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辣蓼(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辣蓼为蓼科植物伏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的干燥全草。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产于辽宁(大连)、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 中药名称辣蓼

  • 中药学名(拉丁名)HERBA POLYGONI PUBESCENTIS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利水渗湿药

  • 蓼科

  • 分布区域、产于辽宁(大连)、陕西、甘肃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伏毛蓼Polygonum pubescens Blume的干燥全草。(《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分布产地

产于辽宁(大连)、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

入药部位

全草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根须状,表面灰棕色或紫褐色。茎类圆形,长20-95cm,直径达10mm;表面紫红色或灰绿色,有细棱线,具毛茸,少数有紫红色小斑点,节膨大;质脆,较易折断;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或浅黄棕色,中空。叶互生,有短柄,叶片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广披针形,先端渐尖,长5.5-15cm,宽1.5-2.0cm;全缘,黄绿色或黄棕色,叶两面被粗毛,托叶鞘呈筒状,膜质,黄白色或黄棕色,长11-14mm,睫毛长约6mm。有的可见穗状花序,花梗细长,长约6-12cm,花穗长1.5-5.5cm,少数下部花簇间断。气微,味辣。(《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肝、大肠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解毒,祛湿,散瘀,止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痢疾,泄泻,乳蛾,疟疾,风湿痹痛,跌打肿痛,崩漏,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湿疹,脚癣,外伤出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9-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漱。(《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1 列,外被角质层。皮层窄,由数层厚角细胞组成。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狭窄,部分细脆含棕黄色块状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呈放射状排列,壁微木化;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壁较薄,微木化;木射线甚宽。髓周薄壁细胞类圆形,壁薄,髓中细胞萎缩呈空洞。本品皮层、髓部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15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约50mg,滴加浓盐酸数滴,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樱红色。(《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辣蓼
词条标签:伏毛蓼辣蓼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