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石斛(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石斛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鼓槌石斛产于云南;流苏石斛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 中药名称石斛

  • 中药学名(拉丁名)DENDROBII CAULIS

  • 别 名林兰、禁生、杜兰

  • 所属功效类 补虚药

  • 兰科

  • 分布区域石斛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鼓槌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 Z Tang et S. J Cheng、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或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中国药典2020》)

分布产地

石斛主产于广西、云南、贵州;鼓槌石斛产于云南;流苏石斛主产于广西、贵州、云南、四川。

入药部位

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和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中国药典2020》)

药材性状

鲜石斛: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黏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长20-40cm,直径0.4-0.6cm,节间长2. 5-3cm。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而疏松。气微,味苦。
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中部直径1-3cm,具3-7节。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明显凸起的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流苏石斛:等呈长圆柱形,长20-150cm,直径0.4-1.2cm,节明显,节间长2-6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疏松,断面平坦或呈纤维性。味淡或微苦,嚼之有黏性。(《中国药典2020》)

性味归经

甘,微寒。归胃、肾经。(《中国药典2020》)

药材功效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中国药典2020》)

药材主治

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中国药典2020》)

用法用量

6-12g;鲜品15-30g。(《中国药典2020》)

用药禁忌

①《本草经集注》:"陆英为之使。恶凝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②《百草镜》:"惟胃肾有虚热者宜之,虚而无火者忌用。"

贮藏保存

干品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鲜品置阴凉潮湿处,防冻。(《中国药典2020》)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
金钗石斛:表皮细胞1列,扁平,外被鲜黄色角质层。基本组织细胞大小较悬殊,有壁孔,散在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7-8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圆形,其外侧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木质部有1-3个导管直径较大。含草酸钙针晶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
鼓槌石斛: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基本组织细胞大小差异较显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10-12圈。木质部导管大小近似。有的可见含草酸钙针晶束细胞。
流苏石斛等:表皮细胞扁圆形或类方形,壁增厚或不增厚。基本组织细胞大小相近或有差异,散列多数外韧型维管束,略排成数圈。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呈帽状,其外缘小细胞有的含硅质块;内侧纤维束无或有,有的内外侧纤维束连接成鞘。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和淀粉粒。
粉末灰绿色或灰黄色。角质层碎片黄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多角形或类多角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束鞘纤维成束或离散,长梭形或细长,壁较厚,纹孔稀少,周围具排成纵行的含硅质块的小细胞。木纤维细长,末端尖或钝圆,壁稍厚。网纹导管、梯纹导管或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50μm。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理化鉴别:
金钗石斛: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鼓槌石斛:取鼓槌石斛【含量测定】项下的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毛兰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流苏石斛等: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4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石斛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鼓槌石斛续滤液的制备:取本品(鲜品干燥后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浸渍20分钟,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中国药典2020》)

中药配伍

①治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病伤津,温疟舌苔变黑:鲜石斛三钱,连翘(去心)三钱,天花粉二钱,鲜生地四钱,麦冬(去心)四钱,参叶八分。水煎服。(《时病论》清热保津法)
②治中消:鲜石斛五钱,熟石膏四钱,天花粉三钱,南沙参四钱,麦冬二钱,玉竹四钱,山药三钱,茯苓三钱,广皮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甘蔗三两,煎汤代水。(《医醇腆义》祛烦养胃汤)
③治眼目昼视精明,暮夜昏暗,视不见物,名曰雀目:石斛、仙灵脾各一两,苍术(米泔浸,切,焙)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空心米饮调服,日再。(《圣济总录》石斛散)
④治神水宽大渐散,昏如雾露中行,渐睹空中有黑花,渐睹物成二体,久则光不收,及内障神水淡绿色、淡白色者:天门冬(焙)、人参、茯苓各二两,五味(炒)半两,兔丝子(酒浸)七钱,干菊花七钱,麦门冬一两,熟地黄一两,杏仁七钱半,干山药、枸杞各七钱,牛膝七钱半,生地黄一两,蒺藜、石斛、苁蓉、川芎、炙草、枳壳(麸炒),青葙子、防风、黄连各五钱,草决明八钱,乌犀角半两,羚羊角半两。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原机启微》石斛夜光丸)

中药炮制

干石斛:除去残根,洗净,切段,干燥。鲜品洗净,切段。(《中国药典2020》)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金钗石斛流浸膏对人工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石斛碱则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
2.对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
2.1.对豚鼠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取鲜药材捣碎,加70%乙醇(鲜药材1g加4ml)室温冷浸15天,过滤减压回收乙醇至小体积,浸膏用蒸馏水配成每1ml相当于鲜药材4g,置冰箱中备用。取体重300-400g的健康豚鼠,雌雄不限,截取回肠,每段约3cm,用DC-001型离体器官测定仪记录肠管活动(加药后记录30分钟以上),浴槽中的台氏液量显30ml,加温恒定为38±0.5℃,每项实验3-8只豚鼠,肠管6-16段。实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5%时,金钗石斛、细叶石斛、重唇石斛能兴奋肠管;罗珂石斛对肠管活动的影响不明显;铁皮石斛、流苏石斛、细茎石斛、黑毛石斛、迭鞘石斛先使肠管抑制,几分钟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钩状石斛使肠管收缩幅度稍降低,束花石斛明显地抑制肠管的活动。
2.2.金钗石斛流浸膏对离体兔肠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
2.3.石斛浸膏对家兔肠管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呈抑制作用。
2.4.石斛碱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3.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药液Ⅰ:取阿拉伯胶1g,溶于2ml蒸馏水中,搅拌成糊状,加入活性炭0.5g,搅匀,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搅匀。药液Ⅱ:配法同药液Ⅰ,以金钗石斛浸膏(配制同前)代替生理盐水。药液Ⅲ:配法同药液Ⅰ,以束花石斛浸膏(配制同前)代替生盐水。取18-22g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以药液Ⅰ作对照,第二组给药液Ⅱ,第三组给药液Ⅲ;按0.4ml/20g体重灌胃给药,30分钟时将小鼠处死,立即剖腹,将消化道自幽门直至直肠末端完整摘出,不加牵引,平铺于木尺上测其全长,并记录炭末的前沿到幽门的距离,计算其与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取全组平均值进行比较,束花石斛可明显抑制胃肠推进运动;石斛对胃肠推进运动无明显的影响。
4.对腹腔巨噬细胞作用:金钗石斛水煎剂给小鼠灌胃6天,可提高其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金钗石斛流浸膏对离体蟾蜍心脏则不论浓度高低均为抑制。蟾蜍下肢血管灌流时无明显作用。石斛碱有升高血糖、降低血压、减弱心脏收缩力。
6.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用组织培养作筛选试验,证明金钗石斛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所致的细胞病变有延缓作用。
7.其他作用:石斛碱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大剂量可致惊厥,安密妥纳可以对抗解毒;而对离体豚鼠子宫可使之收缩。(《中华本草》)

