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火殃勒(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火殃簕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antiquorum L.的茎。四季均可采收,去皮、刺,鲜用;或切片,晒干,炒成焦黄。全国南北各地均产。

植物名火殃簕

拼音HuoYangLe

学名Euphorbia antiquorum L.

别名金刚纂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大戟科

亚科大戟亚科

大戟族

大戟属

亚属大戟亚属

植物形态

肉质灌木状小乔木,乳汁丰富。茎常三棱状,偶有四棱状并存,高3-5(8)米,直径5-7厘米,上部多分枝;棱脊3条,薄而隆起,高达1-2厘米,厚3-5毫米,边缘具明显的三角状齿,齿间距离约1厘米;髓三棱状,糠质。叶互生于齿尖,少而稀疏,常生于嫩枝顶部,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叶脉不明显,肉质;叶柄极短;托叶刺状,长2-5毫米,宿存;苞叶2枚,下部结合,紧贴花序,膜质,与花序近等大。花序单生于叶腋,基部具2-3毫米短柄;总苞阔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约5毫米,边缘5裂,裂片半圆形,边缘具小齿;腺体5,全缘。雄花多数;苞片丝状;雌花1枚,花柄较长,常伸出总苞之外;子房柄基部具3枚退化的花被片;子房三棱状扁球形,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浅裂。蒴果三棱状扁球形,长3.4-4毫米,直径4-5毫米,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近球状,长与直径约2毫米,褐黄色,平滑;无种阜。花果期全年。(《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原产印度,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分布于热带亚洲。(《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全株入药,具散瘀消炎、清热解毒之效。我国南方常作绿篱,并有逸为野生现象,北方多于温室栽培。(《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火殃勒
词条标签:火殃勒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