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
 
   
   
   
   
    
   
   
   
   
      尚天裕 图片
尚天裕,擅长骨科外科手术。1958年习中医。提出以内因为主导的“动静结合”治疗骨折原则,总结出一套以小夹板固定为特点,辅以手法复位、功能锻炼、内外用药的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著有《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汇辑》、《临床骨科学·创伤分册》等。
青少年期
	
1917年12月25日,尚天裕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一个普通农民家里。自幼跟随父兄种地。祖父是清末秀才,喜读医书。年轻时坐堂,晚年在乡里为乡亲们诊脉看病。尚天裕兄弟九人,从小都跟祖父读“四书”。祖父的仁心医术,赢得了四乡父老的信任和爱戴,这在尚天裕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祖父临终时对他再三训嘱:“用心读书,继承祖业。”
	
尚天裕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艰苦动荡的年月度过的。他因反对闫锡山会考制度而被开除学籍,逃离山西。1936年,他在西安读高中期间,正值“西安事变”前夕,参加了西安学生“停止内战、枪口对外”、“一二·九”请愿游行。事变爆发后,尚天裕作为学生代表,领队慰问红军、西北军和东北军。次年,高中毕业。投考了流亡的东北大学工学院,后又弃工学医,考入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1937年底晋南失守,侵华日军临潼关,隔河炮战,危及西安,大学临时南迁汉中,改称西北联合大学。尚天裕迎逆境,忍贫寒,勤耕读,于194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外科助教,从此开始了他以医生为职业,救死扶伤的人生历程。
	
抗日战争胜利后,尚天裕随万福恩教授去南京陆海空总医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医院迁往台湾,他自动离职,留在大陆。后辗转到了天津,在第一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1950年,尚天裕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荣获医疗队模范工作者称号。回到天津后,被调入市立人民医院,在骨科专家方先之教授的指导下,从事骨科工作,急于寻找治疗骨折的新方法。
	
治疗骨折
	
1957年,尚天裕任天津第一医院外科副主任,分管创伤,天天和骨折病人打交道。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尚天裕满以为在麻醉安全、外科技术进步,又有抗生素的条件下,只要做到细致操作,严格无菌,把骨折解剖对位,坚强内固定,外边再打上石膏,就可解决问题了。但往往事与愿违,手术做得越多,内固定越复杂,骨折愈合得就越慢,骨折治疗中的合并症(即所谓的骨折病)也就越多。当时,有些西医专家也对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怀疑。
	
 
有两件事对尚天裕思想上的触动很大:一件事是,有位外科医生的女儿摔断了胳臂,送到医院要求治疗,身为外科医生的父亲,却坚决不同意给女儿作手术,一怕孩子受痛苦,二怕伤口感染,三怕留下后遗症,就算一切顺利,还得二次手术取出固定钢板,胳臂上留下两条瘢痕,不雅观。这位作医师的父亲为孩子周到的长远考虑,使尚天裕深为震动。另一件事是一位青年司机,术后切口感染,形成骨髓炎,住院好几年,经过多次手术,弄得病人死去活来,最后总算好了,但终生落残。他临出院时流着热泪对尚天裕说:“多亏你们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你们的恩情我终生难忘”。几句感激的话,反而刺痛了尚天裕的心。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每个患者或家属都要提出同样的问题:骨头什么时候长好?功能可否恢复?还能不能干原来的工作?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尚天裕一个也不敢肯定的回答。他感到群众提出的这些问题是对骨折治疗的批评,也是对骨科医师提出的要求。尚天裕问自己:要改变吗?能改变吗?怎样才能找到骨折治疗更好的办法呢?他陷入困惑。
	
 
1956年,尚天裕参加了天津市卫生局举办的第一期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开始上课听讲便格格不入,心想现在已经进入原子时代,我们紧跟还追不上,还讲什么阴阳五行这些原始的东西,有啥用?他勉强学了半年就不学了。后来,卫生局给骨科配备一名正骨中医马老大夫,大家都不同意,认为中西医治疗骨折原则不同,方法各异,土琵琶和洋提琴弹不到一起。没有共同语言,硬捏不行。中医内科可以,外科不行,骨科更不行。骨头是硬碰硬、实打实的东西,手摸得着,眼看得见,还可以通过X线来证实,谁也骗不了谁。西医具有现代医学知识,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有的骨折因为手法整复不了,石膏固定不住,不得已才开刀。中医用手摸一摸,贴上一块膏药,捆几块木板,就让患者活动,怎么能行?
	
