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黎医的疾病理论

一、黎医对疾病的认识


黎族医药由于长期受巫医、咒术的影响,至今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没有完整的医学模式。我们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环境条件都可能孕育出不同的传统医学知识,即使在相同条件下的不同民族,或者分布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一民族也常常在医药知识的认识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黎医对疾病的认识,是比较笼统抽象的,从早期的感性认识逐渐到理性认识,如简单地对疾病的红、肿、热、痛的认识逐渐到发病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的认识都有进一步的理解。他们把发病的机理分为五种学说:风、毒、火、淤(积)、痧。五者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可互为转化、互相交叉或互相并存。


风“风”在黎族医学中既是名词又是动词,诊断中至关重要。黎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变数,能走窜于全身各部位。许多疾病是因“风”侵入所致,所以黎医命名多以“风”来命名(见第三节)。黎医所说的“风”类似中医说的“气”。如饥饿时,肠蠕动加快,肠鸣音增强,或急性胃肠炎时,肠鸣音亢进,腹痛腹泻;包括眼皮跳动、肌肉抽搐、头痛、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都认为是“风”的作用而造成的。黎族医学在诊疗疾病过程中,比较注重察看患者因“风”而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如四肢、体干等部位,是否发现一些“红线”或“白结”等线条状现象,也称“流火”“青蛇毒”。并注意观察线条的颜色、粗细、长短、走向以及分支。认为这线条是人体的经脉,是人体的生命线,一般隐藏于人体各部位,一旦“邪风”入侵,“风至则病”,“病”是因“风”而来,“愈”亦因“风”去而愈。


黎医把这“线条”与人体的经络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有他们的原理。这些“线条”也恰好与古典经脉在四肢上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之“疾之在腠理……在血脉……”;《左传·成公十年》中病邪“居肓之上,膏之下”。在《内经》中更提出了“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载:“气至而有效。”强调“刺之气至,乃去之”。《灵枢·终始》解释说:“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深则益虚……,补则益实。”在使用治疗过程中,金元医家窦杰,在《标幽赋》中描述针刺得气的感受时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指出:“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黎医用“风至所病”与经络两者关系作为诊断疾病时的理论,结合临床采用放血、针刺等祛风疗法治疗疾病,确有一定效果。


毒也称为“恶”。黎族医学对“毒”的认识比较抽象,黎医认为毒致百病,毒随风入或久风成毒,它的严重程度并不亚于“风”,黎医认为许多恶性的疾病都由“毒”引起的,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白血病等等。


如痈肿、牙槽脓肿、牙龈炎、甲沟炎的发病全过程,它包括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在红肿热痛阶段,由于局部高度淤滞,组织液渗出,压力增高,跳痛感很强。在发作过程中出现跳痛、胀痛等“此独动”现象,“此独动”是脉结(淤滞)导致的“脉结动”(局部压力增高产生的跳痛感),“脉结动”就是黎族的“是动则病”的医学术语,也是症状的表现。黎族医学中常把这种现象称为“是动”或“是动病”,认为人体经脉因受“毒”侵犯所引起的疾病称“是动病”。鉴于黎医中所称的“是动则病”与我国最早“相脉之道”(即采用脉象诊断疾病)的关系,给予了我们不少启示。作者本人从临床角度出发,对经脉进行动态观察,将经脉分作盈虚、滑涩、动静,说明了经脉与疾病的关系。黎医强调“脉静”,“此独动”是脉有病的表现之一,即原来不动的脉现在使人感到跳动了,代表病态,叫做“有过之脉”即“是动则病”。


其实,《灵枢·经脉》在论述完十二条经脉的循环后常常使用“是动则病”。张家山《脉书》“阴阳经脉篇”,马王堆《阴阳》亦经常可见“是动则病”。在黎医中,认为经脉在人体具有重要作用,起着生理调节、防病治病的功能。


火热之至甚,肿痛为火。认为风与火在人体内博弈、互乘,造成肿痛。火来源于食物,食物偏热,火上亢,称为“上火”,人体就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发热头痛,目赤口臭、大便干硬;局部的红肿、动脉跳痛等。如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急性结膜炎、痔疮、便血等,临床上往往采取消热、熄火治疗。


淤也称为“积”。气滞则淤、淤则不通、不通则痛。故许多疾病以淤痛为命名。如头痛,以风为主,称为头风症,有风但痛为甚则为头风痛症;又如关节以僵硬、活动受限为主,称为关节风症,关节红肿疼痛,称为关节风痛症;激心痛,为思虑过度或愤怒不止,造成淤积,气不通,引起的心前区疼痛。痛经为血气淤积,引起的疼痛,临床治疗多采用化淤去积,通筋活络。痧为气机逆乱之症。如斑痧落肚,为气胀塞肠胃。阻气行,也称痧胀。斑痧热风,即痧气,因风寒、风热或接触疫气,阻塞于内,出现腹胀闷痛病症。绞肠痧,腹部绞痛,想吐吐不出,欲泻泻不下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多采用剐、挝、捻、敲等方法来理顺气机。


