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药用植物库 > 正文
叶下珠(药用植物)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的干燥全草。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主产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

植物名叶下珠

拼音YeXiaZhu

学名Phyllanthus urinaria L.

别名阴阳草、假油树、珍珠草、珠仔草、蓖其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大戟科

亚科叶下珠亚科

叶下珠族

叶下珠属

亚属叶下珠亚属

叶下珠组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茎通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倾卧而后上升;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纵列疏短柔毛。叶片纸质,因叶柄扭转而呈羽状排列,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10毫米,宽2-5毫米,顶端圆、钝或急尖而有小尖头,下面灰绿色,近边缘或边缘有1-3列短粗毛;侧脉每边4-5条,明显;叶柄极短;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花雌雄同株,直径约4毫米;雄花:2-4朵簇生于叶腋,通常仅上面1朵开花,下面的很小;花梗长约0.5毫米,基部有苞片1-2枚;萼片6,倒卵形,长约0.6毫米,顶端钝;雄蕊3,花丝全部合生成柱状;花粉粒长球形,通常具5孔沟,少数3、4、6孔沟,内孔横长椭圆形;花盘腺体6,分离,与萼片互生;雌花:单生于小枝中下部的叶腋内;花梗长约0.5毫米;萼片6,近相等,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边缘膜质,黄白色;花盘圆盘状,边全缘;子房卵状,有鳞片状凸起,花柱分离,顶端2裂,裂片弯卷。蒴果圆球状,直径1-2毫米,红色,表面具-小凸刺,有宿存的花柱和萼片,开裂后轴柱宿存;种子长1.2毫米,橙黄色。花期4-6月,果期7-11月。(《中国植物志》)

生境分布

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通常生于海拔500米以下旷野平地、旱田、山地路旁或林缘,在云南海拔1100米的湿润山坡草地亦见有生长。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至南美。(《中国植物志》)

主要价植

药用,全草有解毒、消炎、清热止泻、利尿之效,可治赤目肿痛、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等。(《中国植物志》)

原标题:叶下珠
词条标签:叶下珠

  •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
  • 生境分布生境分布
  • 药用价值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