毒性

对血压和呼吸也有抑制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惊厥。(《中华本草》)

道地性

广药、 云药

相关论述

1.《本草通玄》: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
2.《本草正》:石斛有二种,力皆微薄,圆细而肉实者,味微而甘淡,其力尤薄。《本草》云圆细者为上,且谓其益精强阴,壮筋补虚,健脚膝,驱冷痹,却惊悸,定心志。但此物性味最薄,焉能滋补如此?惟是扁大而松、形如钗股者,颇有苦味,用除脾胃之火,去嘈杂善饥及营中蕴热,其性轻清和缓,有从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止消渴热汗。而诸家谓其厚肠胃、健阳道、暖水脏,岂苦凉之性味所能也?不可不辨。
3.《药品化义》:石斛气味轻清,合肺之性,性凉而清,得肺之宜。肺为娇脏,独此最为相配。主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邪热痱子,肌表虚热。其清理之功,不特于此,盖肺出气,肾纳气,子母相生,使肺气清则真气旺,顺气下行,以生肾水,强阴益精。且上焦之势,能令肺气委曲下行,无苦寒沉下之弊。
4.《本草求真》:石斛,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但形瘦无汁,味淡难出,非经久熬,气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剂以治虚热。补性虽有,亦惟在人谅病轻重施用可耳。
5.《本草思辨录》: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所谓阴者,非寒亦非温,用于温而温者寒,用于寒而寒者温。《别录》逐皮肤邪热痱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大凡证之恰合乎斛者,必两收除痹、补虚之益,若专以之除痹,专以之补虚,则当弃短取长,而制剂之有道可矣。
6.徐究仁:石斛功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夫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热郁灼津,胃液本易被劫。如欲清胃救津,自非用石斛之甘滋轻灵不为功。然有不可徒恃石斛为治者,若温邪延久,伤及下焦,劫灼真阴,则鞠通吴氏有三甲复脉、大小定风珠等法,原为挽救真阴而设,石斛未免嫌其轻浮耳。盖真阴非气液之谓,救真阴者宜浓厚,救气液者宜清淡,苟以浓厚救气液,则转滋转燥,而固邪愈深,以清淡救真阴,则杯水车薪,势必不济。抑有不可滥用石斛者,如湿温尚未化燥,每见口燥欲漱,苔腻皮干,理宜辛淡之法,若误用石斛,则舌苔立转黑燥,湿遏热蒸,渐入昏谵者有之,是又不可不谛审者也。

传说渊源

       相传在古代,有个叫霍斗的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诸侯争战,霍斗被征去从军。在军队里,霍斗奋勇当先,屡建奇功,最后当上了将军。
       有一年,霍斗回故乡看望自己的母亲,却发现母亲由于念子心切,眼睛已经看不见,而且瘫痪在床。霍斗满心悲凉,自己驰骋沙场,取得功名利禄后本想好好孝敬母亲,谁知母亲的眼睛却看不见了。于是,霍斗张榜告示:谁能治好母亲的眼疾,将以重金赏赐。很多人闻讯赶来,却都未能治好他母亲的病。
       有一天,霍斗路过一农田,见一对老夫妇正在耕地,女的拖犁,男的在后扶犁。霍斗大怒,上前大声呵斥农夫为何如此对待老妇人。老夫妇双双跪下,哭着说:“将军,这里年年战事,我们的牛都被拉去前线运输物资了,现在只能靠人力来耕田。老伴扶不稳犁头,所以只能是我在后面扶。”霍斗听完,叫老妇人站一边,自己拖起犁头来耕田,老夫妇很是感动。
       霍斗一边拖犁一边端详这对老夫妇,发现他俩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却跟青壮年一般有力,且眼不花耳不聋,便好奇他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农夫得知霍斗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便带他来到一个悬崖边,采了些黄草,叫将军拿回家熬水给他母亲喝,并答应会定期给他送去。
       半年后,霍斗的母亲站了起来,渐渐地眼睛也能看得见了。霍斗很高兴,便用重金答谢农夫,却被两个老人拒绝。农夫说:“时近耕种季节,家里最缺的是粮食种子。如果将军一定要感谢,只需给我们一斛粮种就可以了。”于是,将军买了一头耕牛和十斛粮食种子送给两个老人。
       后来,“黄草”被列为贡品,很多达官贵人想要就得用十斛粮食来换。随着岁月流转,这草又被人们叫做“石斛”。

原标题:石斛
词条标签:石斛金钗石斛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毒性毒性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