 
尚天裕处于激烈的思想冲突中,既急于寻找骨折治疗新方法,又苦于没有门路。
	
巨大成果
	
1963年9月,第20届国际外科年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方先之教授代表中国,首次宣读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的学术论文,引起了与会62个国家的2000名学者的兴趣和赞赏。会后收到许多国家索取学术资料的信件。1964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中西医专家在天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进行鉴定,一致认为是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建议向全国推广。此后,开始举办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学习班。至1988年,共办了20期,学员达千余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196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70年再版。
	
在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会议上(1970年),周恩来总理说:“对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我很感兴趣,这是辩证法,它说出了真理。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尚天裕和他的同事们受到莫大的鼓舞。此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开始向国外传播。天津医院先后接见了上百个外国医学代表团和华侨回国观光团,来访者对骨折新疗法都赞不绝口。美国人曼斯菲尔德(Mansfield)在他的访华报告中这样写道:“中国人在接碎骨、缝断肢、治疗烧伤方面给人类作出了贡献”。1973年,奥地利维也纳创伤外科医院代表团来天津医院参观。开始时,他们并不相信骨折新疗法,有位团员说:“你们的疗法我们听说过,我不相信”。尚天裕及时让他们看了幻灯片、电影片,并进行现场表演,复查病人,让参观者观看了全过程,在事实面前,他们信服了。为了说服本中国的同事们,他们还向尚天裕索要电影、幻灯片、小夹板、内外用药以及有关资料,并要求天津医院派遣医师去国外交流经验。送给他们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被译成德文(后又译成日文)作为骨科丛书在欧洲发行,受到很高评价。W.克罗斯(krosl)博士在此书序言中写道:“1973年我有机会去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参观了天津医院,……我在该院学习了他们的方法,其中最惊人的有两项,一是那里的医生的惊人才智,他们能将较复杂的骨折整复得很好;二是其固定方法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前臂双骨折及踝部骨折……”。他们深信此书将对他们国家应用一个合理的骨折复位保守疗法作出贡献。
	
 
1980年,尚天裕随同吴英恺、吴咸中两位教授去美国参加外科医师学院第66届年会,并访问了13个城市。所到之处,人们凡听到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疗法的介绍,无不为它的效果感到惊奇,有的提出要来中国学习。1981年,尚天裕应邀到联邦德国访问,不来梅州卫生部长表示愿意提供一个医院集中全市骨折病人办个学习班,推广中国的治疗骨折新方法。他说:“我们治疗骨折靠刀,你们靠手,这需要高超的技术”。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尚天裕还访问了朝鲜、尼泊尔、南也门、澳大利亚、意大利等许多国家。1983年,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奎因玛丽(QueenMary)及罗汉普顿(Roehampton)等医院合作,将中国的柳木夹板加以研究改进为塑料夹板,称为北京伦敦夹板,公开出售。
尚天裕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名誉所长,经常外出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听过他讲课的达数千人。他主编及参加主编出版的著作有21部,在中外杂志士发表论文139篇。近10年来,已带出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名,曾获中国中医研究院“模范导师”称号。
	
尚天裕曾先后荣获抗美援朝医疗队模范丁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卫生部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还荣获1988年度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奖状。历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他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从不居功自傲。凡登门拜访或写信求治者,有求必应,获得同行和无数患者的赞扬。
1 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
	
2 尚天裕.临床骨科学(创伤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3 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临床经验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 尚天裕.中国骨伤学(卷七):骨折关节脱位.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 尚天裕.临床骨科学(骨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6 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初步体会.骨科通讯,1960,4(9):13。
	
7 尚天裕,孟和.局部柳木夹板外固定治疗骨干骨折的力学研究.天津医药杂志骨科副刊,1963,7(4):171。
	
8 尚天裕.把陈旧性骨折变成新鲜性骨折:按新鲜骨折治疗.天津医药,1973,1(1):1。
9 尚天裕.取中西医的精华走医学创新之路:谈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思想认识.新医药杂志,1974,(11):4-8。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图为位于浙江省杭州 ...
 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解放军疗养院之一。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疗养院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品种齐全的解放军 ...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医院中药房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位于北京的解放军 ...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总医院一角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解放军高原骆 ...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高原骆驼医疗队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解放军卫生 ...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解放军卫生人员冰峰救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特重武器伤 ...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上海的医学防护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特重武 ...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特重武器伤害防护的生物试验
   【吴咸中工作照】吴咸中,辽宁新民人。 ...
 吴咸中工作照
吴咸中工作照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解放军卫生人员 ...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火箭发射场卫生保障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红卫路靖晖街6号电话:13250521771 杨生
传真:020-37674468Email:webmail@guoyixiaozhen.com
CopyRight by ©2023www.tcm360.comAll Rights Reserved国医小镇
国医小镇文化旅游(广州)有限公司粤ICP备1207936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国医小镇
 
     健康养生,百病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