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栗树皮(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栗树皮为壳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树皮。全年均可剥取,鲜用或晒干。产于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 中药名称栗树皮

  • 中药学名(拉丁名)Cortex Castaneae Mollissimae

  • 别 名栗树白皮

  • 所属功效类清热药

  • 壳斗科

  • 分布区域产于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来源

本品为壳斗科植物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的树皮。(《中华本草》)

分布产地

产于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剥取,鲜用或晒干。(《中华本草》)

药材性状

树皮外表面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内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气微,味微苦、涩。(《中华本草》)

性味归经

味微苦、涩,性平。(《中华本草》)

药材功效

解毒消肿,收敛止血。(《中华本草》)

药材主治

主治癞疮,丹毒,口疳,漆疮,便血,鼻衄,创伤出血,跌仆伤痛。(《中华本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灰调敷。(《中华本草》)

中药配伍

1.治漆疮:①栗树皮250-500g,水煎,冲铁锈30-60g,洗患处,每日2-3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②板栗树皮或根皮2份,蟹壳1份。各煅炭存性,共研细末,麻油调涂患处。(《安徽中草药》)
2.治跌打损伤:板栗树皮,捣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相关论述

1.《药性考》:“凉。”
2.《安徽中草药》:“性平,味甘、淡。”
3.《福建药物志》:“微苦、涩,平。”
4.《新修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5.《食疗本草》:“主瘅,疮毒。”
6.《日华子》:“煎汁治沙虱。”
7.《滇南本草》:“敷打伤,烧灰治癞疮。”
8.《医林纂要·药性》:“煎水洗口疳,口烂。”
9.《药性考》:“洗疮丹毒。”
10.《安徽中草药》:“疗漆疮。”
11.《福建药物志》:“行气除湿,止痒。”

原标题:栗树皮
词条标签:板栗栗树皮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