年来,鄂温克传统民居对保障鄂温克人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鄂温克传统民居可视为鄂温克健康保健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将几种典型的鄂温克传统民居介绍于下。


1.“萨喜格柱”


在定居之前,阿伦河流域的鄂温克人一般选择有山、有树、附近有水源(河水或天然泉水)、前面高而平且距亲属的住处较近的地方搭建“萨喜格柱”居住。其搭建“萨喜格柱”的具体方法为:将三根直径约0.35尺的木柱(即基柱),细头向上插进屋顶圆木(上有若干孔眼),搭成基本房架。于三根基柱之间,将若干更细一些的木柱插入屋顶圆木,搭建完成整个房架。于房架上覆盖用牛毛细绳编制的苇(笆)帘,再用榆树皮将垂到地面的苇(笆)帘散头包裹后缝住,并牢牢系在架上(在使用苇帘之前,曾用松树皮做房盖,也曾用柳条编笆,再覆盖苇子做房盖)。最后,于苇(笆)帘上覆盖草,完成“柱”的外廊。


“柱”的内部结构和悬挂神像的位置为:门(用柳条编制)向南开。“柱”内中心稍近门的地方为生火做饭的位置。门的西侧是最长辈男女铺位的位置。“柱”内不设置火炕,用木板或木杆并成离地面很近的铺位,以供睡卧。“柱”顶圆木上悬供“敖卓勒”神、“吉雅西”神等神位,门上则悬供“德力格丁”神(其形象为桦树皮做的面具神)。


2.马架子和草房


马架子是阿荣旗查巴奇乡一带鄂温克人传统民居之一。其大体的建筑方法和屋内布局为:用土垡子垒墙,或用柳条编制成墙。房顶用三棵檩子,于位于中间的檩子下,用三根上端有叉的木柱支撑。门开在南边。屋内北、西两面设置火炕。灶在东北角’灶旁墙上钉两个木橛,上横放一木板,放碗筷等物。所供神位在马架子西墙,最南边的上位是祖神,其次是“吉雅西”等。


马架子内取暖和做饭的燃料以木材为主。其保存火种的方法,是将火盆内的火压实。一般早晨的火要保存到煮晚饭时,晚间的火则要保存到第二天早晨。冬季,于灶内烧火,使火炕保持一定热度,另外,生完火后,把火炭取入盆中,放在屋内取暖。


草房也是阿荣旗查巴奇乡一带鄂温克人传统民居之一,略比马架子高,高出2~3尺。其基本构造与汉族的草房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鄂温克人的草房都开西窗。草房内供神位的位置与马架子相同。


3.“奥布海柱”


“奥布海柱”是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人传统民居之一,为一种简陋的蒙古包式住房,一般被作为打猎、拉脚、打羊草时的临时住房,也被贫困人家无力搭建“俄儒格柱”时作为住房居住。较早的“奥布海柱”的搭建方法为:将20~30根柳木杆于上端用绳子系在一起,呈伞状立起,下端插入土中构成房架,于房架外用芦苇覆盖。一般向南开一小口出入,用苫子或苇子作门。较为晚近的“奥布海柱”则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其搭建方法为:用榆木或柳木凿成类似蒙古包天窗的圆顶,圆顶边缘凿有小孔20~30个,将木杆插入其中后,成钝锥形立起,构成房架。改进后的“奥布海柱”同样以芦苇搭盖成屋,屋内面积则较改进前大,并有了定型的门。门用柳条编成,冬季则于门上挂一片毡子防寒。


4.“俄儒格柱”


