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文化 > 民族医药
分享到:

怒族民间防病保健的饮食习俗

在怒族人民家庭教育中主要传授一些简单的草药、药理知识和一般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应急措施以及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保健以及接生等方面的知识。至今,在怒族居住的很多乡村,妇女分挽时,除特殊情况下,一般都不到医院产,而是由村中熟悉这方面的妇女来接生。其次还传授了毒药、毒箭的配制,各种动植物釆集、加工和风味食品的制作。


怒族食用植物同贡山怒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怒族大多生活在依山傍水的河流冲积扇地带,家家户户都有水田、轮歇地和菜园地,栽种着适于当地气候和和环境的多种作物、蔬菜和果树。此外,他们还依靠釆集野生植物(森林小产品)补足日常消费和调节膳食,包括水生、块茎和叶茎类食用植物,以及食用菌类、竹笋和野果等。釆集所获的野生食用植物是怒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来源,仅有少数在集市销售,成为家庭的副业收入。野菜的采集活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田边地头的鱼腥草,生长在高山上的竹叶、嫩竹笋是主要的釆集对象。除高等植物外,怒族还采集近20种菌类供家庭消费或出售,主要种类有银耳、木耳、黑皱木耳、皱极木耳、珊瑚菌、鸡油菌、云南鸡油菌、牛肝菌、侧耳、红菇等。


怒族的药用植物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多种中药材,其中胡黄连是怒族常用于与外界进行物资交换的一种重要药材。在怒江丙中洛一带,它大多生于海拔3600~4400米被雪水冲刷过的土地和高山流石滩上,在土壤肥沃、湿度较大、腐殖质深厚、天然郁闭度为50%左右的阳坡生长最好。每年的8~9月,怒族人便上山釆挖胡黄连,制成干品后供交换或家庭用。怒族用它的根茎入药,胡黄连有清热燥湿、杀虫、消疳的功能,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目赤、潮热、黄疸、痢疾、痔疮等病症。黄连,亦称云黄连,是怒族(同时也是高黎贡山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野生药材之一。黄连是怒族用来治疗痢疾、目疾赤病等多种病痛的常用药物,可谓每家必备。野生黄连在丙中洛一带分布于海拔1900~3000米的阴湿林下,每年11~12月,是怒胞上山采挖野生黄连的时候。黄连釆回后,在日光下晒干或火塘上烘干,供自用和换取生产生活物资。大约50年前,怒族人从附近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人工栽培黄连,目前,很多怒族的庭园里都栽有黄连,以备急用。由于过度釆集致使野生资源减少,贡山县各民族栽培黄连的面积和数量越来越多。茯苓也是怒族釆集利用和以物换物的一种名贵药材。茯苓生长在海拔1500~2600米山坡上的松树林下,怒族既用它作为治疗疾病的常用药,又用它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品。除了釆集野生茯苓外,怒族人也人工栽培少量茯苓。除上述3种药用植物外,怒族还釆集利用其他药用植物,常见种类有石菖蒲、车前、漆树(也称“干漆”)。


怒江峡谷因高山深谷特有的自然条件,形成寒、温、热三种气候:江边湿热,山腰温和,山巅寒冷。这种自然地势的高差悬殊和气温悬殊,形成了植物的垂直分布,各种作物易于生长,这就为怒族人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材料。怒族人民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出一系列具有食疗价值的饮食。


一、榨漆油


漆树是查腊怒族村各家庭最主要的传统经济林木,成年漆树每年结一次果,颗粒圆形,白色,秋收后收获。


制作漆油的方法:把漆子煮熟,放入一纱布口袋中,纱布口袋放在漆油板上,使用杠杆原理挤压沙布口袋,漆油被挤压流入盛器中,凝固,制成块状的漆油。油漆分两种,果实成熟透后炸出的是黑油漆,果实成熟不够的,炸出的漆油呈乳状,叫白漆油。漆油是查腊怒族认为最滋补身体的油料植物。


二、榨核桃油


查腊怒族除了榨漆油外,还榨核桃油。其方法是,先把核桃敲碎后放入臼中舂成泥状,放入铁锅中炒干后,放水大火烧煮。因为油比水轻,所以都慢慢浮到水面,待水煮干后,仅留下油,掏出即可。


核桃油味道纯香,营养价值高,是春节等节日做菜、炒肉的最佳油料,比较受查腊怒族欢迎。


三、红烧硕鼠


竹鼠、飞鼠、雪鼠、松鼠、山鼠等是旧时怒族向统治者缴纳的贡品及赠送亲友的山珍。这些鼠类在怒江几乎到处都有,是怒族最喜欢吃的野味之一。其方法是将这些鼠剥皮、去内脏,砍成小坨后放入锅中用漆油煎黄后,再放入葱姜辣子等作料与水一道焖一下即可。红烧硕鼠具有强身健体,防治感冒、疟疾的效果。


