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桑白皮(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别 名】小叶桑、蚕桑、集桑。【识别特征】灌木或小乔木。叶 卵形,先端急尖或尾状,基部 楔形或心形,边缘具粗锯齿,不分裂或3~5裂,表面粗糙,密 生短刺毛,背面疏被粗毛;叶柄被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花 雄花绿色,具短梗,花被卵形;雌花序球形,密被白色柔毛, 花被长圆形。果 聚花果短椭圆形,成熟时红色或暗紫色。 【生长环境】生于石灰岩山地或林缘及荒地。 【药 用】根、根皮及叶。根、根皮:甘、辛,寒;清肺, 凉血,利湿。叶:甘、辛,寒;清热解表,宣肺止咳。

  • 中药名称桑白皮

  • 中药学名(拉丁名)COTEX MORI

  • 别 名

  • 所属功效类 化痰止咳平喘药

  • 桑科

  • 分布区域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华桑M. cathayana Hemsl.或蒙桑M. mongolica (Bureau) C. K. Schneid.的干燥根皮。(《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入药部位

采收加工

秋末落叶时至翌年春季发芽前采挖根部,洗净泥沙,纵向剖开,剥取根皮,干燥。(《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扭曲的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1~4mm。外表面橙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粗糙的鳞片状栓皮,横长皮孔样疤痕和须根痕。除去粗皮者表面黄白色或灰白色,较平坦。皮孔样疤痕色较浅,微隆起或不隆起,有金黄色鳞片状栓皮残留;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气微,味微甘。(《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经。(《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功效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药材主治

用于肺热咳喘,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用法用量

5~9g。(《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贮藏保存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中药炮制

桑白皮 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灰屑。

蜜桑白皮 取桑白皮丝,照蜜炙法(《中国药典附录II D》)炒至不粘手。(《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原标题:桑白皮
词条标签:鸡桑

  • 来源来源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