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中药传说 >正文

通便逐瘀选大黄

信息来源:国医小镇发布时间:2014/4/29
摘要: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叫姚僧坦的名医,医术高超,深受当时的梁武帝、梁元帝的信任,他的广博知识也为当时的学者所称道。在《周书》的《姚僧坦列传》中,载有姚僧坦用单味大黄为 ...

 

    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叫姚僧坦的名医,医术高超,深受当时的梁武帝、梁元帝的信任,他的广博知识也为当时的学者所称道。在《周书》的《姚僧坦列传》中,载有姚僧坦用单味大黄为黄帝治病的史实:“梁元帝有心腹疾,乃如诸医议治疗之方,咸谓至尊至贵,不可轻脱,宜用平药,可见宣通。僧坦曰:脉洪而实,此有宿食,非用大黄,凡无差理。梁元帝从之,进汤讫,果下宿食,因而疾愈。姚僧坦有胆有识,敢于对症下药,这也为我们立下了用大黄治病的典范。中医药学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迨至于清,温病学派崛起,学术发展臻于新的境界。我国医学成就至清代是一个高峰期,清宫遗存之医药档案真实地反映出清代中医临床医学水平,无疑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宫中大黄应用范围之广泛,炮制之讲究,剂量之斟酌,用法之多样,配伍之精当,成为清代宫廷医案的重要特色之一。众所周知,皇帝有享不尽的荣华宝贵,御医用药不当,将予重罪。 大黄,又名将军、锦纹、黄良、火参、肤如、川军。味苦,性寒。泻火解毒,通便逐瘀。大黄在皇宫用药中列第八至10位,仅次于蜂蜜、灯心草、麦冬、神曲、山楂、麦芽、薄荷等用药,大黄在宫中耗用量之大,实在超过我们一般人之想象。可见大黄在医疗上之重要,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是一味“出将入相”的良药,有着广泛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