四、斜拉


汉语意砂罐醉鸡。原料:嫩母鸡、食盐、姜片葱白段、白酒、漆油。其制作方法是:①将鸡宰杀放血,烫水去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按就餐人数人均1块下料。②锅上火烧热,倒入漆油,至六成热时下鸡块爆炒至鸡块呈金黄色,把鸡肉和漆油一同倒入砂罐内,加盐、葱段、姜片、白酒,盖上碗,碗内注入冷水,用面糊封严罐口,置于小火上焖2小时左右即可。此菜以酒代水,酒味醇厚异香,鸡肉脆嫩味鲜,滋补健身,有治疗风湿、妇科等病的功效。


五、素炒苦荞叶


怒江地区民歌“荞杆有门杠粗,荞叶似斗笠宽,荞粒有鸡蛋大,一束穗结籽可做3个馍馍,老人吃了可高寿,孩子吃了长得快,青年人吃了身体快,姑娘们吃了特别美”就形象地讲述了荞麦的神奇保健价值。每年七、八月,即可采集荞麦嫩叶。可直接用其素炒、煮汤,也可焯水后凉拌。该菜不仅味美可口,还具有理气止痛、健脾利湿的功效。


六、董棕粉羹


董棕粉是珍稀濒危植物董棕树髓心所产淀粉加工而成,董棕粉可代粮充饥,也可酿酒。董棕粉形似藕粉和土豆粉,晒干后加糖调成糊状即可食用。董棕粉为浅粉红色、有光泽的粉末,质轻,手捻之有滑腻感,无臭,味淡、微涩。董棕粉在怒江地区到处都有销售,其具有健脾、止泻的药用作用。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道疾病,当地父母常用董棕粉直接冲开水给小儿食用,治疗小儿的肠胃疾病。当地人会将其作为早餐食用,认为其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七、漆油鸡(漆油炖鸡、漆油焖鸡)


漆油是最具怒族特色的食材,它是从漆树籽中压榨出来的油脂,是怒族人民日常烹调用油。漆油籽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磷等多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其粗纤维含量比玉米高出15倍。怒族民间利用漆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用来炖鸡食用。漆油炖鸡是怒族的传统食品。漆油具有催乳、补血、止血、止痛、止咳止喘、消炎、恢复体力、提神补气、舒筋活血等独特功效。怒江大峡谷各族群众自古将其用作产妇(引产、流产、正常分娩)、痛经、手术病人、年老多病、心悸、胃病、风湿、体虚、跌打痨伤等病证的营养保健品。据说在怒江的村寨,产后妇女食用漆油炖鸡三日,就可下床种地干活。


八、荞米砂饭


荞米砂饭的加工方法是将晒干的荞子用开水泡至破皮时,捞起晾干后放入碓中加入少量的温水舂。将荞子舂了脱皮后,用筛子将荞皮筛去,剩下的就是荞米砂。荞米砂既可煮成千饭也可煮成稀改,其制作方法与包谷砂稀饭及干饭相似。怒民常喜欢将辣子、核桃仁、姜、盐等混在一起舂细后加入水制成汤汁泡饭吃,怒族人民将此种食品叫做“辣子泡饭”。由于怒江的荞子不多,故相对来说就显得很珍贵。另外,荞米砂饭比较可口,还能帮助消化,而且营养也很丰富。


九、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怒族最具特色的饮食之一。烤粑粑时,先将石板放在铁三角上烤热,把用水调匀的包谷面或者荞面和麦面均匀地倒在石板上,覆平,约10分钟翻一次,待烤得粑粑两面金黄即可食用。用石板烤出的粑粑受热均匀,不易枯焦,味美香脆。


十、荞面灌肠(怒语“瓦冬”)


瓦冬的制作方法是杀猪后将猪小肠清洗干净,一直洗到只剩肠衣,将荞面撒上食盐、花椒、草果等佐料,用猪血拌均匀后灌入肠衣,煮熟即可食用。食用时用刀划开,放在火塘边烧。荞面灌肠味道清香,别具特色。


十一、魔芋豆腐


怒族地区每个家庭均有种魔芋的习惯,而魔芋豆腐是怒族蔬菜中不可缺少的。其做法是将魔芋洗净去皮,用锋利的篾片弯成弧形后刮磨魔芋,把刮下的魔芋放到深锅里煮,在锅里放上一定数量的沉淀后的石灰水,煮熟后捞出洗净,便成了魔芋豆腐。常食魔芋豆腐,有开胃、健胃和增加食欲的作用。


十二、树花菜


树花菜是怒族最喜食的蔬菜之一。树花又名树毛,是寄生于漆树、水冬瓜树、核桃树上的一种名菜,一般用于婚丧嫁娶和节日待客用。树花菜的加工方法是,将釆集到的树毛放在锅内,然后倒入经过过滤的灶灰水煮上片刻,捞出后淘洗干净,便成树花菜。树花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凉拌树花菜,即在树花菜里加入拍碎的大蒜、芫荽、辣子、盐拌匀后便可食用;一种是肉片炒树花菜,即在一油锅里放上肉片同树花菜一起炒,加上佐料即成。


