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疗养频道 > 肿瘤疾病 > 正文

肿瘤的理论成熟阶段

来源:岭南中药网发布时间:2015/9/28
导读: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对中医肿瘤的认识理论逐渐趋于成熟。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对某些肿瘤如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他内脏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方法上也呈现多样化,这一时期对中医肿瘤的认识理论逐渐趋于成熟。

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载有大量的使用针灸方法治疗肿瘤疾病如噎膈、反胃等内容;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是一部当时医生的急诊手册,书中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恶化过程有全面的认识,认为“凡症见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症有结节,便害饮食,转赢瘦。”书中使用海藻治疗瘿病,一直为今人所沿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了有关肿瘤病因证候共169条,分门别类详细记载多种肿瘤疾病病因、病机与症状,如“癥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的症状、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积聚癥瘕候》有“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食饮不消,聚结在内,渐染生长,块段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若积引岁月,人即柴瘦,腹转大,遂致死。”认为因反复寒温失节,导致脏腑之气虚弱,进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最终导致“癥瘕”形成,并指出其预后“人柴瘦、腹转大”而死,与肿瘤晚期恶病质体征十分相似。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开始按发病性质和部位对“瘤”进行分类,将“瘤”分为“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和“血瘤”,认为“凡肉瘤勿疗,疗则杀人,慎之,慎之”,介绍了诸多治疗肿瘤的方药,如用手术方法割除疣赘(肿瘤),为后世治疗肿瘤提供了借鉴。和《千金要方》同时代的《外台秘要》中也记载了诸多治疗肿瘤的方药,使用大量虫类药物如蜈蚣、全蝎、僵蚕等,为后世使用虫类药物治疗肿瘤提供了借鉴,特别是用羊甲状腺治疗癭瘤的病例,开创了内分泌治疗肿瘤的方法,对后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隋唐时期,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方法已十分全面而成熟,为后世中医肿瘤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站声明: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我们将会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详情请关注微信号:国医小镇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文章
说两句吧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张图片?

你还可以输入25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