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药典频道 > 中药材库 > 正文
樟木子(中药材)
收藏
0
本词条由国医小镇网整理并发布提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樟木子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成熟果实。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主产于广东。

  • 中药名称樟木子

  • 中药学名(拉丁名)FRUCTUS CINNAMOMI CAMPHORAE

  • 别 名樟扣、樟子、樟木蔻

  • 所属功效类温里药

  • 樟科

  • 分布区域主产于广东。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成熟果实。(《中药大辞典》)

分布产地

主产于广东。

入药部位

果实及种子

采收加工

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中药大辞典》)

药材性状

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中药大辞典》)

性味归经

《广东中药》:“辛,温,气香。”

药材功效

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中药大辞典》)

药材主治

主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6年版》)

中药配伍

1.治吐泻腹痛  樟木子配黑老虎煎服。
2.治寒湿脚气  樟木子配千斤拔、牛大力、走马箭,煎水外洗。(1、2方出自《广东中药》)
3.治咽喉肿痛  樟树果、灯心草、黄柏各等分,白矾少许。共研末吹患处。(《青岛中草药》)

中药炮制

生用: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及去净果柄,用时捣碎。(《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986年版》)

道地性

非道地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
2.《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
3.《广东中药》:“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幵窍,消肿,祛湿。”
4.《香港中草药》:“祛风散寒,温中健胃。治胃腹冷痛, 食滞,腹胀,胃肠炎。”(《中药大辞典》)

传说渊源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是中国陶瓷之乡、竹子之乡和茶油之乡,其境内山多、水足、矿富、瓷美,素有“闽中宝库”之称。在“宝库”西南部的美湖乡小湖村中屹立着一颗1300多年的“樟树王”,历经千年风霜,仍茁壮挺拔,枝繁叶茂,犹如擎天大伞,庇荫人间大地。
       相传唐末五代时,有章姓和林姓二人为避战乱云游至此,走得筋疲力尽,便靠在樟树下休息,进入梦乡,梦见一位身披树叶的老翁站在他们面前,对他们说了四句隐语:“两氏与吾本同宗,巧遇机缘会一堂;来年同登龙虎榜,衣锦归回济四乡。”章、林欲请老翁指点前程时,老翁忽然不见了。梦醒后,身旁遍找无人,只有一棵参天的大樟树,郁郁苍苍的树叶与梦中的老翁身上披的一模一样,两人恍然大悟,老翁所指“同宗”,正是取“林”字的“木”旁,加上“章”字,就是“樟”,老翁正是樟树化身。他俩恭恭敬敬地向樟树拜了几拜,便在树下建房盖屋住下来,日夜攻读,后来果然双双中了进士。朝廷登门报喜,报喜之人找不到章、林的家,就把榜文贴上樟树。顿时,树叶萧萧作响,树干喷发清香,树叶变成串串白银。从树上掉下送给报喜之人,答谢其长途跋涉之劳。林、章入仕后,林公曾任南唐尚书,章公曾任南唐太尉,故有“林公尚书,章公太尉”之说。他们任职期间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当地村民为纪念他们,便在樟树旁建起了一座“章公庙”,又称“小龙庙”或“显应庙”。传说虽有些飘渺,但因为有了“章公庙”和樟树王却让故事变得真切起来。

原标题:樟木子
词条标签:樟木子

  • 来源来源
  • 分布产地分布产地
  • 入药部位入药部位
  •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 药材性状药材性状
  •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 药材功效药材功效
  • 药材主治药材主治
  •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 贮藏保存贮藏保存
  •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
  •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
  • 道地性道地性
  • 相关论述相关论述
  • 传说渊源传说渊源