“俄儒格柱”(现在一般称之为蒙古包)是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人又一传统民居,其木架分上、中、下三组:(1)木架最上部分为圆形顶孔。“俄儒格柱”的屋顶圆孔大于“奥布海柱”的顶孔,中间有一横梁,横梁北侧设烟囱口,南侧则装上玻璃作为天窗。(2)木架最下部分为最基层的“罕”。“罕”是用皮绳穿结柳木杆(直径约1~1.5寸)而制成的可开合的木架。将“罕”架起,则形成网状的许多方形(棱形)木格。“俄儒格柱”一般由6大块“罕”架组成。“罕”架越多则“俄儒格柱”就越大。“罕”与“罕”之间的衔接处被称之为“阿玛利”,用皮条或绳子联结。(3)木架中间部分为“特荣”。“特荣”是连接罕架与圆顶的木杆,长约5~6尺,根数为“罕”所用木杆根数的二分之一。“特荣”上端插入圆顶的边孔,下端则搭到“罕”架的叉头上并用小绳系住。


“俄儒格柱”十分适合于游牧与迁徙,仅用十分钟即可搭建完成。其搭建方法为:先将门立好,将“罕”按顺序由门西架到门的东侧面,再用3根“特荣”杆架起圆顶,并续架其他“特荣”杆,完成全架。再用毡盖和毡围子从外面包裹木架(辉河一带的鄂温克人,夏季大都用芦苇做包的顶盖,用柳条或芦苇做围子)。为使“俄儒格柱”牢固,在“俄儒格柱”外西、北、东三面埋上木桩各两根,用鬃绳把“俄儒格柱”系到木桩上,再用一种牛毛编成的围绳(鄂温克语称“和希格”)于“罕”架的外周围上二至三道(冬季一般用上、中、下三道,夏季则只用上下两道)。“俄儒格柱”的搭建方法于不同季节略有不同。雨季时,一般搭建得较高,“特荣”部分斜度大,可防漏雨。冬天则搭建得较低,“特荣”部分斜度小,可免受强风吹袭,同时有利于保暖,“俄儒格柱”内容量也较大。


“俄儒格柱”的拆卸也十分简便,其方法为:先取下盖和围子,除留下正西、东北和西北各一根“特荣”杆外,由门的东侧开始卸下其他所有“特荣”杆,再用所余“特荣”杆从“俄儒格柱”内卸下圆顶,最后拆卸“罕”。


鄂温克人“柱”内的家具极为简单,有箱柜、桌子、奶桶等。当作仓库用的库车,一般放在“俄儒格柱”的西南方或背面。“俄儒格柱”的中心位置是安灶生火的地方,起初用铁制火架(鄂温克语称“吐拉”)——三腿架(鄂温克语称“伊兰伯地奇吐拉”或“沙拉登吐拉”)和四腿并有圆围子的大型铁架(鄂温克语称“呼利耶吐拉”),继而开始用泥灶。后者是于四腿火架上涂以厚泥制成,其南面留有灶口以便生火。约于20世纪上半叶,鄂温克人开始使用铁炉,于并“柱”内装设铁筒烟囱。


“俄儒格柱”内火灶以北是最上位,为最长辈夫妇的床位(所用为木床,高约1.5尺);西侧是未婚男子的床位;东和东南是晚辈夫妇的床位。一个“俄儒格柱”里只能设3只床,如果有超过三对夫妇时则要迁出一对夫妇,另立新的“俄儒格柱”。其迁出顺序按照长幼排序,从长至幼。家中最小的儿子一定要和父母同住,认为主“俄儒格柱”之火是由老人点燃的,最小的儿子要继承主“俄儒格柱”之火。


5.“斜仁柱”


使鹿鄂温克人长年在森林里游猎,没有固定的住处,夏秋两季在一个地方最多停留20余天,冬春则仅停留两三天。“斜仁柱”(俗称“撮罗子”)是其与这一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传统民居,一般可容纳4~6人,最大的则可容纳8~10人。