二、黎医对疾病的分类


黎医对疾病的分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认识越充分,分类就越详细。黎医早期简单地把人体疾病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内病、外病、虫病、女人病及鬼神病。内病即内脏器官病变(类似内科),包括肝病、胃病、胆囊炎、阑尾炎、胰腺炎、胃肠炎、贫血、风湿病等等;外病是指人体皮肤、软组织、四肢及骨骼等相联系的疾病(类似外科),包括刀枪伤、骨折、跌打扭伤以及疖、痈、脓包疮等等;虫病即由虫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部分传染病、寄生虫病),如疥虫病、蛔虫病、高端螺旋体、疟疾病及蛇虫咬伤等等;女人病即妇科病,包括痛经、闭经、附件炎、子宫脱垂、女性不育症等等;鬼神病是病因不明,又难以治愈的疾病,在疾病的认识中也可能出现较早,这与民族宗教意识有关,黎族认为是由一种无形的、超自然力量主宰而引起的。又如女人病,单独的从内病分离出来,可见妇女在黎族中的重要性,因为母系氏族公社曾在黎族中影响较深,妇女在黎族的族群中有较高的地位。随着医学的进步,又从外病中分出皮虫病,即皮肤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小儿病(儿科)等等。


三、黎医对疾病的命名


黎医对疾病的命名分类也较为抽象、笼统,将疾病简单地分为风类、毒类、症类。前面讲到,黎医把“风”列为百病之长,善行变数,能走窜于全身各部位。许多疾病是因“风”侵入所致,在疾病认识和命名中往往以部位+种类来命名。如风湿性关节炎,在寒冷的环境下易发挥作用或病情加重,黎医认为关节部位有“风”入侵,因“风”造成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有“风”则痛,所以命名为“关节风”;妇女产后过早接触凉水或受寒,引起头昏头痛、手足麻痹、白带异常等症状,称为“产后风”;气管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呼吸如山鸡叫,命名为“气管风”或“山鸡风”;头晕头胀痛统称“头风”;全身关节酸痛为“脚骨吊风”;发病时自觉有一股风从腹往喉咙上冲,恶心欲吐,称为“顶心风”;男女性交时,出现浑身不适,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称为“上马风”,性交后出现症状为“下马风”。还有以动物特征来命名的如“山鸡风”、“羊犬风”、“老鼠风”等等。


黎医认为毒致百病,许多疾病被认为是“毒”的作用而造成的,如痈疮、外伤感染、无明肿物等等都认为是“毒”的作用。根据疾病的轻重程度,分为“五毒”:恶、凶、邪、寒、凉。并以日常猎物名称命名,其顺序分别称为“熊毒、虫毒、蛇毒、猴毒、蜂毒”,其“熊毒”为至重者,“蜂毒”为轻者。例如大的痈症,出现红肿热痛,伴有功能活动障碍,属“凶”或“恶”、五毒之首,非刀剜之(即切开排脓)不可。而小疖肿属“凉”为“蜂毒”,可用骨针刺之或草药外敷即可。又如肝癌、肝硬化,认为是“毒”入肝脏而造成,属“恶”或“凶”,黎族方言读音为“噢雅”,译音为癌或凶恶的意思,为五毒之首,所以治疗上以排毒为主。


许多疾病的命名往往是由症状+体征来决定的。如破伤风,发作时头颈弓直,如硬弓,称为硬弓病;小儿疳积,主要是营养不良,貌似猴子,称为猴子病或猴子症;疟疾,是黎族中常见的多发病,发病因素→蚊子叮咬→人体感染疟原虫→主要症状为时冷时热。黎族则把疟疾病称为冷热病,认为人体是因感染虫而引起疾病,属虫病类范畴;急(慢)性肾炎,认为是腰子(肾)发炎,主要症状为水肿,所以命名为病“腰子病”,症为“水肿症”;又如“肚子风”是一个很不确切的概念,范围也很广,也可能与现代医学中的许多疾病相对应,如“肝病、胃病、胆襄炎、阑尾炎、胰腺炎、胃肠炎、蛔虫病、尿石症甚至妇科病等等”,这些疾病均可引起肚子疼痛,黎族在实践中常常是在笼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根据病情进行施治,所以往往是同一种疾病出现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随着和外界交往的不断增多,许多西医等外来医学词汇也逐渐为黎族所接受,如黎族传统医学中原本没有的“扁桃体炎”、“直肠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词汇,现在也被黎医普遍使用。

原文标题:黎医的疾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