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藿香(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切段阴干。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 中药名称藿香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AGASTACHES

  • 别 名土藿香、猫把、青茎薄荷

  • 所属功效类化湿药

  • 唇形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O. Ktze.的干燥地上部分。(《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四川、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切段阴干。(《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茎呈方柱形,长30-90cm,直径0.2-1cm;表面绿色或黄绿色,常有对生的分枝,四角有棱脊,四面平坦或凹入成宽沟;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叶片较薄,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开后呈卵形或长卵形,长2-8cm,宽1-6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浅绿色,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锯齿,叶柄长1-4cm。穗状轮伞花序顶生。气香而特异,味淡、微凉。(《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暑湿感冒,头昏胸闷,腹痛,腹胀,呕吐,泄泻,湿疹。(《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药禁忌

不宜久煎。阴虚火旺者禁服。(《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并有腺毛及非腺毛。下皮厚角组织位于棱角处。皮层狭窄。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壁木化。维管束双韧形。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在棱角处较发达,导管单个,散在,射线木化。髓部薄壁细胞圆多角形,纹孔明显,有时可见细草酸钙小柱晶。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气孔及毛茸较多,气孔直轴式。非腺毛1-4细胞,表面有疣状突起。腺鳞头部8细胞,罕为4细胞,直径24-90μm,柄单细胞,棕色;小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配伍

①治伤寒头疼,寒热,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产前、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局方》藿香正气散)
②治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为末,每服一、二钱,淅米泔调服。(《禹讲师经验方》)
③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百一选方》回生散)
④治疟:高良姜、藿香各半两。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鸡峰普济方》藿香散)
⑤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摘元方》)
⑥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⑦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圣惠方》)
⑧治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包会应验方》)
⑨治刀伤流血:土藿香、龙骨,少许为末,外敷。(《滇南本草》)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老梗,抢水洗净,稍润,切段,阴干。(《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理作用

1.抗真菌抗菌作用:广藿香酮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广藿香鲜汁浓度≥75%时,虽抗菌范围不广,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旱杆菌的生长。
2.对实验性急性外耳道炎的治疗作用;广藿香鲜汁对含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所致豚鼠急性外耳道炎(0.1ml菌混悬液,滴耳)的治疗作用,广藿香鲜汁,每次4滴,治疗耳侧平均4.1天恢复,不治疗耳侧平均7.l天痊愈,比较两侧恢复所需天数,差异显着(P<0.05),表明广藿香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所致豚鼠急性耳道炎有治疗效果。
3.对钙离子的拮抗作用:广藿香水提液中具有对钙离子的拮抗活性成分,其水提液对K+挛缩具有抑制活性。广藿香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和食欲不振,消化器官肌肉的过度收缩可能是呕吐和腹泻的部分原因,因此钙拮抗剂通过降低经细胞膜内的Ca2+流量来控制平滑肌的过度兴奋,从而达到减轻这些症状。(《中华本草》)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药品化义》: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肋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但叶属阳,为发生之物,其性锐而香散,不宜多服。
2.《本草正义》:藿香,清分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消阳妙品。《别录》治风水毒肿者,祛除湿浊,自能清理水道也。去恶气者,湿漫中宫之浊气业、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士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然性极和平,力量亦缓,止可以治霍乱轻症,而猝然大痛,吐泻并作,肢冷脉绝者,非大剂四逆中为功,断非此淡泊和平,所能独当大任。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煦而不偏于燥热,能怯除阴霾湿邪,而助脾胃正气,为湿困脾阳,怠倦无力,饮食不甘,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亦辟秽恶,解时行疫气。盖病疫以气染人,无非湿浊秽腐之烫熬,感之者囱口鼻吸入,胃先受之,芳香得清气之正,而藿香气味和平,不嫌宰燥,故助脾胃而无流弊。但必以广产为佳,虽以气胜,而冲和可爱,今江浙间遍地产之,则味苦涩而气亦恶劣。石顽谓伐胃消食,且能耗气,而世俗以为能解暑气,瀹茶多次,未尽善也。仲醇谓阴虚火旺,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者弗用。按藿香虽不燥烈,然究是以气用事,惟舌有浊垢,而漾漾欲泛者最佳。若舌燥光滑,津液不布者,咸非所宜。凡芳香行气,醒脾胜湿诸芳草,皆有同情,不仅藿香、木香一类为然也。
3.《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4.《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5.《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6.《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7.《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洽外感寒那,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风瘴气,不伏水士,寒热作疟等症。
8.《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传说渊源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全然不顾,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瘫软一团。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毒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毒。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毒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毒,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
       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原标题:藿香
词条标签:藿香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