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疗养频道 > 肿瘤疾病 > 正文

清热解毒常用中药-黄芩

来源:岭南中药网发布时间:2015/10/27
导读: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去皮,晒干。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去皮,晒干。

【别名】子芩,条芩,独尾芩,鼠尾芩,土金茶根,山茶根。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胆经、脾经、胃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应用】

1.肿瘤治疗

本品用于治疗肺癌、肝癌、胆囊癌、大肠癌、子宫颈癌、乳腺癌、睾丸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的湿热较盛证型,尤其适用于疾病初起正气尚足的患者。

根据辨证结果联合不同的药物应用,本品一般不单独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对于正气较足湿热较盛的患者,多配伍黄连、黄柏、岩柏等清热散结药物,对于久病体虚者可适当配伍黄芪、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等扶正类药物。

2.其他应用

(1)湿温发热、湿热泻痢、黄疸:对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与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应用;对湿热泻痢、腹痛,与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对于湿热蕴结所致的黄疸,可与茵陈蒿、栀子、淡竹叶等同用。

(2)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盛迫血外溢、热毒疮疡:治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可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热妄行,可与生地黄、牡丹皮、侧柏叶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3)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3.成药应用

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也可用于肿瘤并发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6~10克,水煎服。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文献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本草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诸失血。

【现代抗肿瘤药理研究】

1.直接作用

黄芩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黄芩醚提物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有细胞毒作用。黄芩苷脂质体在体外对肝癌HepG2具有明显的促凋亡作用。

2.间接作用

(1)逆转多药耐药:黄芩提取物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多药耐药细胞、卵巣癌耐药细胞株A2780/ADM、氟尿嘧啶耐药肝癌细胞、白血病细胞耐药株等多药耐药细胞株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逆转肿瘤细胞耐药作用机制与降低端粒酶活性表达、降低PGp药物外排功能、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抑制MDR1基因表达有关。

(2)调整免疫功能:黄芩提取物抑制CD36表达、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生成从而发挥抗抗肿瘤作用。黄芩甙对钙离子载体诱导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PGE2及TXA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还能提高小鼠血清和细胞分泌水平,增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