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苗医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

在养身与保健方面,苗族在很久以前便有这方面的探索和积累。例如在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古墓中一、二号墓考证为苗族墓随葬品中除了彩绘帛画,器皿,服饰之外还有辛夷、花椒、香茅、干姜、高良姜用作医疗和保健的药品,在三号墓中除了众所周知的“五十二病方”外还有一本《引导图》,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保健运动方面的著作,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图中用彩色绘制了不同年岁的男女体操动作40多个,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引导图》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对后来引导方面的发展、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索。由于其出土地的地点和年代正是当时苗、汉文化的交汇点,也应代表了当时苗、汉医药保健的成就。


苗族人民在历史上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卫生保健养生,有许多预防知识和卫生保健养生方法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俗。如一年一度的苗家“苟表建”,即汉人所称的“扫扬尘”,每年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苗家各家各户将室的灰尘打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苗族民间还有将某些药物洒在室内,或者挂在房前屋后,以驱毒杀虫。《凤凰厅志》“风俗篇”中记载:“惊垫先一晚,名家用石灰画弓矢于门,复撒灰于阶,以驱除毒虫。”又“端午悬蒲艾,谓之辟疫往来在湘西与龄东北一带是我国传统地道药材辰砂的盛产地,当地苗民习以辰砂撒于屋房周围,驱杀虫害。还将辰砂泡入酒中,端午节喝一口,或涂在皮肤上,说是预防长疱疮。这是“欢兜尚赤”而流传苗族民间的遗迹。苗疆苗民每天夏秋之时,习惯将一些具有杀败虫的苗家草药,如河柳叶、辣蓼叶、草乌叶等切断后放到厕所的粪池内,以杀虫消毒,防止蚊蝇孳生。夏秋之时苗寨蚊蝇多,用黄荆叶、土荆介、艾叶等烟熏以驱蚊虫叮咬。用八角枫、地风藤等苗药煎水洗浴,有防皮肤生疱生疮的预防作用。还有用雄黄泡酒,兑蒜内服药酒,有防“瘟疫”之疾功效。在饮食养生上,苗家注重具有食和疗的药物在饮食上应用。如夏天适当食用羊胆、羊肝,以清热泻火;冬季寒冷时,苗家喜食狗肉,以补虚御寒,达到湿肾壮阳,强精壮骨作用;冬季苗家还喜饮“久浆”(即甜酒)或自家酿的苞谷酒,也称之养生酒,颐养天年。“久浆”既可以驱寒保暖,又能舒筋活血,补体强身。另外,苗家还有习俗,一年四季喜喝“务叭消”(即酸汤),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务叭消”性寒,味酸,有退热、降火、防暑之功效,还有开胃、健脾、收敛、止泻作用,是苗家暑天上佳饮食。苗家酸鱼,也是独具特色的食疗佳品。苗家还有“冬吃萝卜夏食姜”的习俗,有利于养生保健。苗家作为食疗的药物品种较多,根据时令、人的体质适量调配食疗药物。


在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上,苗家还形成了“乡规民约”,或“防病条款”、如湘西凤凰县苗寨对共用水井立有下规:“凡在井水中洗猪菜、人菜罚钱五吊;有劳力不按时参加洗井者,罚钱一吊”等。


苗家“隔病”习俗。苗家“隔病”方法有“挂红”、“躲摆子”、“挡路(箭)碑”等方式来阻隔疫病(指传染病)。


“挂红”隔病:苗家有人生病或生小孩时,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以谢绝生人来往相互传染。


“躲摆子”隔病:苗族民间有“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个病,无人送药汤“的民遥,每到夏秋之季,苗家害“打摆子”的人不少。“打摆子”的人要送到室外高处气口去躲一躲,因力高处风口的风力较大,蚊子不能留存,因而可防止“打摆子”病的相互传播。苗家预防“打摆子”还有“避花蚊”的方法,每到傍晚苗家用具有芳香苗药性味的苗药,如黄荆条、辣蓼草、香芳草、桉树叶、樟树叶、艾叶、水菖蒲等药草烧薰驱散蚊子,以防疫“打摆子”病。

原文标题:苗医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