十三、麻子豆腐


怒族副食品之一,即将麻子用碓舂细后放在盆里加适量水搅拌,用一块布把渣滤去,然后将麻汁置入锅内用旺火煮片刻,捞出后放在大簸箕里冷却,便成麻子豆腐。食用时加点盐即可。常食麻子豆腐有健脑提神之作用。


十四、漆油茶


漆油茶系怒族所喜爱的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将茶叶放在锅中干焙至黄色,再将开水倒入锅中煮一下。接着将锅中的茶与水一同倒进一个篾编的勺状器皿中将茶叶滤出。将茶水在两个罐中反复倒上几次后,再将茶水与漆油、核桃仁末、芝麻仁、盐等一同放在一个竹筒中反复搅拌一阵后即可倒入杯中畅饮。漆油茶具有止痰化瘀、提神醒目、治疗风湿的功效。


十五、烤茶与烧茶


怒族有饮茶的习惯,他们饮茶的方法比较特殊。其方法有两种,一是烧茶,二是烤茶。所谓烧茶是将茶饼弄成小坨,放在木炭灰烬里烧至有糊味时取出,再放入茶罐中加水煮上一阵,待水开后即可将水倒出饮用。烤茶的方法是将茶叶放在茶罐中烤至黄色后,加入开水,边烤边喝。烤茶时,茶香四溢。经烤过的茶烧出的水比较醇,味道也很浓。无茶瘾或不常喝茶的人则不习惯喝,而怒族同胞不喝这种茶又不过瘾。


十六、泡梨水


泡梨水是怒族的饮品之一。其制作方法是将梨洗净,切成薄片(刀上忌有油脂),放在装有水的土罐里泡上几天即成。饮时用一根长长的麻秆插入罐中吸取。等水被吸完后又将罐里的水加满,泡上几天。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水味变淡后即可将梨片捞出来吃。泡梨水具有微酸带甜的特点,经泡过的梨又香又脆,很可口。泡梨水是怒族盛夏避暑、降温的一种常用饮品。


十七、桃醋


查腊怒族的醋用桃子做成。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桃子舂烂后放在酒中,装10~15天后,即可做成醋食用;另一种是直接将桃子放入一个专门制醋的麻袋内,挂于屋梁上,流出来汁即为醋。怒族的桃子醋味道和内地的米糠醋差不多,但桃子醋有桃子的清香味,查腊怒族居民一户往往每年做醋20~30公斤。


怒族认为,酒是神仙赐给人的绝妙饮料。仙人赐给怒族人民3样食品:“挫确”(醋酒)、“挫辣”(烧酒)、“挫仁”(包谷花)。3种食品中就有两种是酒。怒族人平时嗜好喝酒,认为长期喝酒可以祛除疾病、滋补健身。而利用怒族传统方法酿制的“咕嘟酒”,不仅是怒族接待贵宾的上品,而且被广泛用于治疗肌无力、肌萎缩等疾病。


十八、咕嘟酒


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略酝酿几分钟,即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既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十九、侠拉


侠拉,也叫做霞拉,是怒语的音译。在怒语里侠是肉的意思,拉是酒的意思,故侠拉即肉酒。一般用鸡肉、野鸡或者其他野兽的瘦肉与上好的烧酒做原料。其制作方法是,先将肉剁成小块,然后放在锅内用漆油或者酥油煎炒,炒至脆黄时,稍退火倒入烧酒,覆上锅盖把酒烧开即成。经过这种特殊烹制方法加工出来的肉酒,不仅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甜中带辣,而且也是滋补身体、强健筋骨和治疗风湿病、妇科病的营养品和良药,同时也是怒族待客的上好饮料。


二十、巩拉


怒族还饮一种叫做巩拉的酒。巩在怒语里是鸡蛋的意思,巩拉即鸡蛋炒酒的含义。其制作方法是把鸡蛋在锅内用漆油或者酥油煎炒好以后,在鸡蛋里倒入烧酒,把酒烧开即成。这种酒的营养价值和功用与侠拉相同,但是这种酒制作起来比侠拉要方便得多。巩拉是怒族人民日常饮用的特制酒类。


怒族在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仍然保持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贡山的怒族对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利用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当地的植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怒江峡谷因高山深谷特有的自然条件,形成寒、温、热三种气候:江边湿热,山腰温和,山巅寒冷。这种自然地势的高差悬殊和气温悬殊,形成了植物的垂直分布,各种作物易于生长。怒江大峡谷素有“植物活化石王国”之称,这就为怒族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材料。怒族人民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出一系列具有食疗价值的饮食。


为了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怒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传统医药知识,尤其是通过生产实践和文化积淀、文化交流等方式逐渐认识了许多药用植物,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为怒族的生存、繁衍、发展提供了自然生存物质基础。

原文标题:怒族民间防病保健的饮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