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疗养频道 > 肿瘤疾病 > 正文

中医药抗肿瘤的扶正培本法

来源:岭南中药网发布时间:2015/9/28
导读:抗肿瘤中药是伴随着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而起源和发展的。



中医药抗肿瘤常用治法

抗肿瘤中药是伴随着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而起源和发展的。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治法从属于治则,其内容十分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疗肿瘤的原则:“虚者补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中医肿瘤学初步形成了其完整的治疗体系,常用的治法有:扶正培本法、清热解毒法、消肿散结法、理气开郁法、祛痰化湿法、活血化瘀法、以毒攻毒法等。肿瘤为全身性的局部病变,病情复杂,多属于多系统、多组织器官受累,虚实寒热夹杂,所以上述诸法又常配伍应用,而且以扶正培本为重点。

【扶正培本法】

肿瘤属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是肿瘤中晚期,多为虚证。用扶正培本法,扶助人体正气,协调阴阳偏盛偏衰。补益人体虚弱状态,调整机体内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强抵御和祛除病邪的能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当然,在临床中扶正的同时仍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

扶正培本的方法很多,如补气养血、健脾和胃、补肾益精、养阴生津等。其常用的中草药有:益气者党参、黄芪、黄精、人参、白术、怀山药、甘草等;补血者鸡血藤、当归、熟地黄、干地黄、白芍、紫河车、桂圆肉、阿胶等;滋阴者天冬、麦冬、沙参、生地黄、龟板、鳖甲、天花粉、知母、墨旱莲、女贞子等;温阳者制附子、肉桂、鹿茸、补骨脂、淫羊藿、菟丝子、锁阳、肉苁蓉、巴戟天等。

肿瘤发病最基本的病理特点是正虚邪实。因此,扶正培本在肿瘤防治中最为重要,可贯穿于肿瘤的全程防治中,具体治疗方法包括益气补血、养阴生津、滋阴填精、温阳益肾、健脾养胃、柔肝养肝等。临床运用时,首先应辨清阴阳气血盛衰,然后辨别五脏虚损及脏腑间相互关系,然后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体虚程度、性别年龄等情况分别进行调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不同情况下运用不同治疗方法,才能真正发挥补益作用。扶正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人体正气的抗病能力,达到“正胜则邪却”的目的。

在肿瘤疾病中,正确使用扶正培本法,要以辨证为依据,重视肾脾肺,要依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补益法。汪绮石《理虚元鉴》指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在运用补益剂时,要重视补肾精,益肺气。肾内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对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起着激发和推动作用;肺司呼吸,调节气机升降,对维持生命活动亦起重要作用。同时要处处照顾脾胃,重视“胃气”的恢复,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晚期癌症病人,其病情发展多表现为一系列慢性衰弱状态,所以应用补益剂时,宜缓补而少峻补,有些正气衰竭病人甚至“虚不受补”,宜平补而慎用温补。还应当注意:补气与补血,不能截然分开,气血相互为用,气血亦相互资生,补血应佐以补气,补气应佐以补血。阳虚多寒者,补以甘温,清润不宜;阴虚多热者,补以甘寒,辛燥为忌。

临床中除药补外,还应结合食补,选择与身体需要相应的补益食物,起到扶正抗癌,增强体质的作用。中医学一向强调饮食疗法,《素问·脏气法时论》曾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如在放疗期间,由于热灼伤阴,在饮食上可多补充些补阴清凉、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芦笋、甘蔗汁、蜂蜜、荸荠汁、白木耳、鳖肉等。化疗期间易出现骨髓抑制,在饮食上可以多补充足量的造血原料,如含铁的食物菠菜、动物肝脏及健脾食物薏米粥、芡实粥等。在药补的基础上结合食补,对身体的恢复十分有利。

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临床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包括: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减轻放疗及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手术效果;治疗癌前病变;抗癌抑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等。有关扶正培本的作用机理,近十几年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实验研究包括扶正培本方药促进免疫作用、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内分泌体液的调节功能、调节细胞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及的比值、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以及提高机体物质代谢等方面。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