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榧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d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亦产。

  • 中药名称榧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TORREYAE SEMEN

  • 别 名榧实

  • 所属功效类驱虫药

  • 红豆杉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

来源

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 et Lindl.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等地亦产。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3-2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厚约1mm。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9-15g。(《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脾虚泄泻及肠滑大便不实者慎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30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榧子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寸白虫:①榧子日食七颗,满七日。(《食疗本草》)②榧子、槟榔、芜荑各等分,上为散,温酒服二钱。(《普济方》)
2.治十二指肠虫、蛔虫、蛲虫等:榧子(切碎)30g,使君子仁(切细)30g,大蒜瓣(切细)30g。水煎去滓,每日3次,食前空腹时服。(《现代实用中药》)
3.治好食茶叶面黄者:每日食榧子七枚,以愈为度。(《纲目》引《杨起简便方》)

中药炮制

去壳取仁。用时捣碎。(《中国药典2015》)

药理作用

榧子油有驱钩虫作用。取除巴西日本圆线虫无效。(《中药大辞典》)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鬼疰伏尸。”
2.《别录》:“主五痔。”
3.《本草经集注》:“疗寸白虫。”
4.《医林纂要▪药性》:“治寒嗽,杀尸虫。”
5.《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6.《生生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7.《本草备要》:“润肺。”
8.《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

原标题:榧子
词条标签:榧树榧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用药禁忌用药禁忌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药材鉴别药材鉴别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