使鹿鄂温克人一般选择大河的支流,由群山环抱,有密林、平地,还有驯鹿爱吃的藓苔的地方搭建“斜仁柱”。“斜仁柱”由两部分组成:(1)木架(鄂温克语称“希楞”),以就地砍伐的落叶松杆搭建,高约4米,直径3米,构成“斜仁柱”的基本房架。搭建方法为:选取上端有叉的3根落叶松杆为主柱(鄂温克语称“苏那”),将三根主柱斜立呈圆锥形,并使其上端木叉互相穿叉在一起,再于三个主柱间共搭上20~30根辅助柱,即可完成基本房架。木架上的覆盖物。木架上部覆盖桦树皮苫盖,苫盖宽约3尺,长近1丈,一个“斜仁柱”一般需用七块苫盖。木架的下部则用围子覆盖,夏、秋等季用布围子,冬季则用犴皮围子。围子的一端系于左侧门柱,另一端围到右侧门柱,余下的部分,掀起来作为屋门出入。门朝向日出方向。


“斜仁柱”内,门的正面靠北是“玛鲁”神位,“斜仁柱”中心是生火的位置。火位上的火保持不灭,夏天冒烟以便驱赶蚊虻,冬季则借以取暖。鄂温克人对于寒冷的生存环境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冬季,“斜仁柱”内除用皮围子外,只烧一堆火取暖,睡觉时,盖一条毡子或被子,下铺犴皮褥子或鹿、犴皮垫子,而皮褥子下边仅垫一些细碎的树枝。


“柱”内放置常用的衣服被褥、食粮、器皿、针线盒、刀子、斧子等物品,其他暂时不用或较大的物品——如米面、皮子、桦皮苫子、小儿摇蓝(鄂温克语称“俄木克”)等,则放在“柱”两旁稍后处整齐排列的驯鹿鞍架上,再用防雨防雪用的苫盖、桦皮苫子、犴皮苫子或雨布等覆盖。此外,使鹿鄂温克人还搭建“靠劳宝”一一林中仓库储存物品。其搭建方法为:选4棵高十四五尺的大树(其高度以野兽,特别是熊上不去为宜)截掉枝杈,留下树干当作4柱。在树柱上用较细些的檩子搭成木制小房。小房四框和底部用圆木,上盖则用板片搭建,并于小房底部留一小口以便出入。于一木柱上砍出可用于攀登的一些口作为梯子(鄂温克语称“吐克台木肯”),竖起梯子,将其上端插进小房底部开口,即可进出仓库。


使鹿鄂温克人有不能将供有“玛鲁”的“斜仁柱”作为产房的禁忌。因而如果“斜仁柱”内供有“玛鲁”,则需搭建临时的“斜仁柱”作为产房。使鹿鄂温克人作为产房的“斜仁柱”有其特殊的标志,即“斜仁柱”的立杆要长出屋顶很多,比较突出,人们很容易即可分辨清楚。此外,夏季“柱”内温度较高时,使鹿鄂温克人还在外边搭建临时生火做饭的架子,其形状与“斜仁柱”相同。


6.土房及其他


嫩江流域的鄂温克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居住土木结构的房屋。其住房有两间和三间之分,并以西屋为贵。若为两间房则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若为三间房则家庭主要成员住西屋,中间一间为厨房。西屋一般有南、西、北三面炕,长者住南炕。住房开南窗和西窗。院内正房前左右两侧建仓房和畜圈。仓房底部高出地面半米,有防潮、防鼠的作用,便于存房粮食等物品。院子用柳条编篱笆围成。


莫尔格勒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迁到中国后,因从事畜牧业,基本都住上了与蒙古人完全相同的蒙古包,此外,也有人住俄罗斯式的小板房。


建国以后,鄂温克人逐步实现了定居,其传统民居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牧区的鄂温克人都住上了土房与砖瓦房,适用于游牧的传统民居——“俄儒格柱”只在走敖特尔游牧时居住。使鹿鄂温克人于1965年定居,在敖鲁古雅建立了鄂温克民族乡,人们住上了由政府新建的清一色木刻楞房屋。2003年鄂温克猎民移民搬迁到根河市附近,搬进了由当地政府建设的砖瓦房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原文标题:鄂温克族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