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常春藤(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常春藤为五加科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的茎叶。茎叶干用时宜在生长茂盛季节采收,切段晒干;鲜用时可随采随用。主产于江西、浙江、四川、贵州、西藏。

  • 中药名称常春藤

  • 中药学名(拉丁名)CAULIS SEU FOLIUM HEDERAE SINENSIS

  • 别 名土鼓藤、龙鳞薛荔、尖叶薛荔

  • 所属功效类祛风湿药

  • 五加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江西、浙江、四川、贵州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的茎叶。(《中华本草》)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K. Koch var. sinensis (Tobl.) Rehd.的干燥带叶藤茎。(《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

主产于江西、浙江、四川、贵州、西藏。

入药部位

茎木、叶

采收加工

茎叶干用时宜在生长茂盛季节采收,切段晒干;鲜用时可随采随用。(《中华本草》)
春、秋两季采收,干燥。(《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1.5cm,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有横长皮孔,嫩枝有鳞片状柔毛;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裂片状,黄白色。叶互生,革质,灰绿色。营养枝的叶三角状卵形,花枝和果枝的叶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花黄绿色。果实圆球形,黄色或红色。气微,味涩。(《中华本草》)
本品呈长圆柱形,弯曲,有分枝,直径0.2-1.5cm。表面淡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一侧密生不定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裂片状,皮部薄,灰绿色或棕色,木部宽,黄白色或淡棕色,髓明显。单叶互生,有长柄,长7-9cm,叶片革质,稍卷折,二型,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少有3浅裂,叶面常有灰白色花纹。偶见黄绿色小花或黄色圆球形果实。气微,味微苦。(《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肝、脾、肺经。(《中华本草》)
苦、涩,平。归肾经。(《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祛风,利湿,和血,解毒。(《中华本草》)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瘫痪,口眼喎斜,衄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咽喉肿痛,疔疖痈肿,肝炎,蛇虫咬伤。(《中华本草》)
主治风湿痹痛,瘫痪麻木,吐血,咯血,衄血,湿疹等。(《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6-15g,研末;或浸酒,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中华本草》)
5-10g。(《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药禁忌

脾虚便溏泄泻者慎服。(《中华本草》)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关节风痛及腰部酸痛:中华常春藤茎及根9-12g。黄酒、水各半煎服,连服数日。并用水煎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口眼喎斜:三角风15g,白风藤15g,钩藤7个。泡酒500g,每服药酒15g,或蒸酒适量服用。(《贵阳民间草药》)
3.治妇女产后感风头痛:中华常春藤全草9g,用黄酒炒。加红枣7个,水煎,饭后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胸膈闷痛:常春藤30g,姜味草9g,杨桃根15g,天花粉15g。水煎服。(《曲靖专区中草药》)
5.治慢性肝炎:①三角风、猪鬃草各30g。水煎服。(《贵州草药》)②三角枫、败酱草各30g。水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6.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常春藤研细粉外敷;或常春藤60g,泡酒250g,泡7-10d后服。每服10-30ml,日服3次。(《云南中草药选》)
7.治鼻血不止:龙鳞薛荔研水饮之。(《普济方》)
8.治风火赤眼:中华常春藤30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一切痈疽:龙鳞薛荔一握,细研,以酒解汁,温服。利恶物为妙。(《外科精要》)
10.治疮疖肿:三角藤一二叶,以河水洗去疮上恶毒,次用叶贴上。如疮未瘥,再用之。(《履巉岩本草》)
11.治疔疮,凡黑者中央凹,四畔黑肿:用头发绳扎住,将尖叶薛荔捣细取汁,和蜜调一服已。又用葱白和蜜捣敷患处。(《普济方》)
12.治白皮肿毒(阴疽)及一切痈疽肿毒:中华常春藤全草9g。水煎服,连服数日。同时用七叶一枝花根茎1个,加醋磨汁,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3.治肤痒:三角风全草500g。熬水沐浴,每3d1次,经常洗用。(《贵阳民间药草》)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湖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纲目》:“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2.《本草再新》:“治肝郁,补脾利湿,去风滑痰,通经络,行血和血,并能理气。”
3.《草木便方》:“散风湿,消肿,治痈疽流注,小儿慢惊,风痰,刀伤,犬咬毒。”
4.《分类草药性》:“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能洗疮毒。”
5.《开宝本草》:“平肝顺气,能明目,治头晕,诸火往上冲。”
6.《湖南药物志》:“治丝虫病。”
7.《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白癣,小儿痫疾。”
8.《草药新纂》:“作发汗药。”

原标题:常春藤
词条标签:常春藤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