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中国药典》2015年版473、474页。
【处方】青蒿、板蓝根、菊花、苦杏仁、枯梗、连翘、薄荷、甘草。
【制法】以上八味,青蒿、连翘、菊花、薄荷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约500ml,冷藏备用;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苦杏仁在水沸后加入),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放冷,加入乙醇,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加入上述蒸馏液,滤过,滤液加单糖浆250ml,以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7.5,加水使成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深棕色的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药性分析】方中青蒿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清透伏热,使热邪由阴分透出阳分,为君药;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利咽,能助君药清内郁之火,菊花、薄荷疏风散热解表,能助青蒿将透出阴分之热出表散出,共为臣药;佐以桔梗、杏仁、甘草宣肃肺气,化痰利咽止咳;甘草同时也有调和诸药之效,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发表,化痰止咳利咽之功。
【功效】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
【主治】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十岁以上一次10-15ml,五至十岁一次6-10ml,三至五岁一次4-6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